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6~2020年毕节市国家级死因监测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特征,为制定该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平均减寿年...目的:分析2016~2020年毕节市国家级死因监测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特征,为制定该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等指标对2016~2020年毕节市国家级死因监测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毕节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为436.7/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493.1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65~岁年龄组开始明显升高;循环系统疾疾病占比最高(50.17%),死亡率为219.12/10万,其次是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年PYLL为356073人年,AYLL为5.78人年,PYLL率为25.24‰。结论:2016~2020年毕节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应作为今后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在亚砷酸钠致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 Ca T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25、2.5、5、10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染毒24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在亚砷酸钠致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 Ca T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25、2.5、5、10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染毒24 h。采用MTT法测定Ha Ca T细胞的存活情况。另设对照(24 h)组、亚砷酸钠(10μmol/L,24 h)染毒组、PR-Set7小干扰RNA干扰组(Si PR-Set7,50 nmol/L,48 h)和联合暴露(50 nmol/L Si PR-Set7干扰48 h后,1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24 h)组。分别采用q RT-PCR法检测PR-Set7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4K20me1和PR-Set7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H4K20me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2.5、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尾部DNA%及尾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H4K20me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DNA损伤水平(尾部DNA%及尾矩)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Si PR-Set7干扰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的表达大幅下降;亚砷酸钠染毒组、Si PRSet7干扰组和联合暴露组Ha Ca T细胞H4K20me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尾部DNA%及尾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砷酸钠染毒组比较,联合暴露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以及H4K20me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而Ha Ca T细胞尾部DNA%及尾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a Ca T细胞进行PR-Set7干扰后,亚砷酸钠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H4K20me1的修饰水平,影响Ha Ca T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使DNA损伤加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2016~2020年毕节市国家级死因监测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特征,为制定该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等指标对2016~2020年毕节市国家级死因监测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毕节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为436.7/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493.1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65~岁年龄组开始明显升高;循环系统疾疾病占比最高(50.17%),死亡率为219.12/10万,其次是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年PYLL为356073人年,AYLL为5.78人年,PYLL率为25.24‰。结论:2016~2020年毕节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应作为今后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文摘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在亚砷酸钠致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 Ca T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1.25、2.5、5、10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染毒24 h。采用MTT法测定Ha Ca T细胞的存活情况。另设对照(24 h)组、亚砷酸钠(10μmol/L,24 h)染毒组、PR-Set7小干扰RNA干扰组(Si PR-Set7,50 nmol/L,48 h)和联合暴露(50 nmol/L Si PR-Set7干扰48 h后,10μmol/L亚砷酸钠暴露24 h)组。分别采用q RT-PCR法检测PR-Set7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4K20me1和PR-Set7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H4K20me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2.5、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 Ca T细胞尾部DNA%及尾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H4K20me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DNA损伤水平(尾部DNA%及尾矩)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Si PR-Set7干扰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的表达大幅下降;亚砷酸钠染毒组、Si PRSet7干扰组和联合暴露组Ha Ca T细胞H4K20me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尾部DNA%及尾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亚砷酸钠染毒组比较,联合暴露组Ha Ca T细胞PR-Set7蛋白和m RNA以及H4K20me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而Ha Ca T细胞尾部DNA%及尾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a Ca T细胞进行PR-Set7干扰后,亚砷酸钠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PR-Set7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H4K20me1的修饰水平,影响Ha Ca T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使DNA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