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咪酯诱导与维持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咏秋 焦赫娜 +1 位作者 郭曲练 陈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20~60岁、ASAⅠ~Ⅱ级、择期第一台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丙泊酚,每...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20~60岁、ASAⅠ~Ⅱ级、择期第一台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组)在诱导和维持中选用丙泊酚,每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患者麻醉前(8Am)、术后当日4Pm和术后24h静脉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两组间比较,各时点皮质醇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术后当日皮质醇浓度均较术前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于正常值,术后24h时皮质醇浓度均较术前增高(P<0.01)。结论短时间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患者使用依托咪酯诱导与维持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合成和分泌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麻醉 皮质醇 肺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咏秋 冯英妮 +1 位作者 郭曲练 蔡宏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161-3162,3167,共3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作比较,以评价10μg/kg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0~60岁,体重45~65kg。ASA分...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作比较,以评价10μg/kg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0~60岁,体重45~65kg。ASA分级1、2级,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史,无神经精神疾病史。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F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B组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之后,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以满足胃镜检查操作为准。分别记录麻醉前和胃镜检查中的心率(HR)、指氧饱和度(SpO2),记录苏醒时间(苏醒时间为胃镜检查完毕到呼唤睁眼的时间),记录有无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或过缓、头晕、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等)。结果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10μg/kg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丙泊酚 胃镜检查 麻醉
下载PDF
低潮气量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咏秋 蔡宏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观察呼吸力学和血气指标以了解较低潮气量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 (IPPV)能否满足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通气要求。方法 :34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儿按年龄分为两组 :A组 6~ 12岁 ,B组 3~ 6岁 ,在全身麻醉下行IPP... 目的 :观察呼吸力学和血气指标以了解较低潮气量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 (IPPV)能否满足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通气要求。方法 :34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儿按年龄分为两组 :A组 6~ 12岁 ,B组 3~ 6岁 ,在全身麻醉下行IPPV ,潮气量为 7ml/kg ,呼吸频率 =(2 4 -年龄 / 2 )次 /分 ,吸呼比 1:2。分别于切皮前和锯胸骨后各通气 30min后记录各项指标。结果 :A ,B两组的气道压差异无显著性 ;A组的肺顺应性高于B组 (P <0 .0 1) ,呼末CO2 分压 (PETCO2 )、动脉血CO2 分压 (PaCO2 )、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DO2 )低于B组 (P <0 .0 1)。结论 :全身麻醉下以标准频率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行IPPV时 ,7ml/kg的潮气量可以满足学龄期儿童的通气要求 ,而对学龄前期小儿不能提供完全充分的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量 机械通气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曲古抑素A后处理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咏秋 郭曲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素A(trichostatin-A,TSA)对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进行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素A(trichostatin-A,TSA)对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进行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I/R组、TSA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假手术组(Sham)。TSA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大脑中动脉栓塞成功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TSA:TSA1组——注射TSA 0.03mg/kg;TSA2组——注射TSA 0.1 mg/kg;TSA3组——注射TSA 0.3 mg/kg。分别于再灌注后6 h和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之后处死取材,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结果与sham组相比较,TSA组和I/R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生物学缺陷,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在2~5分之间,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陷。与I/R组相比较,TSA 0.3 mg/kg组无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I/R组差异无显著性。TSA 0.03 mg/kg和0.1mg/kg组均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显著减少脑梗死容积,TSA 0.03 mg/kg和0.1 mg/kg组较I/R组分别减少脑梗死容积43.5%和42.8%。TSA 0.03 mg/kg组和0.1 mg/kg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tMCAO大鼠缺血后单次静脉注射0.03 mg/kg和0.1 mg/kg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可以减少脑梗死容积,改善神经生物学功能。而注射0.3 mg/kg的TSA却无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蛋白乙酰化 曲古抑素A
下载PDF
雷赛隆防治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呕吐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谢咏秋 杨胜辉 +1 位作者 周建辉 蔡宏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 :观察雷赛隆防治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年龄 2~ 12岁先心病患儿择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按随机双盲原则 ,雷赛隆组 (40例 )在手术结束时予雷赛隆 10 0 μg/kg、空白对照组 4 0例 ,采用统一的... 目的 :观察雷赛隆防治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年龄 2~ 12岁先心病患儿择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按随机双盲原则 ,雷赛隆组 (40例 )在手术结束时予雷赛隆 10 0 μg/kg、空白对照组 4 0例 ,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法 ,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后至术后 4 8hr的呕吐次数及相应时间。结果 :雷赛隆组的呕吐发生率 (2 7.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6 0 % ) ,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雷赛隆可以有效抑制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的呕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赛隆 小儿 术后呕吐 先心病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围术期低体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咏秋 郭曲练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一、正常的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系统是由感受传入、中枢控制和传出效应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个反馈系统^[1-2]。温度感受器分布于全身许多部位,冷感受器通过A-delta纤维传送信号,而热感受器通过C纤维传送信号。在体温自主调节中,皮肤、... 一、正常的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系统是由感受传入、中枢控制和传出效应互相联系而组成的一个反馈系统^[1-2]。温度感受器分布于全身许多部位,冷感受器通过A-delta纤维传送信号,而热感受器通过C纤维传送信号。在体温自主调节中,皮肤、腹腔和胸腔、脊髓、下丘脑和大脑其他部位传入信号各约占20%,而在行为调节中,主要依赖皮肤温度^[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围术期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 皮肤温度 调节系统 反馈系统 行为调节
下载PDF
不同配比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3
7
作者 杨晓春 谢咏秋 +4 位作者 赵婉莹 刘欢 杨爱国 侯新冉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EP)混合液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男95例,女105例,年龄18~65岁,BMI 18.5~27.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以依托咪酯20 mg配...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EP)混合液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男95例,女105例,年龄18~65岁,BMI 18.5~27.0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以依托咪酯20 mg配比1%丙泊酚100 mg,容量比1∶1;B组予以依托咪酯20 mg配比1%丙泊酚200 mg,容量比1∶2,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在胃镜检查前2 min予以舒芬太尼0.1μg/kg缓慢静注,EP混合液首次剂量予以0.15~0.2ml/kg缓慢静注,根据患者镇静深度单次予以1~2 ml追加。所有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HR、SBP、DBP和Sp O2,记录依托咪酯用量和丙泊酚用量。记录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记录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注射痛、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中依托咪酯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1),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的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肌颤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1∶1的EP混合液比较,1∶2的EP混合液肌颤和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更适合于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胃镜 镇静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孔富姣 王锷 +2 位作者 唐朝辉 谢咏秋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9-500,共2页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监测,以便于外科医师最大限度切除病变部位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语言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技术对成功术中唤醒并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麻醉方法主要分为以下...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监测,以便于外科医师最大限度切除病变部位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语言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技术对成功术中唤醒并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目前常见的麻醉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种:睡眠-清醒-睡眠麻醉(asleep-awake-asleep,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麻醉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外科术 monitored 麻醉监护 喉罩 托烷司琼 过度通气 气管导管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阳红卫 谢咏秋 郭曲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2-755,共4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ASA分级Ⅰ~Ⅱ人工流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Ⅱ组先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10min后静脉注...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作用。方法:ASA分级Ⅰ~Ⅱ人工流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Ⅰ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Ⅱ组先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Ⅲ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Ⅳ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四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各组诱导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记录术中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全程丙泊酚给药量及术毕至唤醒时间对照组高于其他各组。Ⅰ组术中最低SpO2值在85%~90%之间或小于85%的病例均多于其他组(P〈0.05),Ⅰ,Ⅱ组术中舌根后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Ⅲ和Ⅳ组,Ⅳ组苏醒期兴奋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麻醉效果达优者以Ⅳ组最少。术后下腹痛VAS评分0—2分者Ⅲ组优于其他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中不但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对术后下腹痛也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曲马多 氟比洛芬酯 人工流产
下载PDF
不同压力的持续气道正压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云姣 程智刚 +2 位作者 王锷 谢咏秋 郭曲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对照组;B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5cmH2O的CPAP;C组,单肺...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对照组;B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5cmH2O的CPAP;C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8cmH_2O的CPAP。分别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结束,恢复双肺通气30min,测动脉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单肺通气30min及单肺通气结束时,B、C两组PaO2较A组高,Qs/Qt较A组降低(P<0.05)。B、C两组间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C组病人术中肺膨胀明显,对手术操作有一定影响。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5cmH2O及8cmH2OCPAP可明显提高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5cmH2O的CPAP更有利于手术操作,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 肺循环 单肺通气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持续气道正压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云姣 程智刚 +2 位作者 王锷 谢咏秋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开胸单肺通气行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A组)和CPAP组(B组),每组20例。单肺通气时A组病人非通气侧支气管导管与大气相通,B组病...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开胸单肺通气行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A组)和CPAP组(B组),每组20例。单肺通气时A组病人非通气侧支气管导管与大气相通,B组病人非通气侧肺给予5 cmH2O的CPAP处理。分别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30 min,单肺通气结束,恢复双肺通气30 min抽动脉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A组病人在单肺通气30 min及单肺通气结束时PaO2明显降低,而与单肺通气前比较Qs/Qt则明显增高(P<0.05)。B组病人PaO2及Qs/Qt虽有改变但各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肺通气30 min及单肺通气结束时,PaO2B组较A组高,而Qs/Qt低于A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5 cmH2O CPAP可明显提高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 胸外科手术 肺通气
下载PDF
口腔医疗中恶性高热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5 位作者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彭歆 张惠 段小红 姜虹 王淼 张铁军 杨旭东 杨凯 喻建军 罗志勇 谢咏秋 胡延佳 王柏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者中,由麻醉药或其他因素所诱发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临床变化的特定性疾病。该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好发于青少年,可伴有唇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由于各类麻醉药物在临...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者中,由麻醉药或其他因素所诱发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及临床变化的特定性疾病。该病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好发于青少年,可伴有唇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由于各类麻醉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该病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MH的治疗手段有其特殊性,误诊和误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制定口腔医学中MH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目的,是希望广大口腔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警惕MH的发生,减少误诊误治,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疗 恶性高热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婉莹 杨晓春 +5 位作者 谢咏秋 杨爱国 侯新冉 贺宏缘 刘欢 郭曲练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8期37-43,共7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联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5岁;体质指数18.5~27.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 目的比较羟考酮联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5岁;体质指数18.5~27.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5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然后O组(羟考酮组)给予0.10 mg/kg羟考酮,S组(舒芬太尼组)给予0.10μg/kg舒芬太尼,操作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检查配合情况,适当追加丙泊酚静注10~30 mg/次。所有患者均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无创血压。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复苏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低血压、血氧饱和度降低、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麻醉医师满意度、消化内科医师(操作人员)满意度、术后1周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复苏时间、离室时间、低血压、重度缺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丙泊酚追加率明显高于O组(P<0.05),轻度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0.05),消化内科医生满意度低于O组(P<0.05),麻醉医师满意度低于O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门诊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较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术中轻度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丙泊酚添加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无痛肠镜 镇静
下载PDF
成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现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侯新冉 谢咏秋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2-515,共4页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常被低估。另外,由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特殊性以及神经外科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的需要,常规术后镇痛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开颅手术患者。本文就目前成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的现状及...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常被低估。另外,由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特殊性以及神经外科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的需要,常规术后镇痛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开颅手术患者。本文就目前成人开颅手术术后疼痛的现状及治疗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术后疼痛 神经外科疾病 神经外科医师 神经阻滞 多模式镇痛 过度镇静 急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 术后镇痛药物
下载PDF
脊髓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纪斌 莫雪莹 +7 位作者 程智刚 彭志勇 王云姣 黑子清 谢咏秋 郭曲练 鄢建勤 蔡宏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脊髓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4天;B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7天;C组:... 目的探讨脊髓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4天;B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7天;C组:大鼠建立CCI模型后观察14天;D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16天(术前2天+术后观察14天);E组:假手术组:暴露左侧坐骨神经中段仅绕线,不结扎,术后观察14天。各组大鼠在建模前1天、建模后第1、4,7、14天测量所有未处死大鼠双后肢的热痛阈(PWTL)和机械痛阈(PwMT)。达到观察时间取大鼠L。节段脊髓,免疫组化法观察AQPl在脊髓的定位分布和表达变化,RealtimePCR法检测脊髓AOP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组右侧脊髓背角比较,和c组大鼠左侧脊髓背角AQp1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和面积增高(P〈0.05)。A、B、c组大鼠的脊髓背角AQP1阳性颗粒的面积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D组与E组之间无差别(P〉0.0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A、B和C组大鼠脊髓AQPlmRNA含量显著增高(P〈0.05),D组与E组之间无差异(P〉0.05),A组、B组、C组大鼠脊髓AQPl的mRNA含量分别为D组含量的1.688、4.876和5.806倍。结论大鼠脊髓AQP1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下载PDF
股中远段局部组织氧饱和度评估腰丛阻滞后股神经支配区域阻滞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雯 邹宇 +4 位作者 唐朝辉 熊云川 谢咏秋 郭曲练 黄长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腰丛神经阻滞患者股神经支配区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变化与阻滞效果的关系,探讨rSO_2预测阻滞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 目的观察单侧腰丛神经阻滞患者股神经支配区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变化与阻滞效果的关系,探讨rSO_2预测阻滞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阻滞成功将患者分为两组:阻滞成功组(n=26)和阻滞失败组(n=5)。腰丛阻滞后15min内连续监测股神经支配的股中段及远段区域的rSO_2,与对侧肢体相同部位校正后,股中段和股远段分别记录为ΔrSO_2-M和ΔrSO_2-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O_2预测股神经阻滞效果的诊断临界值。结果腰丛阻滞后15min内阻滞成功组ΔrSO_2-M和ΔrSO_2-D明显升高(P<0.05),阻滞失败组无明显变化。ΔrSO_2-M升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明显高于ΔrSO_2D和针刺试验。ΔrSO_2 M预测的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 0.742~1.000),临界值取6.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和100.0%。阻滞后15min,ΔrSO_2-M联合针刺试验预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4(95%CI 0.881~1.000)、88.5%和100.0%。结论 rSO_2变化可用于预测腰丛阻滞后股神经支配区域是否阻滞成功。与针刺试验以及ΔrSO_2-D变化比较,ΔrSO_2-M升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高。ΔrSO_2-M联合针刺试验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神经阻滞 组织氧饱和度 预测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比较
17
作者 孔富姣 荣凌志 +2 位作者 谢咏秋 王锷 郭曲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因三叉神经痛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80例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A组于...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因三叉神经痛拟行微血管减压术的80例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在B超引导下行手术侧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阻滞,每个位点均用0.5%罗哌卡因3 ml。C组不进行神经阻滞。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和利多卡因行麻醉诱导,随后行气管插管,并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接上镇痛泵。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使用总量,术后2、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使用总量少于C组(均P<0.05)。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恶心呕吐评分也低于C组(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 h两组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阻滞可减少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从而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原文传递
低潮气量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咏秋 蔡宏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3-656,共4页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V_T)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血气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3~6岁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有肺血增多,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小V_T组(A组,V_T为7ml/kg)、对照组(B组,V_T,为9ml/kg),每组20例...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V_T)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血气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3~6岁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有肺血增多,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小V_T组(A组,V_T为7ml/kg)、对照组(B组,V_T,为9ml/kg),每组20例。选择小儿标准频率,固定吸呼比,全麻插管后至手术结束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分别于切皮前、转流前、缝皮后即刻记录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切皮前、转流前和缝皮后即刻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均降低(P<0.05)、肺顺应性(Cdyn)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切皮前即刻比较,两组Ppeak、Pplat、Pmean在CPB后均增高(P<0.05);A组Cdyn在CPB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Cdyn在CPB后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切皮前、转流前和缝皮后即刻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和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小儿标准频率对3~6岁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中在全麻下行机械通气时,小V_T机械通气有利于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VT 紫绀 呼吸力学 术中 转流 低潮气量 目的观 显著性差异 结论
原文传递
神经阻滞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开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富姣 谢咏秋 +2 位作者 唐晓婷 刘帆 郭曲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复合靶控输注技术在神经外科麻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因额颞顶部占位拟行病灶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R组于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阻滞耳颞神经...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复合靶控输注技术在神经外科麻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因额颞顶部占位拟行病灶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R组于诱导前以0.5%罗哌卡因阻滞耳颞神经、眶上神经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行,C组不进行神经阻滞.常规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以及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使用总量、拔管时间,术后2、6、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麻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稳定,R组瑞芬太尼使用总量少于C组(t =11.10,P<0.01),但两组拔管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h和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4.60,p<0.01).结论 神经阻滞复合靶控输注技术可减少颅脑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外科手术 二异丙酚/投药和剂量 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麻醉 静脉/方法 输注泵 酰胺类/投药和剂量
原文传递
睡眠质量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影响的归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梦 蒙丽君 +4 位作者 周翠 江文 谢咏秋 王锷 李杏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文版Ascertain Dementia-8(AD-8)量表评估认知状态,Frai... 目的探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文版Ascertain Dementia-8(AD-8)量表评估认知状态,Frail衰弱量表评估躯体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睡眠对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结果本研究共调查955名社区老人受试者,男性425名(44.5%),女性530名(55.5%)。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8.7%,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4.5%。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婚姻、体育锻炼、午睡、慢性病、身体疼痛、抑郁、焦虑等混杂因素后,睡眠障碍(OR=1.891,95%CI:1.087~3.291)和睡眠时间<6 h(OR=1.859,95%CI:1.044~3.312)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随着PSQI得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于认知衰弱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5.53%和23.95%。结论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衰弱程度相关,睡眠质量差及睡眠时间过短是导致该人群认知衰弱的重要因素。采取针对性睡眠质量改善措施,可能是减缓老年群体认知衰弱的重要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认知衰弱 归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