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相位差谱统计规律探讨人造地震动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谭俊林 张文孝 王增光 《内陆地震》 2006年第1期40-47,共8页
针对相位差谱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选取西部67个强震记录计算了各自相位差谱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再将其转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相位差看作震级和震中距的函数,选取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 针对相位差谱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选取西部67个强震记录计算了各自相位差谱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再将其转为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相位差看作震级和震中距的函数,选取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均值和标准差随震级和震中距变化的关系式。最后对已知强震记录,将其震级和震中距代入回归方程求出均值和标准差,利用均值和标准差产生的地震动时程与实际记录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时程 相位差谱 对数正态分布 均值 标准差
下载PDF
银川地区M_L4级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宪伟 马禾青 +2 位作者 任雪梅 谭俊林 罗国富 《华南地震》 2014年第2期49-55,共7页
1970年以来银川地区ML4级地震在时间上丛集发生,分别从主震震前小震与震后余震分布特征、余震序列参数计算和震源机制解的角度,研究了以上地震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每次地震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计算余震参数的地震序列为非前... 1970年以来银川地区ML4级地震在时间上丛集发生,分别从主震震前小震与震后余震分布特征、余震序列参数计算和震源机制解的角度,研究了以上地震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每次地震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计算余震参数的地震序列为非前兆震群,这一点与实际相符;震源机制解显示几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主要属于银川隐伏断裂,并可能与该断裂附近的一系列次级断裂有关。分析认为几次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局部应力调整的结果,与未来该区域是否发生大震关系不大,同时可以推测未来该区域依旧可能发生类似震级的有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余震序列 银川地区 时间丛集 银川隐伏断裂
下载PDF
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谭俊林 《工业设计》 2016年第6期188-189,共2页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也在逐渐发展,而电气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益,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逐渐开始进行生产智能化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数控机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传统的数控机床电...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也在逐渐发展,而电气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益,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逐渐开始进行生产智能化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数控机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传统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已经不在适用当前的企业生产,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发展潜力,本文作者对当前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电气控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玛瑙省藤材色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4
作者 牛思杰 谭俊林 +3 位作者 孙小雨 武恒 黄赟 骆宗宁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3期24-31,共8页
为探究适合玛瑙省藤材的热处理条件,以饱和水蒸气做介质,选择150、170、190℃的温度条件和1、2、3 h的时间条件对试样进行热处理,测试热处理后藤材材色、化学成分、尺寸稳定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玛瑙省藤材材色有明显改变,... 为探究适合玛瑙省藤材的热处理条件,以饱和水蒸气做介质,选择150、170、190℃的温度条件和1、2、3 h的时间条件对试样进行热处理,测试热处理后藤材材色、化学成分、尺寸稳定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玛瑙省藤材材色有明显改变,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处理温度的上升,玛瑙省藤材材色逐渐加深;热处理后玛瑙省藤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明显改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纤维素含量占比逐渐增加,棕纤维素含量占比逐渐减小,苯醇抽提物含量占比在170℃以下逐渐减小、但在190℃时占比明显增加;经热处理后玛瑙省藤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升,且处理温度较处理时间为主要调控因素。由此可见,以饱和水蒸气做介质对玛瑙省藤材进行热处理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调控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提升玛瑙省藤材的尺寸稳定性,并可得到不同色彩梯度的玛瑙省藤材,可为玛瑙省藤材的加工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省藤 热处理 材色 化学成分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6级以上地震序列的最大余震统计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任雪梅 谭俊林 +1 位作者 马禾青 曾宪伟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8,共9页
依据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记录相对完备的6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统计研究了地震的破裂类型和不同破裂类型下余震序列特征等,得到了不同破裂类型下不同余震序列比例和优势分布、主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差的经验关系.主震与最大余... 依据1966年以来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记录相对完备的6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统计研究了地震的破裂类型和不同破裂类型下余震序列特征等,得到了不同破裂类型下不同余震序列比例和优势分布、主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差的经验关系.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关系线性较好,得到的经验公式可以为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同类地震的最大余震震级判定提供参考;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10天内的比例为43.8%~81.8%,正断型和走滑型中的孤立型的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10天内的比例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 序列类型 破裂类型 最大余震震级 时间间隔 主震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