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体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晓繁 贾赤宇 +1 位作者 付小兵 刘虎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T0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体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技术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通过中性蛋白酶消化成人包皮获得表皮细胞,再通过胰蛋白酶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并制成单个表皮细胞悬液,接种至人胎盘Ⅳ型胶... 目的 探讨成体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技术方法。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通过中性蛋白酶消化成人包皮获得表皮细胞,再通过胰蛋白酶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并制成单个表皮细胞悬液,接种至人胎盘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以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F12(DMEM/F12,1:1)作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置培养箱内培养,37℃静置10~l5min,留用快速贴壁细胞继续培养,所得细胞分别以能否呈克隆状生长、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及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结果 人胎盘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内快速贴壁细胞继续培养24h后细胞呈克隆状生长;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示非成熟细胞特征;细胞周期分析示,第2代中静息期/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占86.83%。β1-整合素、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 成体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得到成功分离与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表皮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离 鉴定 表皮干细胞 分离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表皮细胞悬液 Β1-整合素
下载PDF
移植超薄表皮片中成熟细胞逆向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晓繁 贾赤宇 +3 位作者 陈壁 付小兵 黄立锋 刘虎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移植超薄表皮片中成熟表皮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状态,以及其向表皮干细胞逆分化现象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存在。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11/2005-05经环切术切取的成人的包皮12例,用中性蛋白... 目的:观察移植超薄表皮片中成熟表皮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状态,以及其向表皮干细胞逆分化现象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存在。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11/2005-05经环切术切取的成人的包皮12例,用中性蛋白酶消化获得表皮片,反复冲洗使基底层干细胞脱落。在一部分行苏木精-伊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同时,另一部分皮片用DAPI标记后移植于由北京协和动物中心提供的12只裸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于第4和7天取材制作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创面修复过程中表皮细胞角蛋白19、角蛋白14、角蛋白10的分布情况与表达特征。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未标记移植的表皮片示有正常的层次结构,但标记移植的皮片组织学观察显示细胞层次有松弛、紊乱的迹象。②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显微镜示未标记移植前的皮片颗粒层以下几乎未见角蛋白19阳性细胞而有少量角蛋白14阳性细胞和大量角蛋白10阳性细胞,而标记移植的皮片有孤立成团同时发蓝-红双荧光的角蛋白19阳性细胞,且角蛋白14阳性细胞明显增多。③这些现象在移植后的第4天最为显著。结论:在超薄表皮片移植中显示有成熟表皮细胞向表皮干细胞方向的逆分化,起到了维持皮片活力和参与创面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移植 小鼠 超薄表皮片 干细胞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晓繁 蔡景宁 邹晓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与瘢痕疙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159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轻度瘢痕疙瘩67例,中度瘢痕疙瘩54例,重度瘢痕疙瘩38例。另选年龄及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本院同期外科住...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与瘢痕疙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瘢痕疙瘩患者159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轻度瘢痕疙瘩67例,中度瘢痕疙瘩54例,重度瘢痕疙瘩38例。另选年龄及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本院同期外科住院无病理性瘢痕者1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人群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瘢痕疙瘩患者-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及CC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392,P=0.036;χ^2=5.078,P=0.024),而其CT、T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83,P=0.376;χ^2=1.201,P=0.273)。说明携带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者患瘢痕疙瘩的风险增加(分别OR=1.394,95%CI为1.021-1.903;OR=1.818,95%CI为1.077-3.070)。同时重度瘢痕疙瘩组-509C/T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及CC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疙瘩患者存在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509位点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可能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是导致瘢痕疙瘩的一个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基因 多态性 瘢痕疙瘩 相关性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晓繁 陈宇飞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烧伤后瘙痒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和贻贝... 目的分析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烧伤后瘙痒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和贻贝粘蛋白外用,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h进行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2组止痒效果、止痒起效时间和止痒持续时间,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瘙痒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和48h,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5.22±0.42)、(1.52±0.13)分比(9.25±0.63)分;对照组:(8.34±0.56)、(6.54±0.58)分比(9.23±0.62)分](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痒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30/30)比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止痒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1±1.5)min比(29.9±3.2)min],止痒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4.26±4.58)h比(0.77±0.1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贻贝粘蛋白可明显缓解烧伤后瘙痒,止痒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贻贝粘蛋白 创面愈合期 瘢痕增生期 瘙痒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分离和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晓繁 贾赤宇 +1 位作者 付小兵 刘虎仙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仍是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以患者自体皮覆盖创面,经常面临皮源不足的问题,用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的皮片来覆盖创面,不但耗时长、易感染,而且费用贵、弹性差。而采用异体皮或异种皮覆... 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仍是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以患者自体皮覆盖创面,经常面临皮源不足的问题,用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的皮片来覆盖创面,不但耗时长、易感染,而且费用贵、弹性差。而采用异体皮或异种皮覆盖创面时的排斥反应尚不能克服。因此,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获取覆盖创面的人工皮肤已成为当代创(烧)伤医学的一大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终末分化 未分化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对人表皮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谢晓繁 贾赤宇 +3 位作者 陈璧 郝晓凤 胡大海 韩军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用差速黏附法分离获得人表皮干细胞(humanepithemalstemcells,hESCs),以TRAPezeELISA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hESCs端粒酶活性(RTA),同... 目的: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用差速黏附法分离获得人表皮干细胞(humanepithemalstemcells,hESCs),以TRAPezeELISA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hESCs端粒酶活性(RTA),同时把含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质粒导入hESCs,比较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体外培养时端粒酶活性及生存情况。结果:非转染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多RTA逐渐减弱,到12-16PD时出现细胞衰老、死亡、增殖停止;转染细胞到26PD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继续生长,RTA仍未减弱。结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不足以抑制该细胞的衰老。重建端粒酶活性可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并维持自我更新,为建立组织工程标准细胞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端粒酶 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美观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晓繁 闫然 +1 位作者 吴世健 邹晓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美观度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 目的:探究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美观度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6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湿敷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瘢痕状态[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析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实验组90.00%、对照组7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S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S、VAS评分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9%与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瘢痕状态、减轻患处疼痛,且疗法安全性良好,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曲安奈德 增生性瘢痕 温哥华瘢痕量表
下载PDF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景宁 李斌 +3 位作者 谢晓繁 邹晓防 吴世建 李宝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 FGF)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削痂术,观察组削痂术后应用rh-a FGF,对照组削痂术后不使用rh-a FGF,观察创面...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 FGF)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削痂术,观察组削痂术后应用rh-a FGF,对照组削痂术后不使用rh-a FGF,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0、15、19天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肉芽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瘢痕评分优于对照组,平均瘢痕高度低于对照组,平均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水肿评分、渗出评分、脓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削痂术后应用rh-a FGF能够促进烧伤创面肉芽生长,缩短愈合时间,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深Ⅱ度烧伤 削痂术
下载PDF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9
作者 邹晓防 蒋玉洁 +4 位作者 曹卫红 李晔琼 李健 危义乾 谢晓繁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76-76,共1页
对复杂性创面21例应用可冲洗VSD技术进行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修复。认为可冲洗VSD技术应用复杂创伤性创面修复,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是临床上一种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修复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景宁 孙玉静 +2 位作者 谢晓繁 李斌 邹晓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溶痂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清创,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观察创面...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溶痂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清创,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观察创面溶痂、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6、10、14天,观察组溶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平均溶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无显著性(χ~2=1.40,P>0.05),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3.09,P<0.05);治疗第21天,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8.57%),经Fisher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356),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2.09,P<0.05):治疗第28天,经Ridit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Z=3.96,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效果理想,对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 烧伤 溶痂
下载PDF
重复利用Ⅳ型胶原以差速贴壁法分选表皮干细胞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虎仙 贾赤宇 +2 位作者 付小兵 胡大海 谢晓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8-4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的黏附特性,评价重复利用Ⅳ型胶原以差速黏附法在分选表皮干细胞中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基础部完成。①包皮来自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 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的黏附特性,评价重复利用Ⅳ型胶原以差速黏附法在分选表皮干细胞中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基础部完成。①包皮来自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25岁行包皮环切术患者。②未包被胶原的培养瓶作为对照1组,首次Ⅳ型胶原和3次Ⅳ型胶原包被的培养瓶分别作为对照2组和实验组1,将包被Ⅳ型胶原并曾黏附细胞的培养瓶消化后作为实验组2。③人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接种其上,15min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显微摄像并计数;对贴壁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活性进行观察;并用β1整合素、鼠抗人角蛋白19对贴壁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①胶原包被组的贴壁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并于5d铺满培养瓶底,而对照1组2d后仍未铺满瓶底。对照1组15min细胞贴壁数显著低于对照2组、实验1组、实验2组[(119.0±3.0),(246.3±19.6),(241.3±15.3),(262.0±11.1)个/100倍视野,P≤0.01];对照2组与各实验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贴壁细胞β1整合素和鼠抗人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结论:表皮干细胞对Ⅳ型胶原具有较好的黏附特性,回收利用Ⅳ型胶原对表皮干细胞的黏附特性几乎无影响,并可节约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表皮/细胞学 胶原Ⅳ型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术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景宁 谢晓繁 邹晓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负压伤口治疗术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负压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治疗,对伤口进行包扎,定期更换敷料,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采用智能化负压治疗仪,照"... 目的研究负压伤口治疗术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负压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治疗,对伤口进行包扎,定期更换敷料,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采用智能化负压治疗仪,照"十步法"操作流程实施伤口负压治疗。慢性伤口愈合时间较长,35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伤口治愈率及其愈合时间、PUSH计分、伤口温度、测量渗液p H、肉芽组织覆盖率、计算伤口缩小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伤口温度为(34.6±1.69)℃,对照组为(32.3±1.43)℃,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伤口缩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渗液p H从(8.77±0.63)下降到(7.28±0.14),而对照组从(8.91±0.76)下降到(8.64±0.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术治疗慢性伤口相对常规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伤口愈合快,缩小率高,利于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伤口治疗术 慢性伤口
下载PDF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晓防 李斌 +6 位作者 宋卫平 李健 徐珊 李晔琼 谢晓繁 危义乾 曹卫红 《感染.炎症.修复》 2011年第4期238-240,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VSD技术治疗,治疗组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即在VSD敷料中增加一根冲洗管,经冲洗管每日1次注入呋喃西林500 m...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足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传统VSD技术治疗,治疗组应用改良VSD技术治疗,即在VSD敷料中增加一根冲洗管,经冲洗管每日1次注入呋喃西林500 ml和表皮生长因子30 ml,30 min后关闭冲洗管,开启负压。于治疗10 d后开启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堵管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率[(35.3±4.4)%]和肉芽生长情况评分[(2.9土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3.9)%和(2.1±0.5)分,P<0.05)],堵管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0、(48.6±4.6)d,(8.7±1.8)万元]显著低于对照组[15.0%,(64.6±5.5)d,(10.0士2.1)万元,P<0.05]。结论:改良VSD技术较传统VSD技术更能促进糖尿病足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溃疡 糖尿病足 修复
下载PDF
4,6-联脒-2-苯基吲哚标记超薄表皮片移植效果体内示踪评价
14
作者 刘虎仙 贾赤宇 +1 位作者 付小兵 谢晓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01-103,i0006,共4页
目的:评价4,6-联脒-2-苯基吲哚作为荧光示踪剂在标记超薄表皮片移植中的效果,为研究表皮片移植后细胞增殖和分化现象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01/05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实验室完成。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 目的:评价4,6-联脒-2-苯基吲哚作为荧光示踪剂在标记超薄表皮片移植中的效果,为研究表皮片移植后细胞增殖和分化现象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5-01/05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实验室完成。表皮片用中性蛋白酶分离自人环切术的包皮。①分离出的表皮片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移植前用激发蓝色荧光的4,6-联脒-2-苯基吲哚标记皮片,空白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②将表皮片随机移植于8只裸鼠32个创面,分别于移植4d和7d后取材。③用冰冻技术将皮片及其下组织切成厚度约为5μm的冰冻切片,选用罗丹明标记的广谱抗角蛋白抗体作为参照荧光,常规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观察皮片的染色效果。结果:8只裸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皮片移植后的生长情况:空白对照组16个创面13个成活良好;4,6-联脒-2-苯基吲哚组16个创面14个成活良好。两组皮片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34,P>0.05)。②皮片移植后的荧光显色结果:荧光显微镜下,4,6-联脒-2-苯基吲哚组可见圆点状的蓝色激发荧光;皮片激发的蓝色荧光与鼠源性组织的自发荧光有明显的对比度,在红色波长激发下可见皮片呈现均匀不一的红色荧光,合成荧光显色表明蓝色荧光多位于中央细胞核区域,红色荧光位于胞浆区域,荧光的对比度明显,且在皮片标记的8d之内荧光未见明显的衰退现象。结论:用4,6-联脒-2-苯基吲哚示踪移植表皮片,效果良好且标记稳定,故4,6-联脒-2-苯基吲哚可以在表皮片移植的细胞增殖分化研究中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移植物 小鼠
下载PDF
高氧平衡盐溶液对家兔吸入性损伤肺功能相关数据的影响
15
作者 黄立锋 贾赤宇 谢晓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家兔吸入性损伤早期应用高氧平衡盐溶液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肺功能相关数据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完成。首先建立家兔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并将89只家兔按随机数分为4组:正常... 目的:通过对家兔吸入性损伤早期应用高氧平衡盐溶液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肺功能相关数据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完成。首先建立家兔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并将89只家兔按随机数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只);平衡盐溶液治疗组(28只),致伤后补充复方氯化钠溶液,连续10d;高氧液治疗组(28只),致伤后补充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连续10d;对照组(28只),致伤后不治疗;平衡盐溶液治疗组、高氧液治疗组及对照组又分为伤后12h,1,2,3,5,7,10d7个时点组。按时点将健存动物活杀取材,对各组动物生命体征,血浆总蛋白浓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力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检测。结果:致伤组各时相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力等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其顺序为对照组>平衡盐溶液治疗组>高氧液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高氧平衡盐溶液对改善肺功能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缺氧
下载PDF
手植皮术后蜡疗联合矫形器治疗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英 王可伊 +5 位作者 吴世健 李斌 蔡京宁 谢晓繁 李宝龙 邹晓防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矫形器治疗在手植皮手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06至2013-06,在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手部植皮患者63例,按康复方法分为综合康复组(32例)和常规康复组(31例)。常规康复组给予压力治疗、日常生活动作训...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矫形器治疗在手植皮手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06至2013-06,在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手部植皮患者63例,按康复方法分为综合康复组(32例)和常规康复组(31例)。常规康复组给予压力治疗、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主动训练和药物治疗。综合康复组还加用蜡疗和矫形器治疗。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手部疼痛、瘢痕增生情况和手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康复开始时综合康复组疼痛评分和常规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经康复治疗后,综合康复组疼痛评分为(1.56±0.27)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2.92±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综合康复组瘢痕增生在治疗后评分(4.36±0.78)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5.92±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手功能TAM和Barthel评分分别为(238.5±12.7)分和(87.2±6.76)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58.2±5.9)分和(70.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联合矫形器治疗能促进植皮手术后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烧伤 植皮 蜡疗 矫形器
下载PDF
Rac1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晓凤 惠延年 +5 位作者 王雨生 张鹏 谢晓繁 刘晓娟 赵炜 朱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Rac1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人RPE细胞在含有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内分别培养0.5h、1h、2h、4h、8h、12h... 目的观察Rac1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人RPE细胞在含有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内分别培养0.5h、1h、2h、4h、8h、12h和24h。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缺氧条件下RPE细胞Rac1的表达及时相变化。常氧状态下培养的RPE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缺氧条件下RPE细胞早期即有Rac1的表达,主要位于胞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阳性表达量上调,在8h达到高峰,12h开始下降。与常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分析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一致。结论Rac1在缺氧早期的RPE细胞中呈瞬时高表达,可能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氧 免疫细胞化学 Western-blot技术
下载PDF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9
18
作者 谢晓繁 陈冬梅 +3 位作者 陈宇飞 邹晓防 蔡景宁 李宝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673-676,733,共5页
目的:比较邮票植皮、meek植皮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植皮方法分为微粒皮植皮组、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每... 目的:比较邮票植皮、meek植皮以及自体微粒皮移植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植皮方法分为微粒皮植皮组、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再根据选择植皮方式的不同实施微粒皮植皮、Meek植皮和邮票皮植皮。对比三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创面一期愈合率、愈合时间、死亡率、1%烧伤面积(1%TBSA)治疗费用(元)以及康复效果(康复优良率)。结果:邮票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邮票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Meek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1%TBSA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创面一期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和邮票皮组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微粒皮植皮组(P<0.05);meek植皮组的瘢痕最轻,关节功能恢复最好;微粒皮植皮组瘢痕最重,关节功能恢复最差。结论:不同植皮方式用于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邮票皮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但扩张比例低,创面愈合效果差;meek皮扩张比例高、康复效果好,但抗感染能力差;微粒皮扩张比例最高,但成活率低,治疗成本高。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票植皮 meek植皮 微粒皮 烧伤 修复 愈合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晓繁 贺立新 +5 位作者 郝晓凤 陈璧 贾赤宇 孙志刚 曹玉珏 李冬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又称明胶酶A)、MMP-9(又称明胶酶B)及其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增生性瘢痕不同形成时期的基因表达。方法提取16例人体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样本和8例正常皮肤样本总RNA,分离mRNA,用反转录-聚合...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又称明胶酶A)、MMP-9(又称明胶酶B)及其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增生性瘢痕不同形成时期的基因表达。方法提取16例人体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样本和8例正常皮肤样本总RNA,分离m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MP-2、MMP-9和TIMP-1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中MMP-2、MMP-9和TIMP-1基因转录产物的灰度比值分别为(3.8±0.7)%、(5.8±4.4)%、(30.3±3.0)%,在增殖期瘢痕中分别为(13.5±4.5)%、(18.4±4.7)%、(37.7±4.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成熟期瘢痕MMP-2和MMP-9基因表达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但TIMP-1基因较正常皮肤仍持续高表达(P<0.05)。结论MMP-2、MMP-9和TIMP-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MMP-2和MMP-9基因表达降低可能与增生性瘢痕达到相对稳定的成熟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瘢痕 肥大性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胰岛素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晓繁 贾赤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创面愈合是机体通过自身的再生能力,为恢复其表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所进行的一系列修复活动。目前,对创面愈合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在严重烧(创)伤等高代谢应激状态下,机体出现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同时... 创面愈合是机体通过自身的再生能力,为恢复其表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所进行的一系列修复活动。目前,对创面愈合的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在严重烧(创)伤等高代谢应激状态下,机体出现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同时伴有高水平的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严重影响了创面愈合,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增高了死亡率。但胰岛素调节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仍了解甚少。笔者就胰岛素对创面愈合的作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创面愈合 烧伤 内环境稳定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调节 再生能力 应激状态 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