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复合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谢宗贵 胡元明 +4 位作者 黄云龙 游勇 吴涓 黄增平 李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得普利麻(diprivan)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80例次介入手术采用了非气管插管下得普利麻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及患者对介入操... 目的探讨得普利麻(diprivan)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80例次介入手术采用了非气管插管下得普利麻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及患者对介入操作的反应。结果65例患者80例次静脉麻醉均获成功,患者术中处于睡眠状态,无痛苦,对介入治疗过程无记忆。得普利麻用量(500±100)mg,芬太尼用量(0.200±0.025)mg。麻醉前后10 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4±2.2)kPa和(10.6±2.1)kPa,SaO2分别为(98±1.0)%和(96±1.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气管插管下的得普利麻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安全性好,能够达到无痛治疗、患者对手术过程无记忆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普利麻 芬太尼 介入治疗 静脉麻醉 无痛术
下载PDF
多支胆管梗阻的介入性引流技术 被引量:22
2
作者 谢宗贵 易玉海 +1 位作者 张绪萍 张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支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多支胆管梗阻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 (13例 )、左右肝管间植入支架经右肝管外引流(3例 )、右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左肝管外引流 (3例 )和右... 目的 探讨多支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1例多支胆管梗阻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 (13例 )、左右肝管间植入支架经右肝管外引流(3例 )、右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左肝管外引流 (3例 )和右前叶肝管支架内引流并右后叶肝管外引流及左肝管内引流或外引流 (2例 )等内外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2 1例患者共植入胆道内支架 36枚 ,其中 35枚支架起到良好的内引流作用 ,1枚因位置不良无内引流作用。 19例患者胆道引流充分 ,黄疸完全消退。 2例患者黄疸未完全消退。结论 多种方式的胆道内外引流技术对大部分多支胆管梗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多发性 介入性治疗 胆道支架 胆道引流
下载PDF
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宗贵 李新民 +3 位作者 金鹏 谢志勇 易玉海 张绪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 探讨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采用右腋中线入路穿刺右肝管 ,用导丝寻找右肝管与左肝管和胆总管之间的潜在腔隙 ,于左右肝管间... 目的 探讨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 ,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采用右腋中线入路穿刺右肝管 ,用导丝寻找右肝管与左肝管和胆总管之间的潜在腔隙 ,于左右肝管间以及右肝管 胆总管间分别植入支架。结果  1 8例患者均从右腋中线穿刺通道成功植入右肝管 左肝管间及右肝管 胆总管间的支架 ,实现了胆汁经左肝管 右肝管 胆总管的完全内引流 ,解除梗阻疗效显著。结论 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简化了高位胆管梗阻介入性引流的操作 ,减少了操作创伤 ,缩短了操作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单通道双支架植入技术 介入治疗 胆管梗阻 胆道引流技术
下载PDF
经皮胆道扩张外引流并^(125)I粒子链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四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宗贵 刘涛 +3 位作者 郭绍举 李健 甘向阳 林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观察单纯球囊扩张、胆道外引流同时行^(125)I粒子链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为胆管癌1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1例,肝癌手术切除后胆管内癌栓1例,胰头癌1例,术前总胆红素分别为230μmol/L、450μmol/... 目的观察单纯球囊扩张、胆道外引流同时行^(125)I粒子链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 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为胆管癌1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1例,肝癌手术切除后胆管内癌栓1例,胰头癌1例,术前总胆红素分别为230μmol/L、450μmol/L、670μmol/L和280μmol/L;采用经皮胆道穿刺途径行胆道球囊扩张、外引流,而不放置胆道支架;同时行胆管内^(125)I粒子链植入。结果 4例患者经皮外引流及^(125)I粒子链植入操作均顺利完成。术后14~19 d总胆红素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术后10~23 d拔除外引流管,分别随访6、5、4.5和4个月无黄疸复发;3例仍生存,1例胰腺癌患者术后6.5个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单纯球囊扩张、胆道外引流并^(125)I粒子链植入消褪黄疸疗效显著,有获得较长时间胆管开通的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球囊扩张 胆道引流 ^125I粒子
下载PDF
胆道支架植入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处理(附5例报告) 被引量:8
5
作者 谢宗贵 郝怀军 刘同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03-504,共2页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恶性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开通时间文献报道一般为4~8个月[1]。所以对支架梗阻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处理,对提高患者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T、PTC对5例支架梗阻原... 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恶性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开通时间文献报道一般为4~8个月[1]。所以对支架梗阻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处理,对提高患者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T、PTC对5例支架梗阻原因进行了观察,介绍了初步的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植入 再梗阻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思密达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化道副反应的防治作用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宗贵 周俊 +1 位作者 高建华 黄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药物疗法 肝动脉栓塞术 消化道副反应 思密达
下载PDF
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宗贵 曾行德 +4 位作者 罗荣城 丁雪梅 廖娟 王传斌 卢惠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2-244,共3页
本文采用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10例。结果为PR2例,MR4例,SD2例和PD2例。10例病人生存期3~10个月,平均7.8个月。IL-2/LAK灌注后6例AFP值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中Th... 本文采用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肝癌10例。结果为PR2例,MR4例,SD2例和PD2例。10例病人生存期3~10个月,平均7.8个月。IL-2/LAK灌注后6例AFP值明显下降;T细胞亚群中Th数量明显增多,Ts数量明显减少,与灌注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L-2/LAK肝动脉灌注未见严重副反应。结果提示TACE并IL-2/LAK肝动脉灌注为晚期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Ⅱ 栓塞疗法 肝肿瘤
下载PDF
经门静脉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宗贵 胡元明 王小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49-551,共3页
Medication is still the main means for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However, micro-circulation obstacle in the liver and dynamic abnormality of portal vein flow suggest that liver protecting drugs via peripheral veins ca... Medication is still the main means for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However, micro-circulation obstacle in the liver and dynamic abnormality of portal vein flow suggest that liver protecting drugs via peripheral veins can hardly give full requirement for their effect. The authors reviewed a new method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portal vein implantation of port-catheter system for infusion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outlook of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灌注治疗 肝硬化患者 经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异常 肝脏微循环障碍 静脉留置导管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护肝药物
下载PDF
重视静脉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宗贵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65-66,共2页
介入放射学治疗的麻醉方式以穿刺部位或操作部位局部麻醉为主。局部麻醉体现了操作的微创性,但患者术中疼痛、精神紧张、血压、心率变化等影响了手术的进行。介入手术的全身麻醉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静脉麻醉方式,即经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静... 介入放射学治疗的麻醉方式以穿刺部位或操作部位局部麻醉为主。局部麻醉体现了操作的微创性,但患者术中疼痛、精神紧张、血压、心率变化等影响了手术的进行。介入手术的全身麻醉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静脉麻醉方式,即经静脉推注一定剂量的静脉麻醉药物,然后在心电监护下利用微量注射泵持续给药,使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无需气管插管,麻醉深度、麻醉时间完全可以控制,麻醉药物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轻微。所以有必要将先进的麻醉技术引入到普通介入手术中,应重视麻醉学新技术对介入放射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静脉麻醉 介入手术 睡眠状态
下载PDF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规范化建议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宗贵 孙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术 介入放射学 适应证 禁忌证 微导管技术
下载PDF
恶性胆道梗阻的联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宗贵 刘同亭 +4 位作者 朱江帆 易玉海 刘汝勤 丁云 权启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0-222,共3页
为探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并用对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疗效,对35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进行分析。35例病人中10例采用胆道外引流加局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9例采用胆道外引流、支架植入及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6例行外引流及胆管内... 为探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并用对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疗效,对35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进行分析。35例病人中10例采用胆道外引流加局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9例采用胆道外引流、支架植入及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6例行外引流及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治疗。结果:35例胆道外引流及19例支架植入均获成功,减黄效果显著。29例动脉化疗栓塞病人显示了肯定的抗瘤效应,而6例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病人未显示抗瘤作用。两者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5月和3.5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和/或外引流与局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的综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胆管阻塞 介入治疗 栓塞疗法
下载PDF
经皮经肝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附35例报告)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宗贵 苑青龙 +1 位作者 赵琦 易玉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金属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35例,均采用经皮经肝途径植入胆道支架,其中16例采用两步法植入,19例采用一步法植入,5例同时施行了左肝管的球囊扩张术。结果:支架植入后... 目的:探讨国产金属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35例,均采用经皮经肝途径植入胆道支架,其中16例采用两步法植入,19例采用一步法植入,5例同时施行了左肝管的球囊扩张术。结果: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开通良好,内引流作用显著。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者21例(60%),下降超过50%但未降到正常者7例,下降未过50%者3例,无改善者3例。3例病人术后一月内死亡,16例无黄疸生存6个月以上,半年生存率53.2%,3例生存12个月以上。8例病人半年内出现支架梗阻,占23.8%。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方法植入支架的病人住院天数和总的治疗费用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金属胆道内支架植入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 介入放射学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关于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宗贵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动脉栓塞术 适应证
下载PDF
食管支架植入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43
14
作者 谢宗贵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6,共2页
为沟通介入放射学科临床工作者和介入器材制造人员的联系 ,经本刊编委会研究 ,同意由我刊和中国科学院上海中科联合医疗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在我刊开辟“中科之窗”栏目 ,内容主要报道介入放射临床工作者对介入医疗器材应用的要求、临床应... 为沟通介入放射学科临床工作者和介入器材制造人员的联系 ,经本刊编委会研究 ,同意由我刊和中国科学院上海中科联合医疗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在我刊开辟“中科之窗”栏目 ,内容主要报道介入放射临床工作者对介入医疗器材应用的要求、临床应用体会等 ,形式不限。希望广大学者根据本栏目特点 ,踊跃来稿。来稿将由编辑部组织本刊编委和“中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大出血 危险因素 食管癌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宗贵 王宗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46-46,共1页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下称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其组织学表现已明确,但对其血供来源及治疗方法尚有争议。本文对肝血管瘤的血供研究现状及介入性治疗进展加以综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1 肝血管瘤的血供研究 1.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下称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其组织学表现已明确,但对其血供来源及治疗方法尚有争议。本文对肝血管瘤的血供研究现状及介入性治疗进展加以综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1 肝血管瘤的血供研究 1.1 研究方法 肝血管瘤血供研究方法较多,角度层次不同,各有优劣。主要有术中肝动脉、门静脉捕管造影和/或肝脏染色,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手术切除标本血管铸型等。术中肝动脉、门静脉插管造影和肝脏染色,可分别观察血管瘤与肝动脉、门静脉的关系,直观、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介入性放射学
下载PDF
肝癌TACE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宗贵 曾行德 李彦豪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但由于大量化疗药物短时间内进入体内。
关键词 血T细胞 TACE术 机体免疫功能 亚群 晚期肝癌 化疗栓塞术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因子 肝癌病人 表面标志
下载PDF
高位胆管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宗贵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胆管狭窄 高位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气管支架植入器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18
作者 谢宗贵 张绪平 +2 位作者 易玉海 李凡东 金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气管支架植入器 临床应用 气管狭窄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静脉支架取出又重新植入
19
作者 谢宗贵 杨宁 +2 位作者 邓力 张绪萍 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肝静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肝静脉闭塞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其严重而极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1例采用介入性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将含血栓的肝静脉支架取出并重新植入另一支架的经过,对本例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肝静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肝静脉闭塞布加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其严重而极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1例采用介入性方法经颈静脉途径将含血栓的肝静脉支架取出并重新植入另一支架的经过,对本例的经验教训和启发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支架植入 布加氏综合征
下载PDF
多种细胞因子瘤体内注射治疗少血管型肝转移癌15例
20
作者 谢宗贵 崔苏镇 +1 位作者 黄文 王要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我们将白细胞介素Ⅱ(rIL-2)、γ干扰素(γ-IN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3种细胞因子混合,对15例少血管型肝转移癌行经皮穿刺瘤体内注射,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肝转移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