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对食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富强 刘惠萍 +3 位作者 莫国玉 谢锐姬 陈光明 侯金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评价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简称HBV DNA疫苗)诱导食蟹猴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果。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均分为5组(雌雄各半),分别重复肌注高剂量2000μg/kg、中剂量660μg/kg、低剂量200μg/kgEP介导HBV DNA疫苗,330μg... 目的评价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简称HBV DNA疫苗)诱导食蟹猴HB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果。方法30只食蟹猴随机均分为5组(雌雄各半),分别重复肌注高剂量2000μg/kg、中剂量660μg/kg、低剂量200μg/kgEP介导HBV DNA疫苗,330μg/kg EP介导的佐剂质粒和PBS对照。在不同时间点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血清抗-HBs水平并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的T细胞频数。结果食蟹猴接种不同剂量HBV DNA疫苗后第10周起均产生不同滴度的特异性抗体。16周时EP介导的HBV DNA疫苗高、中、低剂量组各3只食蟹猴中分别有3、2、3只HBsAg特异性IFN-γT细胞计数阳性;29周时高、中、低剂量组全部动物应答呈阳性,其计数结果分别为30.0±13.5SFCs/3×105PBMCs,30.7±26.3SFCs/3×105PBMCs及17.7±6.4SFCs/3×105 PBMCs;而相同时间点佐剂组和PBS对照组3只食蟹猴均为阴性。结论EP介导的HBV DNA疫苗能有效诱导食蟹猴产生HBsAg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 酶联免疫吸附斑点法 干扰素Ⅱ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HBV DNA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丛丽媛 李爱民 +4 位作者 吴庆军 李芸 杨海燕 谢锐姬 杨富强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HBV DNA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BV核心抗原为刺激物,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检测表面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者(A组)、e抗原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B组)、e抗原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C组)3类研究对象的IF... 目的探讨HBV DNA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BV核心抗原为刺激物,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测定法检测表面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者(A组)、e抗原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B组)、e抗原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C组)3类研究对象的IFNγ分泌细胞数量。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B、C3组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检测,并分别用荧光定量PCR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及AST、AL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s)平均数/106外周血单核细胞明显减少(P=0.000、0.022),C组SFCs平均数显著多于B组(P=0.000)。FACS检测结果表明,A组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高于B、C组,而B组Treg数量显著高于A、C组。B组HBV DNA水平最高,A组AST/ALT比值显著低于B、C组。结论 HBV感染者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善有利于清除病毒,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使疾病的转归较好,这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T淋巴细胞亚群 酶联免疫斑点测定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IFN-γ与IL-12诱导CIK细胞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丛丽媛 杨海燕 +2 位作者 周士吉 谢锐姬 杨富强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探讨IFN-γ与IL-12分别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免疫表型和杀伤活性的影响。分别以传统的IFN-γ、CD3 mAb、IL-2和IL-1α以及IL-12、CD3 mAb、IL-2和IL-1α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 探讨IFN-γ与IL-12分别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的体外扩增速度、细胞免疫表型和杀伤活性的影响。分别以传统的IFN-γ、CD3 mAb、IL-2和IL-1α以及IL-12、CD3 mAb、IL-2和IL-1α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两者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两组细胞的免疫表型,LDH法比较两者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两种CIK细胞的增殖速度无显著性差异,但IL-12启动的CIK细胞体外扩增时存活时间比常规CIK细胞长,并且其CD3+CD8+及CD3+CD56+细胞显著高于常规CIK细胞(P<0.05),CD3+CD4+和CD4/CD8显著低于常规CIK(P<0.05),并且其体外对K562的非特异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40∶1时显著高于常规CIK。IL-12诱导扩增的CIK中效应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同时抑制性T细胞比例降低,且体外该CIK细胞的杀伤能力较常规CIK好。故IL-12取代IFN-γ对CIK进行预刺激可增强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白介素12 免疫表型 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ELISPOT及FACS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丛丽媛 吴庆军 +3 位作者 李芸 杨海燕 谢锐姬 杨富强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9-412,共4页
为探讨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选取以流感多肽刺激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ELISPOT法检测其PBMC中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在以流感多肽为刺激物建立的流感质控细胞库的调控下,以HBV核心抗原为刺激物,检测表面抗... 为探讨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差异,选取以流感多肽刺激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ELISPOT法检测其PBMC中IFN-γ分泌细胞的数量。在以流感多肽为刺激物建立的流感质控细胞库的调控下,以HBV核心抗原为刺激物,检测表面抗体阳性的HBV感染者(A组)、e抗原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B组)、e抗原阴性的慢性HBV携带者(C组)三类研究对象的IFN-γ分泌细胞数量。同时,采用FACS方法对A、B、C组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Treg)检测。发现A与B、C组相比,斑点形成细胞数(SFC)/106PBMC明显减少(P=0.000及P=0.022),C组斑点形成细胞数显著多于B组(P=0.000)。FACS检测结果A组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A组显著高于B、C组,而Treg数量B组显著高于A、C组。表明通过ELISPOT及FACS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进行数量上和功能上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体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及判定疾病的发展、转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 酶联免疫斑点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