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及抗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冲 李倩 +2 位作者 肖红英 张逸鸣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 从猪肠道微生物中筛选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Vel-HNGD-F2对禾谷镰刀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有望用于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防治。为进一步提高菌株Vel-HNGD-F2的抗菌物质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酸沉淀法对菌株Vel-HNGD-F2的脂肽类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抑菌活性,研究粗提物的稳定性;用已知的5种编码脂肽类抗生素的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通过UPLC-Q-TOF-MS检测技术对脂肽粗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Vel-HNGD-F2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6.49℃、发酵液初始pH 7.14、接种量3.13%,预测发酵上清液抑菌率为58.71%,实际抑菌率为58.49%;粗提物对禾谷镰刀菌有抑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对紫外照射不敏感;对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经NCBI的在线BLAST比对,表明该菌含有与bmyB、fenD、ituC、srfAA和bacA同源的基因,推测菌株Vel-HNGD-F2可能分泌这5种脂肽;UPLC-Q-TOF-MS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包含surfactin、iturin和bacillomycin的混合物。菌株Vel-HNGD-F2能产生多种脂肽类物质,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具有生物防治真菌病原菌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禾谷镰刀菌 抑菌活性 脂肽
下载PDF
2种黑豆球蛋白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互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金杰 马梦瑶 +4 位作者 谢岩黎 杨玉辉 孙淑敏 马卫宾 李倩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黑豆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膳食蛋白,具有作为不稳定生物活性化合物载体的潜力,了解黑豆球蛋白与C3G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所差异。黑豆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膳食蛋白,具有作为不稳定生物活性化合物载体的潜力,了解黑豆球蛋白与C3G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利于它们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通过多种光谱学分析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了pH值为2.0、5.0和7.0时黑豆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与C3G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3G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2.0和5.0时,C3G与7S和11S结合不仅导致Tyr残基周围的疏水环境减少,极性增加,而且使7S和11S中α-螺旋增加,β-折叠比例下降。pH值为7.0时,C3G的存在使7S和11S中α-螺旋和β-折叠的占比呈增加趋势,但β-转角比例降低。此外,C3G与7S和11S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在不同pH值条件下,C3G与7S和11S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使7S和11S静态荧光猝灭。7S和11S均在pH值为7.0时对C3G亲和力最强。分子对接结果表明,7S上的GLU229、ARG356和PRO101残基,11S上的ARG161、VAL162、ILE171和THR176残基在与C3G结合中起关键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7S、11S与C3G结合后均显著增强了C3G的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 Β-伴大豆球蛋白 大豆球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特征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技术建立粮食中铅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3
作者 厉笑蒙 田巍 +2 位作者 周明慧 谢岩黎 王松雪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利用抗原抗体高特异性,建立一种自动化的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方法,快速定量检测粮食中铅元素的含量。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和化学发光磁酶免疫分析方法的反应条件,实现了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样品中铅的自动测定。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5~0... 利用抗原抗体高特异性,建立一种自动化的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方法,快速定量检测粮食中铅元素的含量。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和化学发光磁酶免疫分析方法的反应条件,实现了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样品中铅的自动测定。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5~0.71 mg/kg,大米和玉米中检出限为0.02 mg/kg,小麦中检出限为0.01 mg/kg,回收率范围89.2%~11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基于化学发光免疫平台,本方法可在30分钟内完成8个样品的同时自动化检测,有效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在粮食中铅的快速定量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磁酶免疫技术 快速定量 粮食
下载PDF
蛋氨酸和亮氨酸限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崔桂芳 杨玉辉 +1 位作者 杨浩 谢岩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研究膳食蛋氨酸限制(MR)和亮氨酸限制(LR)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24只雄性ApoE-KO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AS模型组(AS)、蛋氨酸限制干预组(AS+MR)和亮氨酸限制干预组(AS+LR)。饲养8周后... 研究膳食蛋氨酸限制(MR)和亮氨酸限制(LR)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干预作用以及肝脏脂肪沉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24只雄性ApoE-KO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AS模型组(AS)、蛋氨酸限制干预组(AS+MR)和亮氨酸限制干预组(AS+LR)。饲养8周后,测定小鼠脂肪组织、肝脏和心脏等器官质量,观察主动脉斑块及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肝脏和血浆中脂质水平及氧化还原状态等相关指标。与AS组小鼠相比,AS+MR组小鼠体重、脂肪组织和肝脏的质量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壁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脂肪浸润面积明显降低;肝脏和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LR与MR具有相似的干预效果,但效果差于MR。MR干预和LR干预均能够降低AS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和氧化应激,具有改善AS的作用,且MR比LR的干预效果更好。本研究为目前AS高发的预防和改善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限制 亮氨酸限制 动脉粥样硬化 肝脏 脂肪沉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大蒜细胞溶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岩黎 李元瑞 +2 位作者 张广彬 谷瑞芳 魏国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利用热变性、等电点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60℃、pH4~9范围内酶的活性稳定对KCN和H2O2敏感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在258nm,可... 利用热变性、等电点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60℃、pH4~9范围内酶的活性稳定对KCN和H2O2敏感紫外光区的吸收峰在258nm,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在680nm,表明酶的类型可能是Cu·Zn-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细胞溶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离纯化 酶活性
下载PDF
抗性淀粉与小麦粉共混体系黏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岩黎 王晨 郝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制备小麦抗性淀粉粗品,以酶解纯化后得到的抗性淀粉纯品添加小麦粉中,研究其在不同替代比例(5%、10%、15%、20%)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抗性淀粉与面粉共混体系其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 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制备小麦抗性淀粉粗品,以酶解纯化后得到的抗性淀粉纯品添加小麦粉中,研究其在不同替代比例(5%、10%、15%、20%)条件下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抗性淀粉与面粉共混体系其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呈现出"剪切稀化"现象,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面团的储能模量以及损失模量也显著升高,损耗角正切值tanδ逐渐降低,面团弹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替代比为5%和10%时,面团的最大蠕变柔量(J_(max))、瞬时蠕变柔量(J_0)和迟滞蠕变柔量(J_1)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继续增大替代比,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粉中添加抗性淀粉显著改变了共混体系的黏弹性,使面团的硬度随着替代比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表观黏度 黏弹特性 蠕变-回复 小麦粉
下载PDF
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岩黎 严瑞东 +2 位作者 霍权恭 卫敏 孙淑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对郑州市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Crystal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quotient,HQ)进行分析和风... 目的对郑州市标准人经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摄入反式脂肪酸进行风险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及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CrystalBall软件对食用油脂和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hazardquotient,HQ)进行分析和风险描述。结果食用油脂的HQ平均值为1.21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07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3.33E-1(HQ<1);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HQ平均值为5.30E-1,90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9.59E-1(HQ<1),95百分位概率下风险商为1.92E+0(HQ>1)。结论郑州市居民经食用油脂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较低(HQ<1);摄入含油脂高的加工食品的90百分位的概率下不存在风险(HQ<1),95百分位暴露水平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HQ>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加工食品 反式脂肪酸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壁材对V_A微胶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钱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 用明胶+蔗糖、明胶+桃胶+蔗糖、桃胶+蔗糖作为壁材,VA作模型心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表观结构、粒径分布、红外光谱、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常温贮藏的保留率。研究结果表明,壁材中增加了桃胶有效改善微胶囊的表观形态,使Tg明显提高,壁材之间的氢键作用加强,温度25℃,RH20%~30%避光贮藏6个月保留率从82.9%提高到92.6%,体积平均粒径(D4,3)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桃胶 VA 微胶囊 物理性质 壁材 玻璃化转变温度 常温贮藏 表观形态 喷雾干燥法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维生素A微胶囊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岩黎 周惠明 钱海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3,共5页
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维生素A微胶囊,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第一次均质压力和第二次均质压力为自变量,以微胶囊化效率、产率、贮藏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喷雾工艺参数进... 应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维生素A微胶囊,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第一次均质压力和第二次均质压力为自变量,以微胶囊化效率、产率、贮藏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喷雾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工艺参数 模糊数学
下载PDF
黑豆皮中花青素与铁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岩黎 王威 朱晓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8,共6页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黑豆皮中花青素提取液与铁离子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对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稳定性和三价铁离子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引入改变了花青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黑豆皮中花青素提取液与铁离子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对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稳定性和三价铁离子溶解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引入改变了花青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明铁离子对花青素具有荧光淬灭作用;且花青素提取液对二价铁离子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对三价铁离子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铁离子 相互作用 稳定性 溶解度
下载PDF
碘量法对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岩黎 张鑫潇 +1 位作者 严瑞东 王金水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37,51,共3页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m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 检测β-内酰胺酶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生成的物质,间接判断牛奶中是否有β-内酰胺酶残留。采用碘量法对牛奶中的β-内酰胺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大于30 U/mL时,可以用直接碘量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可用间接滴定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Β-内酰胺酶 碘量法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岩黎 张春雨 王小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2,50,共6页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淀粉圆形的颗粒结构消失,且挤压膨化淀粉颗粒破碎后重组的颗粒结构表面碎片及粗糙度增高,表面致密度降低;衍射角13°和20.5°出现很强的峰,表明挤压膨化使淀粉晶型从A型转变成V型;挤压膨化颗粒面条中淀粉比传统挂面工艺生产的颗粒面条中的淀粉有更高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值,更低的回生值和峰值时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传统挂面工艺颗粒面条和挤压膨化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分别为85.13%和92.44%(P<0.05),挤压膨化提高了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颗粒面条 挤压膨化 淀粉 消化率
下载PDF
微波对马铃薯淀粉粉丝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岩黎 原沙沙 +1 位作者 胡慧慧 田春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7,共4页
利用黏性、弹韧性和透明度为感官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了马铃薯粉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原淀粉粉丝最佳品质的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20%,水分含量50%;微波淀粉粉丝最佳品质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15%,... 利用黏性、弹韧性和透明度为感官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了马铃薯粉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原淀粉粉丝最佳品质的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20%,水分含量50%;微波淀粉粉丝最佳品质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4 min,糊化淀粉含量15%,水分含量50%.利用质构仪测定了原淀粉和微波马铃薯淀粉凝胶特性,原淀粉凝胶破碎强度为801.430 g,其峰面积较小;微波淀粉的凝胶破碎强度为581.310 g,峰面积较大.原淀粉粉丝烹煮时间需10min,微波淀粉粉丝的烹煮时间为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微波处理 粉丝 凝胶特性 烹煮试验
下载PDF
芝麻油风味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谢岩黎 赵文红 +1 位作者 孙淑敏 屈凌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2期67-71,共5页
综述芝麻油的组成成分、风味物质和营养功能等研究进展,旨在促进芝麻油风味物质的深入研究,以提升芝麻种植加工的经济效益,加快芝麻油产业发展,为我国芝麻油料资源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芝麻油 特种成分 风味物质 营养功能
下载PDF
大叶女贞籽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岩黎 何保山 杜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8期987-988,共2页
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大叶女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籽中脂肪酸主要有C16:0,C18:0,C18:1,C18:2,C18:3五种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11.22%,4.40%,28.02%,50.06%,3.04%。这五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 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大叶女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籽中脂肪酸主要有C16:0,C18:0,C18:1,C18:2,C18:3五种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11.22%,4.40%,28.02%,50.06%,3.04%。这五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大叶女贞籽油中不饱和酸占总脂肪数的80%以上,属于不饱和型油脂,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的油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女贞籽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新型食用调和油的配方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岩黎 何保山 任丹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71,共4页
选用花生油、葵花油、亚麻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为调和油的原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调和油中各原料油百分比例为花生油55%、葵花油22%、亚麻油12%、大豆油6%、菜籽油5%.经气相色谱分析测试配制的调和油SFA∶MUFA∶PUFA=1∶2.00∶2.50.... 选用花生油、葵花油、亚麻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为调和油的原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调和油中各原料油百分比例为花生油55%、葵花油22%、亚麻油12%、大豆油6%、菜籽油5%.经气相色谱分析测试配制的调和油SFA∶MUFA∶PUFA=1∶2.00∶2.50.加上猪油食用量(22.6 g.人-1.d-1),脂肪酸比例模式符合SFA∶MUFA∶PUFA=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油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幼儿营养膳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岩黎 朱欣 +2 位作者 刘春雨 胡艳萍 魏莉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为了解幼儿膳食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均衡,对100名1~3岁幼儿进行一次营养与膳食调查。结果:热能属正常范围,蛋白质量不足,脂肪摄入量过剩,VA和VC偏低,幼儿普遍缺钙。结论:降低幼儿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适当增加VA和VC供给量,加强幼儿补钙。
关键词 幼儿 膳食营养 调查分析 均衡营养
下载PDF
大蒜细胞溶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岩黎 李元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采用热变性、聚乙二醇 (PEG) 60 0 0沉淀作用和DEAE 纤维素柱层析 3种方法对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经过 3步分离纯化 ,从 5 0 0 g大蒜中得到15 6mg产品 ,比活为 314 5 5U/mg。酶的类型是Cu·Zn SOD ,在紫... 采用热变性、聚乙二醇 (PEG) 60 0 0沉淀作用和DEAE 纤维素柱层析 3种方法对大蒜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经过 3步分离纯化 ,从 5 0 0 g大蒜中得到15 6mg产品 ,比活为 314 5 5U/mg。酶的类型是Cu·Zn SOD ,在紫外区的最大吸收峰是 2 5 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细胞溶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离 纯化 药用
下载PDF
胰蛋白酶酶解豆粕制取谷氨酰胺肽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岩黎 马成业 王金水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谷氨酰胺含量和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胰蛋白酶酶解豆粕制备谷氨酰胺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pH、加酶量、水解时间与谷氨酰胺含量和水解度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H、加酶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 以谷氨酰胺含量和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胰蛋白酶酶解豆粕制备谷氨酰胺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pH、加酶量、水解时间与谷氨酰胺含量和水解度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H、加酶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谷氨酰胺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水解度的影响显著(P<0.05);豆粕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液固比为12 mL/g、pH7.83、加酶量(质量分数)12.3%、水解时间3.7 h,该条件下的水解度为12.79%,Gln含量5.92μmo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豆粕 水解度 谷氨酰胺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微波湿热-循环冷冻对小麦淀粉结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岩黎 南永远 郝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3,共5页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IR)、X-衍射仪、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抗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热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乳质量分数25%,微波功率700 W...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湿热-循环冷冻的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IR)、X-衍射仪、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抗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热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乳质量分数25%,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2 min,循环冻融6次(-18℃冷冻4 h,解冻1 h为1次冻融处理),抗性淀粉得率为15.85%。扫描电镜显示抗性淀粉由原来光滑球形变为表面粗糙的不规则片层结构;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抗性淀粉的结晶结构由原淀粉的A型转变为更加稳定的B+V型;红外图谱表明(1 045/1 022)cm^(-1)峰强度比值增大,抗性淀粉颗粒内有序度增加;DSC图谱表明在115℃由于直链淀粉晶体熔融时吸热而造成1个较大的吸热峰,其热焓值为2 231 J/g,与原淀粉相比明显增大,表明抗性淀粉因直链淀粉重结晶形成,淀粉抗酶解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微波 反复冻融 DSC X-射线衍射结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