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乳酸菌青贮皇竹草的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的实验测定与评价
1
作者 伍晓春 谢妤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81-84,共4页
通过实验测定了经过复合乳酸菌青贮发酵剂发酵后的皇竹草的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变化,发酵后的皇竹草粗蛋白含量达到15.6%,增加了1.2%;粗脂肪含量达到4.1%,增加了1.9%;灰分含量达到9.1%,增加0.9%;总糖和水分... 通过实验测定了经过复合乳酸菌青贮发酵剂发酵后的皇竹草的营养成分和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变化,发酵后的皇竹草粗蛋白含量达到15.6%,增加了1.2%;粗脂肪含量达到4.1%,增加了1.9%;灰分含量达到9.1%,增加0.9%;总糖和水分都有一些降低;无机元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青贮之后的皇竹草,其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牛的饲养营养需求,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口性更好。本地推广种植皇竹草,能够促进养牛等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 皇竹草 营养成分 无机元素
下载PDF
同源生物炭对蓝藻热解特性及气体产物的影响
2
作者 宋卫军 谢妤 +1 位作者 陈钱浩 王祎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8-365,共8页
为探究蓝藻生物炭掺和对原料热解特性和释放气体产物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MA)为原料,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铜绿微囊藻生物炭(MAC)掺和前后混合样的热解特性与气体产物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样品热解主要区间由322~434℃变为2... 为探究蓝藻生物炭掺和对原料热解特性和释放气体产物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MA)为原料,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铜绿微囊藻生物炭(MAC)掺和前后混合样的热解特性与气体产物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样品热解主要区间由322~434℃变为242~422℃,不仅温度区间发生偏移且温度范围由112℃拓宽至180℃,增加60.5%。热解过程中混合样的活化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CH4、CO_(2)和羰基类化合物等产物的红外吸光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MAC制备温度的升高,混合样品的热解结束温度降低,最大失重速率基本不变,活化能由22.77 kJ/mol增至42.17 kJ/mol;掺和MAC400时芳香醛类、CH4的释放量增加,羰基化合物释放量减少,CO_(2)含量在500℃以上出现明显的二次提升;掺和MAC600时芳香醛类、呋喃类、CH4和CO_(2)的释放量减少。随着MAC掺和比例的增加,混合样品的热解结束温度升高,最大失重速率降低,活化能由22.77 kJ/mol增至36.93 kJ/mol。掺和比例为75%时热解释放气体中CO_(2)减少,掺和比例为25%时,含羰基化合物、酸类、呋喃产生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生物炭 微藻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课实践教学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9-11,共3页
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求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工程专业课实践教学法的涵义,探讨了实践教学法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途径,指出环境工程专业课实践教学法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强认知和理解,不断研究和实践,使之走向规范化。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课 实践教学法 规范化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妤 张子雯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97-99,共3页
目的:建立起杂交狼尾草快繁体系。方法:以杂交狼尾草腋芽、顶芽作外植体,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上配以不同浓度的6-BA、KT和NAA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结果:通过腋芽诱导的方式获得再生无菌植株,将无菌植株分割扩大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杂交狼尾... 目的:建立起杂交狼尾草快繁体系。方法:以杂交狼尾草腋芽、顶芽作外植体,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上配以不同浓度的6-BA、KT和NAA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结果:通过腋芽诱导的方式获得再生无菌植株,将无菌植株分割扩大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杂交狼尾草再生无菌植株。结论:杂交狼尾草快繁体系建立成功,可为杂交狼尾草的大量繁殖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为其组织培养提供无菌外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腋芽 顶芽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冻干速溶银耳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妤 梁辉 +1 位作者 彭玲 周兴旺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92-94,共3页
以优质全脂奶粉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为发酵剂发酵制成酸奶,加入热水浸提并浓缩的银耳汁混合后冷冻干燥制成速溶银耳酸奶粉。通过实验优选工艺方案为:银耳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0min,料液比为1:50,提取液浓... 以优质全脂奶粉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为发酵剂发酵制成酸奶,加入热水浸提并浓缩的银耳汁混合后冷冻干燥制成速溶银耳酸奶粉。通过实验优选工艺方案为:银耳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0min,料液比为1:50,提取液浓缩后与酸奶按照原料比0.25:9.75混合,采用冷冻干燥技术除去水分。复水实验表明按优选工艺制得的冻干银耳酸奶粉不易结块,溶解迅速,具有较原味酸奶更好的风味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酸奶 冷冻升华干燥 速溶
下载PDF
合成沸石的改性及其对氨氮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1 位作者 林钰婷 陈开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6年第10期25-31,共7页
采用不同的酸和碱对合成沸石进行了改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能。结果表明,对氨氮的吸附酸改性效果优于碱改性,以0.1mol/L的HCl作为改性剂最高吸附率可达84.04%。pH值对改性沸石吸附氨氮影响较大,pH值为6时... 采用不同的酸和碱对合成沸石进行了改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效能。结果表明,对氨氮的吸附酸改性效果优于碱改性,以0.1mol/L的HCl作为改性剂最高吸附率可达84.04%。pH值对改性沸石吸附氨氮影响较大,pH值为6时氨氮吸附率达86.88%。合成沸石吸附氨氮等温吸附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4),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行为属于优惠吸附。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比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好(R2>0.9994),利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获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相差在4.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沸石 改性沸石 氨氮 吸附
下载PDF
同株夹竹桃双色花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妤 童晓滨 宋卫军 《武夷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5-48,共4页
首次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同株夹竹桃双色花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比较了双颜色的花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颜色的花所含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差异,其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均有不同。通过对红外光谱图的... 首次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同株夹竹桃双色花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比较了双颜色的花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颜色的花所含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差异,其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均有不同。通过对红外光谱图的主要特征峰的峰位、峰强的分析,推断出它们可能含有甙类等物质。此结果,为今后对夹竹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夹竹桃 特征峰
下载PDF
腐殖酸在改性竹粉表面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游晓琴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16-21,26,共7页
为提高竹粉的吸附性能,选用表面活性剂对竹粉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改性竹粉吸附腐殖酸的最优方案,并对吸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粉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后吸附腐殖酸效果较好;... 为提高竹粉的吸附性能,选用表面活性剂对竹粉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改性竹粉吸附腐殖酸的最优方案,并对吸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粉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处理后吸附腐殖酸效果较好;正交试验最优方案为:pH值为6,在30℃下吸附60min,体系中投加85mg改性竹粉,腐殖酸的吸附率达97.8%;CTAB改性竹粉吸附腐殖酸的影响因素顺序为反应温度>腐殖酸的初始浓度>改性竹粉(CTAB-BP)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Freundlich模型对试验数据吻合度更高,吸附过程是放热、非自发的多分子层优惠吸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拟合度Δqe<2.3%,相关系数大于0.999,过程遵循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竹粉 腐殖酸 吸附
下载PDF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之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了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分析了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垃圾分类的改进举措。健全的法规体系,加强引导和教育,规范的垃圾属性标签,是解决当前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以期实现垃圾... 介绍了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分析了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垃圾分类的改进举措。健全的法规体系,加强引导和教育,规范的垃圾属性标签,是解决当前垃圾分类的关键问题,以期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对策
下载PDF
油菜抗菌核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妤 姜琼 黄邦全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167,共3页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危害、油菜对菌核病抗性的遗传以及抗菌核病育种研究进展,为抗菌核病油菜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遗传 育种
下载PDF
核盘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及hpRNAi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妤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核盘菌致病力发挥作用的关键酶。本研究用PCR的方法从核盘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5)基因片段,再以扩增出的PG5基因片段作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出一个相应较小的片段。将两个PG5基因片段反向插入到植物...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核盘菌致病力发挥作用的关键酶。本研究用PCR的方法从核盘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5)基因片段,再以扩增出的PG5基因片段作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出一个相应较小的片段。将两个PG5基因片段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2300 sn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出可转录表达出发夹RNA结构的组成型油菜RNA干扰载体,为今后油菜利用RNA干扰抗菌核病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5) 发夹RNA 载体构建
下载PDF
脂肪酶产酶菌的筛选及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妤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8-129,共2页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出脂肪酶产酶菌并测定最佳产酶条件及所产脂肪酶的活性。方法:经富集、初筛及复筛将脂肪酶产酶菌筛选出来,然后用滴定法测定酶活性。结果:成功从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脂肪酶产酶菌,并通过滴定法测出了所产酶在不同温度...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出脂肪酶产酶菌并测定最佳产酶条件及所产脂肪酶的活性。方法:经富集、初筛及复筛将脂肪酶产酶菌筛选出来,然后用滴定法测定酶活性。结果:成功从土壤中分离出了一株脂肪酶产酶菌,并通过滴定法测出了所产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性。结论:该菌所产的脂肪酶在30°C、pH 6.8左右的环境中,酶的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活性测定 PH 温度
下载PDF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妤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5期199-199,205,共2页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 小学 音乐教育 创新
下载PDF
凝固型辣木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妤 易文奇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8-101,共4页
以辣木和脱脂奶为主要原料,以市售酸奶作为发酵剂,参考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制得凝固型辣木酸奶。从辣木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等方面研究凝固型辣木酸奶的工艺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通过单因素... 以辣木和脱脂奶为主要原料,以市售酸奶作为发酵剂,参考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制得凝固型辣木酸奶。从辣木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等方面研究凝固型辣木酸奶的工艺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凝固型辣木酸奶的工艺和配方。研究表明,辣木粉对乳酸菌生长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发酵时间增长,能产生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凝固型辣木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辣木粉添加量0.5%,白砂糖添加量4%,脱脂奶粉添加量18%,发酵温度43°C,发酵时间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凝固型酸奶
下载PDF
“基因芯片”仿真实验设计
15
作者 谢妤 易文奇 +1 位作者 姜琼 彭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为了便于开展基因芯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基因芯片技术原理及操作流程,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仿真基因芯片系统。可以全真模拟芯片杂交、芯片扫描、结果判定等实验步骤。实验室仅需配备普通移液器即可进行基因芯片的实验教学,... 为了便于开展基因芯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基因芯片技术原理及操作流程,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仿真基因芯片系统。可以全真模拟芯片杂交、芯片扫描、结果判定等实验步骤。实验室仅需配备普通移液器即可进行基因芯片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基因芯片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基因芯片的原理与方法,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仿真实验
下载PDF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及其对腐殖酸的吸附研究
16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了提高凹凸棒石(ATP)的吸附性能,选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ATP进行了改性,利用FT-IR和BET表征了改性前后的结构。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其吸附腐殖酸(HA)的较佳方案,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 为了提高凹凸棒石(ATP)的吸附性能,选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ATP进行了改性,利用FT-IR和BET表征了改性前后的结构。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其吸附腐殖酸(HA)的较佳方案,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最优的方案为:pH值为6.5,在60℃下吸附10 min,体系中投加0.1 g ATP-CTAB,HA的吸附率为99.82%。ATP-CTAB吸附HA的影响因素顺序为:HA的初始浓度>ATP-CTAB投加量>温度>pH值>反应时间。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拟合度△q_e<3.4%,R^2>0.996,过程遵循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凹凸棒石 腐殖酸 吸附
下载PDF
产葡萄糖异构酶菌种的筛选及其酶活测定
17
作者 谢妤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94-95,共2页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种产酸性葡萄糖异构酶的菌种,并对其活性进行鉴定。方法:从自然界中获取多种土壤样本,经过富集培养,初筛和复筛,最终选出一个产酶能力最强的菌种。然后对其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最适pH进行测定。
关键词 葡萄糖异构酶 果糖含量测定 高果糖浆
下载PDF
岩茶种类和种植年限对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异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灵 张洪江 +4 位作者 张玉 江慧华 谢妤 杜洪庆 周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元素含量在0~60 cm内不同土层之间垂直分异不明显,并呈不同的变化规律,Ca、Mg含量呈现下层富集的趋势,Cr、Ni、Cu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升高,Mn、Zn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降低,Cd、Pb有表层富集现象。②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除Mn以外,其他9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③种植年限相同而岩茶种类不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元素含量随岩茶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达显著水平(P<0.05),与8年相比,22年岩茶土壤中Fe和Mn含量增加幅度不大,Ca、Mg、Cu、Zn、Ni、Cd和Cr含量增加幅度中等,而P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施肥是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未对岩茶土壤构成污染;岩茶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缺Mn,在施肥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岩茶种类 利用年限 武夷山风景区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灵 张玉 +4 位作者 江慧华 谢妤 杜洪庆 周艳 张洪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2,共7页
为探讨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综合影响的程度,2008年以5个核心景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点土壤容重比对照点平均增加了43.0%,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 为探讨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综合影响的程度,2008年以5个核心景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点土壤容重比对照点平均增加了43.0%,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平均下降了31.4%、27.2%、28.7%、26.6%、26.9%及30.8%;(2)旅游干扰使一些景点的pH下降,另一些景点的pH增大,景点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及全P平均下降的比率较大,分别为46.05%、49.74%、56.71%及42.75%,全K、速效K和有效P则表现为增大或减少不定的变化趋势;(3)不同景点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大红袍(0.601)>水帘洞(0.382)>大王峰(0.327)>一线天(0.264)>天游峰(0.238)。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土壤性状 土壤质量 武夷山风景区
下载PDF
薏米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妤 宋卫军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532,共8页
采用限氧控温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薏米壳生物炭。研究了薏米壳生物炭对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随碳化温度升高,薏米壳管状通道微孔结构逐渐显现,薏米壳生物炭表面芳香化程度增强。薏米壳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行为采... 采用限氧控温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薏米壳生物炭。研究了薏米壳生物炭对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随碳化温度升高,薏米壳管状通道微孔结构逐渐显现,薏米壳生物炭表面芳香化程度增强。薏米壳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行为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吻合度更高,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熵增吸热反应,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壳 生物炭 等温吸附模型 吸附动力学 颗粒内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