1
|
解读人造卫星运行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问题 |
谢仁荣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2 |
1
|
|
2
|
几种理化因子对一株野生丛粒藻生长的影响 |
谢仁荣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9 |
1
|
|
3
|
巧用图像法提高物理解题实效 |
谢仁荣
|
《高中数理化》
|
2015 |
0 |
|
4
|
基于认知逻辑规律的单元教学逻辑建构——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单元教学为例 |
张训正
吴明榕
谢仁荣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24 |
0 |
|
5
|
触蒸前处理的实践与理论 |
谢仁荣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6
|
探讨对高考试题中种群“增长率”的理解 |
谢仁荣
申定健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7
|
探讨“利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检测试剂的选择 |
谢仁荣
申定健
吴志强
|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
2019 |
3
|
|
8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对酶促反应活化能的理解 |
谢仁荣
申定健
吴志强
|
《生物学教学》
|
2022 |
1
|
|
9
|
染色体不分离现象为染色体遗传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 |
谢仁荣
吴志强
|
《中学生物学》
|
2019 |
2
|
|
10
|
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常见误区辨析 |
谢仁荣
申定健
吴志强
房杰
|
《中学生物学》
|
2020 |
0 |
|
11
|
基于大概念深度学习 落实核心素养 |
陈英水
谢仁荣
|
《求知导刊》
|
2020 |
1
|
|
12
|
高中“差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学策略 |
肖翠
颜雅雅
谢仁荣
|
《中学生物学》
|
2019 |
1
|
|
13
|
“DNA是遗传物质”几个关键实验的贡献和意义 |
谢仁荣
庄志雄
|
《中学生物教学》
|
2024 |
0 |
|
14
|
例析考查因果逻辑思维的遗传学试题 |
庄志雄
谢仁荣
|
《教学考试》
|
2024 |
0 |
|
15
|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基因定位假设的科学史 |
谢仁荣
|
《中学生物教学》
|
2019 |
8
|
|
16
|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发现简史 |
谢仁荣
申定健
吴志强
|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7
|
基因和等位基因概念理解误区的辨析 |
谢仁荣
张锋
吴明榕
张训正
|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单倍体、多倍体及其育性概念教学的误区辨析 |
谢仁荣
张锋
吴明榕
|
《生物学通报》
CAS
|
2023 |
0 |
|
19
|
甲基绿与吡罗红染色效果及染色机理的探析 |
谢仁荣
申定健
|
《教学考试》
|
2019 |
1
|
|
20
|
教材中细胞免疫过程的几例探讨 |
谢仁荣
|
《中学生物教学》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