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模因说略 被引量:422
1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9,共10页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语境经常内嵌于语言模因之中。语言模因本身不但具有意义,而且还能引领出浮现意义;浮现意义可以演变成缺省含义。语言模因既是社会实践的产...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语境经常内嵌于语言模因之中。语言模因本身不但具有意义,而且还能引领出浮现意义;浮现意义可以演变成缺省含义。语言模因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催生社会实践的潜在动力。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表达需要对已有模因进行重复使用,还可能在此基础上类推出新模因。重复与类推是模因复制与传播的重要机制,而这一切与人的模仿天性不无关系;模因就是模仿的产物。本文最后探讨语言模因的含义,指出模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人类本来是也应该是模因的主人,但却经常成为模因的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社会实践 语境内嵌 重复 类推 模仿
下载PDF
礼貌·语言·模因 被引量:26
2
作者 谢朝群 李冰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话人则经常透过语言模因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来解读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说话人的语言模因重新做出礼貌、非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解读与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礼貌 模因论 认知解读 评价 意图
下载PDF
被误解的模因——与刘宇红先生商榷 被引量:51
3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Susan Blackmore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2)模因寿命有长有短,任何受到模因影响并加以传播的人都可能成为该模因的宿主;3)模因与基因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等同;4)模因论既注重描写,更强调解释,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化、思想、认知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5)隐喻思维不会影响模因论的科学性;6)模因论不但与其他学科关系相当紧密,还有可能对其它学科发展带来新启示;7)本性与习性均可能对模因的传递产生影响;8)模因论没有忽视意向性问题;9)模因论不但要考察人如何获得思想,更要考察思想如何获得人,即思想如何控制人;10)目前探讨模因论的科学性问题可能还为时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误解 学术对话
下载PDF
质疑“礼貌策略说”和“礼貌规范说” 被引量:28
4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重点讨论礼貌策略说与礼貌规范说存在的不足,指出礼貌策略说剔除了非理性、无意识的因素,试图说明我们做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而忽视了礼貌的不可预测性;而礼貌规范说则认为一个社会文化仅有一套单一的礼貌规范,这种看法似乎是简... 本文重点讨论礼貌策略说与礼貌规范说存在的不足,指出礼貌策略说剔除了非理性、无意识的因素,试图说明我们做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而忽视了礼貌的不可预测性;而礼貌规范说则认为一个社会文化仅有一套单一的礼貌规范,这种看法似乎是简单化、理想化和绝对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策略 礼貌规范 社会现实
下载PDF
学术研究中的普遍性、确定性与预测性问题 被引量:7
5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礼貌现象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复杂无比,它涉及社会现实、社会生活结构、社会成员的生存哲学乃至人性等问题。从礼貌1与礼貌2之间的区分入手,质疑该区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将礼貌问题纳入知识论、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视野,可以从一个侧面... 礼貌现象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复杂无比,它涉及社会现实、社会生活结构、社会成员的生存哲学乃至人性等问题。从礼貌1与礼貌2之间的区分入手,质疑该区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将礼貌问题纳入知识论、方法论与科学哲学的视野,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学术研究中的普遍性、确定性以及预测性等诸多复杂问题。其中,普遍性是研究者自己虚构出来的一个原则,它在自然中根本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它并不是现实的模式,而只是我们思维的一种模式。现实世界高度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预测似乎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首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社会现实 学术研究 哲学思考
下载PDF
语言礼貌的哲学维度 被引量:9
6
作者 谢朝群 林大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100,共5页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但语言表达的不一定就是语言表达者的思想;语言可以遮蔽语言表达者的思想。同样,语言可以表达语言表达者的礼貌,但也可以遮蔽语言表达者的礼貌。仅仅根据表层句法结构本身判断表达者的礼貌或不礼貌是不恰当的做法。如... 语言可以表达思想,但语言表达的不一定就是语言表达者的思想;语言可以遮蔽语言表达者的思想。同样,语言可以表达语言表达者的礼貌,但也可以遮蔽语言表达者的礼貌。仅仅根据表层句法结构本身判断表达者的礼貌或不礼貌是不恰当的做法。如果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与解释礼貌,必须加深对人自身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语言 “我” 哲学思考
下载PDF
模因与交际 被引量:59
7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6-52,62,共8页
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或做法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模因以框架的形式储存在大脑里,它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激活。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也... 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或做法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模因以框架的形式储存在大脑里,它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激活。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也寓于模因之中。语言模因可以有活模因和死模因之分,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有可能随时随地构建语言模因并传递语言模因所蕴涵的意义,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模仿性。本文最后指出,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能否获得成功,不仅要看听话人是否准确解读了说话人隐藏在逻辑形式背后的语用意图,更要看听话人的反应或行动是否符合说话人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交际 模仿 框架 利益
下载PDF
体验认知·惯习·语言礼貌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朝群 林大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8,45,共7页
语言礼貌研究虽已成为一门显学,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受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和法国社会哲学家Pierre Bourdieu惯习观的启发,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语言礼貌扎根于人类的认知体验,具有身体基础,具有体验性;礼貌从本质上说... 语言礼貌研究虽已成为一门显学,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受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和法国社会哲学家Pierre Bourdieu惯习观的启发,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语言礼貌扎根于人类的认知体验,具有身体基础,具有体验性;礼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言后之效,是个人以体验认知和惯习为基础,结合语言形式、语境、意图、情感等诸多复杂因素做出评价的结果。由于评价行为具有争议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仅仅凭借语言形式作出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不一定行得通。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认知评价应当成为语言礼貌研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礼貌 体验认知 语言惯习 (不)礼貌评价
下载PDF
语言礼貌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朝群 李冰芸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礼貌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众多学科青睐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先概述礼貌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然后讨论礼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礼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Brown&Levinson所推出... 礼貌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众多学科青睐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先概述礼貌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然后讨论礼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礼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Brown&Levinson所推出的礼貌模式以及礼貌语料搜集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礼貌 理论探讨 实证研究 语料搜集
下载PDF
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被引量:48
10
作者 林大津 谢朝群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0-418,共9页
二十世纪的语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和不自然的,很多研究者经常自己杜撰语料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书面语,对口语的研究却不甚关心。近十几年得到长足发展的互动语言学反对使用杜撰的语料,强调使用自然出现的... 二十世纪的语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和不自然的,很多研究者经常自己杜撰语料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书面语,对口语的研究却不甚关心。近十几年得到长足发展的互动语言学反对使用杜撰的语料,强调使用自然出现的口语语料,注重考察语言结构及其运用模式与互动交流是如何相互影响,并为互动参与者在真实、情景化的日常交往当中完成互动与交流做出贡献。它充分吸收了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人类语言学的优秀理论资源及其科学的分析方法,强调语言的意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当中出现并不断发生变化的。互动语言学对汉语语法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动态性 语法研究 社会身份 社会意义
下载PDF
礼貌与真诚 被引量:22
11
作者 林大津 谢朝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20,共5页
Brown&Levinson(1978)的礼貌模式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无法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礼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有时它还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结论。讨论礼貌与真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指出:礼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区分表层礼貌与... Brown&Levinson(1978)的礼貌模式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无法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礼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有时它还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结论。讨论礼貌与真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指出:礼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区分表层礼貌与深层礼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模式 言语交际 真诚 欺骗
下载PDF
语用学研究前瞻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新仁 何刚 +6 位作者 毛延生 冉永平 于国栋 吴亚欣 姜晖 任伟 谢朝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7-148,159,共13页
语用学是一门理论繁杂却又十分接地气的语言学科,近段时期发展迅猛、生机盎然。正如《语用学新发展研究》(陈新仁著,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展现的那样,该学科近十余年来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看,语用学... 语用学是一门理论繁杂却又十分接地气的语言学科,近段时期发展迅猛、生机盎然。正如《语用学新发展研究》(陈新仁著,202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所展现的那样,该学科近十余年来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看,语用学发展至少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1)更加关注各类社会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包括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等语境中的语用问题,而非仅仅研究日常个体之间的语言使用;(2)更加频繁地使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开展语用学跨学科研究;(3)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建构论视角研究语言礼貌、面子、身份、立场、形象和信任等超学科议题;(4)更加强调融合多主体(如说话人、听话人、旁观者、评论者)的视角开展话语互动的分析;(5)更加强调多语境因素(如交际情境、序列语境/文本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融合的分析;(6)更加注重定性研究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7)更加注重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了帮助广大语用学爱好者尤其是刚刚踏入语用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更好地、更具体地把握语用学今后或未来的发展脉络,更加敏锐地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与课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多位语用学专家分享他们对语用学一些具体分支领域的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用学 人际语用学 会话分析 元语用 二语语用 网络语用学
下载PDF
互动语言学对修辞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大津 谢朝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6,共6页
近十几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互动语言学针对语言静态研究方法的缺陷 ,提倡通过对真实口头言语交际的动态分析 ,考察和研究人们日常真实互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 ,探讨语言结构及其运用模式与互动交流的相互影响。我们认为 ,“互动”有... 近十几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的互动语言学针对语言静态研究方法的缺陷 ,提倡通过对真实口头言语交际的动态分析 ,考察和研究人们日常真实互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 ,探讨语言结构及其运用模式与互动交流的相互影响。我们认为 ,“互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修辞意义产生于表达者与接受者的互动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修辞学 启发 借鉴
下载PDF
汉英语码转换的言语不礼貌与身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静涵 谢朝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7-234,共8页
目前,言语不礼貌研究大多聚焦于单语,针对双语情形的研究颇少。汉英语码转换虽是日常互动交流中的常见现象,但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网民对网络论坛上汉语交流中夹杂英文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使用汉语交际时出现汉英语码转换是不礼貌行... 目前,言语不礼貌研究大多聚焦于单语,针对双语情形的研究颇少。汉英语码转换虽是日常互动交流中的常见现象,但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网民对网络论坛上汉语交流中夹杂英文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使用汉语交际时出现汉英语码转换是不礼貌行为。鉴于语言形式是触发人们对话语作为不礼貌评价的一个诱因,本文尝试借助身份理论剖析汉英语码转换触发不礼貌言外之效的深层机制。本文的例证研究发现,当说话人的语用身份与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身份认知或期待不符,特别是当话语呈现的说话人身份被听话人质疑或否认时,话语便可能被听话人评判为不礼貌。从身份特质、身份表征、身份建构方式三方面揭示出话语交流中说话人的负面语用身份表现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语码转换 言语不礼貌 身份建构
下载PDF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珊瑚 谢朝群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在网络的互动交际中,人们出于各种心理需要乐此不疲地塑造着自我身份,这种"虚拟自我"身份与"现实自我"身份具有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结构特征,文章通过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这两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 在网络的互动交际中,人们出于各种心理需要乐此不疲地塑造着自我身份,这种"虚拟自我"身份与"现实自我"身份具有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结构特征,文章通过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这两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看似有分离,实质上却是一个杂糅在一起的"连续体"。因此,我们不应将网上、网下的身份绝对割裂开来,也无需刻意区分,而应引导人们的网络自我身份塑造向更加真实、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际 虚拟自我 现实自我 连续体
下载PDF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志强 谢朝群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5-58,共4页
语言学界关于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已经有所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与转喻具有共同特征,但隐喻与转喻认知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间的区别和互动问题。此外,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这一理... 语言学界关于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已经有所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与转喻具有共同特征,但隐喻与转喻认知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间的区别和互动问题。此外,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这一理论对隐喻理论的映射单向说进行了合理的修正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转喻 语法 认知度 修辞手法
下载PDF
微博话语身份分析体系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哲媛 谢朝群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通过微博话语对新浪微博相关用户进行的身份分析显示,Bucholtz和Hall的身份分析体系适用于微博话语身份的分析,即微博话语身份同样满足浮现原则、定位原则、指示性原则、关系性原则及部分原则。新兴的微博话语身份建构研究因其顺应了微... 通过微博话语对新浪微博相关用户进行的身份分析显示,Bucholtz和Hall的身份分析体系适用于微博话语身份的分析,即微博话语身份同样满足浮现原则、定位原则、指示性原则、关系性原则及部分原则。新兴的微博话语身份建构研究因其顺应了微观层面的交际者身份建构研究这一趋势以及注重实证分析,展现了不容忽视的学术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分析体系 微博 话语身份
下载PDF
君子教育和绅士教育视角下的礼貌研究
18
作者 王欣 谢朝群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14-215,共2页
礼貌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携带不同文化因素的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交流中都使用礼貌策略,然而交际效果的得体性和有效性却不容乐观。将礼貌放在首位的君子和绅士在礼貌培养中,同样折射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探究跨文化"第三... 礼貌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携带不同文化因素的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交流中都使用礼貌策略,然而交际效果的得体性和有效性却不容乐观。将礼貌放在首位的君子和绅士在礼貌培养中,同样折射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探究跨文化"第三空间"在礼貌交际领域的运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君子教育 绅士教育 跨文化“第三空间”
下载PDF
网络互动交际中“自我”身份的塑造
19
作者 洪珊瑚 谢朝群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2-29,83,共9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交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并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延伸和拓展。他们在这种网络交际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身份的塑造。因而,从语用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这种虚拟自我身份的塑造进行探...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交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并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延伸和拓展。他们在这种网络交际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身份的塑造。因而,从语用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这种虚拟自我身份的塑造进行探讨,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依据关联理论、拟剧理论和面子理论等理论框架,通过对自我概念的解读,虚拟自我身份塑造心理动因的分析,以及虚拟自我在网络互动交际中诸多表现的考察,揭示了网络互动交际中虚拟自我的诸多复杂特质,并且分析说明了网络互动交际中虚拟自我的建构是离不开话语交流的,而虚拟自我的塑造总体上是倾向于向更加完善的趋势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动交际 自我 虚拟自我
下载PDF
画皮画骨亦画心——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20
作者 吴伊凌 谢朝群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
结合对众多译名实例的分析,阐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忠实影片内容,协调中西文化,制造商业效应,体现艺术美感,并探讨各原则的顺序与层次,以期为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电影片名翻译领域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英语电影 片名 翻译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