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膜组合工艺对水中甲硫醚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宇铭 张锡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133,138,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方法调查严重污染的河流、相关水源中甲硫醚嗅味物质的分布。结果表明,河流中甲硫醚浓度高达2 907 ng/L,受污染的相关水源中甲硫醚浓度达到53 ng/L。单独陶瓷无机膜工艺对DMS去除的效果为20%左右...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方法调查严重污染的河流、相关水源中甲硫醚嗅味物质的分布。结果表明,河流中甲硫醚浓度高达2 907 ng/L,受污染的相关水源中甲硫醚浓度达到53 ng/L。单独陶瓷无机膜工艺对DMS去除的效果为20%左右,而臭氧氧化则具有较好的效果,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对DMS去除率达到50%~90%左右,还能够缩短处理工艺。该项研究对于掌握甲硫醚嗅味物质来源和新型技术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 嗅味物质 水厂 臭氧氧化 陶瓷膜过滤
下载PDF
厌氧反应器中絮状污泥成核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红明 吴静 +1 位作者 谢宇铭 姜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14-3118,共5页
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定量方法研究了中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絮状污泥的成核过程.经过85 d,污泥平均粒径由47.8μm增至96.1μm,成核过程基本完成.成核过程中的污泥平均粒径与成核时间线性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89 3,污泥粒径的平均... 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定量方法研究了中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絮状污泥的成核过程.经过85 d,污泥平均粒径由47.8μm增至96.1μm,成核过程基本完成.成核过程中的污泥平均粒径与成核时间线性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89 3,污泥粒径的平均增长速率为0.58μm/d.污泥含核率从第1 d的7.6%增长至第85 d的36.1%.含核率的增长速率波动较大,经历了快-慢-较快3个阶段.试验过程中,污泥ECP含量与污泥含核率的增长速率明显正相关,表明ECP可能是污泥成核速率波动的原因.随成核进行污泥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上述定量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均有利于在反应器层面了解污泥颗粒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污泥颗粒化 絮状污泥成核 含核率 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上海城市排水干线连通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欣 周骅 +1 位作者 谢宇铭 余凯华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长距离输送的干线总管相对独立、互不联通,存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弱,无法停运检修;输送能力不均,无法统一调度等问题。上海目前已经形成了污水"就地分散收集、长距离外排输送和集中处理排江"的模式以及石洞口、竹园和白龙港三... 长距离输送的干线总管相对独立、互不联通,存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弱,无法停运检修;输送能力不均,无法统一调度等问题。上海目前已经形成了污水"就地分散收集、长距离外排输送和集中处理排江"的模式以及石洞口、竹园和白龙港三大排水片区的格局。然而,上海20世纪建造的枝状排水管道系统与新时代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邀请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张欣总工介绍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干线总管的互联互通方案,为其他城市排水系统格局的改造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干线 互联 拓扑 安全运维 片区 环网
下载PDF
BIM设计在市政泵站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晓晨 谢宇铭 陶晋源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A02期114-117,共4页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进步,BIM技术正逐渐成为市政行业工程设计的重要设计方式。结合市政泵站总承包的特点,介绍了BIM设计在设计过程和设计物交付阶段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 BIM EPC 市政泵站
下载PDF
氢氧化镁凝胶涂层强化排水管道抗腐蚀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男 徐禅 谢宇铭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S02期90-93,共4页
采用新型氢氧化镁凝胶作为特种防腐涂层,探究其提高排水管道抗腐蚀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凝胶涂层厚度应控制在3 mm,喷涂后宜静置1 h再接触水以保证喷涂上的凝胶层附着的稳定。这种氢氧化镁凝胶涂层可有效提高排水管道的抗腐... 采用新型氢氧化镁凝胶作为特种防腐涂层,探究其提高排水管道抗腐蚀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凝胶涂层厚度应控制在3 mm,喷涂后宜静置1 h再接触水以保证喷涂上的凝胶层附着的稳定。这种氢氧化镁凝胶涂层可有效提高排水管道的抗腐蚀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凝胶 管道防腐 喷涂试验
下载PDF
氢氧化镁特种防腐涂层在污水输送干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凯华 黎西凌 谢宇铭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S02期99-101,121,共4页
采用氢氧化镁凝胶作为特种防腐涂层,探究其在污水输送干线中的应用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污水输送干线在喷涂氢氧化镁凝胶后,管壁pH值可以达到8.5以上,可有效预防管道因酸性环境而遭受腐蚀;同时,氢氧化镁凝胶可稳定附着在管道内壁... 采用氢氧化镁凝胶作为特种防腐涂层,探究其在污水输送干线中的应用可行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污水输送干线在喷涂氢氧化镁凝胶后,管壁pH值可以达到8.5以上,可有效预防管道因酸性环境而遭受腐蚀;同时,氢氧化镁凝胶可稳定附着在管道内壁。氢氧化镁凝胶表现出优越的防腐性能,有效地提高排水管道的抗腐蚀性能,能为后续新型防腐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凝胶 特种防腐涂层 管道防腐
下载PDF
峰峰矿区煤储层孔隙特征研究
7
作者 邵长东 谢宇铭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峰峰矿区不但是我国的重要煤炭基地,并且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储层高压(12MPa)饱和水法孔隙度在1.28%~5.73%。BJH总孔容为0.000 46~0.001 46mL/g,平均孔径3.1~12.01nm。孔的类型主要有微孔、小孔和中孔三类,以微孔为主。总比表面积在0.029... 峰峰矿区不但是我国的重要煤炭基地,并且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储层高压(12MPa)饱和水法孔隙度在1.28%~5.73%。BJH总孔容为0.000 46~0.001 46mL/g,平均孔径3.1~12.01nm。孔的类型主要有微孔、小孔和中孔三类,以微孔为主。总比表面积在0.029 6~0.409m^(2)/g。微孔越发育比表面积越大,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煤层气的能力越强,煤层气含量一般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孔隙特征 峰峰矿区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协调机制研究——以广东省鹤山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金利霞 肖张荣 +3 位作者 谢宇铭 张俊杰 郭杰 文志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城市更新领域中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也是城市提升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议题。而村级工业园改造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更多样、利益分化更频繁及利益冲突更激烈。因此...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城市更新领域中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也是城市提升可持续能力的重要议题。而村级工业园改造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类型更多样、利益分化更频繁及利益冲突更激烈。因此,文章以城市政体理论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作为研究切入点,在构建多尺度多主体的“利益相关者识别-利益冲突分析-利益机制协调”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广东省鹤山市村级工业园现实问题的考察,识别鹤山市村级工业园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然后结合典型园区改造案例探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村集体和村民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过程,进而揭示该过程中多元利益联盟形成、多样化目标达成、多主体利益协调的演化路径及其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各方利益相关者话语权不对等、权力不正义参与、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不合理是村级工业园改造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珠三角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采取“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发挥财政局、国资委等政府金融组织的力量,联合村集体和村民与开发商、运营商、金融机构形成政村联盟、政企联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及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共同推动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样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工业园 升级改造 利益相关者 鹤山市 广东省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市政排水泵站的BIM设计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宇铭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20期90-91,共2页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步,BIM设计正逐渐市政设计行业普及。市政排水泵站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常规民用建筑上有一定区别。笔者通过对市政泵站BIM设计全过程中关注重点的介绍,有助于业内同行对该先进设计手段了解和相...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步,BIM设计正逐渐市政设计行业普及。市政排水泵站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常规民用建筑上有一定区别。笔者通过对市政泵站BIM设计全过程中关注重点的介绍,有助于业内同行对该先进设计手段了解和相应设计过程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建筑信息模型 市政泵站
下载PDF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水中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琴 刘文彬 +2 位作者 樊利娇 谢宇铭 黄国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87,共19页
铀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核能燃料,但在核工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铀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泄漏到环境中,将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从能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研究水溶液中U(Ⅵ)的分离工艺迫在眉睫。吸附技术因其可行... 铀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核能燃料,但在核工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铀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泄漏到环境中,将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从能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研究水溶液中U(Ⅵ)的分离工艺迫在眉睫。吸附技术因其可行性、效率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备受关注。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量大和吸附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吸附剂,在铀的吸附分离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制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射线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目前水溶液中U(Ⅵ)吸附的表征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综述。虽然功能化介孔硅吸附铀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和潜在的发展,但新型多功能吸附剂的设计和批量生产在实际环境的应用方面仍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功能化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磷酸化黄原胶/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对铀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彬 杨莎莎 +2 位作者 黄国林 樊利娇 谢宇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8-667,共10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基体,黄原胶(XG)为交联剂,磷酸(P)为修饰剂制备了磷酸功能化黄原胶/氧化石墨烯凝胶(P-XG/GO),并应用于铀的选择性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势分析等技术表明GO...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基体,黄原胶(XG)为交联剂,磷酸(P)为修饰剂制备了磷酸功能化黄原胶/氧化石墨烯凝胶(P-XG/GO),并应用于铀的选择性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势分析等技术表明GO的交联和磷酸化成功。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铀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适宜吸附条件。吸附数据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良好,最大吸附能力为495.05 mg/g。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氧化石墨烯 选择性吸附
下载PDF
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亚飞 谢宇铭 周文博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6期249-251,共3页
怀来县枣口村石灰岩露天矿在开采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针对此问题,通过对露天矿山进行削坡和清理危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客土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通过点景、铺设生态袋、苗木种植等措施绿化环境。方... 怀来县枣口村石灰岩露天矿在开采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针对此问题,通过对露天矿山进行削坡和清理危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客土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通过点景、铺设生态袋、苗木种植等措施绿化环境。方案的实施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废弃矿区得以综合利用。本次实践可为类似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露天矿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绿化
下载PDF
基于多分支水平钻井注浆工艺的薄层灰岩水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亚飞 谢宇铭 周文博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为防止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下部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黄河北部西南地区煤矿采掘前应用多分支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对平均厚度为10 m的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将含水层改造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为探究注浆浆液影响范围及改造效果,通过... 为防止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下部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黄河北部西南地区煤矿采掘前应用多分支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对平均厚度为10 m的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将含水层改造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为探究注浆浆液影响范围及改造效果,通过统计钻孔水位分布进行分析。多分支水平井注浆工艺能形成明显的阻水隔水区域,对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改造效果明显,钻井布置越密集则改造效果越优。本次实践为薄层石灰岩含水层加固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定向钻井 薄层灰岩 注浆 水害防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过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毕蕾 吴静 +1 位作者 谢宇铭 周红明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5-1488,1494,共5页
污泥颗粒化是高效厌氧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准确掌握反应器的颗粒化规律,定量研究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以颗粒污泥碎片为核的污泥颗粒化过程。在文中试验条件下,第48天污泥颗粒化程度(SGR)达到73%,大大缩短了颗粒化时间,且该段时间内SG... 污泥颗粒化是高效厌氧反应器的核心技术。为准确掌握反应器的颗粒化规律,定量研究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以颗粒污泥碎片为核的污泥颗粒化过程。在文中试验条件下,第48天污泥颗粒化程度(SGR)达到73%,大大缩短了颗粒化时间,且该段时间内SGR的对数与颗粒化时间线性相关性良好。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有机负荷及其产生的较高的水力剪切力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过程;若无干扰,颗粒化过程可按照对数颗粒化期、减速颗粒化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颗粒化 污泥颗粒化程度(SG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