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夺得千峰翠色来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器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建明 沈岳明 谢纯龙 《紫禁城》 2017年第5期52-67,共16页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代表了九至十一世纪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最高成就。后司岙位于上林湖的核心位置,这一带窑址产口叩中秘色瓷比例高、质量精、种类丰富。
关键词 窑址 瓷器 出土 唐宋时期 北宋时期 秘色瓷 越窑
下载PDF
“秘色瓷”诸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谢纯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我国的青瓷创烧于东汉,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以浙江慈溪市上林湖窑场为中心的唐宋越窑,则成为南方青瓷的代表。建国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多次对上林湖青瓷窑址进行考古调查,采集了大量的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为揭示上林... 我国的青瓷创烧于东汉,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以浙江慈溪市上林湖窑场为中心的唐宋越窑,则成为南方青瓷的代表。建国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多次对上林湖青瓷窑址进行考古调查,采集了大量的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为揭示上林湖青瓷窑址的产品特征,开展对越窑有关问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现根据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就“秘色瓷”与上林湖越窑、“贡窑”与“贡瓷”、“贡窑”与上林湖越窑等相关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上林湖 越窑 窑址 相关问题探讨 釉色 青瓷窑 器物 窑场 官窑
下载PDF
隋唐早期上林湖越窑 被引量:5
3
作者 谢纯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4期97-101,共5页
上林湖隋唐早期窑址的数量、制品质量、装烧工艺技术等方面表明隋至初唐时期,上林湖地区的瓷业生产还处在低谷阶段。进入中唐,制瓷工艺技术明显改进,瓷业生产跨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隋唐 上林湖 越窑
下载PDF
上林湖越窑秘色瓷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欣园 周少华 +1 位作者 郑建明 谢纯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62,共13页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釉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角度并不能将秘色瓷从越窑青瓷中区分开来。此外,在工艺技术上,秘色瓷的特点是坯泥处理细致,修坯严格,施釉均匀,并使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所以,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工艺技术较好的一部分精品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越窑 上林湖 工艺技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慈溪里杜湖越窑遗址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纯龙 《东南文化》 2000年第5期25-34,共10页
本文对浙江慈溪里杜湖的十五处越窑窑址作了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调研。
关键词 里杜湖 越窑
下载PDF
慈溪东晋窑址的调查
6
作者 谢纯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3期145-153,共9页
慈溪的古窑址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白洋湖、杜湖、上岙湖、古银锭湖(早年被废)等地。从1983年文物普查以来,共发现古窑址180余处,烧造历史从东汉开始,延续至宋。1957年调查上林湖窑址时,曾发现过东晋窑址,但我们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至... 慈溪的古窑址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白洋湖、杜湖、上岙湖、古银锭湖(早年被废)等地。从1983年文物普查以来,共发现古窑址180余处,烧造历史从东汉开始,延续至宋。1957年调查上林湖窑址时,曾发现过东晋窑址,但我们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至今仍未找到其遗迹。现发现的7处东晋窑址均分布在古银锭湖一带。去年8月再次对东晋窑址作了复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址 弦线 底径 青釉 慈溪 色点 东晋墓 上林湖 釉器 釉层
下载PDF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瓷质匣钵的工艺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丁银忠 单莹莹 +2 位作者 谢纯龙 沈岳明 郑建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2-150,共9页
为了揭示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至五代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和光学显微镜(OM)对上林湖后司岙窑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粗质和瓷质匣钵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研究表明:(1... 为了揭示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至五代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和光学显微镜(OM)对上林湖后司岙窑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粗质和瓷质匣钵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研究表明:(1)后司岙窑晚唐五代时期瓷质匣钵和粗质匣钵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存在差异,即二者所用原料不同,推测晚唐时期后司岙窑工已认识到瓷质匣钵以及用釉密封装烧工艺的独特作用,开始有针对性地挑选原料用于烧制秘色瓷的瓷质匣钵。(2)晚唐时期瓷质匣钵和秘色瓷胎体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基本相近,但五代时期瓷质匣钵和秘色瓷的胎体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3)后司岙窑瓷质匣钵密封釉与秘色瓷釉的化学组成差异明显,且瓷质匣钵釉各氧化物含量的波动范围较大,表明其釉料配方与秘色瓷釉料配方不同。推测古代窑工已认识到匣钵釉仅仅起密封作用,因此仅使用剩余青瓷釉料或随意配制一些釉料即可,无需使用固定的釉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司岙窑址 秘色瓷 瓷质匣钵 化学组成 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浙江慈溪市越窑石马弄窑址的发掘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嘉励 沈岳明 +6 位作者 郑建华 徐军 谢纯龙 厉祖浩 夏朝日 孙国平 李永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72,共14页
The Shimanong kiln-site is situated on the shore of the Baiyang Lake at Baiyang village of Minghe town in Cixi city; and, lying about 2.5km apart from the Shanglin Lake area, the producing center of Yue ware, it const... The Shimanong kiln-site is situated on the shore of the Baiyang Lake at Baiyang village of Minghe town in Cixi city; and, lying about 2.5km apart from the Shanglin Lake area, the producing center of Yue ware, it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hanglin Lake Kilns. In 1999, a rescuing excavation on the site revealed a dragon-shaped kiln commonly-seen in the Zhejiang area, which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of the mountain slope and consists of the head, body and tail. The deposits show the superimposition of the kiln's ruin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To the south of the kiln is a wall constructed of saggers, which must have been remains of an auxiliary building. The porcelain unearthed is celadon, mostly coated with greenish-yellow, green or greenish-gray glaze and featuring variety in type and shape.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kiln implements. The primary deposits revealed in the excav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which go back, respectively, to the turn between the mid and late stages of the Tang period, the final stage of the Tang to the early Five Dynasties period, and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石马弄窑址 慈溪市 历史文化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工艺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丁银忠 谢西营 +4 位作者 沈岳明 郑建明 谢纯龙 厉祖浩 王光尧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包括秘色瓷在内大量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和瓷质匣钵。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EDXRF)和热膨胀仪(DIL)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 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包括秘色瓷在内大量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和瓷质匣钵。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EDXRF)和热膨胀仪(DIL)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普通越窑青瓷、瓷质匣钵胎釉元素组成和胎体的烧成温度进行测试分析。初步研究表明:(1)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普通越窑青瓷和瓷质匣钵胎体的元素组成无明显差异;秘色瓷在原料选择和淘洗方面上略显较为精细。(2)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的元素组成亦比较接近,据釉料配方的物理化学性能判断皆属于具有明亮光泽的高钙釉。(3)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胎体、普通越窑青瓷胎体和瓷质匣钵的理论烧结温度较为接近,而测试获得胎体的烧成温度略有差异,其中晚唐、五代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体的烧成温度较高,约1220℃左右,而晚唐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的烧成温度基本处于1150~1200℃间,五代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的烧成温度处于1120~1190℃间,呈现出无论晚唐或五代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体的烧成温度均皆略高于秘色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司岙窑址 秘色瓷 元素组成 烧成温度
原文传递
浙江省慈溪市童家岙遗址2009年试掘简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国聪 丁友甫 +5 位作者 谢纯龙 姚宗亚 肜海元 刘文平 雷少 刘晓红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9,I0003,I0004,共16页
童家岙遗址位于慈溪市横河镇童家岙村,2009年通过试掘出土了丰富的河姆渡文化早、晚期遗迹、遗物和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晚期道路遗迹保存完好,为河姆渡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关键词 童家岙遗址 河姆渡文化 道路遗迹
原文传递
超前推进的上林湖文保工作
11
作者 谢纯龙 博雅 《世界遗产》 2017年第5期102-103,共2页
上林湖的文物保护工作起步非常早。上林湖越窑遗址早在1963年就经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慈溪市政府于1987年批准建立了上林湖文保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管理的常设机构。
关键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 保护管理 常设机构 遗址 市政府 越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