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天柱侗苗族田契档案特色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开键 朱永强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5,共2页
契约文书是我国民间长期使用,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物权和债权行为时,为表昭守信用、保证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履行的私文书。人们一般不愿将日常生活的矛盾或冲突诉诸官府,而是双方私下达成某种约定,为保证其具有长久性和可靠性,便将约定... 契约文书是我国民间长期使用,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物权和债权行为时,为表昭守信用、保证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履行的私文书。人们一般不愿将日常生活的矛盾或冲突诉诸官府,而是双方私下达成某种约定,为保证其具有长久性和可靠性,便将约定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契约文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特色 族田 清代 契约文书 当事人权利 债权行为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农村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以天柱土地买卖文书中的女性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开键 肖耀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6-95,共10页
妇女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自宋代以来即逐渐下降,民国时期则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逐渐产生新的女性话语意识,政府亦因应形势颁布了相应的法权保护文本。本文以天柱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的女性为中心,分析土地买卖过程中其所扮演的... 妇女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自宋代以来即逐渐下降,民国时期则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逐渐产生新的女性话语意识,政府亦因应形势颁布了相应的法权保护文本。本文以天柱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的女性为中心,分析土地买卖过程中其所扮演的卖主、买主、凭中等角色,阐述她们享有的权利和地位等诸多问题。比观清水江文书与民国时期保护妇女权利和地位的法律和法规,或许可以得出妇女——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依然缺少争取法律保护的主动权益诉求,其权利和地位仍受到各种或隐或现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民国时期 女性 土地买卖 权利和地位
下载PDF
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扞格:以《天柱文书》中的侗族离婚诉讼案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开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9,共7页
在古代社会,国家法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影响常因地理环境的制约而相对薄弱。地方秩序的维护多依赖于地方习惯法。近代以后,国家力量逐渐加强了其对偏远地区的影响力,国家法也逐步变成民众处理社会问题的另一种途径。但在国家法进入地... 在古代社会,国家法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影响常因地理环境的制约而相对薄弱。地方秩序的维护多依赖于地方习惯法。近代以后,国家力量逐渐加强了其对偏远地区的影响力,国家法也逐步变成民众处理社会问题的另一种途径。但在国家法进入地方法控制区的时候,就不免会出现适应问题,特别是当国家法与地方法存在分歧的内容时,民众如何抉择值得关注。民国贵州天柱县的一起侗族离婚案,充分地展现了国家法和习惯法扞格的情况。由于当地侗族习惯法占有优势,使得国家法的解决途径最终未能成功。本文拟以此案为例,展现民国时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 习惯法 离婚 天柱文书
下载PDF
清水江分家文书档案考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开键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秦代以来,分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民间习惯长期存在。唐朝之后历代王朝,均将分家纳入国家法的范围。
关键词 文书档案 分家 清水江 考析 中国传统社会 民间习惯 历代王朝 国家法
下载PDF
清至民国天柱农村地区土地买卖原因探析——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开键 朱永强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
土地是中国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和经济来源。未在无奈之时,农民一般不会变卖土地。清水江流域存有大量的买卖土地文书,但其中写明具体变卖土地原因的较少。通过分析写明具体原因的文书,按出卖缘由对其进行分类,并加以考察诠释,可以知道天... 土地是中国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和经济来源。未在无奈之时,农民一般不会变卖土地。清水江流域存有大量的买卖土地文书,但其中写明具体变卖土地原因的较少。通过分析写明具体原因的文书,按出卖缘由对其进行分类,并加以考察诠释,可以知道天柱地区土地买卖的原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状况较为真实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土地买卖 原因 天柱
下载PDF
民间文书整理与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国家重大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天柱文书》出版首发式巡礼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开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47-148,共2页
经过八年艰辛努力的整理考证工作,由贵州大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张新民先生主编的《天柱文书》,作为贵州省清水江文书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的清水江文书系列首批重要成果之一,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 经过八年艰辛努力的整理考证工作,由贵州大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张新民先生主编的《天柱文书》,作为贵州省清水江文书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的清水江文书系列首批重要成果之一,最近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精装8开22册,著录文书七千余件,字数960万,乃文书学集大成的重要成果,乡土文献整理的又一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创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民间文书 文献整理 学术成果 清水江 课题 国家 首发式
下载PDF
习惯与国法的角力——以龙映姜、杨翠桃争产案为中心
7
作者 谢开键 施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53-60,共8页
习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法律渊源,常以国家法的补充角色维系着一方土地的社会秩序,二者长期调适共生。它们在民间处理财产继承时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清末及民国政府的法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华民国民法·继... 习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法律渊源,常以国家法的补充角色维系着一方土地的社会秩序,二者长期调适共生。它们在民间处理财产继承时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清末及民国政府的法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华民国民法·继承编》的颁布,民间财产传递习惯和国家制定的财产继承法条之间冲突不断,在具体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民国贵州天柱县的一起持续多年的继承财产案,充分地展现了国法和习惯扞格的情况。由于习惯的强大力量,新制度尚未成为新安排,国家法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及法律的不健全等现实因素致使案件的当事人争讼不断。虽然国法在与习惯的角力中最终获胜,但如何调适二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在当今社会语境下仍值得认真对待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法 习惯 天柱文书 财产继承权
下载PDF
民间契约文书立契时间逢闰月书写格式述略——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东杰 谢开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清水江文书立契时间遇到闰月时,往往采用一定的书写格式,如"前六月"指六月而非闰六月,"后五月"指闰五月,"又六月"指闰六月。检读敦煌、徽州、福建等地文书,可知不迟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文书立契时间... 清水江文书立契时间遇到闰月时,往往采用一定的书写格式,如"前六月"指六月而非闰六月,"后五月"指闰五月,"又六月"指闰六月。检读敦煌、徽州、福建等地文书,可知不迟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文书立契时间遇到闰月就开始写明强调,随后沿袭不断,而明清以来的各地文书,常见"后五月"指闰五月、"又六月"指闰六月的书写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立契时间 档案整理 中国古文书学
下载PDF
法律、契约和习惯:清至民国的典产处置机制
9
作者 谢开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1-231,共11页
典是传统中国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地交易方式之一。梳理清至民国的法律、契约和民间习惯调查报告可知,典交易的“原价回赎”规则并不严格。加典、转典和分期回赎等处置典产的方式表明,回赎价格低于或高于原价,承典人可向出典人索要其对... 典是传统中国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地交易方式之一。梳理清至民国的法律、契约和民间习惯调查报告可知,典交易的“原价回赎”规则并不严格。加典、转典和分期回赎等处置典产的方式表明,回赎价格低于或高于原价,承典人可向出典人索要其对典产进行投资或增值所投入的资金。传统中国无法进行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原因同中国的地理环境、财产传递方式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典交易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些都表明所谓典的“弊端论”并不准确,其积极作用大于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民国 土地 法律 契约 习惯 典产处置机制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研究新路径台议
10
作者 谢开键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4年第5期56-60,共5页
清水江文书是明代以降广泛遗存于黔东南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献之总称,因皮藏地集中于清水江流域而得名。其以土地和林业契约为大宗,包括析产分家合同、山场清册、账簿、纳税单、算命单、择日单、风水单、日记、信函、讼辞与判辞、家... 清水江文书是明代以降广泛遗存于黔东南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献之总称,因皮藏地集中于清水江流域而得名。其以土地和林业契约为大宗,包括析产分家合同、山场清册、账簿、纳税单、算命单、择日单、风水单、日记、信函、讼辞与判辞、家规族谱、宗教科仪书、乡规民约、政府文告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诸方面。它的发现,为研究该区域明清以降历史发展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林业契约 清水江文书 乡规民约 社会与文化 账簿 黔东南
原文传递
读《地权市场与资源配置》二札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开键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明清时代关于土地交易契税的法典,并结合政书、民间遗存的土地典交易契约文书和习惯调查报告等资料考察发现,清廷停征典交易契税的起始点不是雍正十三年(1735),而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宣统年间又开始重征典交易契税,且税... 本文通过梳理明清时代关于土地交易契税的法典,并结合政书、民间遗存的土地典交易契约文书和习惯调查报告等资料考察发现,清廷停征典交易契税的起始点不是雍正十三年(1735),而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宣统年间又开始重征典交易契税,且税率有所提高。即典交易在清代经历了"契税—不契税—契税"的历史过程。另外,多次进行的典交易,其价格有上升、下降和持平三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税 转典
原文传递
《天柱文书》评介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开键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5年第4期95-96,共2页
由贵州大学张新民主编《天柱文书》第一辑,作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历经8年艰辛收集与整理,于2014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影印出版。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关键词 文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评介 贵州大学 张新民 清水江 整理 主编
原文传递
“出典回佃”式交易研究——以清中后期贵州锦屏县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开键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1,共9页
贵州锦屏县遗存有清至民国时期的"出典回佃"契约,"出典回佃"指出典人佃种典出的土地并向承典人交纳租谷的经济行为。出典人所纳租谷,实际上是支付典价的借贷利息。通过粮价将租谷换算成银两后可知,"出典回佃&q... 贵州锦屏县遗存有清至民国时期的"出典回佃"契约,"出典回佃"指出典人佃种典出的土地并向承典人交纳租谷的经济行为。出典人所纳租谷,实际上是支付典价的借贷利息。通过粮价将租谷换算成银两后可知,"出典回佃"式典交易利率整体上低于借钱还钱模式的利率,是出典人选择这一交易方式的重要原因。节约成本、出典人和承典人分属不同村寨及农业股份制经营现实状况,使得"出典回佃"对承典人而言也较为有利。因此,"出典回佃"是出典和承典双方理性思考后选择的双赢信贷方式。同时,"出典回佃"的产生不仅是传统中国农村金融信贷方式不断更新变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典回佃 清水江文书 清代 利率 锦屏县
原文传递
明清中国土地典交易新论——概念的梳理与交易方式的辨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开键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5,共11页
典是传统中国独有的土地交易形式。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对“一田二主”实态下的典进行重新定义,以期更清晰地反映典的实际内涵,并对典和当、活卖及胎借等土地交易形式之异同进行辨析。“一田二主”实态下的土地典交易,标的物为田面(田面... 典是传统中国独有的土地交易形式。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对“一田二主”实态下的典进行重新定义,以期更清晰地反映典的实际内涵,并对典和当、活卖及胎借等土地交易形式之异同进行辨析。“一田二主”实态下的土地典交易,标的物为田面(田面主为实际耕种者)时,与田面、田底合一的情况相同,转让的是土地的使用权益、收获权益及部分处置权益;标的物为田面(田面主佃与他人耕种)或田底时,转让的则是收小租或大租的权益,不涉及土地使用权益。当实际上是抵押借贷,与典有本质区别。在标的物为田面时,活卖和典几无区别,这是二者多被等同的根本原因。胎借源于福建,在传入台湾地区后衍生出三种形式,即普通胎借、对佃胎借和起耕胎借。土地交易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演变,土地不断流转,土地资源持续优化配置,或可为论证中国传统社会的长期延续提供新的思路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卖 胎借一田二主 土地交易
原文传递
清代“找价回赎”三十年时限考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开键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9,220,共8页
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交易领域出现的找价回赎现象引发了诸多纠纷,对此清廷曾分别于雍正八年和乾隆九年制定了条例,但两条律例未规定找价回赎时限,判断标准主观性也过强,导致混乱未决。后清廷又制定了找价回赎时限为三十年的乾隆十八年定例... 明清时期民间土地交易领域出现的找价回赎现象引发了诸多纠纷,对此清廷曾分别于雍正八年和乾隆九年制定了条例,但两条律例未规定找价回赎时限,判断标准主观性也过强,导致混乱未决。后清廷又制定了找价回赎时限为三十年的乾隆十八年定例。但由于对时限的表述不够明确,使当时及后来的学者产生诸多误解。通过辨析可知,定例所指三十年是找价回赎时间与订立契约时间的差数,且立契时间必须在乾隆十八年定例制定之前。因此,定例所谓三十年时限与同德所指不同,原因在于前者是为一劳永逸地解决乾隆十八年定例前的找价回赎纠纷。二者意义不同,或许也是清代法律在"表达"和"实践"中产生背离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找价回赎 三十年时限 土地交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