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谢欣汝 游庆龙 +1 位作者 保云涛 孟宪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92,共15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9-2014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26°N-42°N,75°E-105°E)113个站点的逐月降水资料作为基准降水资料,与另外4套格点降水资料(APHRO、CM AP、GPCP、GPCC)和8套再分析的降水资料(NCEP1、...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9-2014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26°N-42°N,75°E-105°E)113个站点的逐月降水资料作为基准降水资料,与另外4套格点降水资料(APHRO、CM AP、GPCP、GPCC)和8套再分析的降水资料(NCEP1、NCEP2、M ERRA、ERA_Interim、ERA20c、20CRv2、JRA55、CFSR)作对比,可得12套再分析资料中,APHRO能够最好地刻画出高原1979-200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形态。GPCP次之,能够较好地刻画其1979-2014年的特征。就气候态而言,水汽主要由南边界输入高原,输入大值区是下层;另外水汽同样从西边界和北边界输入高原,主要的输入层分别是中层和下层;而水汽主要是从东边界中层输出。多套资料比较可知,ERA_Interim和MERRA分别能较好地刻画高原本地和其周围地区夏季水汽输送情况。研究高原东南部降水的年际变化和环流的关系,发现在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处有一异常的纬向反气旋,其北边缘加强的水汽输送导致了高原东南部降水的异常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水汽收支 夏季降水 年际变化 反气旋
下载PDF
近1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地表相对湿度减少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谢欣汝 游庆龙 林厚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2-650,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71个站点地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在2000年之后相对湿度和地表气温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4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相对湿度在近10年的减弱原因。结...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71个站点地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在2000年之后相对湿度和地表气温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4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相对湿度在近10年的减弱原因。结果表明:高原地表气温呈现持续增温趋势,而地表的相对湿度却在2000年之后迅速减小。对高原及周边风场和整层水汽输送通量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高原的南边界是主要的水汽输入边界,2000年之后随着风场的减弱导致由孟加拉湾携带水汽穿过南边界进入高原的动力减弱,致使高原整体的水汽输送减弱,进入高原的水汽量减少。最后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解释了相对湿度减弱的原因:高原地表空气温度持续增加,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能力增强,而此时外界向高原提供的水汽并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呈现减弱的态势,这样实际存在的水汽占所能容纳水汽的比值逐渐降低,即相对湿度呈现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相对湿度 地表气温 水汽输送通量
下载PDF
串通投标犯罪的司法适用困境及解决--以H省Y市4年来串通投标犯罪案件为样本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欣汝 蒋利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8-74,共7页
招标投标制度是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随着招标投标活动的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在巨额利益驱动下,肆意围标、串标,扰乱市场秩序,招投标犯罪呈现涉案领域集中、涉案主体多元、挂靠现象严重、围标形式突出等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 招标投标制度是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随着招标投标活动的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在巨额利益驱动下,肆意围标、串标,扰乱市场秩序,招投标犯罪呈现涉案领域集中、涉案主体多元、挂靠现象严重、围标形式突出等特点。面对形形色色的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司法实践中出现犯罪主体范围认识不清、共同犯罪把握不准、挂靠投标追责底气不足、“串通投标报价”理解困难等问题。究其缘由,对串通投标犯罪构成要件理解的争议,是该罪法律适用产生困惑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强化招标程序设计、出台司法解释、适度提高法定刑等举措,以期统一适用标准,解决司法实务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通投标 法律适用 困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年际异常成因 被引量:25
4
作者 保云涛 游庆龙 谢欣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910,共12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日积雪深度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JRA55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 2013年前冬(11月至次年1月)和后冬(2 4月)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以下简称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高原中东部整体积雪...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日积雪深度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JRA55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 2013年前冬(11月至次年1月)和后冬(2 4月)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以下简称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高原中东部整体积雪异常和年际变化的环流形态及水汽条件。结果表明,高原积雪以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海拔越高,积雪的年际变率越大。不论前冬还是后冬,高原中东部积雪最主要的变化形势均为全区一致型。1961 2013年前冬和后冬积雪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前冬的积雪在1996年以前显著增加,1996年以后转为减少趋势。从高原积雪年际变化的成因来看,前冬积雪很可能同时受北极涛动和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年际变化的主导,后冬积雪受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变化的主导,并受北极涛动年际变化的调节。当高原积雪偏多时,阿拉伯海到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位势高度偏低,导致南支槽活跃,高原南侧西风急流加强,槽前携带的水汽增加,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同时其外围携带的水汽增加;贝加尔湖脊加强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和暖湿空气在高原东部交汇使得高原中东部降雪和积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分布 时空特征 北极涛动 环流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