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蛹油和蚕蛹蛋白组成及潜在过敏原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谢盛莉 张宇昊 +5 位作者 马良 侯勇 戴宏杰 周鸿媛 郭婷 余永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进一步加强蚕蛹的综合利用,以鲜蚕蛹为原料,对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和不同溶解特性蛋白的等电点、相对含量和亚基组成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潜在过敏原在不同蛋白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0. 83%,其中油... 为了进一步加强蚕蛹的综合利用,以鲜蚕蛹为原料,对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和不同溶解特性蛋白的等电点、相对含量和亚基组成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潜在过敏原在不同蛋白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蚕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0. 83%,其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为35. 43%。鲜蚕蛹蛋白中不溶性蛋白相对含量最高,为53. 00%,亚基分布在27~85 k Da之间;水溶性蛋白占23. 63%,等电点为3. 8,亚基分布在25~85 k Da之间;碱溶性蛋白占19. 73%,等电点为4. 4,亚基分布在13~29 k Da之间;盐溶性蛋白占2. 58%,等电点为2. 0,亚基分布在15~35 k Da之间;醇溶性蛋白仅占1. 06%,等电点为4. 2,亚基分布在12 k Da和20 k Da附近。过敏原分布研究表明:水溶性、醇溶性、盐溶性、碱溶性蛋白和不溶性蛋白中分别检出6、8、8、12种和3种过敏原,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 33%、25. 64%、1. 21%、17. 93%和9. 86%。过敏原含量较多的蛋白须经过相关脱敏处理方可应用于食品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蚕蛹油 蚕蛹蛋白 过敏原
下载PDF
不同盐浓度下磷脂含量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谢盛莉 夏文银 +5 位作者 马良 戴宏杰 周鸿媛 郭婷 余永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73-180,共8页
探究不同盐浓度(质量分数1.5%~3.5%)下磷脂含量(质量分数0.2%~0.6%)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以猪里脊肉为原料,在不同盐浓度下研究不同磷脂含量对肉糜的蒸煮得率、保水性、质构、色差、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在同等盐浓度下0.4%磷脂含量... 探究不同盐浓度(质量分数1.5%~3.5%)下磷脂含量(质量分数0.2%~0.6%)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以猪里脊肉为原料,在不同盐浓度下研究不同磷脂含量对肉糜的蒸煮得率、保水性、质构、色差、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在同等盐浓度下0.4%磷脂含量肉糜凝胶有最高的蒸煮得率、保水性和弹性以及较低的硬度和咀嚼性,且有最高的体外消化率;相对于0.2%磷脂含量组,0.4%~0.6%磷脂含量组肉糜在高盐浓度(3.5%)下,蒸煮得率、保水性、硬度、弹性以及G′值等指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蛋白质氧化分析结果显示,磷脂的添加可以抑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但体系中脂肪氧化程度增加。0.4%的磷脂含量肉糜凝胶特性最优;磷脂与蛋白质结合后抑制了蛋白质的氧化。实验结果可为不同磷脂含量的肉类加工适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肉糜 凝胶特性 肌原纤维蛋白
下载PDF
水溶性蚕蛹蛋白功能特性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丹丹 谢盛莉 +3 位作者 马良 侯勇 付余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4,共8页
以鲜蚕蛹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水溶性蛋白,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蛹水溶性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蛋白溶解度在70℃条件下降低程度较小,在pH 4.0~9.0,溶解度因α-螺旋与β-折叠... 以鲜蚕蛹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提取水溶性蛋白,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蛹水溶性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蛋白溶解度在70℃条件下降低程度较小,在pH 4.0~9.0,溶解度因α-螺旋与β-折叠增加呈上升趋势,pH值>9.0后,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但蛋白展开程度较小且蛋白之间斥力的增加,溶解度仍随pH的增加而继续增大,在NaCl浓度为0.2~1.0 mol/L时,溶解度随着NaCl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1.0 mol/L后因盐析作用溶解度下降。蛋白乳化性能在油相体积分数35%、蛋白质量浓度1.0 g/L、pH 10.0下较好,蛋白起泡性在蛋白质量浓度3.0 g/L下最高,蛋白泡沫稳定性在蛋白质量浓度1.0 g/L下最高,蛋白持油性最大为3.9 g/g。该实验结果为蚕蛹水溶性蛋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水溶性蛋白 功能性质 氨基酸组成 溶解性 乳化性 起泡性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谭红霞 马良 +3 位作者 郭婷 陈露 刘微 谢盛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类雌激素样真菌毒素,具有流产和雌激素作用、致畸、致癌性以及神经毒性等,其污染严重影响动物源和植物源性食品及原料的安全。高灵敏、强特异性的基于生物传感器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类雌激素样真菌毒素,具有流产和雌激素作用、致畸、致癌性以及神经毒性等,其污染严重影响动物源和植物源性食品及原料的安全。高灵敏、强特异性的基于生物传感器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有效检测手段。结合近4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等各种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等特性,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荧光生物传感器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 细胞传感器
下载PDF
典型化学加工条件对不溶性蚕蛹蛋白凝胶特性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黎重阳 谢盛莉 +3 位作者 马良 侯勇 付余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以鲜蚕蛹为原料分离出不溶性蛋白,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采用不同的pH、离子强度以及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处理,对其进行流变学以及拉曼光谱学的分析,探究pH、离子强度以及添加TG酶对不溶性蚕蛹蛋白凝胶特性... 以鲜蚕蛹为原料分离出不溶性蛋白,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采用不同的pH、离子强度以及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处理,对其进行流变学以及拉曼光谱学的分析,探究pH、离子强度以及添加TG酶对不溶性蚕蛹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溶性蚕蛹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比例达到40%;流变学扫描显示,经过不同pH和离子强度处理后,在pH 5.0~8.0、盐质量浓度为0~35 g/L时,不溶性蚕蛹蛋白凝胶是一种弱凝胶。在pH 6.0、盐质量浓度为35 g/L时体系的G′值和G″值最高,黏弹性最好;pH增大会引起蛋白质结构有序化增多,但不利于蛋白质网络的形成,因此在pH 8.0时的G′值和G″值最低。色氨酸残基在pH 6.0及盐浓度为35 g/L趋于包埋态,酪氨酸残基在pH 6.0及盐质量浓度为35 g/L时暴露最少,此时G′值和G″值最高,推测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可能是影响不溶性蛋白质凝胶网络的关键作用力。添加TG酶后的体系G′和G″模量明显增大,黏弹性增强。实验结果可为不溶性蚕蛹蛋白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不溶性蛋白 凝胶特性 流变 结构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应用金丹漱口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平 贺晓梅 +2 位作者 席晓燕 王小林 谢盛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应用金丹漱口液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40例随机分为西吡氯铵组和金丹漱口液组各120例。结果:口腔护理第7天,金丹漱口液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西吡氯铵组(P<0.05...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应用金丹漱口液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40例随机分为西吡氯铵组和金丹漱口液组各120例。结果:口腔护理第7天,金丹漱口液组口腔真菌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均低于西吡氯铵组(P<0.05)。结论:金丹漱口液应用于ICU有创机械通气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真菌感染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 金丹漱口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偏瘫4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晓梅 谢盛莉 +3 位作者 王小林 张娅 游霞 梁節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施护15 d后比较2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施护15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和肢体活动能力(FM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BI、FM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中医护理 BI FM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