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浦益萍 谢千阳 +1 位作者 夏韫晖 金文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突患者关闭拔牙间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收治的156例上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并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予以短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B组(予以长牵引钩和直接支抗法,n=52例)和C组(予以短牵引钩和间接支抗法,n=52例)关闭拔牙间隙。比较三组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结果:关闭间隙前,三组患者颅颌软组织、硬组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鼻根点与上、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ANB)大于A组、C组(P<0.05)。关闭间隙后,三组患者蝶鞍点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A)、蝶鞍点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三者连线的夹角(SNB)、下颌平面角(SN-MP)、上中切牙内收量(U1-SN)、鼻唇角、牙冠舌向移动量(U1c-Sv)、覆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B、颌平面角(SN-OP)、上颌第一磨牙内收量(U6-SN)、牙根舌向移动量(U1r-Sv)、上中切牙切缘点、牙根尖点压低量(U1c-H、U1r-H)、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与Sv距离(U6c-Sv、U6r-S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近中根尖点压低量(U6c-H、U6r-H)、覆(牙合)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ANB、Ls-E线变化值大于C组(P<0.05),A组SN-OP、U6-SN、U1c-Sv变化值大于C组(P<0.05);B组U1r-Sv、U1c-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C组大于A组(P<0.05);B组U1r-H变化值大于A组、C组,且A组大于C组(P<0.05);C组U6c-Sv变化值大于B组(P<0.05);A组U6c-H、U6r-H变化值大于B组(P<0.05);B组覆(牙合)变化值大于A组、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微种植体支抗加力方式用于上颌前突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支抗效果,可改善上颌硬组织的形态,并引起相应软组织的改变。其中,短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能明显压低磨牙、使冠远中倾斜,且(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长牵引钩配合直接支抗法可获得更好的前牙控根移动和压低效果,且对上前牙垂直向改变效果也较好,有益于覆(牙合)控制,与短牵引钩配合间接支抗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滑动内收力,稳定(牙合)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微种植体支抗治疗 加力方式 软硬组织 拔牙间隙
下载PDF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疗效评价
2
作者 胡颖恺 徐光宙 +3 位作者 马志贵 谢千阳 张永亚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大型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病例,采用开窗减压后二期刮治手术治疗,开...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大型牙源性上颌窦囊性病变病例,采用开窗减压后二期刮治手术治疗,开窗后配戴塞治器,分为负压及非负压引流2种。应用Mimics定量测量病变体积变化,观察新骨改建、上颌窦炎症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囊性病变和最终二期手术前囊性病变体积是否存在差异,通过成组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塞治器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纳入研究,负压及非负压引流各10例。开窗前囊性病变体积为(25993.81±13611.78)mm^(3),减压后最终体积为(5386.30±3546.30)mm^(3),体积缩小率为(77.54±13.01)%,缩小显著(P<0.001)。11例病变体积缩小>80%,9例介于50%~80%之间。非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72.75±14.16)%,疗效优秀率40%;负压吸引组体积缩小率为(82.33±10.29)%,疗效优秀率70%,两组无显著差异。2例角化囊肿二期刮除后复发,16例患者开窗后窦壁有新骨形成。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上颌窦牙源性囊性病变疗效好,保护了窦黏膜、邻近牙、眶底等重要组织,推荐作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牙源性囊肿 开窗减压
下载PDF
正畸牵引法辅助拔除接触下牙槽神经管的埋伏阻生牙1例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千阳 马志贵 +3 位作者 钱文涛 徐光宙 蔡协艺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25-528,共4页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神经损伤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避免IAN损伤的方法:截冠法、...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由于低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牙根位置常与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关系密切,神经损伤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主要有3种避免IAN损伤的方法:截冠法、部分牙冠切除术和正畸牵引法。本文报告1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斜位低位阻生的患者,采用改良正畸牵引法,分两步将牙根牵离神经管,牵引完成后顺利拔除患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第三磨牙 下牙槽神经 正畸牵引
下载PDF
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面部不对称的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千阳 马志贵 +1 位作者 杨驰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面部不对称畸形的特点及其与盘前移位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磁共振确诊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10~20岁青少年单侧盘前移位连续病例.进行X线头颅定位正位片检查并测量,采用SPSS18.0软... 目的:研究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面部不对称畸形的特点及其与盘前移位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磁共振确诊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10~20岁青少年单侧盘前移位连续病例.进行X线头颅定位正位片检查并测量,采用SPSS18.0软件包,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左侧移位组和右侧移位组下颌骨(颏部、下颌角、髁突)、上颌骨(前鼻棘、颧牙槽嵴)和牙列(上、下牙列中点)不对称的特点。结果:105例10~20岁(平均16.76岁)青少年单侧盘前移位患者中,下颌偏斜患者67例(63.81%)。单侧盘前移位患者移位侧下颌骨垂直向高度不足,下颌角离散度增大,颏中线和上、下颌牙列中线向移位侧偏斜(P〈0.05)。左侧盘前移位患者上颌骨未见显著不对称眵0.051,右侧盘前移位患者上颌骨显著不对称(P〈0.05)。结论:青少年单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面部不对称.且与单侧盘前移位患病侧紧密相关。面部不对称以下颌骨最为明显,表现为颏部偏向移位侧,以及下颌骨整体向移位侧旋转:上颌骨则表现出移位侧垂直向发育受影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面部不对称畸形 下颌偏斜
下载PDF
53例上颌窦根治术患者回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千阳 徐光宙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回顾上颌窦根治术后患者的长期并发症情况,归纳该术式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行上颌窦根治术的住院病例,随访其长期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面部感觉异常、肿胀(感)、鼻塞、面部疼痛、... 目的:回顾上颌窦根治术后患者的长期并发症情况,归纳该术式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行上颌窦根治术的住院病例,随访其长期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面部感觉异常、肿胀(感)、鼻塞、面部疼痛、眼部不适、开口受限及复发,评价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53例患者的诊断以上颌窦慢性炎症和上颌窦瘘为主,42例(男22,女20)接受随访的患者,年龄为13。79岁f平均43岁),随访期为16~75个月,18例02.86%)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期并发症,其中5例(11.90%)术后复发、9例(21.43%1对手术效果不满意。结论:上颌窦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复发率高。随着微创观念和功能性外科理念的发展.以及内镜、超声骨刀等新技术的应用.应以保存上颌窦功能及外形的术式替代传统的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根治术 长期并发症 手术满意度
下载PDF
青少年关节盘移位与下颌偏斜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千阳 杨驰 马志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偏颌畸形(facial asymmetric deformity,FA)是颌骨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上下牙中线不一致,颏部及下颌中线偏向一侧,可伴反或锁。FA多发于下颌骨,造成下颌偏斜(mandibular deviation,MD),同时影响... 偏颌畸形(facial asymmetric deformity,FA)是颌骨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上下牙中线不一致,颏部及下颌中线偏向一侧,可伴反或锁。FA多发于下颌骨,造成下颌偏斜(mandibular deviation,MD),同时影响面部的功能与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颌畸形 下颌偏斜 关节盘移位 青少年
下载PDF
静压力下兔髁突软骨细胞COL2A1、SOX9、COL1A1和ALP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林剑 李辉 +4 位作者 谢千阳 张旻 陈永进 杨驰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研究兔髁突软骨细胞对静压力的分子生物学响应。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使用形态学观察,COL2A1和SOX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鉴定;100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 目的:研究兔髁突软骨细胞对静压力的分子生物学响应。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使用形态学观察,COL2A1和SOX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鉴定;100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0、1、2、3和4 h的加压处理;采用CCK-8检测压力加载后各组细胞活性的变化;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髁突软骨细胞COL2A1、SOX9、COL1A1和ALP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兔髁突软骨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细胞爬片COL2A1和SOX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为阳性。100kPa静压力加载1 h时,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4),但在2~4 h后,细胞活性恢复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压力加载3 h和4 h时,COL2A1、SOX9、COL1A1和ALP的表达显著升高。其中,在压力加载4 h组ALP的表达量比3 h组低。结论:兔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100kPa静压力加载4 h不会对髁突软骨细胞活性产生不可逆损伤。适宜的压力加载对髁突软骨细胞的成软骨和成骨能力有促进作用。髁突软骨细胞压力微环境的改变,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软骨细胞 静压力 COL2A1 SOX9 COL1A1 ALP
下载PDF
功能矫治器复位可复性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志贵 沈宇清 +3 位作者 杨驰 谢千阳 张善勇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 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 的Ⅱ类错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 space 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结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盘移位 功能矫治器 盘复位 磁共振 关节间隙
下载PDF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可复性盘移位的MRI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志贵 杨驰 +5 位作者 谢千阳 沈宇清 沈佩 房兵 张善勇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使用MRI评价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57例(78侧关节)诊断为DDWR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平均治疗期... 目的:使用MRI评价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57例(78侧关节)诊断为DDWR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平均治疗期8个月,分别于戴矫治器前、拆除矫治器时拍摄TMJ MRI进行分析。依据MRI评价标准,治疗后达正常盘-髁关系,明显的髁突生长改建,则疗效定为"优";正常的盘-髁关系,髁突改建不明显或轻度盘移位,盘后区发生类盘样变,定为"良";与治疗前相同或更差,则定为"差"。将"优"和"良"定为有效。结果:MRI评价显示,57例78侧关节经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后,"优"57侧,占73.08%(57/78);"良"11侧,占14.10%(11/78);"差"10侧,占12.82%(10/78),总有效率为87.18.%(68/78)。各种功能性矫治器中,前伸复位垫(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治疗的有效率为84.09%,Twin-block矫治器为87.5%,Herbst为94.44%。对复位"差"者改行关节镜或开放性锚固术。结论:功能性矫治器是治疗青少年DDWR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功能性矫治器 可复性盘移位 青少年 MRI
下载PDF
Ihh-PTHrP信号轴介导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改变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林剑 李辉 +4 位作者 谢千阳 张旻 黄锦梅 杨驰 蔡协艺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 探究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与静压力下髁突软骨细胞生物学响应的关系。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100 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0、1、2、3、4 h的加压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的... 目的 探究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与静压力下髁突软骨细胞生物学响应的关系。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髁突软骨细胞,100 kPa静压力条件下,分别对P2代髁突软骨细胞进行0、1、2、3、4 h的加压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比较分析髁突软骨细胞COL2A1、Ihh和PTHrP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RT-qPCR检测分析静压力对Ihh和PTHrP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选取0 h和3 h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静压力对髁突软骨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压力加载3 h后,COL2A1出现明显高表达;Ihh蛋白表达在0-2 h内逐渐升高,在2-4 h内却逐渐降低;PTHrP在0-2 h内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并在2-4 h内维持着一个较高水平的表达。RT-qPCR检测发现Ihh在压力加载1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而PTHrP则在2 h时出现明显高表达。100 kPa静压力加载3 h后,髁突软骨细胞突起增多、变长。结论 兔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宜的静压力可以提高髁突软骨细胞的成软骨能力;Ihh-PTHrP负反馈信号通路参与髁突软骨细胞对压力微环境改变的适应性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 软骨细胞 静压力 IHH PTHRP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善勇 杨驰 +5 位作者 蔡协艺 刘秀明 黄栋 谢千阳 万澎波 恽白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对接受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11例患者(1103侧关节)再次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MRI评价显示,1032侧关节达到良以上,有效率达93.56%(1032/1103);仅有71侧、6.44%(71/1103)的关节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临床评价的平均随访期为15.3个月(2~29个月),结果为优者32.88%(48/146),良者57.53%(84/146),差者9.59%(14/146);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92.47%(135/146)的患者自主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组开口度改善(14.34±5.87)mm(P<0.001)。VAS术前29.76±23.35(0~80),术后3.71±7.91(0~50)(P<0.05)。失败组开口度改善不明显(P>0.05)。VAS术前3.33±5.77,术后36.67±30.55(P<0.01)。对MRI评价与临床评价2种方法进行χ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J内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其长期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结构紊乱 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一种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骨开裂、骨开窗的新术式:骨膜“包饺子”植骨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志贵 杨驰 +4 位作者 谢千阳 叶周熹 潘璐璐 沈佩 陈琢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15-520,共6页
目的 :介绍并评价一种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periodontal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下前牙区唇侧骨开裂、骨开窗的新术式,即采用骨膜"包饺子"植骨法对牙根表面牙槽骨缺损行骨增量术。方法:自2014年3月—2014年... 目的 :介绍并评价一种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periodontal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下前牙区唇侧骨开裂、骨开窗的新术式,即采用骨膜"包饺子"植骨法对牙根表面牙槽骨缺损行骨增量术。方法:自2014年3月—2014年8月,对8例(男2例,女6例)下前牙唇侧骨开窗、骨开裂患者行骨膜"包饺子"植骨法。首先向根方分离半厚瓣,于半厚瓣最下方切开骨膜层,仔细将骨膜层剥离牙槽骨骨膜,以利于骨膜下植入骨移植材料,最后将骨膜缝合固定于骨面,形似"饺子",以防止植骨材料移位与外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评价下前牙唇侧牙槽骨高度的变化及冠1/3、中1/3、根1/3的中部牙槽骨宽度改变。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CBCT显示骨植入物形态维持良好。冠1/3中部唇侧牙槽骨宽度增加(0.65±0.89)mm,牙根中部牙槽骨宽度增加(3.30±1.09)mm,根1/3中部宽度增加至(3.96±1.35)mm,所有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前牙垂直向牙槽骨增加(5.35±1.90)mm(P<0.01)。结论:采用骨膜"包饺子"植骨法能防止移植材料移位,利于其塑形,促进骨再生在需要的部位发生,最终有效增加了缺损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该方法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开裂 骨开窗 牙槽骨再生正畸 锥形束CT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病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志贵 沈佩 +4 位作者 戈旌 谢千阳 赵宁 董敏俊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共24名,随机分为实...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共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实验组采用MDT+C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CBL线上线下教学法。经过3个月的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协作、档案管理、病历书写、临床思维能力及文献查阅方面的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病实践教学中应用MDT结合C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业素质,增强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案例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 颞下颌关节疾病
下载PDF
水平低位埋伏下颌第二磨牙的正畸牵引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志贵 谢千阳 +3 位作者 张瑛 杨驰 房兵 樊林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低位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临床上较少见,但易对患者咀嚼功能、牙弓完整性和邻牙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报告1例成人低位埋伏阻生的第二磨牙,开窗后经过先直立再伸长的2步牵引法,治疗后达到理想的位置。该病例提示,正畸与外科紧密协作... 低位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临床上较少见,但易对患者咀嚼功能、牙弓完整性和邻牙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报告1例成人低位埋伏阻生的第二磨牙,开窗后经过先直立再伸长的2步牵引法,治疗后达到理想的位置。该病例提示,正畸与外科紧密协作、多学科共同合作,对该类阻生牙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 正畸牵引 锥形束CT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兔下颌骨髁突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辉 黄林剑 +1 位作者 谢千阳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方法:兔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分别在0(对照)、15和75 kPa机械压力下体外培养3 d,观察髁突的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Ⅱ型胶...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方法:兔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分别在0(对照)、15和75 kPa机械压力下体外培养3 d,观察髁突的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Ⅱ型胶原蛋白(COL2)、X型胶原蛋白(COL10)、SOX9和MMP13的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 kPa组,髁突关节面光滑,软骨呈白色,关节面中心受压后变平,但软骨仍完整。75 kPa组,髁突关节面变粗糙,颜色变黄、暗淡,关节面中央受压变平的面积更大,中心区域软骨破裂。镜下可见,15 kPa组的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排列比对照组更紧密。75 kPa组中,整个软骨层被破坏并与中心区域的软骨下骨分离。COL2和SOX9的表达在15 kPa压力下显著增加(P<0.01),在75 kPa压力下显著下降。COL10和MMP13的表达在75 kPa压力下显著增加(P<0.01)。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压力组的骨密度(BMD)、骨体积/总体积比值(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髁突组织块在15 kPa机械压力下保持完整性和功能,并发生适应性改建。75 kPa的压力对软骨产生破坏,软骨层受损、破裂并从软骨下骨处剥离,可能进一步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突 机械压力 改建
下载PDF
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对髁突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卓子昂 谢千阳 +1 位作者 杨驰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测量,研究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对髁突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并行随访观察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青少年患者124例,平均年龄16岁,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在磁共振片... 目的:基于磁共振测量,研究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对髁突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并行随访观察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青少年患者124例,平均年龄16岁,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在磁共振片上测量髁突高度、盘长度及盘移位距离,比较健、患侧以及随访前、后的差异。采用SAS 9.13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侧关节盘移位距离从5.44 mm增大至6.83 mm(P<0.05);患侧关节盘长度从9.06 mm缩短为8.12 mm(P<0.05);健侧髁突高度从26.07 mm增加至26.82 mm(P<0.05);患侧髁突高度从24.22 mm降低为23.81 mm(P<0.05);健、患侧髁突高度差异从1.85 mm扩大为3.00 mm(P<0.05)。结论:在青少年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病程中,患侧器质性病变继续进展,可能是单侧关节盘移位患者发生下颌偏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自然转归 髁突高度 磁共振
下载PDF
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烨欣 沈佩 +7 位作者 郑吉驷 谢千阳 钟晓琪 张善勇 杨驰 郑家伟 谢春雨 朱应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七年制本科生28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教学+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2... 目的 :探讨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七年制本科生28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教学+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结果显示,2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可视化 LBL CBL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邻牙远中骨缺损的CBCT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晨琳 谢千阳 +1 位作者 徐光宙 蒋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 目的: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CBCT资料。采用SPSS 2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M2M远中骨缺损深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M2M术后6个月远中骨缺损深度减少,骨高度相比术前改善;年龄、阻生类型是影响M2M术后6个月骨缺损的因素。结论:年轻患者高风险M3M拔除后,M2M远端的骨高度有所恢复;年龄、阻生类型是其影响因素。当M3M需要拔除时,早期拔除可能对M2M的牙周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如M3M为低位阻生,应同期植入骨移植材料,以期获得更好的远中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拔除术 下颌第二磨牙 骨缺损 牙周愈合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青少年患者的下颌偏斜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绍楠 李佩伦 +3 位作者 谢千阳 陈浚 钱子悦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青少年患者的下颌偏斜特征,探索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与下颌偏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12~15岁青少年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症... 目的·评价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青少年患者的下颌偏斜特征,探索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与下颌偏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12~15岁青少年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磁共振表现,将患者分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以无关节症状且磁共振显示正常关节盘髁关系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收集3组患者的头颅正侧位片,由2名测量者独立完成患者的头颅正位片头影测量。使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Shapiro-Wilk检验其正态性,利用Pearson′s chi-square检验分析患者下颌偏斜的分布情况,比较其颏下点水平偏斜程度。通过对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青少年患者与正常盘髁关系的患者下颌偏斜的差异,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下颌偏斜的分布特征。结果·共收集得到1011例研究对象的资料,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患者192例,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患者255例,对照组患者564例。3组下颌偏斜程度(Me_(H))均呈偏态分布。其中对照组Me_(H)平均值为2.1 mm。将对照组Me_(H)第75百分位数(3.6 mm)作为区分下颌偏斜与非偏斜的界值,下颌偏斜患者在对照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以及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3%、27.08%、19.22%,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和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组的下颌偏斜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以3.6 mm、5.8 mm、8.2 mm作为界值,所有偏斜患者中,68.16%(167/245)为轻度偏斜(3.6 mm≤Me_(H)<5.8 mm),21.22%(52/245)为中度偏斜(5.8 mm≤Me_(H)<8.2 mm),10.61%(26/245)为重度偏斜(Me_(H)≥8.2 mm)。结论·约75%青少年人群的下颌偏斜在3.6 mm以内,单侧关节盘前移患者较一般人群偏斜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下颌偏斜 髁突吸收 头颅正位片 Pearson Chi-Square检验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与不可复性前移自然转归的MRI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颖恺 杨驰 +1 位作者 蔡协艺 谢千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08-514,共7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比较未经治疗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与不可复性盘前移患者的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及关节盘形态的变化,为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65例(217侧关节)在随访期间未经有创或不可逆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移... 目的:利用磁共振(MRI)比较未经治疗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与不可复性盘前移患者的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及关节盘形态的变化,为制订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65例(217侧关节)在随访期间未经有创或不可逆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分为可复组与不可复组,在初诊及随访结束时拍摄MRI,分别对关节盘长度和盘-髁距离进行定量测量,对关节盘形态变化和Wilkes分期变化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关节盘状态的改变。结果:可复组86侧关节,平均随访9.38个月(3.17~25.47个月);不可复组131侧关节,平均随访8.03个月(3.40~47.43个月)。可复组关节盘的平均长度从9.19 mm缩短至8.54 mm,盘-髁平均距离从3.77 mm增加至4.59 mm;不可复组关节盘平均长度从7.70 mm缩短至6.34 mm,盘-髁距离从6.29 mm增加至7.58 mm。可复组初诊及随访后关节盘形态均以Ⅰ型为主,关节盘仍有复位价值;不可复组初诊时以Ⅱ型为主,随访后以Ⅳ型为主,关节盘复位价值下降。以上结果组内、组间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自然转归过程中,关节盘前移距离逐渐增大,关节盘长度逐渐缩短。可复组经过半年余随访,关节盘形态仍较好,而不可复性组则出现明显的关节盘折叠变形。因此,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应尽早进行盘复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磁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