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电子标识空中接口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轲 顾振华 +1 位作者 孙伟华 谢江滨 《标准科学》 2013年第9期21-24,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车辆电子标识标准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基础标准——空中接口标准,介绍了用于车辆电子标识的空中接口标准现状,在分析现有空中接口标准安全性问题的基础上,得出了该标准在车辆电子标识实际应用中需要加入的安全机制内容。
关键词 车辆电子标识 空中接口 标准 射频识别 安全机制
下载PDF
车辆电子标识应用与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轲 顾振华 +1 位作者 孙伟华 谢江滨 《标准科学》 2013年第9期10-14,共5页
本文介绍了车辆电子标识产生的背景,阐述了车辆电子标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标准的现状和我国相关标准制定工作进展,并提出了后续标准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车辆电子标识 车辆电子标识识别系统 射频识别 标准 标准体系
下载PDF
车辆电子标识与标识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轲 顾振华 +1 位作者 孙伟华 谢江滨 《标准科学》 2013年第9期18-2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车辆电子标识技术产生的背景和技术实现分类,然后详细阐述了车辆电子标识的定义与结构,以及标识识别系统的定义、工作步骤、体系架构和功能应用等内容,最后从公安部门的角度说明车辆电子标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 车辆电子标识 车辆电子标识识别系统 射频识别 系统架构
下载PDF
基于OID编码体系的汽车电子标识编码应用研究
4
作者 谢江滨 邵轲 +1 位作者 朱彤 顾振华 《标准科学》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本文为了解决物联网所连接对象的多样性带来的标识体系存在不兼容、相互矛盾的问题,基于车联网RFID汽车电子标识的使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将OID编码和汽车电子标识编码相结合的方案。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发证机构及时间和基于汽车VIN码的... 本文为了解决物联网所连接对象的多样性带来的标识体系存在不兼容、相互矛盾的问题,基于车联网RFID汽车电子标识的使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将OID编码和汽车电子标识编码相结合的方案。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发证机构及时间和基于汽车VIN码的两种OID编码规则;然后提出了OID编码在汽车电子标识芯片中的规划,主要是内存分配方案;最后介绍了相应区域的读写操作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标识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 OID编码 内存规划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RFID协议安全性评估的方案
5
作者 谢江滨 邵轲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4年第3期45-47,共3页
基于对RFID系统安全模型,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地分析,针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可行的对策,从中总结出安全协议最重要的两个特性,即双向认证以及数据和密钥的隐私性。然后基于CSP模型提出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自动化安全性评估方案... 基于对RFID系统安全模型,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地分析,针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可行的对策,从中总结出安全协议最重要的两个特性,即双向认证以及数据和密钥的隐私性。然后基于CSP模型提出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自动化安全性评估方案,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依靠自我论述证明的方法说服力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安全问题 双向认证 隐私性 安全协议评估
下载PDF
基于0.18μm SiGe BiCMOS工艺的带宽为2 GHz的高精度可变增益放大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江滨 秦希 +2 位作者 方飞 林楠 洪志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50,756,共7页
设计了一个高精度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进行前仿真和后仿真.运用电流反馈型闭环运算放大器获得了高精度的固定电压增益,输出级中加入了共模反馈电路,使得输出共模电压可以由外部控制电压在0.8~1.3 V之间进行调节... 设计了一个高精度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0.18μm SiGe BiCMOS工艺进行前仿真和后仿真.运用电流反馈型闭环运算放大器获得了高精度的固定电压增益,输出级中加入了共模反馈电路,使得输出共模电压可以由外部控制电压在0.8~1.3 V之间进行调节.另外,先进的补偿网络可以对工艺偏差进行校准,使其带宽达到2 GHz;为了实现增益可调,采用了无源R-xR网络实现步长为2 dB的精确衰减,最终使得增益在数字信号控制下以2 dB步长在-0.93~39.19 dB范围内可调.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增益控制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增益放大器 电流反馈型放大器 衰减器 共模反馈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耳源性眩晕病80例
7
作者 殷玉霞 谢江滨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19,共1页
近年来,我们应用苓桂术甘汤加泽泻治疗内耳眩晕病80例,效果较为满意。1 一般情况 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7岁,40~55岁者68例,约占87.17%,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半年。
关键词 内耳眩晕 中医药疗法 苓桂术甘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