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罕见EGFR L833V/H835L复合突变的肺腺癌患者1例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缪永恩 汪瑜堃 +4 位作者 李萍 谈敏 文婷婷 王昌惠 谢栓栓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其中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常见,尤其是19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最为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其中18-21号外显子的突变常见,尤其是19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最为常见,但是EGFR L833V/H835L罕见基因复合突变的发生率非常低,患者数量很少,相关临床数据和治疗方法的证据也不足。部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在治疗伴有罕见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方面同样具有良好疗效。本文报道了1例携带EGFR L833V/H835L罕见基因复合突变的NSCLC患者,在给予阿法替尼治疗5个月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肺部病灶缩小,患者对阿法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反应良好。同时,我们还对以往报道的EGFR L833V/H835L罕见基因复合突变的NSCLC患者进行了整理,总结了该类患者的特点及应用不同种类EGFR-TKIs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复合突变 L833V/H835L 阿法替尼
下载PDF
肥胖减重术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可逆性研究
2
作者 李雅溪 谢栓栓 王昌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1年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减重疗效与肺功能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并关注减重疗效稳定后肺功能的可逆性。方法 筛选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51例,配对t检验或Wilco...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1年后肺功能的变化及减重疗效与肺功能改善之间的相关性,并关注减重疗效稳定后肺功能的可逆性。方法 筛选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51例,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比较减重前后患者的肺功能通气及换气指标。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定ΔBMI与各指标改善量之间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减重术后1年肥胖患者与健康人群肺功能通气及换气指标。结果 减重手术后肺活量、补呼气量、肺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一秒量、一秒率、呼气峰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呼气75%流量、呼气50%流量、呼气25%流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及实测值/预计值)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深吸气量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下降与呼气25%流量、残气量及功能残气量的下降呈中等程度负相关(P<0.05)。减重手术1年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活量、补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一秒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呼气25%流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及一氧化碳弥散量的实测值/预计值更佳(P<0.05),峰流量%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深吸气量%、一秒率、呼气75%流量%、呼气50%流量%、肺总量%与健康组无差异。结论 减重手术后,患者肥胖程度减轻,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改善明显。肥胖引起的肺功能变化具有高度可逆性,积极减重,患者肺功能可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肺功能 减重手术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申长兴 宋小莲 +1 位作者 谢栓栓 王昌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将110例ACI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合并OSAHS,对照组未合并OSAHS。再根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将观察组分为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多导睡眠图将110例ACI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合并OSAHS,对照组未合并OSAHS。再根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A组38例,为轻度OSAHS;B组18例,为中度OSAHS;C组11例,为重度OSAHS。结果治疗前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A组NHI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与C组,BI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治疗前,B组与C组NIHSS评分、BI、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B组NHI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BI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OSAHS可影响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残障程度的恢复,且影响程度与OSAHS严重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丽萍 谢栓栓 王昌惠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48-15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由于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加、绿地不断减少,霾污染事件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有多个城市已经被报道其每天细颗粒物(PM2.5)浓...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由于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加、绿地不断减少,霾污染事件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在中国有多个城市已经被报道其每天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平均值已经超过WHO推荐的空气质量水平的5倍[1]。随着空气污染的越来越严重,呼吸系统作为首当其冲的靶器官受其影响尤甚。因此,近年来人们对PM2.5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主要从PM2.5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PM2.5 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 环境问题 污染事件 空气质量 细颗粒物
下载PDF
肺癌小鼠转移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洁 谢栓栓 王昌惠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9-773,共5页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肺癌转移是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究其深层原因是由于目前对肺癌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因此根据动物和模型的特点建立合适的肺癌转移动物...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而肺癌转移是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究其深层原因是由于目前对肺癌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因此根据动物和模型的特点建立合适的肺癌转移动物模型可为肺癌转移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预防策略及临床早期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等提供研究基础。本文就实验动物选择、不同部位转移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动物模型 转移 免疫缺陷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鼠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姚安洁 饶晗钰 +2 位作者 王冰冰 王昌惠 谢栓栓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749-756,共8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根本原因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尚未明确。因此,建立合适的急性肺损伤鼠类模型有助于研究急性呼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根本原因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尚未明确。因此,建立合适的急性肺损伤鼠类模型有助于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预防策略。本文就实验动物选择、急性肺损伤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鼠类模型 免疫缺陷
下载PDF
支气管热成形术对难治性哮喘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及HRCT下管腔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譞 谢栓栓 +3 位作者 段红霞 李国术 曾洁 王昌惠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 BT)对难治性哮喘(refractory asthma, RA)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改变率和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下管腔面积(lumen area, LA)的影响。方法入选同济... 目的评估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 BT)对难治性哮喘(refractory asthma, RA)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改变率和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下管腔面积(lumen area, LA)的影响。方法入选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6例RA患者,其中8例行BT治疗,18例行吸入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传统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血常规,肺功能和HRCT下左右上叶尖段、左上叶固有段、左右下叶基底段和左右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开口处支气管LA,比较两组的差异,分析小支气管LA改善率与肺功能改善率和术后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T组FEV1/FVC(-0.188±0.123 vs-0.038±0.096)、FEV1(-0.263±0.146 vs-0.061±0.185)和FEV1%(-0.254±0.163 vs-0.050±0.169)负值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T组患者段支气管LA(0.008±0.157 vs 0.121±0.149)、小支气管LA(0.022±0.265 vs 0.176±0.311)、总支气管LA(0.015±0.224 vs 0.153±0.254)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支气管管腔面积改善率与术后血嗜酸性粒细胞值和百分比有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08,P=0.798;r=-0.065,P=0.878)。结论 BT能够延缓RA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明显扩张支气管LA,小支气管LA改善值与肺功能和嗜酸性粒细胞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支气管热成形术 管腔面积 肺功能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栓栓 李譞 +4 位作者 李萍 彭爱梅 李晓峰 李微 王昌惠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利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其和传统培养法的区别,探讨病原微生物及检出序列数与感染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患者样本。分别进行传统培养和mNGS检测,对2... 目的利用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其和传统培养法的区别,探讨病原微生物及检出序列数与感染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94例患者样本。分别进行传统培养和mNGS检测,对2种技术的诊断效果、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进行了分析。然后收集感染组75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和临床信息,根据mNGS是否检出病原体将患者分为检出组(51例)和未检出组(24例)。测定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分析患者病原体检出率与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等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的94例样本中,感染组75例(7979%),非感染组16例(1702%),未知组3例(319%)。样本类型中血液占比最多(34/94),其次为肺泡灌洗液(28/94)、组织、痰液、胸水、脓液等。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60/94),其次是血流感染、胸水、中枢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等。mNGS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培养法(χ^2=-223.107,P<005)。mNGS的特异度与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5)。感染未检出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高于检出组(t=4.724,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检出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显著高于未检出组(t值分别为-8.848、-4.724、-4.335、-4.335,P值均<005);检出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R、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高于未检出组(t值分别为-5.585、-7.258、-4.678,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去除混杂因素后,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介素2R与病原体检出阳性有关。结论mNGS在结核、真菌、病毒和厌氧菌诊断方面优势更明显,其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3倍以上。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其检出病原体核酸序列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基因测序 感染 敏感性 诊断
原文传递
内科肺减容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栓栓 王昌惠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16期1260-1264,共5页
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疾病组成的,但它们都可因炎症导致气道狭窄,从而导致呼吸做功增加.由于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不同群体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最佳治疗策略应该是多方面的,如高危肺气... 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疾病组成的,但它们都可因炎症导致气道狭窄,从而导致呼吸做功增加.由于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不同群体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最佳治疗策略应该是多方面的,如高危肺气肿患者应包括药物学和非药物方法以及手术治疗.回顾当前支气管镜介入水平,近十年其发展目标是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和缓解由于不适合肺减容手术的肺气肿患者症状,由此可见,新型支气管镜技术针对气道阻塞性疾病治疗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介入 气道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肺减容术
原文传递
支气管热成形术:难治性哮喘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坤 谢栓栓 +2 位作者 宋小莲 王国本 王昌惠 《国际呼吸杂志》 2015年第20期1577-1581,共5页
目前,抗炎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已取得很好效果,但是由于药物剂量不易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多、重症哮喘药物控制不佳等,许多学者开始寻找新型治疗方法。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 目前,抗炎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已取得很好效果,但是由于药物剂量不易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多、重症哮喘药物控制不佳等,许多学者开始寻找新型治疗方法。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种创新手术。相关临床研究已证明,BT是吸人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不能很好控制的重症哮喘成人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最佳选择。日前,我院呼吸科在国内首批启用BT治疗难治性哮喘,首例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哮喘 平滑肌
原文传递
表面修饰适配体S6的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及其运载小干扰RNA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 谢栓栓 +4 位作者 曾洁 谈敏 宋小莲 朱君 王昌惠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706-2712,共7页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亟需新的诊治方法.本研究以核酸固相磷酰亚胺法合成适配体S6,再以偶联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PLGA-PEG)共聚物分子,进一步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 肺癌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亟需新的诊治方法.本研究以核酸固相磷酰亚胺法合成适配体S6,再以偶联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PLGA-PEG)共聚物分子,进一步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媒介,得到了一种具有生物靶向性的纳米载体材料PLGA-PEG-S6-CY3.以该载体材料包裹运载针对腺苷酸环化酶关联蛋白1 (CAP1)的小干扰RNA(si RNA),构建了PLGA-PEG-S6-CY3/CAP1-siRNA纳米粒,可靶向性地运载CAP1-siRNA,从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性.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S6和PLGA-PEG分子结构,验证了其靶向性,检测了PLGA-PEG纳米粒与CAP1-si RNA的结合和释放,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复合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表面修饰适配体S6的PLGA-PEG纳米粒具有靶向性和运载si RNA的能力,可在体外下调肺癌A549细胞CAP1的表达,从而降低其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PLGA-PEG分子 小干扰RNA 抗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修饰在肺癌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术 谢栓栓 王昌惠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22期1734-1738,共5页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占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15%,但Ⅰ期肺癌术后10年生存率可达到92%,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肺癌患者的预后...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占全球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15%,但Ⅰ期肺癌术后10年生存率可达到92%,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肺癌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由于DNA甲基化状态在肺癌早期就发生变化并能够被检测到,因而成为早期肺癌诊断的重要指标以及肿瘤筛查诊断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以DNA甲基化修饰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发展迅猛,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一些特异基因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就表观遗传学中的DNA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复发与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 早期诊断 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喷雾冷冻在气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段红霞 谢栓栓 +1 位作者 隆玄 王昌惠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24期1915-1920,共6页
冷冻技术在气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其中以液氮作为冷冻剂的喷雾冷冻技术相比于直接接触的探针冷冻技术,治疗面积更大,分布更均匀,因此喷雾冷冻在气道疾病中的应用是一个有潜力并且亟待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多项研究表明喷... 冷冻技术在气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其中以液氮作为冷冻剂的喷雾冷冻技术相比于直接接触的探针冷冻技术,治疗面积更大,分布更均匀,因此喷雾冷冻在气道疾病中的应用是一个有潜力并且亟待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多项研究表明喷雾冷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良、恶性气道疾病的方法,但液氮转化为氮气时大量膨胀可能带来的气压伤及低温带来的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使得其在气道疾病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本文回顾、总结了喷雾冷冻技术治疗支气管内病变的文献,重点关注其技术发展、治疗结局、潜在风险及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疾病 喷雾冷冻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