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地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机制
1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4 位作者 张文主 卢盛权 陆汝成 谢双蜜 黄思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4-1660,共17页
边境地区的地缘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沿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挑战日益突显,科学识别国土空间功能及优化布局对促进边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测度国土空间功能,运用修正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回归模... 边境地区的地缘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沿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挑战日益突显,科学识别国土空间功能及优化布局对促进边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测度国土空间功能,运用修正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研究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区域分异规律和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边境地区的国土空间功能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城镇发展功能迅速提升,农业生产功能稳步增强,但生态服务功能略有下降。(2)“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功能的耦合协调水平在整体和局部空间上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东北和西南边境地区的“三区”功能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北部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的耦合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西北和西藏边境地区呈现出失调状态。(3)不同国土空间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城镇空间功能主要受社会经济和对外开放因素影响;农业设施技术、地形地貌和跨境合作是影响农业空间功能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地形起伏度、气候和生态压力则是驱动生态空间功能的关键因子。基于此,边境地区应增强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对外开放的贸易合作与交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并确保可持续的高效农业生产,从而推动区域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功能 区域差异 驱动机理 中国陆地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