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谢蓝华
肖南
+3 位作者
张嘉怡
江东文
杜冰
杨公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3.5%、酶解pH4.8的条件下酶解预处理3 h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1.5 h,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5.82%,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6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复合酶解
醇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1 位作者
张嘉怡
杨公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4-238,共5页
作为一种高效温和的新型绿色分离体系,双水相萃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分离工程、药物化学分析、食品化工等领域,因此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近5年来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食...
作为一种高效温和的新型绿色分离体系,双水相萃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分离工程、药物化学分析、食品化工等领域,因此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近5年来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食用色素及香味物质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双水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技术
蛋白质
多糖
维生素
矿物质
酶
色素
香味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3 位作者
叶琼娟
张嘉怡
杨涛
杨公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3期7-12,共6页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添加量7.5μL/g,pH值4.0,温度55℃,酶解预处理1.5h后,液固比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液固比30mL/g,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57%。与传统醇提法(0.39%)相比,黄芪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4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总黄酮
纤维素酶
醇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提取方法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1 位作者
张嘉怡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以单枞茶叶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单一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酶法提取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相比较,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吸水性、持水力、起泡性和乳化性...
以单枞茶叶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单一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酶法提取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相比较,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吸水性、持水力、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提高了25%、43.43%、8.79%、5.57%,吸油性降低了8.67%;挤压膨化预处理酶法提取茶渣蛋白吸水性、持水力、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提高了34.73%、86.87%、18.01%、12.46%,吸油性降低了18.50%;挤压膨化预处理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蛋白
改性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壳粉制备酵母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3 位作者
叶梦晴
崔静
张相生
黄海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3-248,共6页
以废弃啤酒酵母和鸡蛋壳为原料,首先对挤压膨化后的酵母粉酶解处理,以酵母多肽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正交优化了酵母多肽的酶解参数:料液比1∶20(g/mL)、酶添加量15μL/g、酶解时间4h;进而将制备好的酵母多肽溶液与蛋壳...
以废弃啤酒酵母和鸡蛋壳为原料,首先对挤压膨化后的酵母粉酶解处理,以酵母多肽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正交优化了酵母多肽的酶解参数:料液比1∶20(g/mL)、酶添加量15μL/g、酶解时间4h;进而将制备好的酵母多肽溶液与蛋壳酸解液进行螯合,在单因素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螯合工艺条件:酵母多肽与蛋壳酸解液体积比20∶1(mL/mL),pH7.2,螯合温度42.4℃,螯合时间46min,此时螯合率为87.11%。本研究为提高禽蛋下脚料和啤酒废酵母的附加值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啤酒酵母
多肽螯合钙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
被引量:
5
6
作者
谢蓝华
张相生
+2 位作者
张嘉怡
杨公明
杜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5,共4页
以废弃鸡羽毛为试验材料,对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中的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料液比、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5个单因素对鸡羽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4水平进行...
以废弃鸡羽毛为试验材料,对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中的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料液比、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5个单因素对鸡羽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鸡羽毛经膨化预处理后,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即料液比1∶2、酶解pH7.0、酶解温度70℃、酶添加量0.5%和酶解时间24h时,鸡羽毛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达41.2%,比未作任何处理的提高了9.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
酶解
组合技术
鸡羽毛
蛋白粉
饲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冷榨茶油为基质制取护肤霜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检测
被引量:
7
7
作者
谢蓝华
李月丰
+3 位作者
唐鑫
肖潇
杜冰
夏延斌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1年第3期29-32,38,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价的方法探讨冷榨茶油护肤霜的最佳生产工艺。以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为工艺条件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冷榨茶油护肤霜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分两次缓慢添加到油相,乳化...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价的方法探讨冷榨茶油护肤霜的最佳生产工艺。以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为工艺条件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冷榨茶油护肤霜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分两次缓慢添加到油相,乳化温度为70℃,乳化时间为25min,搅拌速度为1400r/min。按照此工艺所制得的冷榨茶油护肤霜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润肤保湿、创伤修复、消炎止痒等护肤功能。成品色泽乳白,气味清香自然,组织形态均匀细腻,并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茶油
护肤
工艺
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浸提槟榔碱
被引量:
2
8
作者
谢蓝华
肖南
+2 位作者
焦艳丽
杨公明
杜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21-223,227,共4页
以干槟榔壳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槟榔碱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槟榔壳中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
以干槟榔壳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槟榔碱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槟榔壳中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pH对槟榔碱提取率影响较大,其次是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影响较小。在酶添加量为2.5%,温度为60℃,pH3.6的条件下酶解4h后,75%乙醇浸提1h时,槟榔壳中槟榔碱的提取率达到0.8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复合酶解
乙醇浸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榨法和冷榨法制取茶油的品质差异及其在护肤美容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2
9
作者
谢蓝华
周春灵
+1 位作者
李伟云
夏延斌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7期58-61,65,共5页
阐述了冷榨法、热榨法制取茶油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由于加工温度的差异,冷榨茶油和热榨茶油品质差异大,冷榨茶油保留了大量的生育酚、皂苷、茶多酚、角鲨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热榨茶油的这些成分受热分解。茶油中的很多物质具有护肤美容作用...
阐述了冷榨法、热榨法制取茶油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由于加工温度的差异,冷榨茶油和热榨茶油品质差异大,冷榨茶油保留了大量的生育酚、皂苷、茶多酚、角鲨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热榨茶油的这些成分受热分解。茶油中的很多物质具有护肤美容作用,通过对冷榨茶油和热榨茶油的品质以及化妆品用油基质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冷榨茶油在护肤美容上的优越性,为新一代高级美容护肤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茶油
热榨茶油
护肤美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挤压膨化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
被引量:
51
10
作者
叶琼娟
杨公明
+1 位作者
张全凯
谢蓝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29-1334,共6页
挤压膨化技术以其连续性、高效性以及产品形态多样性而广泛应用于休闲、婴幼儿、速溶茶、面类、谷物等食品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挤压膨化设备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在蛋白质改性、膳食纤维改性和植物细...
挤压膨化技术以其连续性、高效性以及产品形态多样性而广泛应用于休闲、婴幼儿、速溶茶、面类、谷物等食品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挤压膨化设备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在蛋白质改性、膳食纤维改性和植物细胞壁破除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挤压膨化技术在改性和破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拓展挤压膨化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新应用
改性
破壁
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新资源食品——美藤果油
被引量:
39
11
作者
张嘉怡
杜冰
+3 位作者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美藤果是从厄瓜多尔引种于云南普洱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是一种高油脂、高蛋白、高维生素E含量的油料植物。直接冷榨提取的美藤果油理化指标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不需精炼,且食用安全无毒。与其他食用植物油...
美藤果是从厄瓜多尔引种于云南普洱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是一种高油脂、高蛋白、高维生素E含量的油料植物。直接冷榨提取的美藤果油理化指标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不需精炼,且食用安全无毒。与其他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比较,美藤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程度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由于美藤果的种植周期短、营养丰富,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和药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螺杆挤压对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
22
12
作者
杜冰
黄守耀
+2 位作者
姜龙波
谢蓝华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0-173,176,共5页
绿豆皮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富含膳食纤维,因其质构特殊、硬度高、口感差,所以加工利用率低。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绿豆皮进行挤压膨化处理,比较了挤压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变化,发现挤压改性后,可溶性膳食...
绿豆皮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富含膳食纤维,因其质构特殊、硬度高、口感差,所以加工利用率低。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绿豆皮进行挤压膨化处理,比较了挤压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变化,发现挤压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明显提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绿豆皮中膳食纤维改性的工艺条件,并对挤压前后绿豆皮的结晶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改性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压温度135~140℃,物料含水量17%,螺杆转速196r/min,供料速度831g/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8.5%,在挤压原料3.8%的基础上,提高了4.7%。由X-衍射分析得出挤压对绿豆皮的纤维素结晶性破坏较为明显,结晶度有较大降低,降低了8.7%,使绿豆皮的致密结构遭到破坏,易于粉碎,有效地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压
绿豆皮
膳食纤维
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黄芪黄酮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
7
13
作者
王超
杜冰
+3 位作者
谢蓝华
张嘉怡
林凤英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7-231,共5页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纤维素酶解法预处理从黄芪中提取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芪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添加量、提取温度、乙...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纤维素酶解法预处理从黄芪中提取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芪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添加量、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进行优化,得出黄芪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CTMAB添加量0.37%,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9℃,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实测值为4.192%,理论值为4.287%,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表面活性剂
纤维素酶
提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胶囊技术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14
作者
张嘉怡
杜冰
+3 位作者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42-1346,共5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和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些脂肪酸容易被氧化,并且气味不佳,因此有必要通过微胶囊技术对其进行包埋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喷雾干燥法、复合凝聚法、锐孔法、冷冻干燥法在制备不饱和度高的油脂粉...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和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些脂肪酸容易被氧化,并且气味不佳,因此有必要通过微胶囊技术对其进行包埋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喷雾干燥法、复合凝聚法、锐孔法、冷冻干燥法在制备不饱和度高的油脂粉末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新型壁材、玻璃态微胶囊、纳米微胶囊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显示,微胶囊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品中尼泊金酯预处理技术及测定方法
被引量:
3
15
作者
周洁静
鲍金勇
+2 位作者
谢蓝华
彭真福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5-359,共5页
尼泊金酯是一种广谱高效限量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用量监测及准确检测取决于预处理和测定两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直接稀释法、有机溶剂法、超声波辅助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5种预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3...
尼泊金酯是一种广谱高效限量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用量监测及准确检测取决于预处理和测定两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直接稀释法、有机溶剂法、超声波辅助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5种预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3种测定方法在食品中尼泊金酯检测中的应用,对各种预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原理、特点和效果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分析了预处理技术和测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酯
检测
预处理
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参肠胶原蛋白酶解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周洁静
谢蓝华
杜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01-1407,共7页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温度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方法分别探讨4种蛋白酶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能力,确定以木瓜蛋白酶为最佳用酶。采用木瓜蛋白酶对海参肠进行酶解,通过分析酶解液对Fe3+还原力、清除羟...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温度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方法分别探讨4种蛋白酶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能力,确定以木瓜蛋白酶为最佳用酶。采用木瓜蛋白酶对海参肠进行酶解,通过分析酶解液对Fe3+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及DPPH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酶解的最佳条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pH 7.0、时间4.0h、温度65℃,水解度达42.20%。结论酶解液对Fe3+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对羟自由基和DPPH都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肠
酶解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
8
17
作者
张嘉怡
谢蓝华
+3 位作者
杜冰
杨涛
李薇
杨公明
《农产品加工(下)》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考察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水提次数、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考察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水提次数、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解预处理后,水提温度对黄芪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料液比和水提次数,水提时间影响较小。在料液比1:12,水提温度100℃,水提时间1.5 h,水提3次,黄芪多糖提取率达4.76%,与传统水提法(3.09%)相比,黄芪多糖提取率提高了5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纤维素酶解
水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中药渣发酵功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
35
18
作者
周勇
金鑫
+1 位作者
谢蓝华
杜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4种菌种混合对复合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考察了菌种的不同比例对发酵产物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4种菌种混合对复合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考察了菌种的不同比例对发酵产物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为2∶1∶2∶1,水分与基料的质量比为1∶2,发酵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6~7,发酵时间为6d,多糖的质量分数为6.08%;菌体含量为1.5×107cfu/g,发酵效果较好。由此可见,该方法可使复合中药渣得到合理的利用,其发酵产物可作为功能饲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药渣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
功能饲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
被引量:
3
19
作者
谭五丰
杜冰
+3 位作者
谢蓝华
梁钻好
蔡巽楷
陈建航
《农业工程》
2014年第4期82-85,88,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在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2 h,pH值5.0,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49℃的优化条件下,芡实蛋白平均提取率达8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蛋白
酶法
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藤果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20
作者
谢蓝华
陈佳
+3 位作者
张晓琴
张嘉怡
陈军
杜冰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分析了美藤果油应用于护肤品的功能原理,探讨了美藤果油护肤霜的安全性、保湿性以及对皮肤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美藤果油护肤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性高,并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和持续锁水效果,能使皮肤粗糙度降低,皱...
分析了美藤果油应用于护肤品的功能原理,探讨了美藤果油护肤霜的安全性、保湿性以及对皮肤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美藤果油护肤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性高,并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和持续锁水效果,能使皮肤粗糙度降低,皱纹深度变浅,皮肤弹性增强。因此,美藤果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护肤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谢蓝华
肖南
张嘉怡
江东文
杜冰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071)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低值单枞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2009B090300138)
文摘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3.5%、酶解pH4.8的条件下酶解预处理3 h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1.5 h,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5.82%,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69.87%。
关键词
茶多酚
复合酶解
醇提
Keywords
tea polyphenols, composite- enzymolysis, ethanol extraction
分类号
TQ914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2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张嘉怡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4-238,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农业攻关项目(编号:2012B020311006)
文摘
作为一种高效温和的新型绿色分离体系,双水相萃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而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分离工程、药物化学分析、食品化工等领域,因此倍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近5年来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矿物质、酶、食用色素及香味物质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探讨双水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技术
蛋白质
多糖
维生素
矿物质
酶
色素
香味物质
Keywords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protein
polysaccharide
vitamins
minerals
enzyme
natural pigment
fragrance material
分类号
TS20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
14
3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叶琼娟
张嘉怡
杨涛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广一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出处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3期7-1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农业攻关项目(2012B020311006)
文摘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乙醇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6个单因素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四因素四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添加量7.5μL/g,pH值4.0,温度55℃,酶解预处理1.5h后,液固比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对黄芪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液固比30mL/g,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57%。与传统醇提法(0.39%)相比,黄芪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46.15%。
关键词
黄芪
总黄酮
纤维素酶
醇提
Keywords
Radix astragali
total flavonoids
cellulase
ethanol extrac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提取方法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张嘉怡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071)
文摘
以单枞茶叶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单一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挤压膨化预处理酶法提取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相比较,挤压膨化预处理碱法提取的茶渣蛋白吸水性、持水力、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提高了25%、43.43%、8.79%、5.57%,吸油性降低了8.67%;挤压膨化预处理酶法提取茶渣蛋白吸水性、持水力、起泡性和乳化性分别提高了34.73%、86.87%、18.01%、12.46%,吸油性降低了18.50%;挤压膨化预处理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茶渣蛋白
改性蛋白
功能特性
Keywords
tea- residue protein
modified protein
function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壳粉制备酵母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谢蓝华
杜冰
叶梦晴
崔静
张相生
黄海智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3-248,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11B090400542)
文摘
以废弃啤酒酵母和鸡蛋壳为原料,首先对挤压膨化后的酵母粉酶解处理,以酵母多肽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正交优化了酵母多肽的酶解参数:料液比1∶20(g/mL)、酶添加量15μL/g、酶解时间4h;进而将制备好的酵母多肽溶液与蛋壳酸解液进行螯合,在单因素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螯合工艺条件:酵母多肽与蛋壳酸解液体积比20∶1(mL/mL),pH7.2,螯合温度42.4℃,螯合时间46min,此时螯合率为87.11%。本研究为提高禽蛋下脚料和啤酒废酵母的附加值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鸡蛋壳
啤酒酵母
多肽螯合钙
响应面分析
Keywords
eggshell
beer yeast
polypeptide chelated calci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分类号
TS253.9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
被引量:
5
6
作者
谢蓝华
张相生
张嘉怡
杨公明
杜冰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河南大用集团
出处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5,共4页
文摘
以废弃鸡羽毛为试验材料,对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中的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考察料液比、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5个单因素对鸡羽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鸡羽毛经膨化预处理后,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即料液比1∶2、酶解pH7.0、酶解温度70℃、酶添加量0.5%和酶解时间24h时,鸡羽毛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达41.2%,比未作任何处理的提高了9.51倍。
关键词
膨化
酶解
组合技术
鸡羽毛
蛋白粉
饲料
Keywords
expansion
enzymolysis
combination technique
chicken feathers
protein powder
feed
分类号
S816.4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冷榨茶油为基质制取护肤霜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检测
被引量:
7
7
作者
谢蓝华
李月丰
唐鑫
肖潇
杜冰
夏延斌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1年第3期29-32,38,共5页
文摘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及感官评价的方法探讨冷榨茶油护肤霜的最佳生产工艺。以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为工艺条件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冷榨茶油护肤霜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分两次缓慢添加到油相,乳化温度为70℃,乳化时间为25min,搅拌速度为1400r/min。按照此工艺所制得的冷榨茶油护肤霜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润肤保湿、创伤修复、消炎止痒等护肤功能。成品色泽乳白,气味清香自然,组织形态均匀细腻,并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关键词
冷榨茶油
护肤
工艺
检测
Keywords
cold-pressed camellia oil skin care technology detection
分类号
TQ65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浸提槟榔碱
被引量:
2
8
作者
谢蓝华
肖南
焦艳丽
杨公明
杜冰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21-223,227,共4页
文摘
以干槟榔壳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槟榔碱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槟榔壳中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pH对槟榔碱提取率影响较大,其次是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影响较小。在酶添加量为2.5%,温度为60℃,pH3.6的条件下酶解4h后,75%乙醇浸提1h时,槟榔壳中槟榔碱的提取率达到0.8391%。
关键词
槟榔碱
复合酶解
乙醇浸提
Keywords
arecaline
compositeenzymolysis
ethanol extraction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榨法和冷榨法制取茶油的品质差异及其在护肤美容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2
9
作者
谢蓝华
周春灵
李伟云
夏延斌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7期58-61,65,共5页
文摘
阐述了冷榨法、热榨法制取茶油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由于加工温度的差异,冷榨茶油和热榨茶油品质差异大,冷榨茶油保留了大量的生育酚、皂苷、茶多酚、角鲨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热榨茶油的这些成分受热分解。茶油中的很多物质具有护肤美容作用,通过对冷榨茶油和热榨茶油的品质以及化妆品用油基质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冷榨茶油在护肤美容上的优越性,为新一代高级美容护肤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关键词
冷榨茶油
热榨茶油
护肤美容
Keywords
cold-squeezed camellia oil
hot-squeezed camellia oil
skin cosmetology
分类号
TS2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挤压膨化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
被引量:
51
10
作者
叶琼娟
杨公明
张全凯
谢蓝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29-133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811001)~~
文摘
挤压膨化技术以其连续性、高效性以及产品形态多样性而广泛应用于休闲、婴幼儿、速溶茶、面类、谷物等食品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挤压膨化设备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挤压膨化技术在蛋白质改性、膳食纤维改性和植物细胞壁破除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挤压膨化技术在改性和破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拓展挤压膨化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挤压膨化
新应用
改性
破壁
进展
Keywords
extrusion technology
new application
modification
cell wall disruption
progress
分类号
TS20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新资源食品——美藤果油
被引量:
39
11
作者
张嘉怡
杜冰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普洱联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文摘
美藤果是从厄瓜多尔引种于云南普洱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是一种高油脂、高蛋白、高维生素E含量的油料植物。直接冷榨提取的美藤果油理化指标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不需精炼,且食用安全无毒。与其他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比较,美藤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程度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由于美藤果的种植周期短、营养丰富,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和药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关键词
美藤果油
理化特性
脂肪酸组成
应用前景
Keywords
Sacha inchi 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分类号
F41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螺杆挤压对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
22
12
作者
杜冰
黄守耀
姜龙波
谢蓝华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0-173,176,共5页
文摘
绿豆皮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富含膳食纤维,因其质构特殊、硬度高、口感差,所以加工利用率低。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对绿豆皮进行挤压膨化处理,比较了挤压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变化,发现挤压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明显提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绿豆皮中膳食纤维改性的工艺条件,并对挤压前后绿豆皮的结晶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改性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压温度135~140℃,物料含水量17%,螺杆转速196r/min,供料速度831g/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8.5%,在挤压原料3.8%的基础上,提高了4.7%。由X-衍射分析得出挤压对绿豆皮的纤维素结晶性破坏较为明显,结晶度有较大降低,降低了8.7%,使绿豆皮的致密结构遭到破坏,易于粉碎,有效地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
关键词
双螺杆挤压
绿豆皮
膳食纤维
改性
Keywords
twin-scew extrusion
mungbean hull
dietary fiber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黄芪黄酮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
7
13
作者
王超
杜冰
谢蓝华
张嘉怡
林凤英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7-231,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农业攻关项目(2012B020311006)
文摘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纤维素酶解法预处理从黄芪中提取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黄芪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添加量、提取温度、乙醇浓度)进行优化,得出黄芪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CTMAB添加量0.37%,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9℃,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实测值为4.192%,理论值为4.287%,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小。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表面活性剂
纤维素酶
提取
Keywords
Astragalus
flavonoids
surfactant
cellulase ;extraction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胶囊技术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8
14
作者
张嘉怡
杜冰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普洱联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342-1346,共5页
文摘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和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些脂肪酸容易被氧化,并且气味不佳,因此有必要通过微胶囊技术对其进行包埋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喷雾干燥法、复合凝聚法、锐孔法、冷冻干燥法在制备不饱和度高的油脂粉末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新型壁材、玻璃态微胶囊、纳米微胶囊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显示,微胶囊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食品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微胶囊
制备方法
应用
Keyword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icroencapsulation
preparation
application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品中尼泊金酯预处理技术及测定方法
被引量:
3
15
作者
周洁静
鲍金勇
谢蓝华
彭真福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5-359,共5页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5EA780014)
东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91081010060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2C12101661)
文摘
尼泊金酯是一种广谱高效限量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用量监测及准确检测取决于预处理和测定两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直接稀释法、有机溶剂法、超声波辅助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5种预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3种测定方法在食品中尼泊金酯检测中的应用,对各种预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原理、特点和效果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分析了预处理技术和测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进展。
关键词
尼泊金酯
检测
预处理
测定
Keywords
parabens
examination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od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参肠胶原蛋白酶解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周洁静
谢蓝华
杜冰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01-1407,共7页
文摘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温度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度的影响。方法分别探讨4种蛋白酶对海参肠胶原蛋白水解能力,确定以木瓜蛋白酶为最佳用酶。采用木瓜蛋白酶对海参肠进行酶解,通过分析酶解液对Fe3+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及DPPH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酶解的最佳条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pH 7.0、时间4.0h、温度65℃,水解度达42.20%。结论酶解液对Fe3+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对羟自由基和DPPH都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
海参肠
酶解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sea cucumber intestine
enzymolysis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
8
17
作者
张嘉怡
谢蓝华
杜冰
杨涛
李薇
杨公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乌兰察布市广一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出处
《农产品加工(下)》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农业攻关项目(2012B020311006)
文摘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研究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考察水提温度、水提时间、水提次数、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在纤维素酶解预处理后,水提温度对黄芪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其次是料液比和水提次数,水提时间影响较小。在料液比1:12,水提温度100℃,水提时间1.5 h,水提3次,黄芪多糖提取率达4.76%,与传统水提法(3.09%)相比,黄芪多糖提取率提高了54.05%。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纤维素酶解
水提
Keywords
A 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ceUulase enzymolysis
water extraction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中药渣发酵功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
35
18
作者
周勇
金鑫
谢蓝华
杜冰
机构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文摘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4种菌种混合对复合中药渣进行固态发酵。考察了菌种的不同比例对发酵产物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为2∶1∶2∶1,水分与基料的质量比为1∶2,发酵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6~7,发酵时间为6d,多糖的质量分数为6.08%;菌体含量为1.5×107cfu/g,发酵效果较好。由此可见,该方法可使复合中药渣得到合理的利用,其发酵产物可作为功能饲料资源。
关键词
复合中药渣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
功能饲料
Keywords
complex herb-medicine dregs
multi-strains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functional feed
分类号
TQ920.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
被引量:
3
19
作者
谭五丰
杜冰
谢蓝华
梁钻好
蔡巽楷
陈建航
机构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肇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处
《农业工程》
2014年第4期82-85,88,共5页
文摘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在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2 h,pH值5.0,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49℃的优化条件下,芡实蛋白平均提取率达80.38%。
关键词
芡实
蛋白
酶法
工艺
Keywords
Gorgon nut,Protein,Enzymic method,Technology
分类号
TQ914.1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藤果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20
作者
谢蓝华
陈佳
张晓琴
张嘉怡
陈军
杜冰
机构
普洱联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日用化学品研究(技术)中心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XB037)
文摘
分析了美藤果油应用于护肤品的功能原理,探讨了美藤果油护肤霜的安全性、保湿性以及对皮肤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美藤果油护肤霜性能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性高,并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和持续锁水效果,能使皮肤粗糙度降低,皱纹深度变浅,皮肤弹性增强。因此,美藤果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美藤果油
护肤
应用
Keywords
saeha inchi oil skin care products application
分类号
TQ658.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工艺研究
谢蓝华
肖南
张嘉怡
江东文
杜冰
杨公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谢蓝华
杜冰
张嘉怡
杨公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工艺
谢蓝华
杜冰
叶琼娟
张嘉怡
杨涛
杨公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提取方法对茶渣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谢蓝华
杜冰
张嘉怡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蛋壳粉制备酵母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谢蓝华
杜冰
叶梦晴
崔静
张相生
黄海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利用膨化-酶解组合技术制备鸡羽毛蛋白粉
谢蓝华
张相生
张嘉怡
杨公明
杜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冷榨茶油为基质制取护肤霜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检测
谢蓝华
李月丰
唐鑫
肖潇
杜冰
夏延斌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浸提槟榔碱
谢蓝华
肖南
焦艳丽
杨公明
杜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热榨法和冷榨法制取茶油的品质差异及其在护肤美容上的应用研究
谢蓝华
周春灵
李伟云
夏延斌
《农产品加工(下)》
2010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挤压膨化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
叶琼娟
杨公明
张全凯
谢蓝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
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绿色新资源食品——美藤果油
张嘉怡
杜冰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双螺杆挤压对绿豆皮中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杜冰
黄守耀
姜龙波
谢蓝华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黄芪黄酮的工艺优化
王超
杜冰
谢蓝华
张嘉怡
林凤英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微胶囊技术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进展
张嘉怡
杜冰
谢蓝华
陈军
陈佳
杨公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食品中尼泊金酯预处理技术及测定方法
周洁静
鲍金勇
谢蓝华
彭真福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海参肠胶原蛋白酶解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周洁静
谢蓝华
杜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纤维素酶解辅助水提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
张嘉怡
谢蓝华
杜冰
杨涛
李薇
杨公明
《农产品加工(下)》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复合中药渣发酵功能饲料的研究
周勇
金鑫
谢蓝华
杜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
谭五丰
杜冰
谢蓝华
梁钻好
蔡巽楷
陈建航
《农业工程》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美藤果油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
谢蓝华
陈佳
张晓琴
张嘉怡
陈军
杜冰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