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时恬 黄亮 +5 位作者 谢冰鑫 孙怡然 唐天宇 周巍 刘昊 苏红亮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目的针对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传统拉伸成形工艺成形均匀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的高精度成形工艺。方法设计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 R13.0,建立拉伸成形和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通... 目的针对铝合金双曲率薄壁件传统拉伸成形工艺成形均匀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的高精度成形工艺。方法设计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方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 R13.0,建立拉伸成形和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线圈移动路径和放电电压组合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以及薄壁件的整体贴模成形过程和等效塑性应变。结果与单程放电相比,双程放电能够大幅度提高板材变形均匀性。与以中间值电压连续放电以及先大电压后小电压的放电电压组合相比,在先小电压后大电压的放电电压组合下,板材的成形质量更高。选择线圈双程顺序移动路径和7 kV-10 kV放电电压组合,通过10次拉伸和9层54次放电,得到了减薄率仅为3%的贴模性良好的双曲率薄壁件。变形量基本呈现随着放电层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的趋势。电磁放电仅扩展更大的塑性应变区域,不改变已贴模区板材的塑性应变值。结论与拉伸成形相比,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工艺有效提高了板材的塑性变形程度并极大控制了回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渐进辅助拉伸成形 线圈移动路径 放电电压 等效塑性应变
下载PDF
铝合金板料电磁翻边全流程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冰鑫 黄亮 +2 位作者 黄攀 李建军 苏红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6,共7页
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构件的服役条件日趋严苛,要求构件具备更高的强度和精度。基于铝合金电磁翻边与热处理工艺,通过规程控制优选出电磁翻边全流程工艺路线,以期获得服役性能更好的结构件。结果表明:全流程工艺下的成形件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航空航天用铝合金构件的服役条件日趋严苛,要求构件具备更高的强度和精度。基于铝合金电磁翻边与热处理工艺,通过规程控制优选出电磁翻边全流程工艺路线,以期获得服役性能更好的结构件。结果表明:全流程工艺下的成形件尺寸精度满足要求,周向均匀性良好,成形质量高;成形件的硬度显著提高且分布均匀,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获得最优的电磁翻边全流程工艺为:退火—固溶淬火—电磁翻边—人工时效。该全流程工艺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构件,如航天运载火箭的推进剂贮箱、局部特征结构的翻边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力学性能 电磁翻边 热处理 全流程工艺
下载PDF
2195铝锂合金时效析出行为与强化机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冰鑫 黄亮 +2 位作者 徐佳辉 张会萍 李建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60-2172,共13页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单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2195铝锂合金在不同形变热处理下时效析出行为,并阐明了析出相强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形变热处理下2195铝锂合金中主要强化相均为T_(1)相,但是其尺寸、分布、数...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单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2195铝锂合金在不同形变热处理下时效析出行为,并阐明了析出相强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形变热处理下2195铝锂合金中主要强化相均为T_(1)相,但是其尺寸、分布、数量密度和晶界形貌有差异。预应变可显著提高T_(1)相的形核率并加速其长大过程。时效温度越高,T_(1)相的形核率越低,但长大速度越快。形变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可显著提高2195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T871态(固溶处理+7%预应变+(120℃、4 h)+(160℃、24 h))的屈服强度为(541±10) MPa,抗拉强度为(606±9) MPa,伸长率为(11±1)%。位错在T_(1)相多处沿着垂直于直径方向剪切,有效阻止了微观尺度上的塑性局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锂合金 微观组织 形变热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在肝衰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冰鑫 王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肝衰竭诊断与预后判断中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96例... 目的探讨在肝衰竭诊断与预后判断中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96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名(对照组),用散射比浊法对IgA、IgG、IgM水平进行检测,用比色法对血清GGT、AST、AL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GGT、AST、ALT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GGT、AST、ALT、IgA、IgG、IgM为肝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时,受试者有着最大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即0.9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GGT、AST、ALT、IgG、IgA升高为肝衰竭治疗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时,有最大的AUC,即0.900。结论GGT、AST、ALT、IgG、IgA水平升高是诱发肝衰竭及造成较差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肝功能指标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对此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免疫球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
下载PDF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冰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0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90例HCV感染患者(观察组)和42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经散色比浊法检测... 目的研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90例HCV感染患者(观察组)和42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经散色比浊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类风湿因子(RF),经印迹法检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肝细胞质抗体Ⅰ型(LC-1)。结果90例HCV感染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41例,自身抗体阳性率45.56%,高于健康体检组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96,P<0.05);丙肝携带者、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33%(13/30)、40.00%(12/30)、53.33%(16/3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ANA、ASMA、AMA-M2、RF的阳性率分别为32.22%(29/90)、8.89%(8/90)、11.11%(10/90)、5.56%(5/90);ANA滴度主要为1∶100,包含胞质型、颗粒型等荧光类型。两组的ALT、AST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γ-GT与TBI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感染者体内抗体类型非常多,影响肝功能,使其发生损伤。在临床上,应对该疾病加强重视,为后续同类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核抗体 肝硬化
下载PDF
人参皂苷类成分对阿尔兹海默症的作用研究新进展
6
作者 谢海龙 董晏含 +1 位作者 孟怡彤 谢冰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9-22,共4页
人参皂苷类成分是中药人参、西洋参等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修复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及言语障碍为... 人参皂苷类成分是中药人参、西洋参等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修复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以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及言语障碍为主。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人参皂苷类成分具有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分析了人参皂苷类成分对A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相关中药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人参皂苷 淀粉样级联假说 氧化应激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对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周 邹朝晖 +3 位作者 王悦 谢冰鑫 左志刚 郁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532 nm Nd:YAG激光照射对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邻面去釉后牙齿样本模型,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氟制剂组与不同功率激光联合增效剂组,釉质表面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平板计数法测定样...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532 nm Nd:YAG激光照射对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邻面去釉后牙齿样本模型,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氟制剂组与不同功率激光联合增效剂组,釉质表面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平板计数法测定样本表面细菌黏附量。结果:扫描电镜下2.2 W激光联合增效剂照射组釉质表面较其余组明显平滑。平板计数结果中除2.8 W及3.0 W激光组外,其余各组釉质表面的细菌黏附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4 W激光组细菌黏附量最小,但与2.2 W激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2.2 W Nd:YAG激光联合增效剂照射可明显降低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及细菌黏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邻面去釉 釉质表面形态 细菌黏附
下载PDF
大口径5A06铝合金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工艺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时恬 黄亮 +5 位作者 张会萍 谢冰鑫 徐佳辉 李建军 王煜 扆利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4-221,共8页
针对大口径5A06铝合金带焊缝波纹管采用传统工艺成形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工艺机理的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LS-DYNA R8建立了大口径5A06铝合金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基于电磁成形过程中管件成形过程、所受... 针对大口径5A06铝合金带焊缝波纹管采用传统工艺成形困难的问题,开展了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工艺机理的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LS-DYNA R8建立了大口径5A06铝合金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基于电磁成形过程中管件成形过程、所受电磁力分布和变形历史的分析揭示了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工艺的成形机理。结果表明,在带焊缝波纹管电磁成形过程中,管件发生多次“碰撞—反弹”的周期性变化,焊缝处材料的变形略微早于母材;管件受到的电磁力沿厚度方向由内到外逐渐降低;碰撞效应引起管件的能量损耗与应力释放,管件反弹量随着碰撞后应力的重新分配逐渐减小,进而实现带焊缝波纹管的高精度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5A06铝合金 大口径带焊缝波纹管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效应对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佳辉 黄亮 +5 位作者 唐天宇 谢冰鑫 苏阳 李建军 王煜 扆利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220,共8页
基于试样不发生形变的脉冲电磁场效应实验装置,研究了脉冲电磁场效应对应变量为0.09的退火变形态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发现脉冲电磁场效应对材料维氏硬度呈现阶梯影响规律。当放电电压低于临界电压(13 kV)... 基于试样不发生形变的脉冲电磁场效应实验装置,研究了脉冲电磁场效应对应变量为0.09的退火变形态2195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发现脉冲电磁场效应对材料维氏硬度呈现阶梯影响规律。当放电电压低于临界电压(13 kV)时,试样的维氏硬度随放电电压的增加而降低,相对退火变形态试样降低达8.1%,脉冲电磁场对试样产生软化效应。当放电电压高于临界电压时,脉冲电磁场的软化效应与硬化效应趋于动态平衡。通过微观组织表征,发现脉冲电磁场效应可以促进材料第二相溶解,其平均尺寸和面积分数分别相对退火变形态试样降低8.8%和13.9%;脉冲电磁场效应影响材料位错演变,脉冲电磁场效应使得材料位错密度从退火变形态试样的2.37×10^(14)m^(-2)降低至1.42×10^(14)m^(-2)。此外,阐明了脉冲电磁场效应下材料软化和硬化现象的来源及机理,揭示了涡流软化效应和磁致应力硬化效应对位错、第二相及维氏硬度演变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铝锂合金 力学性能 第二相 位错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谢冰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5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整理,依据肝硬化类型将其分为研究组A(n=45,乙型肝炎肝硬化)与研究组B(n=45,酒精性肝硬化)...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整理,依据肝硬化类型将其分为研究组A(n=45,乙型肝炎肝硬化)与研究组B(n=45,酒精性肝硬化),并与同时期到院体检的45例健康志愿者(参照组)的免疫指标、IL-2、IL-6和TNF-α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参照组,研究组A、研究组B的IgA、IgG、IgM、IL-6、TNF-α水平明显较高,C_(3)、C_(4)、IL-2、CD_(4)、CD_(8)水平较低,且研究组B上述指标均优于研究组A,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因此,针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要提早发现,尽早治疗;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要给予其及时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基于脉冲电磁场作用的2195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
11
作者 徐佳辉 黄亮 +4 位作者 徐毅珂 谢冰鑫 赵明杰 王煜 李建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0-1549,共10页
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形变热处理(TMT)与基于脉冲电磁场作用的形变热处理(TMTP),后者工艺路径为固溶淬火−预拉伸−不发生形变的脉冲电磁场作用−人工时效。在脉冲电磁场作用过程中,通过模具压板的位移约束以保证试样不发生塑性变形。结果表... 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形变热处理(TMT)与基于脉冲电磁场作用的形变热处理(TMTP),后者工艺路径为固溶淬火−预拉伸−不发生形变的脉冲电磁场作用−人工时效。在脉冲电磁场作用过程中,通过模具压板的位移约束以保证试样不发生塑性变形。结果表明:两种形变热处理都能显著提升退火态试样的屈服强度,其中TMTP条件下的屈服强度提升幅度更大,达254.3%。同时,TMTP工艺下试样的伸长率略大于TMT工艺下试样的伸长率。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致密分布的析出相保证了两种形变热处理试样的强度。扫描电镜分析表明,TMT试样断口形貌为典型的沿晶断裂模式,能观察到少量的韧窝。TMTP试样断口也是沿晶断裂模式,但是韧窝数量较多。通过晶间析出相与晶界强度之间关系揭示了TMTP试样塑性提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形变热处理 脉冲电磁场 晶界析出相 韧窝
下载PDF
在危机情景下塑造“合意空间”——以埃博拉疫情防治中的移动App应用为例
12
作者 谢冰鑫 《视听》 201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埃博拉"作为全球公共健康危机议题的背后,是信息与病毒之间传播速度的角逐。而非洲地区危机传播遇到的难题是:人际传播的滞后性、危机信息的碎片化、信息传播者生命健康的危险性,以及大众媒介单向度传播导致的网络谣言。本... "埃博拉"作为全球公共健康危机议题的背后,是信息与病毒之间传播速度的角逐。而非洲地区危机传播遇到的难题是:人际传播的滞后性、危机信息的碎片化、信息传播者生命健康的危险性,以及大众媒介单向度传播导致的网络谣言。本文以埃博拉防治中的移动App应用为例,探讨其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合意空间",将危机中的利益相关者聚合在同一空间,使危机信息得到及时、快速且多元主体互动式的传播,对整个危机事件的化解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危机 危机传播 移动APP 合意空间
下载PDF
现代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董晏含 孟怡彤 +2 位作者 谢冰鑫 谢海龙 苏连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51-254,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工作方的式不断改变,导致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长期的糖尿病往往伴有诸多并发症,例如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在诸多的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工作方的式不断改变,导致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长期的糖尿病往往伴有诸多并发症,例如周围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在诸多的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今后的科研实验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2219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模型及其电磁成形应用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天宇 黄亮 +3 位作者 徐佳辉 谢冰鑫 孙怡然 时恬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为探究2219铝合金电磁成形的高应变速率变形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和热模拟实验机,分别进行了高应变速率和高温准静态的铝合金拉伸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对2219铝合金流动应力的影响,并对传统J-C本构模型的应变速率项进... 为探究2219铝合金电磁成形的高应变速率变形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和热模拟实验机,分别进行了高应变速率和高温准静态的铝合金拉伸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对2219铝合金流动应力的影响,并对传统J-C本构模型的应变速率项进行修正和优化。基于传统和优化的J-C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并与电磁成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先增后降,流动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优化的OP J-C本构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线性相关系数R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9975和1.06%。相比于传统J-C本构模型,优化的本构模型电磁成形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的吻合度更高,证实了优化的本构模型能够准确描述2219铝合金的高速率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铝合金 本构模型 高应变速率 热变形行为 电磁成形
原文传递
基于跑道线圈的板料磁脉冲焊接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15
作者 唐天宇 黄亮 +4 位作者 周巍 谢冰鑫 李中豪 时恬 孙怡然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7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跑道线圈的板料磁脉冲焊接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焊接实验以及测试分析,研究了放电电压、垫片间距以及飞板壁厚对板材焊接变形及温升的影响规律,阐明了焊接界面缺陷产生的原因,揭示了Al-Al接头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焊... 提出了一种基于跑道线圈的板料磁脉冲焊接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焊接实验以及测试分析,研究了放电电压、垫片间距以及飞板壁厚对板材焊接变形及温升的影响规律,阐明了焊接界面缺陷产生的原因,揭示了Al-Al接头的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焊接碰撞速度随着放电电压及垫片间距的增加而增大,而随飞板壁厚的增加而减小;垫片间距的减小及飞板壁厚的增加会改善焊接碰撞角度;飞板厚向温度分布方式与电流流向有关,跑道线圈弯道段感应涡流的密度高于直道段;焊接接头界面中的微孔隙是由于局部金属“快熔快凝”导致的,而间隙熔融物是射流产生的高温“粒子团”卷入界面中凝固后形成的;Al-Al焊接试样在剪切强度达到24 MPa时发生剪切分离,这种失效方式由线形焊缝伴随微孔隙共同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焊接 跑道线圈 界面形貌 失效机制 铝合金
原文传递
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建军 徐佳辉 +1 位作者 黄亮 谢冰鑫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共10页
形变热处理工艺是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调控方式。介绍了铝锂合金以及形变热处理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综述了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的经典阶段,即固溶淬火、预变形和人工时效阶段。描述了不同阶段下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特征及其对材料力学... 形变热处理工艺是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调控方式。介绍了铝锂合金以及形变热处理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综述了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的经典阶段,即固溶淬火、预变形和人工时效阶段。描述了不同阶段下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特征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包括过饱和固溶体演变、塑性变形诱导位错演变、位错促进析出相形核、析出相演变模型、材料强韧化机制以及力学模型。介绍了耦合多物理场的形变热处理工艺新发展,但是相关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析出相演变模型、时效动力学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现有研究提出了后续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形变热处理 微观组织演变 强韧化机制 多物理场
原文传递
铝锂合金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佳辉 黄亮 +1 位作者 谢冰鑫 李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8-67,共10页
为解决高性能铝锂合金构件的成形难题,提出了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Electromagnetic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heat treatment,ET)工艺,研究了ET工艺下2195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优势及微观组织演变机理。ET工艺流程为:固溶淬火-电磁形变-... 为解决高性能铝锂合金构件的成形难题,提出了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Electromagnetic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heat treatment,ET)工艺,研究了ET工艺下2195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优势及微观组织演变机理。ET工艺流程为:固溶淬火-电磁形变-人工时效。相比于传统形变热处理(Traditional thermomechanical heat treatment,TMT),ET工艺的形变方式为具有成形极限高、贴模性佳以及表面质量优等优势的电磁形变。研究发现,ET试样的力学性能优势在于屈强比低、加工硬化能力强。ET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612.3 MPa±2.4 MPa,伸长率达到11.7%±0.2%,屈强比为86.9%。相比于TMT试样,ET试样的屈强比降低了7%,即ET工艺得到的构件服役过程发生屈服后仍有更多的应力增加余量才达到失效状态,有利于构件的可靠服役。此外,在塑性变形阶段,ET试样的应变硬化率更高,为TMT试样的两倍,表明ET试样的加工硬化能力更好。通过织构及斯密特因子分析,揭示了ET试样加工硬化能力更高的机理。研究发现,ET试样的(110)//RD织构体积分数更高,且斯密特因子更小,表明ET试样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后续变形程度更大且变形抗力更大。通过断口分析,发现TMT和ET试样都呈现出晶间断裂和穿晶断裂共存的混合型断口,存在局部韧窝形貌;ET试样的断口形貌中韧窝所占面积较大,与ET试样塑性较高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形变复合热处理 2195铝锂合金 加工硬化能力 织构 斯密特因子
原文传递
微小RNA在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烟朦 谢冰鑫 孙丽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64-2467,共4页
心脏传导系统承担着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确保心房心室完成协同收缩及射血过程。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运作是多种转录因子、离子通道蛋白及其他相关蛋白共同调控结果。微小RNA(miRNA)可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心脏传导功能具有调... 心脏传导系统承担着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确保心房心室完成协同收缩及射血过程。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运作是多种转录因子、离子通道蛋白及其他相关蛋白共同调控结果。微小RNA(miRNA)可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心脏传导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因此,本文对miRNA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微小RNA 转录因子 离子通道
原文传递
单、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锥形束CT研究
19
作者 李爽 马啸宙 +3 位作者 谢冰鑫 毛露珈 王瀚平 王悦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究单、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位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30例(双侧组)、单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30例(单侧组)作为实验组,选择后牙咬合基本正常的成人60例作... 目的探究单、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位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30例(双侧组)、单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30例(单侧组)作为实验组,选择后牙咬合基本正常的成人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拍摄锥形束CT,导入医学三维影像软件测量并比较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结果比较单侧组的非锁[牙合]侧颞下颌关节、双侧组和对照组的左侧颞下颌关节,结果显示关节前间隙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2.36(1.39) mm]大于对照组[1.84(0.69) mm](P=0.011),髁突水平角双侧组(28.28°±10.01°)大于对照组(21.62°±8.39°)(P=0.006),髁突长轴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17.39±2.17) mm]短于对照组[(18.67±3.97) mm](P=0.035);比较单侧组的锁[牙合]侧、双侧组和对照组的右侧颞下颌关节,关节前间隙双侧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2.10(1.13) mm]和单侧组[2.22(1.09) mm]大于对照组[1.68(0.69) mm](P=0.006),髁突水平角双侧组(25.23°±11.02°)和单侧组(25.34°±9.88°)大于对照组(20.84°±8.72°)(P=0.044)。单、双侧组髁突不对称程度大于对照组,双侧组髁突长度、髁突高度和冠状面面积不对称指数均大于6%。单、双侧组髁突后移位比例(36.7%,41.7%)显著大于对照组(21.7%)(P=0.021)。结论单、双侧磨牙正锁[牙合]可引起髁突形态的不对称,髁突在关节窝内位置后移且髁突形态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锁[牙合] 颞下颌关节 形态 位置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