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烟草病毒种群及其发生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3 位作者 谢莉妍 段永平 周仲驹 胡翠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5-32,共8页
1984—1991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烟区的烟草病毒有TMV-C,Tom,YM和RS株系,CMV-C,Yel和TN株系,以及TEV,TLCV,TRV,TRSV,TSV,TVBMV,ToAV,ToBRV,PVX,... 1984—1991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烟区的烟草病毒有TMV-C,Tom,YM和RS株系,CMV-C,Yel和TN株系,以及TEV,TLCV,TRV,TRSV,TSV,TVBMV,ToAV,ToBRV,PVX,PVY,其中以CMV-C和TMV-C为优势株系,分别占样品总数的27.8%和27.7%。各种病毒(株系)及其发生的频率因地区和年份而有所不同。在田间各种病毒(株系)的株发病率因烟草品种、烟苗来原和前作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种群 发生频率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Ⅱ.病害的分布和损失 被引量:87
2
作者 林奇英 谢联辉 +2 位作者 周仲驹 谢莉妍 吴祖建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21-425,共5页
1973—1990年的实地调查和标样鉴定结合有关报道明确,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辽宁和台湾等16个省区,其中在福建已波及36个县市.以四优2号和黎... 1973—1990年的实地调查和标样鉴定结合有关报道明确,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广西、广东、云南、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辽宁和台湾等16个省区,其中在福建已波及36个县市.以四优2号和黎明粳为供试品种,采用同期播种、分期接种方法,明确了水稻三叶期、五叶期和分蘖始期接种发病的损失可达79%-100%;分蘖盛期接种发病的,减产50%-70%;幼穗分化期40%-50%;孕穗期10%-15%;齐穗期1-3%;乳熟期不受影响.2个品种趋势一致,以黎明粳受害大些.这一结果打破了以往把幼穗分化期以前作为病害感染的界线,并可为病害测报和治虫防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分布 损失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Ⅱ.病害的症状和传播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奇英 谢联辉 +2 位作者 谢莉妍 周仲驹 宋秀高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4-28,共5页
采用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接种可使水稻产生卷叶型和展叶型2种症状.4个粳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卷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多呈展叶型;4个籼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展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均为展叶型.灰飞虱(Laodelpha... 采用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接种可使水稻产生卷叶型和展叶型2种症状.4个粳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卷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多呈展叶型;4个籼稻品种,在三叶期接种多呈展叶型,在幼穗分化期接种均为展叶型.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对 RSV 的获毒个体率为25%—30%,高者可达50%以上;其传病能力与获毒取食和接种取食时间的长短有关.灰飞虱的传毒力因产地、翅型、性别和虫期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症状 传播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 Ⅲ.病害的病原性质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联辉 周仲驹 +2 位作者 林奇英 宋秀高 谢莉妍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系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所致.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性方式并经卵传播,介体灰飞虱有明显的间歇传毒现象.提纯病毒制剂具有典型的核蛋白紫外吸收曲线,最大吸收260nm,最小吸收245nm,... 水稻条纹叶枯病系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所致.病毒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持久性方式并经卵传播,介体灰飞虱有明显的间歇传毒现象.提纯病毒制剂具有典型的核蛋白紫外吸收曲线,最大吸收260nm,最小吸收245nm,A260/280=1.54.病毒粒体长丝状,粒体直径约8nm,与日本的水稻条纹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将提纯病毒制剂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其效价可达1∶2048.采用该抗血清,通过免疫扩散和ELISA间接法反应,可很灵敏地检测病叶中的R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病原 形态 血清学
下载PDF
水稻簇矮病毒: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1 位作者 谢莉妍 陈昭炫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水稻簇矮病毒(RBSV)是由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ceps)和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传播的持久性病毒,但不经卵传递;病害表现有奇特的多蘖症或节枝症,且其病株汁液与水稻矮缩病毒(RD... 水稻簇矮病毒(RBSV)是由黑尾叶蝉(Nephotetixcincticeps)和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s)传播的持久性病毒,但不经卵传递;病害表现有奇特的多蘖症或节枝症,且其病株汁液与水稻矮缩病毒(RDV)抗血清不起免疫反应.采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RBSV提纯制剂,提纯制剂经紫外扫描,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曲线,A260/280=1.64.在电镜下观察提纯病毒,可见大量比较均一的球状粒体,直径为60.0nm.病毒粒体有双层衣壳,蛋白亚基清晰可辨.通过免疫扩散和免疫电镜试验,病毒粒体与RBSV抗血清有明显的血清学反应,而这种抗血清与RDV、水稻瘤矮病毒(RGDV)不起反应.提纯RBSV制剂以苯酚-甲基苯酚-SDS方法提取核酸.将其注射到昆虫介体内,具有侵染性.核酸制品有典型的核酸紫外吸收曲线,A260/280=2.02.根据核酸在不同离子强度下对RNase的稳定性等的测定,表明其核酸属双链RNA.根据紫外吸收测定,RNA在RBSV粒体中的含量为17.5%.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RNA的总分子质量为16.66×106.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70×106、2.30×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簇矮病毒 病毒性质 传毒介质 呼肠孤病毒属
下载PDF
中菲水稻病毒病的比较研究Ⅴ.水稻种质对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2 位作者 谢联辉 谢莉妍 宋秀高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网箱集团接种结合玻管定苗定虫接种技术,测定比较了中菲栽培稻的81个品种和野生稻的3个种,对两国水稻东格鲁病和水稻草状矮化病的病原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筛选出了能同时抗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RTSV)、水稻东格鲁杆状病... 采用网箱集团接种结合玻管定苗定虫接种技术,测定比较了中菲栽培稻的81个品种和野生稻的3个种,对两国水稻东格鲁病和水稻草状矮化病的病原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筛选出了能同时抗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RTSV)、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RTBV)和水稻草状矮化状病毒(RGSV)的3个株系以上的多抗性抗源─中山红无名种、Oryzanivara和O.officinalis,高抗这些病毒两个株系以上的多抗性品种─汕优桂33、金早6号、HB437、Pankhari203、IR28、IR58和赤块矮选.高抗RTSV、RTBV介体黑尾叶蝉的品种─IR28、GamPai3012-15和Pankhari203,高抗RGSV介体褐飞虱的品种─IR28和IR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草状矮化病毒 东格鲁病毒
下载PDF
水稻簇矮病的研究Ⅴ.病害的年际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1 位作者 谢莉妍 赖桂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病区四个县和非病区一个县1976~199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簇矮病毒(RBSV病害的发生、消长在年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稻株易感阶段介体叶蝉的种群数量及其传病潜能一一带毒率、亲和率和传毒天率的变化而变化。有的... 病区四个县和非病区一个县1976~199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簇矮病毒(RBSV病害的发生、消长在年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稻株易感阶段介体叶蝉的种群数量及其传病潜能一一带毒率、亲和率和传毒天率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年份虽然介体叶蝉带毒率不高,但其绝对虫口密度大,也能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簇矮病 植物病害 年际变化
下载PDF
水稻簇矮病的研究Ⅵ.水稻种质对病毒的抗性评价
8
作者 林奇英 谢联辉 谢莉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5-308,共4页
以本室保存的RBSV沙县毒源,经人工饲养纯化的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 ps)带毒虫,采用笼罩集团接种法,结合试管定苗定虫接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在供试的156个水稻种质材料中,未见免疫类型,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其稻苗... 以本室保存的RBSV沙县毒源,经人工饲养纯化的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 ps)带毒虫,采用笼罩集团接种法,结合试管定苗定虫接种法,进行抗性测定。结果在供试的156个水稻种质材料中,未见免疫类型,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其稻苗发病率在2.09%~88.51%,其中属于高抗的类型有包胎矮、包胎矮选、赤块矮3号和珍龙选3号等品种,可供病区推广使用或作为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高抗品种不仅能明显降低病苗率、延长病害潜育期,而且能显著缩短带毒虫的寿命、降低无毒虫的获毒率、减少病株内的病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簇矮病 病毒 抗病性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