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琼花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消...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消化内镜与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联合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出血
下载PDF
内镜注射结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琼花 《北方药学》 2018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应用内镜注射结合中药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5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经内镜联合庆大霉素、西咪替丁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应用内镜注射结合中药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5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经内镜联合庆大霉素、西咪替丁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珍珠、冰片、青黛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6%与对照组的80.56%相比明显较高(P<0.05),复发率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7%与对照组的2.7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应用内镜注射结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镜 庆大霉素 青黛
下载PDF
消化内镜对120例消化道早癌影像诊断质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斌 谢琼花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进行诊断治疗的120例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传统诊疗,观察组患者(60例)给... 目的分析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进行诊断治疗的120例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传统诊疗,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消化内镜进行诊断治疗。对比两组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治疗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3.93±0.23)分、形态影像评分(4.08±0.70)分、毛细血管影像评分(3.99±0.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2.00±0.20)分、形态影像评分(2.10±0.40)分、毛细血管影像评分(1.60±0.11)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85.63±10.73)m L、手术时间(68.73±9.88)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17.52±11.54)m L、手术时间(83.94±10.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可较为精确诊断出消化道早癌,并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早癌 诊断 治疗 消化内镜
下载PDF
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琼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第9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选取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内镜检出率92.7%(89/96),胃镜下黏...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选取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内镜检出率92.7%(89/96),胃镜下黏膜光整占39.6%(38/96),黏膜糜烂或溃疡占53.1%(51/96);96例GIST患者瘤体直径为1.5~20.0 cm,主要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或两种细胞混合组成肿瘤细胞;GIST发生于胃部67例(70.0%)、小肠16例(16.6%)、食管6例(6.2%)、胃肠外7例(7.2%);胃和食管间质瘤为极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风险性肿瘤的概率相同,小肠间质瘤多为中度风险性肿瘤和高度风险性肿瘤,消化道外间质瘤多为高度风险性肿瘤;96例GIST患者中CD117阳性86例(89.6%)、CD34阳性64例(66.7%)、SMA阳性16例(16.7%)、S-100阳性8例(8.3%),故GIST以CD117、CD34为高表达,SMA、S-100为低表达。结论上消化道GIST内镜下表现多样,瘤变主要发生于胃部,CD117、CD34等指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临床诊断还需结合肿瘤风险性、组织学特征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胃肠道间质瘤 内镜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