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幸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1期94-94,共1页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加以统计。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应该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呋塞米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幸洪 齐永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呋塞米片加以... 目的:分析研究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呋塞米片加以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托伐普坦加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均血钠增加值、尿量、体重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治疗第1~4天以及第1~7天,观察组患者的日均血钠增加值、尿量提高以及体重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口渴以及血钠升高,出现1例粒细胞缺乏不良事件,通过治疗得以恢复.结论:托伐普坦能够有效地纠正心力衰竭患者的低钠血症,提高患者的尿量,改善患者的液体平衡,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托伐普坦
下载PDF
负荷量阿托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幸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 目的:探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再给予40mg;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用他汀类药物。两组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持续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0 d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 a的随访,比较两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前给予患者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眼底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筛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幸洪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筛查中,应用眼底动脉检查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6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29例,中度狭...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筛查中,应用眼底动脉检查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6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29例,中度狭窄组44例,重度狭窄组95例。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不良反应小、机体耐受性好的碘普罗胺作为造影剂,手术径路选择经右股动脉;住院期间同时对患者进行眼底动脉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级别。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轻度狭窄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3.71±2.61)mg/L,中度狭窄组为(9.62±3.73)mg/L,重度狭窄组为(19.42±6.49)mg/L,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眼底动脉轻度硬化率、中重度硬化率分别为45.45%、54.55%,中度狭窄组为47.22%、52.78%,重度狭窄组为17.28%、82.72%,重度狭窄组眼底动脉轻度硬化率、中重度硬化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存在相关关系,随着狭窄度加深,眼底病变程度加重,因此眼底检查在对早期冠心病人进行筛查、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动脉检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筛查 预后判断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