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 的Ⅱ类错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 space 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结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目的: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CBCT资料。采用SPSS 2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M2M远中骨缺损深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M2M术后6个月远中骨缺损深度减少,骨高度相比术前改善;年龄、阻生类型是影响M2M术后6个月骨缺损的因素。结论:年轻患者高风险M3M拔除后,M2M远端的骨高度有所恢复;年龄、阻生类型是其影响因素。当M3M需要拔除时,早期拔除可能对M2M的牙周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如M3M为低位阻生,应同期植入骨移植材料,以期获得更好的远中骨愈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 的Ⅱ类错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 space 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结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
文摘目的:分析成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pacted M3M)拔除术后6个月的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骨缺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拔除阻生M3M的25例患者(37颗M3M)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CBCT资料。采用SPSS 2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手术前、后M2M远中骨缺损深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M2M术后6个月远中骨缺损深度减少,骨高度相比术前改善;年龄、阻生类型是影响M2M术后6个月骨缺损的因素。结论:年轻患者高风险M3M拔除后,M2M远端的骨高度有所恢复;年龄、阻生类型是其影响因素。当M3M需要拔除时,早期拔除可能对M2M的牙周健康产生有益影响;如M3M为低位阻生,应同期植入骨移植材料,以期获得更好的远中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