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知差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谢露洁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662018PY064)
-
文摘
国家文化海外传播在本质上取决于目标国受众对输出国文化的认知。当前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存在传播意义解释方式较单一,目标国受众对认知对象的认知差较大、认知动力不足等问题。有鉴于此,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寻求文化融合的认知地带等对策或能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效果。
-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海外传播
认知差
文化自信
-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
-
题名葛浩文翻译思想的“对话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谢露洁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
文摘
本文探讨葛浩文与中美文化、出版商/目标读者、原作者/源文本斡旋的复杂英译行为,重点论述他在译介心理、读者意识和翻译原则三方面内部呈现出的矛盾共存状态,以揭示其翻译思想中所体现的一种"对话性"的特质,对现当代中文小说英译有一定启发意义。
-
关键词
葛浩文
对话性
译介心理
翻译策略
翻译原则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葛浩文译介渠道的“资本”视角解读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谢露洁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
出处
《外文研究》
2016年第4期53-60,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662014BQ076)
-
文摘
本文运用布迪厄资本理论,对葛浩文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建立译介渠道的过程进行审视。研究发现,葛浩文在1970-1980年代通过文化资本的转化在有限生产场域完成了象征资本的原始积累,在1990年代通过适应商业市场规则在大规模生产场域强化了象征资本并形成了共同参与两种子场域的翻译选择策略,到21世纪后因其象征资本已成为一种权力形式而能够为其自主翻译选择创造译介渠道。本文尝试揭示葛浩文象征资本和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英译译介渠道相关问题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
关键词
葛浩文
译介渠道
象征资本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中学西渐之滥觞:耶稣会士对四书五经的译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谢露洁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出处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
文摘
对于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对四书五经的译介活动,过去认为是在分散和无序状态下进行的,同时代人之间很少彼此通气,不同时代的人之间也少有承袭关系。对这一译介活动及译作的全面梳理表明:译者内部存在种种联系并在各自翻译选择中透射出明确的翻译需要意识;礼仪之争这一历史背景作为儒籍翻译的起因和催化剂,其作用不容忽视;这次中学西渐的前因后果将有利于当下的中学传播。
-
关键词
耶稣会士
四书五经
礼仪之争
翻译需要
-
Keywords
the Jesuits
Confucian classics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translation needs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