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治疗后白血病患者基因的表达
1
作者 谢意文 林秀琴 黄志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4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经临床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因白血病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RQ-PCR方法,对14例疑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患者和16例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经临床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因白血病进行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RQ-PCR方法,对14例疑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患者和16例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患者进行诊断,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融合基因BCL/ABL和PML-PARa进行检测。结果在14例疑似CML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经融合基因检测确诊;另16例疑似APL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通过基因融合方式确诊。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与初诊比较,APL患者中PML-PARa阴性率6个月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明显升高,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时PML-PARa阴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患者中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PML-PARa阴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在血液学进展或复发前可发现融合基因显著升高。结论采用RQ-PCR检测融合基因对于CML、APL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荧光定量PCR 基因
下载PDF
影响新生儿干血片G6PD筛查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丕绩 蒋明 +1 位作者 谢意文 蔡巧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505-506,509,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干血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为提高临床质控水平、有效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外在影响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8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受... 目的 分析新生儿干血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筛查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为提高临床质控水平、有效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外在影响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8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受试新生儿基本资料、标本留置时间、温度、打孔部位、血片去除、加酮试剂后仪器测定时间的分组研究,探讨G6PD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上,春夏季新生儿G6PD水平明显低于秋冬季;分娩方式上,阴道产G6PD水平明显低于剖宫产;标本留置时间上,留置时间越长,G6PD水平越低;温度方面,2~8℃冷藏G6PD水平明显高于室温;血片去除方面,去除血片的G6PD水平明显高于不去除血片;加酮试剂后仪器测定时间方面,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G6PD水平逐渐下降。干血片G6PD检测结果在季节、分娩方式、标本留置时间、温度、血片去除和加酮试剂后仪器测定时间方面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打孔部位对G6PD水平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应在新生儿G6PD筛查过程中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管理与质控机制,加强管理,并根据影响因素适当调整临床诊断的临界点,以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新生儿筛查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干血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G6PD缺乏症基因型检测诊断与酶学诊断在应用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家兴 黄志浩 谢意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4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利用基因型检测诊断与酶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法和多重SNa Pshot基因诊断技术对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进行常规检查的200例患者的静脉血... 目的比较分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利用基因型检测诊断与酶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法和多重SNa Pshot基因诊断技术对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进行常规检查的200例患者的静脉血标本进行G6PD缺乏症酶学诊断和基因型诊断,分析各自的检出情况。结果酶学诊断阳性率为4.5%。基因诊断突变率为22.0%,以c.[1311C>T(;)1365-13T>C]同义突变最常见(72.72%),错义突变率为5.35%。女性基因发生错义突变的比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同性别的比较中,基因发生错义突变的几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种突变类型,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SNa Pshot法基因分型结果均与DNA直接测序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比值法无法检出同义突变,且漏检一例错义突变杂合子,其筛查错义突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8.89%和100.00%。结论在G6PD缺乏症基因型检测中,G6PD/6PGD比值法虽可较有效地筛查错义突变但不能检出同义突变和全部的女性杂合子,而多重SNaPshot基因分型方法可有效检出多种G6PD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缺乏症 基因检测 酶学诊断 应用分析
下载PDF
qPCR检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中BCR-ABL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陈丕绩 谢意文 +1 位作者 侯家兴 蔡巧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3380-3382,3385,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CR-ABL mRNA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体内微小残留病(MRD)的早期预测和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医学院及...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CR-ABL mRNA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体内微小残留病(MRD)的早期预测和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医学院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和血液科住院的CML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用qPCR检测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BCR-ABL 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健康人群BCR-ABL mRNA检测均为阴性。移植前加速期和急变期的CML患者BCR-ABL mRNA水平高于慢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前36个月各时间点qPCR检测的BCR-ABL/ABL比值均较移植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36个月后qPCR仍然能检测出BCR-ABL/ABL的表达水平。结论qPCR方法准确可靠,对于临床诊断CML和MRD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mRNA qPCR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MCV与G6PD活性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丕绩 谢意文 +1 位作者 蔡巧青 蒋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148-3150,共3页
目的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地贫患者180例和体检健康者180进行MCV、G69D检测,对检测... 目的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地贫患者180例和体检健康者180进行MCV、G69D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贫患者MCV水平低于健康者,G6PD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在不同类型地贫患者中,α地贫、β地贫、α合并β地贫患者间MCV、G6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G6PD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最高,达96.2%,MCV单独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99.2%。结论 MCV和G6PD对地贫筛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CV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MCV和G6PD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合作为辅助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UGT1A1基因G71R突变和G6PD缺陷对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影响
6
作者 陈丕绩 蒋明 +1 位作者 谢意文 蔡巧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G71R突变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62例足月新生儿病例62例。根据脐血G6PD水平分组,缺陷组36例,正常组26例,分别测定患者的UGT1A...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G71R突变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对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62例足月新生儿病例62例。根据脐血G6PD水平分组,缺陷组36例,正常组26例,分别测定患者的UGT1A1基因G71R突变和胆红素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G6PD缺陷组病例与正常组的UGT1A1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等位基因G71R突变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缺陷组病例出生后1 d UGT1A1基因G71R纯合子/杂合子分型的胆红素水平与野生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 d和3 d的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P<0.05);G6PD正常组病例出生后1 d、2 d和3 d UGT1A1基因G71R的纯合子/杂合子分型与野生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缺陷组与正常组病例UGT1A1基因G71R纯合子/杂合子分型的胆红素水平在出生后1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 d和3 d比较缺陷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UGT1A1基因G71R突变与G6PD缺陷在加重新生儿胆红血症及黄疸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该类患儿应作为临床的重点工作对象,密切观察和监护,及早发现胆红素水平异常和早期干预,以减少因胆红素血症而引发的各类危重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UGT1A1基因 G71R突变 G6PD缺陷 胆红素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