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的辨证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基昌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
古代、近代西方国家注重和坚持道德灌输,到20世纪初批判和否定道德灌输,之后又建立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理念,再到20世纪末重新寻求灌输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可谓一波三折,呈现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考察西方道德教育的历史,给我... 古代、近代西方国家注重和坚持道德灌输,到20世纪初批判和否定道德灌输,之后又建立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理念,再到20世纪末重新寻求灌输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可谓一波三折,呈现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考察西方道德教育的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在道德教育问题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或方法是十全十美的灵丹妙药,对“无灌输谱德教育”毪们必须辩证看待、一分为二、柽善而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 否定之否定 西方国家 无灌输道德教育 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 实践能力
下载PDF
试论政治文化的批判性与继承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基昌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是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政治文化的批判性和继承性及其相互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批判性 继承性
下载PDF
论孝的涵义及现实意义——对传统孝道的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基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19-22,共4页
“孝”是中国伦理史上的重要范畴, 具有多层次的内容。批判地继承“孝”这个道德遗产, 大力提倡养亲敬老, 不仅有利于稳定家庭, 且有利于稳定国家和社会,
关键词 道德 批判继承 稳定 精神文明
下载PDF
叶剑英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基昌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从叶剑英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处理民主与专政、集中、法制的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政治文明思想。
关键词 叶剑英 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
下载PDF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基昌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10,14,共3页
分析了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
关键词 养老问题 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养老形式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对宗教和谐的探索
6
作者 谢基昌 陈申宏 《嘉应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掩盖侵略本质、麻痹中国军民的阴谋,消除宗教人士在抗日救国与宗教限制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对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必须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有共同的政治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掩盖侵略本质、麻痹中国军民的阴谋,消除宗教人士在抗日救国与宗教限制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对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必须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有共同的政治基础,革命精神与佛的精神有相通之处。从而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之间、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宗教之间的和谐,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叶剑英的宗教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叶剑英 宗教和谐 宗教信仰自由
下载PDF
试论政治文明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基昌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政治文明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明 世界性 民族性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下载PDF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8
作者 谢基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方面,刘少奇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刘少奇的和谐社会思想,...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方面,刘少奇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刘少奇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和谐社会 政党关系 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叶剑英促进民族和谐的实践与启示
9
作者 谢基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面临清匪反霸、恢复生产、巩固边防等艰巨繁重的任务,主政华南的叶剑英虽然工作千头万绪,日理万机,但对少数民族工作极为重视。在促进民族和谐的实践中,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为少数民族排忧解难;推进民族区域自治,使...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面临清匪反霸、恢复生产、巩固边防等艰巨繁重的任务,主政华南的叶剑英虽然工作千头万绪,日理万机,但对少数民族工作极为重视。在促进民族和谐的实践中,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为少数民族排忧解难;推进民族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培养民族干部、发展文化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而,为缩小民族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和谐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叶剑英 民族和谐理论 实践与启示
下载PDF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
10
作者 谢基昌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要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在处理与少...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处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要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提出调查研究,区别对待的原则,慎重处理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首次提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政治文明 民主党派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叶剑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11
作者 谢基昌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叶剑英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从其促进政党和谐、民族和谐两个方面分析他的和谐社会思想。研究叶剑英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 叶剑英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从其促进政党和谐、民族和谐两个方面分析他的和谐社会思想。研究叶剑英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剑英 和谐社会 政党和谐 民族和谐
下载PDF
周恩来对宗教和谐的探索
12
作者 谢基昌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促进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宗教和谐思想非常丰富。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方面提出了独...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促进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宗教和谐思想非常丰富。在促进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方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周恩来的民族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宗教和谐 宗教信仰自由
下载PDF
试论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13
作者 谢基昌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3期37-38,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是超越历史上各种政治文明形态的一种新型文明。我国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客观规律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渐进性 历史传统 现实状况
下载PDF
叶剑英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探索
14
作者 谢基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叶剑英对民族工作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解放初的主政华南时期,虽然百废待兴、任务繁重、日理万机,但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扶助生产、改善民生,发展民族经济;选拔干部、组建政府,... 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叶剑英对民族工作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解放初的主政华南时期,虽然百废待兴、任务繁重、日理万机,但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扶助生产、改善民生,发展民族经济;选拔干部、组建政府,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干部、发展文教,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而,为缩小民族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叶剑英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对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剑英 广东省 民族地区 和谐发展
下载PDF
对政治文明的哲学思考
15
作者 谢基昌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看,政治文明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从辩证的否定看,政治文明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的统一。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批判性和继承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哲学 社会主义 世界性 民族性
下载PDF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敦亲敬祖客家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
16
作者 谢基昌 《嘉应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8-12,共5页
敦亲敬祖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并沿传下来的崇拜祖先、尊重长辈、注重血亲,使家族和睦兴旺、亲友敦厚团结的一种道德传统。当前,弘扬敦亲敬祖的客家优良传统对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关系和谐 敦亲敬祖 客家优良传统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17
作者 谢基昌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考察政治文明演进的历史,把握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吸收和借鉴前人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和政治智慧,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历史发展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政治文明的历史考察
18
作者 谢基昌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210-211,共2页
考察政治文明演进的历史,把握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吸收和借鉴前人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和政治智慧,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历史考察
下载PDF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19
作者 谢基昌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7期2-3,14,共3页
政治文明促进民主法治,彰显公平正义,增进诚信友爱,激发创造活力,确保安定有序,为天人和谐提供制度支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和谐社会政治保证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下载PDF
对“以德治国”的几点认识
20
作者 谢基昌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2,5,共3页
本文从法治和德治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人们的道德需求三个方面谈对“以德治国”的认识 ,并提出当前实施以德治国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市场经济 道德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