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娟 康靖东 +3 位作者 谢慧梁 钟斌 黄盛秋 丁洋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调和肝胃方加减,分别治疗2周,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调和肝胃方加减,分别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调和肝胃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肝胃不和证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参芪十一味颗粒预防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所致骨髓抑制临床研究
2
作者 谢慧梁 高洪波 +2 位作者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在预防^(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131)I...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在预防^(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131)I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16.67%,对照组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预防^(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所致骨髓抑制疗效明确,预防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的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十一味颗粒 131I 分化型甲状腺癌 骨髓抑制 疗效
下载PDF
^(131)I美妥昔单抗治疗79例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金从军 张晓勇 +3 位作者 谢慧梁 宋伟 高洪波 邵玉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总结131I美妥昔单抗(商品名:利卡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已确诊的HCC患者79例,采用经肝动脉途径灌注利卡汀治疗。治疗后每月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改变、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外周血白细... 目的:总结131I美妥昔单抗(商品名:利卡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已确诊的HCC患者79例,采用经肝动脉途径灌注利卡汀治疗。治疗后每月随访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改变、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等。对治疗前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利卡汀治疗后71例随访的患者中1个月无复发率为100%,3个月无复发率为76.1%,6个月无复发率为28.2%。所有患者中死亡14例,占19.2%,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均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131I美妥昔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肝癌患者,尤其是肝功能情况较好患者的疗效明显;是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美妥昔单抗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途径灌注治疗 无复发率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海春 高洪波 +4 位作者 宋伟 金从军 谢慧梁 张晓勇 邵玉军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分型、复发转移、手术治疗等。结果 70例患者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65.7%),副神经节瘤24...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分型、复发转移、手术治疗等。结果 70例患者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65.7%),副神经节瘤24例(34.3%),其中膀胱副神经节瘤4例(5.7%),腹膜后副神经节瘤9例(12.9%),其他副神经节瘤11例(15.7%)。57例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复发23例,出现远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58例。血压升高67例,心悸37例,头痛42例,大汗39例。结论嗜铬细胞瘤常表现以高血压为代表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易出现术后复发及多器官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隆敏 高洪波 +8 位作者 李赟 金从军 谢慧梁 赵春元 李征 李娜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67-397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查(检查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内)。以病理、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骨转移的诊断依据。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检测PCC/PGL骨转移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使用SPSS 25.0软件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骨转移的价值。结果:30例PCC/PGL患者共检查出骨异常病灶302处,确诊为骨转移病灶271处。^(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是92.00%、96.30%、99.60%、54.17%、92.38%;96.00%、92.59%、99.25%、69.44%、95.70%和88.39%、62.86%、94.78%、41.51%、85.43%。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最高,^(131)I-MIBG显像特异性最好。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经McNema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MIBG显像可作为PCC/PGL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并指导后续^(131)I-MIBG治疗,^(18)F-FDG PET/CT显像和^(99)Tc^(m)-MDP-WBS可作为可疑病灶^(131)I-MIBG显像阴性时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131)I-间碘苄胍 ^(18)F-氟脱氧葡萄糖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下载PDF
胸部CT联合BREF^V600E对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及预后因素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从军 赵春元 +11 位作者 谢慧梁 高洪波 李隆敏 马琳琳 李征 潘燕 吴王潇 刘文颖 王命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胸部CT联合BRAF^V600E对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伴肺转移患者的诊断,和肺转移瘤预后因子。方法118例RAIR-DTC伴有肺结节患者,其中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肺转移55例,甲状腺癌伴良性结节的63例。观察比较联合诊断与... 目的研究胸部CT联合BRAF^V600E对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伴肺转移患者的诊断,和肺转移瘤预后因子。方法118例RAIR-DTC伴有肺结节患者,其中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肺转移55例,甲状腺癌伴良性结节的63例。观察比较联合诊断与单独检测胸部CT、BRAF^V600E对RAIR-DTC伴肺转移的诊断价值;观察RAIR-DTC伴肺转移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影响RAIRDTC伴肺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4.5%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诊断的81.8%和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转移瘤<1 cm组的4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76.3%、50.8%均高于肺转移瘤≥1 cm组的54.2%、2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1 cm组的中位生存期(mOS)为(116±9.8)个月长于转移瘤≥1 cm组的(80.6±6.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肺结节大小是影响RAIR-DTC伴肺转移患者临床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部CT联合BRAF^V600E,应用于RAIR-DTC伴肺转移患者,有助于增加诊断效能,为早期肺转移癌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 肺转移 肺CT 预后因子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宋伟 高洪波 +4 位作者 金从军 齐永明 谢慧梁 张晓勇 邵玉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50%~70%。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复查血常规...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50%~70%。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白细胞(5.32±1.48)×109/L,血小板(105.68±18.18)×109/L;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在术后1周显著升高,术后2周和1个月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有患者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