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98.6”中尺度强降水红外云图特征量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祥明 林长城 +1 位作者 张长安 谢怡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对福建省“98.6 中尺度强降水红外云图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6月份中尺度对流云团出现强降水(某站小时雨量≥8 mm)机率达到70 %,云顶温度TBB平均值为-58 ℃,冷层(TBB≤-44 ℃)云温面积占有率TBZ为42 %,可以利用冷层云温... 对福建省“98.6 中尺度强降水红外云图特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6月份中尺度对流云团出现强降水(某站小时雨量≥8 mm)机率达到70 %,云顶温度TBB平均值为-58 ℃,冷层(TBB≤-44 ℃)云温面积占有率TBZ为42 %,可以利用冷层云温面积占有率绝对增量ΔTBZ及云温档次号TBBi 作为影响因子估测地面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红外云图 特征量 强降水 统计分析 中尺度 对流云团 云顶温度 温度梯度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星 彭云峰 +1 位作者 谢怡芳 陈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应用线性倾向估算法、累积距平以及Mann-Kendall法对闽江河口湿地1961-2006年以来的降水量、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6a来闽江河口湿地的平均气温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倾向率为0.26℃/10a(P<0.01),在1994年... 应用线性倾向估算法、累积距平以及Mann-Kendall法对闽江河口湿地1961-2006年以来的降水量、温度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6a来闽江河口湿地的平均气温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倾向率为0.26℃/10a(P<0.01),在1994年发生突变;四季温度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为显著,突变时间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且没有突变发生。总体而言,闽江河口湿地近46a来的气候存在由冷干向暖湿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 湿地 气候变化 变化趋势 MANN-KENDALL法
下载PDF
福建省气象灾害粮食损失量的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星 郑锦绣 +1 位作者 彭云峰 谢怡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7,共3页
以无气象灾害时粮食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产量形成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并用这一方法对福建省近17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粮食损失量 评估法 理想产量 气象灾害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福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和趋势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星 陈惠 +1 位作者 谢怡芳 张春桂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2-1336,共5页
利用1978-2007年福建省常规气象资料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分析、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研究近30a来福建省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气候存在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倾向率... 利用1978-2007年福建省常规气象资料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分析、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研究近30a来福建省气候变化背景下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气候存在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81℃·10a-1;在这种气候变化背景下,4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旱灾呈减少趋势,洪涝、低温冻害和风雹灾害的灾情呈增加趋势,尤其是风雹灾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突变点在1998年),灾情明显加重。总体上说,农业气象灾害对福建农业生产的影响呈增加趋势,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突变点在1986年),灾情持续扩大,这种变化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 趋势 突变
下载PDF
利用MODIS多通道数据反演近海海表温度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春桂 陈家金 +2 位作者 谢怡芳 林晶 曾银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6,130,共8页
以EOS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资料为数据源,以福建近岸海域为示范区,利用多通道数据算法模型进行近海海表温度卫星遥感反演试验,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10个观测站点的实测海洋表面温度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检验与分... 以EOS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资料为数据源,以福建近岸海域为示范区,利用多通道数据算法模型进行近海海表温度卫星遥感反演试验,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10个观测站点的实测海洋表面温度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检验与分析。遥感反演的海洋表面温度与现场观测的海洋表面温度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75℃,标准差为0.52℃,绝对误差在1.0℃以内的样本占总样本的68%。结果表明利用MODIS多通道数据算法模型遥感反演近海海表温度能够满足海洋应用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海洋表面温度 MODIS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惠 王加义 +4 位作者 李丽纯 林晶 谢怡芳 陈家金 黄金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筛选原则,结合福建省农业生产特点,邀请省内外农业生态环境专家对19个候选因子进行排队打分,建立了由13个因子组成的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计算公式。利用GIS技...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筛选原则,结合福建省农业生产特点,邀请省内外农业生态环境专家对19个候选因子进行排队打分,建立了由13个因子组成的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计算公式。利用GIS技术制作了不同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1-2005年)福建省分县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布图,计算各年代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福建省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年代逐渐变差,各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1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县数随年代减小,5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差)的县数随年代增加;从空间分布看,东南沿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差或较差,西北地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评价方法 时空变化 福建省
下载PDF
前汛期福建地区GMS-5红外云图的亮温度与地面雨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长城 张长安 +3 位作者 林忠敏 林祥明 谢怡芳 郑淑贞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值选为-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红外云图 亮温度 降水强度 前汛期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福建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星 吴菊薪 +1 位作者 陈惠 谢怡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本文尝试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福建省的粮食产量预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运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等5个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对各模型进行综合比较,结合熵权法客观地为每种预测方法分配权重;通过赋予合理权重,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加权求... 本文尝试将组合预测法应用于福建省的粮食产量预测,以提高预测的精度。运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等5个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对各模型进行综合比较,结合熵权法客观地为每种预测方法分配权重;通过赋予合理权重,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建立了福建省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利用1949-2004年福建粮食产量资料进行拟合检验,组合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组合预测 熵权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时空动态变化与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惠 王加义 +3 位作者 李丽纯 林晶 谢怡芳 黄金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9-295,共7页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建立由13个因子组成的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省、地市、县分析各区各因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3个农业生态环境因子中除了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率、灾害面积率为东部沿海好...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建立由13个因子组成的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省、地市、县分析各区各因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3个农业生态环境因子中除了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率、灾害面积率为东部沿海好于西北部外,大多数因子西北部好于东部沿海。福建省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百分率、草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百分率、灾害面积率、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呈逐年代变差的趋势。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评价因子 时空变化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州市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丽花 曹光平 +1 位作者 陈敬平 谢怡芳 《福建气象》 1999年第4期26-29,共4页
1前言 空气污染与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已众所周知,各种尺度,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与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过程有关,而该过程又几乎完全依赖于各种气象条件。
关键词 气象条件分析 空气污染 福州市 扩散过程 污染物 大气
下载PDF
福建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气象影响研究
11
作者 陈家金 徐宗焕 +2 位作者 王加义 谢怡芳 林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167-169,共3页
通过对福建早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早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幼穗分化到乳熟期的光温水条件对早稻产量起着主要作用。
关键词 早稻 产量结构要素 气象影响 福建 幼穗分化 回归分析 气象资料 观测数据 气象条件 年际变化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12
作者 陈家金 王加义 +2 位作者 沈长华 谢怡芳 黄川容 《海峡科学》 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
该报告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福建省农业气象研究、业务和服务等学科发展情况,提出我省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对策建议,以促进我省农业气象学科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学科发展 研究现状 主要任务 战略对策 福建省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双季晚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陈家金 徐宗焕 +2 位作者 王加义 曾继经 谢怡芳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5-6,共2页
通过对双季晚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双季晚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生殖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双季晚稻 产量结构要素 气象条件 生殖生长期 回归分析 气象资料 观测数据 年际变化 结实粒数 田间
下载PDF
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然 官秀珠 +1 位作者 谢怡芳 林仲平 《福建气象》 2015年第1期47-52,共6页
海峡两岸依水相连,风土同天。两岸的气象学会同根同源,历史渊源深厚。闽台间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短暂活跃期、冰冻期、解冻期、热络期,如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交流日益紧密,合作逐步深入,人员往来更加频... 海峡两岸依水相连,风土同天。两岸的气象学会同根同源,历史渊源深厚。闽台间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短暂活跃期、冰冻期、解冻期、热络期,如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交流日益紧密,合作逐步深入,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交流层次提升,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已成为两岸气象人联手防御气象灾害和增进民间友谊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这对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后,总结了过去20年来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作用及存在问题,分析了面临的发展前景,并结合两岸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局,提出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气象 交流 合作
下载PDF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FROM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AND SURFACE RAIN RATES DURING THE RAINING SEASONS OF FUJIAN PROVINCE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长城 张长安 +3 位作者 林忠敏 林祥明 谢怡芳 郑淑贞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3年第1期74-79,共6页
The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for two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s in 1998 and 1999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rain rat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likely to ha... The GMS-5 infrared cloud imagery for two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s in 1998 and 1999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rain rat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is likely to have large probability of heavy precipitation with the decrease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rainfall intensity; for areas of low temperature,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is better determined for atmosphere above rain gauge stations with multiple points sampling than with single point one; for the yearly first raining season, the threshol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is set at 4.6℃ for indication of heavy precipitation in the Fuji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GMS-5 云层温度 雨量强度 福建 降雨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