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瑞禄 孙异临 +4 位作者 郑建 杨力军 王硕 赵继宗 曹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1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0只,在大鼠训练模具中进行单个食粒抓取训练,训练7 d后记录大鼠的优势爪,训练共持续14 d,14 d后连续3 d测定每只大鼠抓取... 目的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0只,在大鼠训练模具中进行单个食粒抓取训练,训练7 d后记录大鼠的优势爪,训练共持续14 d,14 d后连续3 d测定每只大鼠抓取食粒成功率。纳入标准要求连续3 d抓取食粒成功率至少高于30%,共有18只大鼠入组。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脑运动区,将内皮素注射到大脑中动脉的起始点附近,阻断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域,制造大鼠脑梗死模型,并在相应运动皮层硬膜外放置刺激电极。脑梗死模型建立后,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进行14 d的康复治疗:刺激组大鼠在电刺激的同时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对照组大鼠只进行单个食粒抓取功能锻炼。康复治疗14 d后对大鼠进行灌注取脑,取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电镜下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应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对选定的突触超微结构参数,即突触数量及突触间隙宽度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后大鼠共死亡5只,死亡原因考虑为术后感染。②术前两组大鼠抓取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刺激组大鼠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31.8±8.5)%vs(18.1±4.4)%,P=0.021]。③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电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较对照组增多[(0.0520±0.0383)个/μm^3 vs(O.0387±0.0315)个/μm^3,P=0.022]。两组间突触间隙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够促进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层运动区突触数量增加,增强了突触超微结构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突触 神经元可塑性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在神经内镜下手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谢瑞禄 刘德华 徐俊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神经内镜下手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的12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或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高血压脑出血模型,进行神经内镜...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神经内镜下手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的12名神经外科住院医师或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高血压脑出血模型,进行神经内镜下手术模拟训练,重复练习10次,比较初次练习和末次练习时12名研究对象的血肿穿刺成功率、单位时间血肿清除量、血肿清除率等。结果12名研究对象初次练习的血肿穿刺成功率为33.33%(4/12),低于末次练习的100.00%(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名研究对象初次练习的单位时间血肿清除量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低于末次练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建立3D打印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对外科医生进行神经内镜下手术训练,有利于医生熟练掌握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模型 神经内镜手术 训练
下载PDF
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前肢运动功能及运动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建 杨力军 +5 位作者 谢瑞禄 赵兰峰 薛晓伟 王硕 赵继宗 曹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前肢运动功能恢复和运动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大鼠在"单粒食物摄取盒"中进行单粒食物小球抓取训... 目的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前肢运动功能恢复和运动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大鼠在"单粒食物摄取盒"中进行单粒食物小球抓取训练,持续2周,入选标准为连续2 d抓取成功率≥30%,记录术前锻炼第14天抓取食物小球的成功率。入选大鼠随机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行缺血造模和电极置入。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将内皮素注射到大脑中动脉附近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并在相应缺血区硬膜外放置刺激电极。电刺激从术后第14天开始,刺激组进行连续2周的电刺激和前肢功能锻炼,对照组只进行功能锻炼。记录刺激第14天两组大鼠抓取食物小球的成功率。取缺血侧运动区皮层按常规免疫组化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酶法(avidin biotinylated enzyme complex,ABC)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 43,GAF-43)的表达和分布,采用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两组大鼠术前"抓取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在电刺激第14天,刺激组大鼠的抓取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49.1 2%vs 21.67%,P=0.00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脑缺血皮层运动区GAP-43和MAP-2的表达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比对照组明显增多(GAP-43:0.3338 vs 0.3056,P=0.008;MAP-2:0.4825 vs 0.4327,P=0.027)。结论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锻炼比单纯康复锻炼更能促进大鼠偏瘫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示皮层电刺激可能通过保护与改善大鼠脑缺血皮层周围运动区的突触超微结构,提高MAP-2和GAP-43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经皮神经电刺激 康复 神经元可塑性 微管相关蛋白质 GAP-43蛋白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对垂体瘤患者嗅觉、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谢瑞禄 刘德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84例垂体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干预组手术在神经内镜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84例垂体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干预组手术在神经内镜下操作,对照组在显微镜下操作。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嗅觉、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干预组VFI水平高于对照组,嗅觉功能评分、PSD及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干预组PR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两组ACTH、G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下手术相比,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嗅觉、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神经内镜 视觉功能 显微镜 嗅觉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