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剧唱腔音乐变革、特点再认识及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丛刊》 2010年第2期69-74,共6页
琼剧,原称土戏,又名海南戏,海口俗称“斋”,用海南方言演唱,形成于旧琼州府的治所——琼山府城一带,流行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合浦及东南亚琼籍华侨聚居地.是深受海南人民和海外琼籍华侨华裔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
关键词 唱腔音乐 琼剧 变革 再认 地方戏曲剧种 海南方言 雷州半岛 海南岛
下载PDF
让临高木偶戏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谈谈临高木偶戏的改革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10年第9期8-10,共3页
临高木偶戏,是用临高方言演唱,主要流传于临高县境内及澄迈、儋州和海口部分临语地区,由人与偶同在台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临高木偶戏的剧目,多从各戏曲剧种的剧目中移植而来;表演形式是人偶同台,人与偶的表演基本为戏曲的程式化和虚... 临高木偶戏,是用临高方言演唱,主要流传于临高县境内及澄迈、儋州和海口部分临语地区,由人与偶同在台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临高木偶戏的剧目,多从各戏曲剧种的剧目中移植而来;表演形式是人偶同台,人与偶的表演基本为戏曲的程式化和虚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戏 出国 改革 世界 表演形式 戏曲剧种 艺术形式 临高县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琼剧健康发展
3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11年第8期15-15,共1页
琼剧,已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国家的保护范围。今天的琼剧艺术,既是被国家保护的一个文化品种,同时又需要发展、振兴。所谓认知传统,另辟蹊径,就是不能偏了方向。我们以为:要保护,就要很好地传承,把优良的传统继承下来;... 琼剧,已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国家的保护范围。今天的琼剧艺术,既是被国家保护的一个文化品种,同时又需要发展、振兴。所谓认知传统,另辟蹊径,就是不能偏了方向。我们以为:要保护,就要很好地传承,把优良的传统继承下来;要发展,就要大胆创新,让传统的艺术焕发新的光彩。琼剧尽管有其独具的地域特色,也有三百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但如今正面临新时期娱乐多元化的冲击,因此,如何很好地发展琼剧艺术,使之能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疑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琼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继承 健康 保护范围 国家保护 地域特色
下载PDF
我写《琼剧名称小考》
4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11年第12期16-17,共2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包括戏曲志、曲艺志两种志书及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谚语、故事、歌谣、歌曲、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器乐曲等八种集成,各省分别编纂十部一套。在当时,此项工作被誉为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包括戏曲志、曲艺志两种志书及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谚语、故事、歌谣、歌曲、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器乐曲等八种集成,各省分别编纂十部一套。在当时,此项工作被誉为是"编纂中国文艺集成志书的万里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小考 名称 琼剧 戏曲音乐 曲艺音乐 中国文艺 民间器乐曲
下载PDF
德艺双馨的“三才”花旦——记十七大代表、著名琼剧演员陈素珍
5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11年第4期16-16,4,共2页
“只有不断出新剧、出精品,培养出一批成熟的年轻演员,打造名牌剧团,才能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得起喜爱我的戏迷。”
关键词 十七大代表 “三才” 演员 花旦 琼剧 培养 剧团 戏迷
下载PDF
田汉的琼剧情缘
6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03年第6期11-12,共2页
田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新兴话剧运动的重要奠基人和卓有成就的剧作家,是我国早期革命音乐和电影事业的领导者。不论是在电影、话剧、音乐、现代文学、文艺评论方面,还是在文学艺术事业领域中的组织、管理方面,他都... 田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新兴话剧运动的重要奠基人和卓有成就的剧作家,是我国早期革命音乐和电影事业的领导者。不论是在电影、话剧、音乐、现代文学、文艺评论方面,还是在文学艺术事业领域中的组织、管理方面,他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田汉对琼剧的关注始于1957年,那年5月琼剧第一次晋京演出,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陈云、叶剑英、张云逸等以及首都文艺界的著名人士多人前往观看。文艺界、戏剧界的专家和学者无不对琼剧这一地方艺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新文化运动 剧作家 琼剧 《红叶题诗》 电影脚本
下载PDF
“海南梅兰芳”——记琼剧著名演员林道修
7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之家》 2010年第5期73-74,共2页
"以歌舞演故事",清末戏曲理论家王国维的这句话,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东方式的戏曲表演体系的形式。 中国戏曲,自公元二世纪起,历经角抵、百戏、歌舞、说唱的发展演变,于十四世纪成熟而臻于全盛。它以现实主义的歌舞自成体系,形成... "以歌舞演故事",清末戏曲理论家王国维的这句话,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东方式的戏曲表演体系的形式。 中国戏曲,自公元二世纪起,历经角抵、百戏、歌舞、说唱的发展演变,于十四世纪成熟而臻于全盛。它以现实主义的歌舞自成体系,形成了与西方话剧演剧艺术的体验派截然不同、色彩迥异的东方戏剧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梅兰芳” 琼剧 林道修 表演艺术
下载PDF
海南演出场所演变及其现状浅析
8
作者 谢成驹 《戏剧丛刊》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演出场所.过去也曾叫观演场所,如今称剧场、剧院、大剧院等。叫法各异,功能却是相同——满足演艺要求。琼剧自产生以来,它的演出场所曾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过不同的形态和名称。古代,海南为“蛮荒”之地,除了本地的黎... 演出场所.过去也曾叫观演场所,如今称剧场、剧院、大剧院等。叫法各异,功能却是相同——满足演艺要求。琼剧自产生以来,它的演出场所曾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过不同的形态和名称。古代,海南为“蛮荒”之地,除了本地的黎族人民,汉族人民迁入海南岛,始于汉代。随着汉族的迁入,中原音乐也随之传入海南,从海南岛出土的汉代铜鼓、铜铃,可见一斑。唐宋时期,海南就已有“清歌吹龠”、学舞习乐之举,在唐代,佛、道、儒教音乐也相继传人海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场所 海南岛 现状 演变 唐宋时期 剧院 人民 汉族
下载PDF
田汉的琼剧情缘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成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琼剧 题诗 田汉 情缘
原文传递
追求纯朴简素 珍惜创作机缘 记琼剧优秀演员陈素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成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2005年8月24日,海口市琼剧团的新编近代琼剧《百年苍翠》如期在海口市人大会堂首演。开演前,我们看到,既是该剧的主持者,又是主演者的陈素珍,虽然旱旱地化好了妆,静静地坐在一旁,默默地、用心地“想象”着她将饰演该剧女主人翁... 2005年8月24日,海口市琼剧团的新编近代琼剧《百年苍翠》如期在海口市人大会堂首演。开演前,我们看到,既是该剧的主持者,又是主演者的陈素珍,虽然旱旱地化好了妆,静静地坐在一旁,默默地、用心地“想象”着她将饰演该剧女主人翁海若兰的戏……但实际上,此时此刻的她,内心里却一点都不平静。这是她就任团长两年来主持的第一个原创剧目,而《百年苍翠》又是海口市政府决心倾力打造的一出具有海南新文化风范的琼剧,并为此聘请国内戏剧精英加盟,不仅在剧本创作、导演、舞美方面都引进了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在舞台表演、音乐唱腔方面,也融入了新的表现形态和手法。毕竟,这出戏从创作到投入排练的时间并不长,不论在哪方面,因磨合的时间尚短,可以说还不很成熟。令陈素珍感到忐忑不安的是:前来观看演出的省、市领导及场内一千多名热心的观众是否能接受这出新创剧目?业内同行会否认为《百》剧创新的步子迈得过大过快?……两个小时二十分后,随着大幕的徐徐闭上,剧场内响起了热烈而有序的掌声。此时的陈素珍,这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当省、市领导上台,对《百年苍翠》一剧的成功演出表示祝贺的时候,她那七上八下、始终“悬”着的一颗心,也才终于放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本创作 琼剧 纯朴 演员 原创剧目 海口市 “想象” 舞台表演
原文传递
才子溘然去 红叶锦句存——蔡兴洲和琼剧《红叶题诗》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成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红叶题诗》 琼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影片发行 海南 蔡兴洲
原文传递
时代召唤琼剧创新——现代琼剧《下南洋》开排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日前,现代琼剧《下南洋》正在省琼剧院内进行密锣紧鼓的排练,拟在今年4月公演。 琼剧要发展,就要创新,这在琼剧界乃至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意识中早已达成了共识。要创新,就要冲破樊篱、挣脱桎梏,就不能再满足于戏剧舞台的复古化。... 日前,现代琼剧《下南洋》正在省琼剧院内进行密锣紧鼓的排练,拟在今年4月公演。 琼剧要发展,就要创新,这在琼剧界乃至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意识中早已达成了共识。要创新,就要冲破樊篱、挣脱桎梏,就不能再满足于戏剧舞台的复古化。在新时期,琼剧迫切需要观念的突破,如创作观的回归和舞台空间的突破,解除舞台陈规的限制,积极寻求戏剧多种呈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剧 南洋 召唤 戏剧舞台 主管部门 舞台空间 创作观 复古
原文传递
田汉的琼剧情缘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3年第11期45-45,共1页
田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歌词作者和诗人,还是我国新兴话剧运动的重要奠基人和卓有成就的剧作家,同时他还是我国戏曲革新运动的先躯者之一。田汉对琼剧关注,始于1957年。 1957年5月,是琼剧第一次晋京演出,当时... 田汉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歌词作者和诗人,还是我国新兴话剧运动的重要奠基人和卓有成就的剧作家,同时他还是我国戏曲革新运动的先躯者之一。田汉对琼剧关注,始于1957年。 1957年5月,是琼剧第一次晋京演出,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陈云、叶剑英、张云逸等以及首都文艺界的著名人士都观看了琼剧的汇报演出。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剧 田汉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 刘少奇 革新运动 周恩来 叶剑英 国戏曲 国家领导
原文传递
载酒劝学千古扬——看琼剧《苏东坡在海南》
14
作者 谢成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帷幕拉开,但见水天一色,碧海连天;椰林掩映,瘴雾飘渺。风尘扑扑的苏东坡与幼子踏上海南,来到所贬之地儋耳,即遇上了有病不医、杀牛以祷的当地土人。当他施药救人而被称作“汉家神医”的时候,面对那些“明白事理”、“民风淳朴”且肯予... 帷幕拉开,但见水天一色,碧海连天;椰林掩映,瘴雾飘渺。风尘扑扑的苏东坡与幼子踏上海南,来到所贬之地儋耳,即遇上了有病不医、杀牛以祷的当地土人。当他施药救人而被称作“汉家神医”的时候,面对那些“明白事理”、“民风淳朴”且肯予接纳他这不速之客的黎汉百姓,苏东坡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海南 琼剧 中原文化 剧作者 宋代诗文革新 “有教无类”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内涵表现
原文传递
载酒劝学千古扬——看琼剧《苏东坡在海南》有感
15
作者 谢成驹 《剧本》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东坡 海南 琼剧 中原文化 剧作者 历史命运 “有教无类” 历史价值 国家利益 教育革新
原文传递
才子溘然逝 红叶锦句存
16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5年第9期46-46,共1页
戏曲影片《红叶题诗》,作为琼剧的“经典”名剧,不仅因为它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更因为它曾经由中国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先生对剧本进行过修改润色,因而成为琼剧人的骄傲,也成为海南人的骄傲。同时,它还是原琼剧院... 戏曲影片《红叶题诗》,作为琼剧的“经典”名剧,不仅因为它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更因为它曾经由中国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先生对剧本进行过修改润色,因而成为琼剧人的骄傲,也成为海南人的骄傲。同时,它还是原琼剧院副院长、中国剧协海南支会原副主席蔡兴洲先生引以为荣的事,因为,他, 是影片的第一作者——“戈铁”。传统琼剧《红叶题诗》叙述的不是《流红记》韩宫人题诗的传奇,也不是《题红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海南人 爱情故事 作者 润色 广东省 修改 立意 影片 整理
原文传递
戏味史意相盎然——琼剧《百年苍翠》观感
17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6年第12期44-45,共2页
一苍翠百年,百年苍翠——“公元1906年,中国海南岛第一次引种橡胶。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当年引种的4000棵橡胶树,至今还有300多棵橡胶树饱经风霜,百年屹立不倒,依然活着、活着……... 一苍翠百年,百年苍翠——“公元1906年,中国海南岛第一次引种橡胶。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当年引种的4000棵橡胶树,至今还有300多棵橡胶树饱经风霜,百年屹立不倒,依然活着、活着……”百年苍翠,苍翠百年,有真实的故事,有神奇的传说。那绿色的蓊蔚和昂然的风范,传递给人们的是强盛的生命力和铁塔般的情操。这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精神,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一样,需要我们去弘扬,去追求,去实践,去张扬,去造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剧 父亲 民族 儿子 权利主体 椰子树 玉石 园艺作物 橡胶树
原文传递
德艺双馨的“三才”花旦——记十七大代表、著名琼剧演员陈素珍
18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7年第11期44-45,共2页
"只有不断出新剧、出精品,培养出一批成熟的年轻演员,打造名牌剧团,才能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得起喜爱我的戏迷"
关键词 “三才” 琼剧 演员 花旦 表演技艺 海南 海口市 党代会
原文传递
琼剧艺人艺名记趣
19
作者 谢成驹 《今日海南》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琼剧 艺人 梅兰芳 海南 艺术形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