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η]自成音节说略 被引量:9
1
作者 谢栋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作者认为,辅音自成音节并非罕见的语言现象,而汉语方言辅音自成音节数量最多的是[m][n][η]三个鼻辅音。文章对我国十大方言[m][n][η]的分布、产生原因、出现年代等做了一个简略的描写与说明。
关键词 音节 辅音 汉语方言 语言现象 描写 文章 年代 作者 中国 产生原因
下载PDF
客家话形成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栋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1-35,39,共6页
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语言事实,把客家方言的产生分成酝酿期、形成期、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用以证明客家民系的形成也经历了同样的三个历史阶段。
关键词 客家话 方言 移民 唇音 韵母 全浊声母 鼻辅音韵尾
下载PDF
语言学:当代人文科学的骄子——伍铁平近著读后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栋元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2-64,共3页
伍铁平教授近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已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收入伍教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及语言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的五篇论文。这五篇论文... 伍铁平教授近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已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收入伍教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及语言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的五篇论文。这五篇论文结集为本书时,都经过作者的修改和补充。下篇收录了国外学者与上篇同类性质的三篇论文和一篇书摘。全书以上篇为主,下篇为辅,上下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笔者通读全书之后,获益不浅。归纳起来,共有五个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受到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伍铁平 外语教学 语言问题 当代人 结构主义 人文科学 领先地位 分析哲学 转换生成语法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国辞书奠基之作
4
作者 谢栋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68-71,共4页
《说文解字》不仅是汉语文字学的宝典,而且也是中国辞书奠基之作。这里从辞书收字立目、部首的创造、“六书”的界说、元语言的使用、体例、书证、字条模式化、二度立目、重视理论、优良学风等十个方面,论述《说文解字》所以垂范千古... 《说文解字》不仅是汉语文字学的宝典,而且也是中国辞书奠基之作。这里从辞书收字立目、部首的创造、“六书”的界说、元语言的使用、体例、书证、字条模式化、二度立目、重视理论、优良学风等十个方面,论述《说文解字》所以垂范千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慎 <<说文解字>> 收字立目 元语言 体例 书证
下载PDF
以“歹”字说起——关于借词的一些思考
5
作者 谢栋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81-184,共4页
“歹”字是蒙古语借词,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徐复先生等前辈学者已有论证。本文从普通话吸收及方言分布的现状,以说明“歹”字及其组合的发展演化情况。并提出“语感排拒”与“语感认同”两个概念,用以解释语言(或方言)对借词吸纳与否... “歹”字是蒙古语借词,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徐复先生等前辈学者已有论证。本文从普通话吸收及方言分布的现状,以说明“歹”字及其组合的发展演化情况。并提出“语感排拒”与“语感认同”两个概念,用以解释语言(或方言)对借词吸纳与否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歹” 蒙古语 借词 方言 语感排拒 语感认同 语言学
下载PDF
来之不易 行之有效——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二十五周年
6
作者 谢栋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33-38,62,共7页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个年头了。回顾方案制订的经过,总结二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将会增强我们继续认真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信心和勇气,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推行,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五个年头了。回顾方案制订的经过,总结二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将会增强我们继续认真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可借此消除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改革 拉丁字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设计方案 罗马字母 注音 普通话 文字改革 拼音文字
下载PDF
修辞与训诂
7
作者 谢栋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我国的古代,严格的、科学的修辞学并没有建立,但修辞现象却普遍存在。即是说,古人也很重视语言的加工,也充分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方法,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论语·宪问》上讲:“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 在我国的古代,严格的、科学的修辞学并没有建立,但修辞现象却普遍存在。即是说,古人也很重视语言的加工,也充分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方法,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论语·宪问》上讲:“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里面讲到的“草创”、“讨论”、“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式 修辞现象 修辞学 训话 表达效果 毛传 语言理论 左传 修辞活动 修辞手法
下载PDF
简析《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
8
作者 谢栋元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10,共7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解释汉字的著作。作者许慎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许慎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开始撰写《说文》,到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前后共二十多年完成这一巨著,作者在病中将此书献了...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解释汉字的著作。作者许慎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许慎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开始撰写《说文》,到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前后共二十多年完成这一巨著,作者在病中将此书献了出来。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的先民们,从生活出发,从人生出发,“近取诸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经学 汉安帝 古代文化 汉和帝 从生活出发 永元 近取诸身 大共名 武王 宇宙万物
下载PDF
黄季刚先生与训诂学
9
作者 谢栋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0-72,85,共4页
有清一代是小学的鼎盛时期,训诂学和文字学音韵学一样,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辉煌成果。辛亥革命推倒了几千年封建帝制,但对传统文化未遑细辨,精华与糟粕也往往一股脑抛却了。加之训诂学曾经是经学的附庸,因此,随着皇权的结束。
关键词 尔雅 训诂学 文字学 手抄本 精华 训话 专书 辛亥革命 音韵学 释名
下载PDF
浅议客家话与北方话的关系
10
作者 谢栋元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3,共3页
浅议客家话与北方话的关系谢栋元客家话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先民其初居住在中原,由于战乱和其它原因,从东晋开始,流离转徙,来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然后又移向四川、台湾、香港、南洋群岛,以及世界各地。... 浅议客家话与北方话的关系谢栋元客家话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先民其初居住在中原,由于战乱和其它原因,从东晋开始,流离转徙,来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然后又移向四川、台湾、香港、南洋群岛,以及世界各地。现在居住在全世界的客家人约有六千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北方话 《中原音韵》 全浊声母 客家先民 中心意义 边缘意义 翘舌音 语言 古代汉语
下载PDF
论新时期汉语词汇规范化
11
作者 谢栋元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68-73,共6页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时期。为了适应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特别是为了适应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需要,强调和加强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种语言,如果它的内部分歧成分不能得到及时减少...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时期。为了适应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特别是为了适应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需要,强调和加强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种语言,如果它的内部分歧成分不能得到及时减少和消除,而统一成分又不能日趋增加,那么它给社会生活带来混乱甚至破坏是可想而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新技术革命 汉语规范化 电子计算机技术 造词法 消费者委员会 社会生活 意译法 文革期间 耗散结构理论 南大门
下载PDF
词的移位现象与训诂家的解释
12
作者 谢栋元 《辞书研究》 1985年第3期55-60,共6页
《说文》卷十二下“女,妇人也”,卷三上“器,皿也”。《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对于这些解释,当今学者多有非议,认为不合逻辑。因为同义词之间不应该用表示下位概念的词去训释表示上位概念的词。
关键词 同义词 妇人 移位 级位 段玉裁 解释 说文 概念 下位 尔雅
下载PDF
漫谈汉字的字数
13
作者 谢栋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6-22,共7页
汉字,据说有六万之多,但这六万字,并非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关,而是大部分无关。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削弱对汉字问题的重视。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即不便于学习和使用,不利于文字机械化,这些都是使用汉字的人们所了解的。就算... 汉字,据说有六万之多,但这六万字,并非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关,而是大部分无关。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削弱对汉字问题的重视。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即不便于学习和使用,不利于文字机械化,这些都是使用汉字的人们所了解的。就算这六万字之中,有十分之一与我们有关,我们往后只用这十分之一,把这十分之一的笔划简化好,其它不管。这样,问题是否就解决了呢?没有。首先,这十分之一怎么从六万之中划定出来,有了这十分之一以后还造不造新字?都还是问题。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问题 现代汉语 通用字 康熙字典 机械化 文字改革 汉语拼音 拼音化 字数 拉丁字母
下载PDF
从《说文解字》看汉字的分化——兼与王凤阳同志讨论许慎的文字观
14
作者 谢栋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22-30,共9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语言文字著作。陆宗达教授近作《〈说文解字〉的价值和功用》((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对它做了全面评价。本文着重谈谈《说文》所反映的汉字分化问题,并与王凤阳同志讨论...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语言文字著作。陆宗达教授近作《〈说文解字〉的价值和功用》((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对它做了全面评价。本文着重谈谈《说文》所反映的汉字分化问题,并与王凤阳同志讨论一下许慎的文字观。王凤阳同志在1978年第2期的《吉林师大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应该建立科学的汉字学(一)》的文章,对许慎及其《说文》、对传统文字学、对先前的绝大多数文字学家都作了基本的否定。我认为,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许慎 分化 文字观 传统文字学 汉字学 发展变化 语言文字发展 有声语言 古今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