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学与《周易》美学的融通——王振复“文化易”研究方法与视野述评
1
作者 高石 谢金良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57-69,260,共14页
王振复先生的“文化易”研究,三十年如一日,努力汲取现代易学研究如“哲学易”“科学易”“考古易”“历史易”“思维易”等方法与长处,进而融通巫学与《周易》美学,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志在“以复古为解放”回向经典本身,以期为当代易... 王振复先生的“文化易”研究,三十年如一日,努力汲取现代易学研究如“哲学易”“科学易”“考古易”“历史易”“思维易”等方法与长处,进而融通巫学与《周易》美学,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志在“以复古为解放”回向经典本身,以期为当代易学研究的开新贡献力量。另外,王振复先生以思性与诗性共兼的学术要求与素养,阐释易学的诗性意蕴及美学的易学之魂,成为其“文化易”研究基本的理论品格,对当代易学研究亦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学 《周易》美学 文化易 王振复
下载PDF
江南文脉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使命 被引量:8
2
作者 谢金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江南,一个古老而鲜活的名词,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而又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中国精致文化生活的一个美好典型与范本。江南文脉的历史传承,启示我们必须把崇文重教、尚农乐耕、精益求精、中正和谐等精粹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江南,一个古老而鲜活的名词,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而又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中国精致文化生活的一个美好典型与范本。江南文脉的历史传承,启示我们必须把崇文重教、尚农乐耕、精益求精、中正和谐等精粹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文化基因 文化审美
下载PDF
中华文化审美基因初探——在中和之美研究基础上对“中”范畴的理解 被引量:4
3
作者 谢金良 樊高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1-131,共11页
在综述以往关于中和之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结合《周易》《论语》《中庸》等典籍中相关的文本材料,从易学与美学的视角来理解“中”范畴的本源流变。本文认为,《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和核心,《周易》学说内蕴的中和之美理... 在综述以往关于中和之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结合《周易》《论语》《中庸》等典籍中相关的文本材料,从易学与美学的视角来理解“中”范畴的本源流变。本文认为,《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和核心,《周易》学说内蕴的中和之美理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精髓,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和之美乃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一大基因;“中”作为哲学与美学范畴,其形成和确定与“和”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探寻中华审美文化基因的研究过程中,易学与美学研究者们应该对“中和之美”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之美 “中” 审美文化 审美基因
下载PDF
略论《周易》对两汉经学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金良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9-34,共6页
两汉是经学繁兴的时代,是易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美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回顾易学在两汉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周易》经传对两汉易学美学的影响至为深刻,尤其是汉代易学家的革新精神与创新成果,影响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变... 两汉是经学繁兴的时代,是易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美学承上启下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回顾易学在两汉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周易》经传对两汉易学美学的影响至为深刻,尤其是汉代易学家的革新精神与创新成果,影响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体现了对《周易》"中正和谐"审美观的坚持与创新。此外,在《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中,中和之美已然成为汉代经学家们共同认可的核心审美观。《白虎通义》融合今、古文经学的观点,试图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和汉代象数易学的思维方法,以中和之美作为最高审美价值观,来规范经学研读者乃至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审美思维与方式,充分体现《周易》经传确实对它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两汉 经学 美学
下载PDF
俯仰千古学术 堪称一代宗师——略论黄寿祺先生的学术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金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共11页
黄寿祺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汉语言文学专家、教育家、易学专家,又是才华横溢、硕果累累的旧体诗人。本文通过回顾其一生不平凡的学术经历,发现其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与人格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其学术研究在易学、经学、文学等方面... 黄寿祺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汉语言文学专家、教育家、易学专家,又是才华横溢、硕果累累的旧体诗人。本文通过回顾其一生不平凡的学术经历,发现其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与人格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其学术研究在易学、经学、文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便今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位20世纪的著名儒者之风范,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学术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寿祺 学术 易学 经学 文学
下载PDF
易理与佛理本无二致——论《周易禅解》的思想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谢金良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5,共7页
明末高僧(?)益智旭,通过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禅学解释,在理解易佛关系问题上勇于创新,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独特的禅易相通思想理论.本文以《周易禅解》文本内容为依据,结合《灵峰宗论》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从“易即易理贯彻始终”、“易... 明末高僧(?)益智旭,通过对《周易》经传文本的禅学解释,在理解易佛关系问题上勇于创新,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独特的禅易相通思想理论.本文以《周易禅解》文本内容为依据,结合《灵峰宗论》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从“易即易理贯彻始终”、“易理即自心之易理”、“易理即无住之佛理”等方面深入分析,揭示出“易理与佛理本无二致”是智旭的一大创新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澫益智旭 周易禅解 易理 佛理 掸易相通
下载PDF
郭沫若易学研究的主要特色 被引量:3
7
作者 谢金良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郭沫若先生的易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广泛性的影响,也很有特色。为了更好地评介郭氏易学,本文在简述学术界对郭氏易学主要评价基础上,针对郭沫若先生两篇易学论文,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特色,即祛魅、还原、创新、臆... 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郭沫若先生的易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广泛性的影响,也很有特色。为了更好地评介郭氏易学,本文在简述学术界对郭氏易学主要评价基础上,针对郭沫若先生两篇易学论文,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特色,即祛魅、还原、创新、臆测,并作简要分析。本文认为,郭氏易学研究的价值和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不足之处更应该引起学术研究者的警惕和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周易 易学
下载PDF
浅谈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金良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3,共8页
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 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文化 易学研究 学术传承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谢金良 《闽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5-49,共5页
繁体字与简体字都已成为中华汉字文化的有形载体,在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从文字发展规律看,简体字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但也掩盖不了繁体字深厚的审美智慧和文化蕴含。在面对简体字改革基本成功已既成事实的现状,我们既能... 繁体字与简体字都已成为中华汉字文化的有形载体,在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从文字发展规律看,简体字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但也掩盖不了繁体字深厚的审美智慧和文化蕴含。在面对简体字改革基本成功已既成事实的现状,我们既能充分意识到恢复繁体字的种种益处,也更为深入地领会到继续规范使用简体字对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能为妥善处理繁、简体字间存在的矛盾问题,早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加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体字 简体字 文化传承 个人思考
下载PDF
易学研究方法漫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金良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5,共6页
易学研究方法是传承和创新易学思想理论的必要手段,是实现易学研究目标的关键途径。本文结合易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以探讨问题的方式,深入思考和总结与易学研究方法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试图构筑一个探讨易学研究方法论的崭新平台,为研究... 易学研究方法是传承和创新易学思想理论的必要手段,是实现易学研究目标的关键途径。本文结合易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以探讨问题的方式,深入思考和总结与易学研究方法论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试图构筑一个探讨易学研究方法论的崭新平台,为研究易学提供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研究 方法论
下载PDF
综论我国古代易学及相关术数学的政治决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金良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5,共8页
我国古代的预测学,主要由原始占卜术、《周易》占筮学、术数学三部分组成。由于落后生产力条件的制约,我国历代的预测学术在各种政治决策中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术文化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为视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梳理和论证古代... 我国古代的预测学,主要由原始占卜术、《周易》占筮学、术数学三部分组成。由于落后生产力条件的制约,我国历代的预测学术在各种政治决策中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学术文化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为视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梳理和论证古代预测学术变异发展的脉络及其决策功用:原始占卜术对上古政治决策的左右;《周易》原理在政治决策中的功用;易学术数的发展对政治决策的影响。文中对易学与术数关系研究方面存在的个别问题,也发表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术数学 政治决策
下载PDF
道家审美观与时间问题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金良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2期14-20,共7页
以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的文本解读为范例,有助于审美观与时间观之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释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对时间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形成更为正确的时间观,由此才能更好地解读道家典籍中的审美观。在前... 以先秦道家典籍《老子》、《庄子》的文本解读为范例,有助于审美观与时间观之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释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对时间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形成更为正确的时间观,由此才能更好地解读道家典籍中的审美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时间问题为视角,以哲学美学关系为中心,在注重历史考据、典籍文本与义理思想相结合的同时,运用还原语境和纵横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来诠释文本思想,试图从审美与时间的角度来诠释先秦道家典籍的审美观念,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先秦道家 时间问题 方法论 文本解读 《老子》 《庄子》 美学研究
下载PDF
《春秋■梁传》正文训诂的价值体现
13
作者 谢金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76-82,共7页
训诂是从解释先秦经书发展而来的;训诂学本是经学的附庸。传记既是依附经义的产物,虽不专主于训释字句,但也自然要涉及训诂。《春秋梁传》作为正文体训诂的原始范式之一,无疑是研究我国早期训诂学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从训诂的内容... 训诂是从解释先秦经书发展而来的;训诂学本是经学的附庸。传记既是依附经义的产物,虽不专主于训释字句,但也自然要涉及训诂。《春秋梁传》作为正文体训诂的原始范式之一,无疑是研究我国早期训诂学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从训诂的内容、方法、术语三个方面阐述作者对《梁传》所含训诂材料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文训诂 训诂术语 训诂学 价值体 《春秋》 指称意义 被释词 公元年 之为言 色彩义
下载PDF
融旧铸新 别开生面——读《周易郑氏学阐微》有感
14
作者 谢金良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周易》研究 郑氏 《周易注》 易学思想 经典著作 《周易正义》 东汉时期 先秦时期
下载PDF
继往开来 推陈出新──《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评述
15
作者 谢金良 《周易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易学研究 《易》 研究方法 要籍 《周易》 易学史 强干弱枝 考据学 推陈 《四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思想衍论
16
作者 谢金良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9,共7页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思想是近代佛学大师欧阳渐先生提出来的。该文考察了欧阳渐对“佛法”的理解,并在对“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客观评判”、“如何合理发扬”欧阳渐“佛法”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同时,简要分析了该思想的成因、价...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思想是近代佛学大师欧阳渐先生提出来的。该文考察了欧阳渐对“佛法”的理解,并在对“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客观评判”、“如何合理发扬”欧阳渐“佛法”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同时,简要分析了该思想的成因、价值及其学术意义。该文认为:要客观评判欧阳渐的“佛法”思想,应该正确区分“佛法”与“佛教”、“佛学”的关系,全面理解其“佛法”思想,并根据“佛法”的实际来加以评价;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始终为人类所必需,乃是欧阳渐“佛法”思想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值得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法 欧阳渐 宗教哲学 学术意义
下载PDF
略论我国古代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
17
作者 谢金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典型史实为题材 ,借助逻辑学、语言学、写作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成果 ,来总结和论证我国古代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文章从政治辞说的理论根基入手 ,探讨逻辑论辩在政治辞说中的基础作用 ,并以古代公文的写... 本文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典型史实为题材 ,借助逻辑学、语言学、写作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成果 ,来总结和论证我国古代政治辞说的艺术技巧。文章从政治辞说的理论根基入手 ,探讨逻辑论辩在政治辞说中的基础作用 ,并以古代公文的写作范式为例具体分析政治辞说的写作技巧 ,以社会禁忌的广泛存在进一步透视在政治辞说运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避讳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辞说 逻辑论辩 写作要领 避忌技巧
下载PDF
试论中国政治辞说的形成及其效用
18
作者 谢金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政治辞说是政治话语的典范 ,源于人情辞说 ,用于政治场合 ,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政治辞说与人情辞说在原理和效用上大同小异 ,其完美的表达都离不开良好的素质训练 ,但在原则和策略上政治辞说明显更为严格和复杂。为了进一步探清政治辞... 政治辞说是政治话语的典范 ,源于人情辞说 ,用于政治场合 ,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政治辞说与人情辞说在原理和效用上大同小异 ,其完美的表达都离不开良好的素质训练 ,但在原则和策略上政治辞说明显更为严格和复杂。为了进一步探清政治辞说的形成及其在政治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人情辞说的运用原理、功能效用 ,以及提高辞说素质水平的训练方法等入手 ,对政治辞说的主要特点加以梳理和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辞说 政治辞说 原理效用 原则策略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易学与美学
19
作者 谢金良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中国易学”“中国美学”“中国易学与美学”相当于三门学问,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且都与中国哲学学科密切相关。中国易学体现着中国学术的主要特色,既是本源也是主干;中国美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既是中国思想观念的美学化,也是西... “中国易学”“中国美学”“中国易学与美学”相当于三门学问,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且都与中国哲学学科密切相关。中国易学体现着中国学术的主要特色,既是本源也是主干;中国美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既是中国思想观念的美学化,也是西方美学理论的中国化;中国易学与美学是中西学术的融通,主要思路源于《周易》中的中和之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哲学应该要有大格局,要更加重视中国易学与美学的研究,使中国思想、中国模式、中国话语在中国哲学理论体系的支撑下得到更好的阐释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哲学 中国易学与美学
下载PDF
“别现代”时期文学审美形态存在问题探析
20
作者 谢金良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由王建疆先生提出的“别现代”,已成为一个特定的学术词语。但从时间学的角度分析,该词语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难以进行准确的界定,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区别和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学审美,已然呈现出许多“别现代”时期的审美形态及其特征,... 由王建疆先生提出的“别现代”,已成为一个特定的学术词语。但从时间学的角度分析,该词语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难以进行准确的界定,需要从多个角度加以区别和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学审美,已然呈现出许多“别现代”时期的审美形态及其特征,值得加以认真研究和对待。面对“别现代”时期纷繁多样的审美价值观以及不断涌现的有违传统的文学审美形态,学术界在美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等方面理当建构更为宽容和开放的评判标准,以便引导创作者们和读者们选择更为合情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和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现代 文学 审美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