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 被引量:6
1
作者 谢龙炜 顾在秋 蔡良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25-927,共3页
目的观察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选择本院自制柏竭珍珠膏(血竭、积雪草、当归、黄柏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京万红软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 目的观察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选择本院自制柏竭珍珠膏(血竭、积雪草、当归、黄柏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京万红软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第7,14,21 d时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创面细菌和毒素,有效控制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竭珍珠膏 烧伤 残余创面 京万红软膏
下载PDF
益气养阴汤治疗烧伤后自汗盗汗2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龙炜 顾在秋 虞俊杰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1643-1644,共2页
关键词 自汗盗汗 益气养阴汤 烧伤后 治疗 时时汗出 外界干扰 晚期患者
下载PDF
黄连膏治疗早期烧伤4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谢龙炜 顾在秋 蔡良良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2期2487-2488,共2页
目的:观察黄连膏治疗早期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早期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黄连膏治疗早期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早期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分泌物评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膏治疗早期烧伤疗效可靠,能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烧伤 黄连膏 创面 水肿
下载PDF
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使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龙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9例危重烧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O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9例危重烧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O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结果复苏后,两组患者的CVP、MAP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CVP、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复苏前后两组患者的HR、APACHEⅡ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R、APACHEⅡ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复苏后,其EVLWI、GEDVI以及ITBVI均有所提高.液体复苏前后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应用PiCCO监测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监测 危重烧伤患者 早期液体复苏 使用效果
下载PDF
昌源牌消毒粉治疗烧伤后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17例
5
作者 谢龙炜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并发症 耳软骨 骨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被引量:4
6
作者 蔡良良 吕国忠 +2 位作者 谢龙炜 虞俊杰 陆金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换药与应用SD-Ag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中药浸泡,采用中西药联合换药;对照组58例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外涂SD-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换药与应用SD-Ag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中药浸泡,采用中西药联合换药;对照组58例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外涂SD-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愈合2周后,治疗组瘢痕出现率(15例,21.4%)明显少于对照组(35例,60.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具有愈合快、疼痛轻、瘢痕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残余创面 中西医结合 磺胺嘧啶银霜 熏洗疗法
下载PDF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华强 华海应 +1 位作者 顾国忠 谢龙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中药浸泡异种皮对烧伤患者临床应用的研究
8
作者 吕国忠 虞俊杰 +1 位作者 谢龙炜 周红梅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6-397,共2页
目的寻求一种有效且能够调控烧伤创面愈合、防止伤后创面进行性损害的药性生物敷料。方法把处理好的异种皮(猪皮)浸泡于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红花、三七)中药中,猪皮作为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载体,作用于局部烧伤创面上,观察烧伤创面的... 目的寻求一种有效且能够调控烧伤创面愈合、防止伤后创面进行性损害的药性生物敷料。方法把处理好的异种皮(猪皮)浸泡于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红花、三七)中药中,猪皮作为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载体,作用于局部烧伤创面上,观察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中药异种皮应用烧伤创面后能加速创面的愈合,减轻病人的症状。结论经活血化瘀类中药处理后的猪皮能够减轻烧伤后进行性损伤,加速了烧伤创面的愈合,为一种有效的创面复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活血化瘀 异种皮 烧伤
下载PDF
中药合并CHAD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1例
9
作者 谢龙炜 《吉林中医药》 2005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卵巢癌 清热利湿 化瘀解毒 CHAD方案 医案
下载PDF
中药浸浴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在秋 谢龙炜 +1 位作者 丁羚涛 黄崇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比较中药浸浴与常规应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80例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成浸浴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浸浴组应用本院自制的中药配方进行浸浴,然后以柏竭珍珠膏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浸浴... 目的:比较中药浸浴与常规应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80例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成浸浴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浸浴组应用本院自制的中药配方进行浸浴,然后以柏竭珍珠膏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浸浴、换药;对照组以洗必泰外洗创面,常规1%磺胺嘧啶银纱布包扎,隔日换药;浸浴组浸浴前及浸浴后第7天分别作创面细菌培养,对照组和浸浴组同一时间点分别作创面细菌培养。观察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及疗效判定。结果:浸浴组创面细菌清除率82.5%,对照组创面细菌清除率40.0%,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疗效比较:浸浴组有效率85.0%;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残余创面细菌量直接影响创面愈合,中药配方浸浴能有效清除细菌,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创面 中药浸浴 细菌清除
下载PDF
切痂植皮联合VSD技术治疗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龙炜 虞俊杰 +1 位作者 黄崇根 钱科燕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8年第6期712-712,715,共2页
目的探究切痂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急诊四肢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四肢烧伤患者6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切痂植皮术,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包扎措施,实验组予以,VSD、... 目的探究切痂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急诊四肢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四肢烧伤患者6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切痂植皮术,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包扎措施,实验组予以,VSD、技术。对比两组植皮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创面细菌计数,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天创面细菌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皮后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四肢烧伤患者联合采用切痂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植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创面细菌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四肢烧伤 切痂植皮 VSD技术
原文传递
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7
12
作者 丁羚涛 杨敏烈 +3 位作者 朱宇刚 严炯 谢龙炜 吕国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肝素组和柠檬酸盐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床旁CBP治疗,肝素组患者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柠檬酸盐组患者采用局部柠檬酸盐抗凝。统计患者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CBP治疗时间达标率。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患者CBP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创面、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1)2组患者的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一致。柠檬酸盐组患者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长于肝素组。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肝素组(χ2=16.655,P〈0.01)。(2)2组患者CBP治疗前的PT、APTT、INR、FIB、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3、-1.006、0.203、0.039、-1.591、-0.824,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PT、APTT、INR、FIB分别为(14.2±1.6)s、(45±7)s、1.13±0.12、(3.5±0.6)g/L,PT、APTT明显短于肝素组的(15.5±1.4)、(53±6)s,INR明显小于肝素组的1.24±0.12,FIB明显高于肝素组的(3.0±0.6)g/L(t=2.395、3.321、2.395、-2.427,P〈0.05或P〈0.01)。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明显低于肝素组(t=2.520、2.710,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降低程度分别为(1.8±0.6)ng/mL、(143±69)mg/L,显著高于肝素组的(0.9±0.6)ng/mL、(95±50)mg/L(t=-4.033、-2.170,P〈0.05或P〈0.01)。(3)CBP治疗期间肝素组患者共21例次出现创面出血加重;10例次新发出血,其中气管切开处2例次,动静脉置管处8例次。柠檬酸盐组患者未出现出血加重及新发出血。CBP治疗后肝素组患者未出现电解质紊乱,柠檬酸盐组1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结论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应用于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CBP,对全身系统凝血状态影响较小,能有效降低烧伤脓毒症炎症反应,且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抗凝药 柠檬酸盐类 连续性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虞俊杰 吕国忠 +3 位作者 谢龙炜 过云 尹潮红 赵朋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创面愈合期和瘢痕增生期瘙痒的疗效。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烧伤后创面愈合期或瘢痕增生期有瘙痒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贻贝粘...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创面愈合期和瘢痕增生期瘙痒的疗效。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烧伤后创面愈合期或瘢痕增生期有瘙痒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贻贝粘蛋白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止痒效果及治疗后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缓解程度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3±0.5)分下降至治疗后(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对照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2±0.6)分下降至治疗后(8.1±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试验组的止痒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起效时间(12.0±1.3)min,对照组只有5例患者部分缓解,平均止痒起效时间(30±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1,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36±3.6)h,对照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0.5±0.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粘蛋白 瘢痕 伤口愈合 瘙痒症
原文传递
救治特重型烧伤患者五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在秋 吕国忠 +3 位作者 苏青和 虞俊杰 丁羚涛 谢龙炜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1-1301,共1页
关键词 特重型烧伤 烧伤患者 救治体会 烧伤面积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抗休克煎剂在烧伤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良良 谢龙炜 +3 位作者 虞俊杰 吕国忠 丁羚涛 陆金根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观察抗休克煎剂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休克患者以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抗休克... 目的观察抗休克煎剂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休克患者以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抗休克煎剂,1剂/d,150ml/剂。观察并记录两组者复苏前、复苏后24、48、72h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及烦躁、口渴、汗出、肢厥等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72h时,治疗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485、3.219、7.429,P均〈0.01),烦躁、口渴、汗出、肢厥休克症状的消失优于对照组(矿值分别为10.16、7.37、5.63、4.29,P均〈0.05)。结论抗休克煎剂配合治疗重度烧伤休克,可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减少后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抗休克煎剂 疗效
原文传递
健脾和胃煎剂配合西医防治烧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
16
作者 蔡良良 谢龙炜 +3 位作者 朱宇刚 赵朋 吕国忠 阙华发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1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比较健脾和胃煎剂配合西医防治与单纯西医防治烧伤患者胃肠道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 例烧伤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对照开放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 例.两组患者在积极处理创面的同时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目的比较健脾和胃煎剂配合西医防治与单纯西医防治烧伤患者胃肠道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 例烧伤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对照开放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 例.两组患者在积极处理创面的同时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组口服或鼻饲健脾和胃煎剂,每日1 剂,2 次/d,150ml/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商品名:快力),5mg/次,3 次/d.5d 为1 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疗后3d、7d 腹胀消失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疗后5d、7d 患者食欲、大便、精神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9 例,有效14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分别为3 例、15 例、6 例及75.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和胃煎剂配合西医治疗烧伤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胃肠功能障碍 健脾和胃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