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阶段省域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治政策及传导体系构建
1
作者 唐常春 谢昀霏 张伟娜 《城市学刊》 2022年第5期39-44,共6页
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基础制度,其科学实施需要完备合理的政策体系及管控机制。基于当前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依据不同分区地域功能分异特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自然—社会—人文系统发展特点,明确各类政策作用机... 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基础制度,其科学实施需要完备合理的政策体系及管控机制。基于当前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依据不同分区地域功能分异特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自然—社会—人文系统发展特点,明确各类政策作用机制及构建导向,构建新发展阶段省域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与管控机制,刻画未来省域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从多级尺度按照不同地域功能类型构建管治传导体系,以期对国土空间组织与格局优化形成有力支撑,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地域功能 国土空间 制度框架 传导体系
下载PDF
长春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谢昀霏 王甜 +2 位作者 张慧鑫 刘洋 闫广华 《住宅与房地产》 2019年第19期6-6,13,共2页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经验,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社会公共政策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居住空间的分异现状和内部规律,探讨了居住分异的机制。文章提出健全房地产市场;政府发挥宏观的导向作用调控居住空间...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经验,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社会公共政策背景下长春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居住空间的分异现状和内部规律,探讨了居住分异的机制。文章提出健全房地产市场;政府发挥宏观的导向作用调控居住空间;进行复合的功能开发模式并优化混合功能型城市住区等规划应对策略,以期长春市早日形成成熟的城市体系并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 居住空间 演变机制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建成区综合集成识别与空间分异机制
3
作者 唐常春 陈珈琪 +2 位作者 谢昀霏 唐嘉璐 周楚来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POI和OSM路网等多源大数据对城市群城镇建成区进行集成识别,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从六大方面对建成区密度和效率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及比较。结果表明:(1)8种组合类型从不同维...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POI和OSM路网等多源大数据对城市群城镇建成区进行集成识别,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从六大方面对建成区密度和效率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及比较。结果表明:(1)8种组合类型从不同维度刻画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功能空间布局图景,多源数据A1∪B1∪C1集成识别较好实现对建成区信息的完整准确提取,弥补了单一数据识别或两两集成等不足。综合集成识别建成区面积为1890.19k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6.73%,相对于地表覆盖遥感影像解译,识别空间信息更为全面和契合实际。(2)长株潭城镇建成区呈“一主两副、轴带拓展、多组团多节点”结构,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异明显。区县尺度密度分异呈现不规则圈层结构,城市群东部、南部和西部山地丘陵区域均为低值区,效率梯度分布呈“同心圆+北高南低”复合模式。(3)长株潭城镇建成区密度和效率空间分异机制复杂,密度分异主要受自然与交通条件、人口与城镇化、经济发展、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影响,效率分异则主要受城镇化、经济结构与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民生服务等因素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对建成区密度与效率均存在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效应,对效率分异的增强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镇建成区 城镇功能空间 多源大数据 集成识别 空间分异 新型城镇化
原文传递
广州市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昀霏 宋晓明 +6 位作者 方嘉堃 王童 徐洪兵 朱雨桐 王雪梅 张庆红 黄薇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9-1206,共8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及极端天气现象日益严重,但二者对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逐日大... [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及极端天气现象日益严重,但二者对人群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究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市逐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个案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和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采用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和分层法对大气氧化性污染物与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交互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广州市大气臭氧(O_(3))、空气氧化性指标(O_(x))和二氧化氮(NO_(2))每日平均浓度分别为60.3、50.9和32.5μg·m^(−3),每日平均气温为22.3℃,冠心病和脑卒中每日平均死亡人数分别为20人和15人。O_(3)、O_(x)和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O_(3)、O_(x)和NO_(2)对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风险在累积滞后2~5 d时达到最大:居民冠心病死亡超额风险(ER)最大值分别为1.26%(95%CI:0.79%~1.74%)、1.61%(95%CI:0.99%~2.23%)和1.33%(95%CI:0.59%~2.07%),脑卒中死亡ER最大值分别为1.56%(95%CI:1.04%~2.09%)、2.30%(95%CI:1.60%~3.01%)和2.93%(95%CI:2.07%~3.79%)。气温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反“J”型分布,最适气温分别为25.7℃和27.3℃。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高温与高浓度O_(3)和O_(x)对冠心病死亡风险存在协同放大作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103(95%CI:0.028~0.178)和0.079(95%CI:0.004~0.154),未发现低温与大气氧化性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大气氧化性污染物暴露可引起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且高温与其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氧化性污染物 气温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