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野之外
1
作者 谢文加 《叙事医学》 2024年第5期361-362,共2页
我是一名眼科主治医师。门诊日,查看患者预约名单后,我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小李说:“待会有一位特殊的患者,退伍老兵老林,我需要你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小李的眼神里闪过一丝紧张,“老师,什么任务?”
关键词 退伍老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主治医师
下载PDF
应用Fourier分析法研究准分子激光治疗散光的准确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亮 徐鹏 +2 位作者 崔贺 谢文加 王勤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81-285,共5页
目的:应用Fourier分析法评价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仪行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患者散光的准确性,并统计各组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回顾性病例分组研究2012年1月至2... 目的:应用Fourier分析法评价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仪行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OUP-SBK)和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患者散光的准确性,并统计各组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回顾性病例分组研究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满足散光度数≥-0.5 D,近视度数≥-3.0 D的近视散光患者271例(542眼),其中OUP-SBK组159例(318眼),飞秒LASIK组112例(224眼)。按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各自分为中度近视及高度近视两组。分别收集各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间最早的一次随访数据,包括主觉验光度数、角膜地形图、最佳矫正视力。应用Fourier分析法分别计算术前总散光(TJ0,TJ45),角膜散光(CJ0,CJ45)以及术后总散光(RJ0,RJ45)进行散光矫正准确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成组t检验及Pearson检验。结果:①残余散光:OUP-SBK术后中度近视组RJ0=(0.012±0.161)D,RJ45=(-0.012±0.128)D;高度近视组术后RJ0=(0.026±0.239)D,RJ45=(-0.029±0.194)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0.402)。飞秒LASIK术后中度近视组RJ0=(0.053±0.248)D,RJ45=(-0.039±0.186)D;高度近视组RJ0=(0.042±0.267)D,RJ45=(-0.044±0.26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0.308)。②散光矫正率:OUP-SBK术后中度近视组CRJ0=97.98%(84.66%~111.30%),CRJ45=702.20%(-337.03%~1741.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近视组术后CRJ0=86.52%(60.20%~94.84%),CRJ45=83.24%(-760.92%~927.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飞秒LASIK术后中度近视组CRJ0=90.96%(81.65%~100.27%),CRJ45=1 035.98%(191.04%~1 880.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近视组CRJ0=85.61%(72.70%~98.51%),CRJ45=346.00%(-1 288.68%~1 980.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术后散光相关性分析:OUP-SBK组高度近视组RJ45与TJ4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361,P<0.01)。飞秒LASIK术后中度近视组RJ0与CJ0(r=0.393,P<0.01),RJ0与TJ0(r=0.596,P<0.01),RJ45与TJ0(r=0.396,P<0.01)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鹰视酷眼准分子激光行OUP-SBK或飞秒LASI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的顺规散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②手术对顺规散光患者垂轴成分的矫正准确性高于对斜轴散光成分的矫正准确性;③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患者的顺规散光准确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分析法 正常值范围 激光原位 角膜磨镶术 前弹力层下 激光角膜磨镶术 散光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泪液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琛琛 许颖颖 +2 位作者 谢文加 王勤美 沈梅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应用OCT测量泪河的变化,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泪液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治疗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方法:随机选择准分子激光术后6mo以上、BUT<5s、有眼干、眼酸等症状的干眼患者25例,平均年龄28.... 目的:应用OCT测量泪河的变化,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术后干眼泪液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价其治疗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方法:随机选择准分子激光术后6mo以上、BUT<5s、有眼干、眼酸等症状的干眼患者25例,平均年龄28.60±3.77岁,受试者右眼(试验组)滴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左眼(对照组)滴用9g/L生理盐水,于用药前、用药后10,20和30min应用OCT行上下泪河高度和面积的测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眼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的差异,配对t检验比较两眼间不同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用药后20min下泪河面积(t=2.835,P=0.009)、用药后30min上泪河高度(t=2.368,P=0.026)、面积(t=4.293,P=0.000)和下泪河高度(t=3.060,P=0.005)、面积(t=2.644,P=0.014)试验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其余两组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后各期上下泪河高度和面积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试验组用药后有增加的趋势。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术后干眼患者上下泪河的容量,并保持着较持久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干眼 准分子激光 泪河 OCT
下载PDF
眼视光留学生临床带教的实践与医学临床教学国际化的探索
4
作者 胡亮 谢文加 +2 位作者 徐丹 江秋若 张扬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8期129-130,共2页
以国际交流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开展医学临床教学的中外圆际化合作,是加快我目高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在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保证高层次... 以国际交流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开展医学临床教学的中外圆际化合作,是加快我目高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在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进入临床医院实习的留学生的管理,提高留学生临床带教的教学质量,完善考棱评价和反馈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一套成熟和完善的留学生临床带教体系,探索医学临床教学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升临床带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临床带教 教学国际化
下载PDF
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干眼患者的泪膜及睑板腺功能 被引量:18
5
作者 诸科璇 谢文加 +1 位作者 应靖璐 姚玉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2-428,共7页
目的: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干眼患者的泪膜功能,并运用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评估睑板腺功能。方法:选取干眼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72只眼,所有检查者均先后完成以下检查:眼表疾病指数( OSDI )问卷评估眼部症状;Kera... 目的: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干眼患者的泪膜功能,并运用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评估睑板腺功能。方法:选取干眼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72只眼,所有检查者均先后完成以下检查:眼表疾病指数( OSDI )问卷评估眼部症状;Keratograph 5 M 测量下睑中央泪河高度( TMH )、非侵袭泪膜破裂时间( NIBUT)包括首次NIBUT和平均NIBUT、上下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评分;传统荧光素钠染色方法测量荧光素钠泪膜破裂时间( FBUT)。结果:干眼组OSDI问卷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而TMH、首次NIBUT、平均NIBUT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眼组的睑板腺照相评分总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上下睑总分与首次NIBUT、平均NIBUT显著相关(r=-0.449、-0.398,均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r=0.031,P>0.05)。首次NIBUT、平均NIBUT与FBUT均显著相关(r=0.833、0.727,均P<0.01)。结论:使用Keratograph 5 M眼表综合分析仪能简便、准确、非侵袭性地评价干眼患者的泪膜及睑板腺功能;睑板腺照相评分系统能较全面、客观、简便地评价睑板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诊断 诊断技术 眼科/仪器和设备 睑板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不同制瓣方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亮 谢文加 +4 位作者 唐蕾 陈佳 张栋 余鹏 瞿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制瓣方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行LASIK术的近视眼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MoriaⅡ机械刀和60 kHz IntraLase飞秒激光制瓣各15例(30只眼),利用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 探讨不同制瓣方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神经的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行LASIK术的近视眼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MoriaⅡ机械刀和60 kHz IntraLase飞秒激光制瓣各15例(30只眼),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拍摄和比较角膜中央、颞侧和鼻侧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SND).使用方差分析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及两组之间SND的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SND在机械刀组分别为中央:(16 728.30 ±4 300.30)、(1 875.42±300.50)、(1 701.55±194.11) μm/mm2;颞侧:(11 379.70±1 833.92)、(1 341.20±288.68)、(1 860.87±147.60) μm/mm2;鼻侧:(8 506.79±662.83)、(7 428.96±712.99)、(8 044.32±1 077.54) μm/mm2;在飞秒激光组分别为中央:(16 351.59 ±3 503.88)、(1 859.38±452.93)、(2 043.67±377.76) μm/mm2;颞侧:(12 328.22±2 007.43)、(1 483.85±371.28)、(2 126.31±279.87) μm/mm2;鼻侧:(8 347.91±789.44)、(1 475.53±293.98)、(2 022.10 ±282.89)μm/mm2.两组角膜3个部位SND在术后1和3个月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机械刀组:中央t=18.981、18.912,颞侧t=30.121、27.921,鼻侧t=6.456、2.126;飞秒激光组:中央t=22.667、22.379,颞侧t=29.000、28.376,鼻侧t=46.329、41.751;P <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机械刀组鼻侧SND在术后3个月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P<0.01),飞秒激光组颞侧和鼻侧SND在术后3个月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9、-6.645,P <0.01);飞秒激光组和机械刀组SND在中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2,P=0.96),机械刀组鼻侧SND在术后1和3个月均大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81、29.608,P<0.01),飞秒激光组颞侧SND在术后3个月大于机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5,P<0.01).结论 LASIK术后周边角膜神经在术后1个月开始恢复,飞秒激光制瓣较机械刀制瓣具有更好的角膜神经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检查 共焦 上皮 角膜 神经纤维 干眼综合征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干眼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的角膜神经密度 被引量:7
7
作者 胡亮 陈佳 +3 位作者 张栋 余鹏 谢文加 王勤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干眼症状的出现与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无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以及从未配戴软性角膜接... 目的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干眼症状的出现与角膜上皮下神经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无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20例(40眼)以及从未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17例(34眼,对照组)。利用活体共焦显微镜分别拍摄角膜中央、颞侧及鼻侧上皮下神经密度。比较3组眼表疾病评分问卷(OSDI)得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I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各组之间BUT(F=9.04,P〈0.01),角膜荧光素评分(F=3.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SchirmerI试验结果较对照组小(P〈0.05)。各组间不同方位角膜神经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不同方位角膜神经密度比较,鼻侧与中央、颞侧相比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与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症状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各项客观的干眼评价指标较未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高,与无症状者基本无差异。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者干眼症状的出现不会影响角膜中央、颞侧及鼻侧的神经密度。角膜神经密度中央与颞侧基本无差异,而鼻侧小于中央及颢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亲水性 干眼病 共聚焦显微镜 活体 神经密度 角膜
原文传递
年龄相关性屈光异常的人工晶状体矫正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甜 许叶圣 +1 位作者 谢文加 姚玉峰 《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6期379-385,共7页
年龄相关性屈光异常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老视,可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植入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治疗。老视矫正型IOL根据原理可分为单焦点增强型IOL、多焦点IOL、景深扩展型IOL和可调节IOL;IOL老视矫正方案包括... 年龄相关性屈光异常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老视,可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植入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治疗。老视矫正型IOL根据原理可分为单焦点增强型IOL、多焦点IOL、景深扩展型IOL和可调节IOL;IOL老视矫正方案包括双眼以正视为目标植入同款IOL、微单眼视和混搭。(国际眼科纵览,2020,44:379-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人工晶状体 微单眼视 混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