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种传干尖线虫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芳 谢家廉 +4 位作者 潘存红 季红娟 李少军 彭云良 姬红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减少水稻种子繁殖和生产过程传播干尖线虫病风险的方法。【方法】室内试验3种常用杀线剂对离体及种子内干尖线虫的杀灭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评价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干热处理等种子处理方法对下代百粒种子带虫量的... 【目的】本文研究了减少水稻种子繁殖和生产过程传播干尖线虫病风险的方法。【方法】室内试验3种常用杀线剂对离体及种子内干尖线虫的杀灭作用,并通过大田试验评价了温汤浸种、药剂浸种、干热处理等种子处理方法对下代百粒种子带虫量的影响。【结果】噻唑膦对离体及种子内干尖线虫杀虫效果均能达到90%以上;温汤浸种、噻唑膦浸种和干热处理均能显著降低下代水稻种子的带虫量,其中温汤浸种和噻唑膦浸种处理种子的植株繁殖种子的百粒虫量均低于1头,干热处理的平均百粒虫量低于10头,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种子植株繁殖种子的平均百粒虫量(65.22头)。【结论】种子处理是高效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不同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来防治水稻种传干尖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汤浸种 药剂浸种 干热处理
下载PDF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田常见根结线虫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幸 杨芳 +4 位作者 王燕平 谢家廉 李跃建 彭云良 姬红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9-265,274,共8页
调查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发生情况及种类分布,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依据。对成都平原15个县(市、区)28个乡(镇)共159块水旱轮作田的土样进行根结线虫普遍率调查,利用线虫ITS通用引物和8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 调查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发生情况及种类分布,为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依据。对成都平原15个县(市、区)28个乡(镇)共159块水旱轮作田的土样进行根结线虫普遍率调查,利用线虫ITS通用引物和8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对其中检出率高的地区重新采集的土样进行根结线虫种类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田根结线虫平均检出率为40.25%。重新采集的土样共鉴定出5种根结线虫: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各线虫的检出率分别为40.91%、34.09%、13.64%、13.64%和2.27%,其中29.55%的样品由2种以上根结线虫混合侵染。拟禾谷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为该地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率 特异性引物PCR 拟禾谷根结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 混合侵染
下载PDF
近年水稻主要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家廉 杨芳 +3 位作者 黄文坤 彭德良 彭云良 姬红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0-949,共10页
目前,以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 besseyi、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和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为主的水稻寄生线虫侵染水稻以及其它... 目前,以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 besseyi、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和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为主的水稻寄生线虫侵染水稻以及其它禾本科作物引致的线虫病害,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对拟禾谷根结线虫的致病机制和寄主的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其它水稻寄生线虫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水稻寄生线虫的防治多依赖化学农药,抗性品种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上述5种主要水稻寄生线虫病的发生为害、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水稻寄生线虫致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抗性品种、生物防治和诱导化合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寄生线虫 致病机制 效应蛋白 植物激素 抗性
原文传递
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家廉 杨芳 +3 位作者 徐幸 王步云 彭云良 姬红丽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6-823,共8页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中,只有G8-315种群可孤雌生殖;在25℃下,水稻干尖线虫在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上生活史均约为12 d,在水稻苗上生活史约为11 d;-20℃以下低温或42℃以上高温处理12 h,在清水、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处理72 h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带虫干燥谷粒在-80、-20和4℃低温保存6个月后,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25℃(对照),其中-80℃保存的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为0;56、70和80℃高温处理12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80℃处理16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水稻幼苗各部位均可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其中假茎部位水稻干尖线虫数量最多,此外多数谷粒不携带水稻干尖线虫,携带线虫的谷粒呈无规则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水稻干尖线虫 孤雌生殖 极端温度 存活率 分布 介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