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及毒力基因分析
1
作者 李冉 梁玉宜 +2 位作者 苏歆 麦东媚 谭俊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773-2778,共6页
目的统计院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分析CRKP的主要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了解其感染菌株分子流行病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下称该院)CRKP检出率,并收集该院2022年7-12月共计84株CRKP,统计... 目的统计院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分析CRKP的主要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了解其感染菌株分子流行病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下称该院)CRKP检出率,并收集该院2022年7-12月共计84株CRKP,统计菌株临床资料,PCR扩增相应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改良碳青霉烯灭活(mCIM)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结果2020-2023年该院年CRKP检出率较高,均>46.00%;收集2022年7-12月临床分离84例非重复CRKP菌株,呼吸道来源样本最多,占55.95%,患者以针灸康复科为主,占34.52%;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头孢类及超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仅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E呈现较高敏感性;mCIM试验阳性率为84.52%(71/84),其余15.48%结果为中性,未能判断是否产碳青霉烯酶。73株检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占86.90%,共涉及4种基因型,blaKPC、blaNDM、blaIMP、blaOXA-48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2.38%、1.19%、1.19%;其中1株同时携带blaKPC及blaNDM基因,同时检出多种β内酰胺酶,blaSHV、blaTEM、blaCTX-M-9、blaCTX-M-1的检出率分别为96.43%、78.57%、64.29%、2.38%,5种毒力基因blaiucA、blarmpA2、blairoB、blapeg-334、blarmpA检出率分别为42.86%、41.67%、27.38%、3.57%、2.38%;同时携带3种及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占比为17.85%(15/84)。结论该院CRKP检出率较高,耐药情况严峻,耐药基因以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为主;出现较高比例的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感染防控情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控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某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刘灿华 蔡栋昊 +2 位作者 李冉 苏歆 谭俊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9期3267-3271,共5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21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培养阳性菌株数据,筛选出221例非重复大肠埃希菌...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21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培养阳性菌株数据,筛选出221例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药敏结果,其中男95例(42.99%),女126例(57.01%),年龄26~97岁。根据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分为产ESBLs组(105例)和非产ESBLs组(116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结果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院内血培养阳性552例,其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221例。患者主要来自针康科(55例)和肿瘤科(31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105株,占总数的47.51%。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54.30%)、复方新诺明(50.68%)、头孢曲松(53.39%)和头孢呋辛(53.85%)的耐药率较高,但对阿米卡星(3.62%)和亚胺培南(5.43%)、厄他培南(5.43%)2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均P<0.05)。结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主要分布在针康科和肿瘤科。大部分菌株产ESBLs,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但是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临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大肠埃希菌 临床特征 耐药分析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谭俊青 李蔼文 +2 位作者 王康椿 黄双旺 周兵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及体内抗菌实验,观察中药颗粒剂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联合作用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8种中药颗粒剂(五倍子、黄连、黄芩、薄荷、连翘、乌梅、五味子及大黄)相结合,通... 目的通过体外及体内抗菌实验,观察中药颗粒剂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联合作用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8种中药颗粒剂(五倍子、黄连、黄芩、薄荷、连翘、乌梅、五味子及大黄)相结合,通过计算各自单用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观察其对36株PDR-AB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适当的方案分组后通过检测中性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研究其对PDR-AB感染小鼠的抑菌作用。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五倍子、黄连及黄芩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五味子、薄荷及连翘具有相加作用,联合乌梅和大黄显示为无关作用,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五倍子比单用药能更显著地降低感染小鼠的中性粒细胞数量、TNF-α及PCT水平。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五倍子联用对PDR-AB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由PDR-AB引起的重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中药
下载PDF
双向通讯技术在临床自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俊青 钮心怡 +1 位作者 陈波 黄海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双向通讯技术利用现有医院管理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数据互相连接和信息共享,实现自动化生化仪与LIS实时通讯。方法以Windows 2000为服务器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Power、Builder8.0为前台开发... 目的双向通讯技术利用现有医院管理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数据互相连接和信息共享,实现自动化生化仪与LIS实时通讯。方法以Windows 2000为服务器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Power、Builder8.0为前台开发工具,Visual C编写仪器接口软件,形成局域网,串口将自动化生化仪连接。并与HIS信息系统网络连接。结果自动化生化仪通过双向通讯软件,读取标本容器上条形码,自动获取检验项目信息,无需手工录入。结论通过双向通讯技术应用于的临床自动化生化仪,改变传统工作流程,实现临床实验室工作的自动化,杜绝不必要人为差错。达到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自动化 自动数据处理
下载PDF
CO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原位红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谭俊青 计扬 肖文德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文章研究了在常压下,CO在钯催化剂上与亚硝酸甲酯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的反应动力学。为了消除催化剂床层中的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较好地揭示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规律,动力学的考察在无梯度反应器中进行。根据原位红外实验结果分析提... 文章研究了在常压下,CO在钯催化剂上与亚硝酸甲酯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的反应动力学。为了消除催化剂床层中的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较好地揭示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规律,动力学的考察在无梯度反应器中进行。根据原位红外实验结果分析提出反应机理模型和实验测得的CO转化率与温度,空速,原料配比的关系,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CO的吸附为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偶联反应 草酸二甲酯 本征动力
下载PDF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谭俊青 潘慧娟 +3 位作者 钟力 李前宁 钮心怡 毛江洪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组量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颗粒剂组方灌胃,观察各组小鼠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灌胃14天后,对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菌移位现象、肠道菌群和肠道病理切片等进行分析。结果: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试验期间体重增长缓慢,灌胃14天后其肠道益生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杆菌比大于1/3,出现了菌群结构失调;回肠黏膜变薄,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细菌移位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淋巴细胞数明显少(P<0.05)。低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结论:高、中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 黄莲解毒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PDR-AB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俊青 李蔼文 +2 位作者 王康椿 黄双旺 周兵 《四川中医》 2016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采用K-B法选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根据微量肉汤稀释方法对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两种方法中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 目的: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采用K-B法选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0株,根据微量肉汤稀释方法对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两种方法中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情况进行检测,并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情况。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方法中,两种药物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MIC_(range)(7.32±0.25)μg/ml、MICG(5.42±0.48)μg/ml与单独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对PDR-Ab的MIC_(range)(11.54±0.31)μg/ml、MICG(12.47±0.42)μg/ml相比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282、78.1598,p=2.4855×10-88、4.2424×10-90)。结论: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抑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抗菌活性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将该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后,显著降低了最小抑菌浓度,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中药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应用McMSP分析Rassfl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8
作者 谭俊青 钮心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应用McMSP分析抑癌基因Rassfl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同时比较MSP与McMSP之间的异同。方法(1)对常规甲基特异性PCR(MSP)扩增后的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MCA);(2)将SYBRGreenⅠ直接加入PCR反应前体系进行扩增;(3)探索McMSP... 目的应用McMSP分析抑癌基因Rassfl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同时比较MSP与McMSP之间的异同。方法(1)对常规甲基特异性PCR(MSP)扩增后的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MCA);(2)将SYBRGreenⅠ直接加入PCR反应前体系进行扩增;(3)探索McMSP分析的灵敏度,将标本按1:10、1:100、1:500、1:1000、1:5000、1:10000稀释后,分别行MSP和McMSP。结果(1)不应用商业试剂盒同时将SYBRGreenⅠ浓度降低,仍能获得较好结果;(2)Q—PCRMCA能将完全甲基化和完全未甲基化DNA标本区分;(3)在将DNA标本1:10000稀释后(DNA量〈2pg)仍可以检测到所需要的目的产物,而常规MSP在1:100稀释(DNA量〉100pg)时就已不能检测到产物;(4)McMSP区分正常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的能力较常规MSP大大增强。结论利用Q—PCRMCA分析Rassfl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迅速准确,操作简便,结果以曲线形式给出,具有较常规MSP更高的灵敏度和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熔解曲线分析 DNA甲基化 SYBR Green
下载PDF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黏膜的影响
9
作者 谭俊青 潘慧娟 +1 位作者 钟力 李前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7期2516-251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根据传统黄连解毒汤的配方,用相对应的单味中药颗粒剂组成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进行灌胃;与正常小鼠比较,观察黄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根据传统黄连解毒汤的配方,用相对应的单味中药颗粒剂组成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进行灌胃;与正常小鼠比较,观察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组和正常组均未出现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完整,球杆菌比例正常;高、中剂量组细菌移位现象明显,回肠黏膜损伤脱落,盲肠水肿,盲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可见球杆菌比大于1/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中剂量黄连解毒颗组方粒剂一定时间后,小鼠肠道组织黏膜损伤,出现细菌移位及球杆菌比例失调现象,而低剂量对小鼠肠道组织无明显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 肠黏膜损伤 细菌移位 小鼠
下载PDF
CA1500凝血仪配套D-二聚体试剂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探讨
10
作者 谭俊青 李蔼文 周兵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8期248-248,250,共2页
目的:探讨CA1500凝血仪配套D-二聚体试剂在AU400生分仪上的应用。方法:用CA1500凝血仪配套D-二聚体试剂在AU400生化分析仪上建立D-二聚体定量检测系统,根据NCCLS系列文件(EP5-A2、EP6P、EP-9A2)和其它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所建... 目的:探讨CA1500凝血仪配套D-二聚体试剂在AU400生分仪上的应用。方法:用CA1500凝血仪配套D-二聚体试剂在AU400生化分析仪上建立D-二聚体定量检测系统,根据NCCLS系列文件(EP5-A2、EP6P、EP-9A2)和其它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所建立的系统进行精密度、线性、方法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41~3.35%和2.99—4.43%;线性达4600μg/L;根据EP9-A2实验方案,比较分析AU400生化仪的检测系统与CA1500凝血仪检测系统测定D-二聚体的结果,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9681X+5.4151(r2=0.9893),预期偏差可接受。结论:在Au400生化仪上建立的D-二聚体定量检测系统的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试剂 NCCLS性能评价
下载PDF
Pd/α-Al_2O_3催化CO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21
11
作者 林茜 计扬 +1 位作者 谭俊青 肖文德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5-329,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d/α-Al2O3催化剂上CO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原料气CO和亚硝酸甲酯进入原位反应池的顺序,使反应过程更加直观.实验结果表明,CO偶联反应发生在桥式吸附态的CO和气相的亚硝酸甲酯之间,C...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d/α-Al2O3催化剂上CO偶联制草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原料气CO和亚硝酸甲酯进入原位反应池的顺序,使反应过程更加直观.实验结果表明,CO偶联反应发生在桥式吸附态的CO和气相的亚硝酸甲酯之间,CO的吸附为反应的控制步骤.亚硝酸甲酯在Pd/α-Al2O3上易分解,生成甲醇、甲醛和甲酸甲酯.在反应初期使CO先在催化剂表面吸附饱和,可以有效控制该分解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桥式吸附 亚硝酸甲酯 偶联 草酸二甲酯 反应机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5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5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蔼文 谭俊青 +3 位作者 王康椿 黄双旺 周兵 刘启波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目的比较5种中药(黄芩、连翘、薄荷、蒲公英、苦参)颗粒剂与水煎剂对5种临床分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抗耐药菌的相关研究,选取5种有抑菌效果的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取血平板分离的5种临床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 目的比较5种中药(黄芩、连翘、薄荷、蒲公英、苦参)颗粒剂与水煎剂对5种临床分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抗耐药菌的相关研究,选取5种有抑菌效果的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取血平板分离的5种临床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常规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比较水煎剂和颗粒剂的抑菌效果。结果5种中药对5种耐药菌的抑菌强度不同,黄芩抑菌效果最好。同一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相比:对于MRSA,黄芩、连翘、薄荷、蒲公英、苦参2种剂型均有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黄芩、连翘、薄荷2种剂型均有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黄芩的2种剂型均有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等浓度的黄芩、连翘、薄荷、蒲公英、苦参,颗粒剂和水煎剂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中药水煎剂 抑菌圈 临床耐药菌株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黎翠翠 谭俊青 +2 位作者 李蔼文 沈素晶 邓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07-208,224,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471例临床血清样本,其中男2421例,女2050例,采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S/CO为1~10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甲苯胺...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471例临床血清样本,其中男2421例,女2050例,采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S/CO为1~10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结果 4471例患者中,确诊梅毒患者46例,检出率为1.03%,TP-CLIA阳性131例(2.93%),TRUST阳性51例(1.14%);各年龄段患者血清梅毒抗体(TP-CLIA法)假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有升高的趋势,65岁以上患者假阳率最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复检率为1.43%(64/4471),同TPPA比较,复检样本中S/CO为1~5组阳性符合率为42.86%,S/CO为5~10组阳性符合率为100%,两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IA法可作为临床梅毒螺旋体筛查的可靠方法 ,对于梅毒抗体S/CO低值样本,尤其是S/CO为1~5的样本,需进行复检,排除假阳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抗体 复检
下载PDF
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邝枣园 高智群 +3 位作者 张韧 宋珊珊 谭俊青 李建婷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3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血中淋巴细胞数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科学研究正确使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盐酸林可霉素连续灌胃3d停止给药,于停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血中淋巴细胞数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科学研究正确使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盐酸林可霉素连续灌胃3d停止给药,于停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检测肠球菌数,双歧杆菌数,血中淋巴细胞数和肠道病理改变,评价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结果:灌胃3d停止用药后第1天和第4天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黏膜皱褶变浅,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停药后第1天出现血中淋巴细胞数减少。结论:盐酸林可霉素短期大量给药,可造成小鼠菌群失调,肠道组织损伤,免疫功能受损,该损伤持续约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林可霉素 肠道菌群 失调规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慧 李蔼文 +3 位作者 李晓君 谭俊青 陈丽丹 谢秋幼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治疗的72例脑部疾病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感染部...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治疗的72例脑部疾病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感染部位、标本类型、病原菌种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创伤性颅脑损伤者31例(43.1%),非创伤性脑部疾病者41例(56.9%)。送检标本中,痰标本88例次(50.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多,共87例次(54.7%)。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前三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6株,16.4%)、肺炎克雷伯菌(23株,14.5%)、鲍曼不动杆菌(20株,12.6%);在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共16例,占80%。结论神经重症康复单元意识障碍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占比大。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康复单元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不同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PCT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素晶 邓超 +1 位作者 李霭文 谭俊青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873-875,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两个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罗氏cobas 602作为标准化检测系统,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检测系统作为比对系统,选用第三方两个水平的质控物和163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检测PCT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 目的探讨两个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罗氏cobas 602作为标准化检测系统,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检测系统作为比对系统,选用第三方两个水平的质控物和163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检测PCT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个系统检测PCT质控物显示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符合临床要求。新产业Maglumi系统与罗氏602系统比对的敏感度、相对特异性、总体符合率达100%,在低中高浓度的PCT的检测比对中,相关系数达0.95以上。在低、高风险脓毒血症范围内的相关性比对试验显示,新产业系统预示脓毒血症达相关性达97%。结论两个系统的精密度,准确度都符合临床要求;新产业化学发光系统与罗氏系统在PCT检测中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比对 相关性
下载PDF
利用血清指数比较溴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清蛋白的抗干扰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 蔡栋昊 +1 位作者 刘启波 谭俊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604-1608,共5页
目的利用血清指数(SI)作为量化指标,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Hb)、结合胆红素(Bil-C)、游离胆红素(Bil-F)和乳糜微粒(CM)对溴甲酚绿(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清蛋白(ALB)的影响。方法统计临床生化标本SI波动范围。配制含不同水平... 目的利用血清指数(SI)作为量化指标,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Hb)、结合胆红素(Bil-C)、游离胆红素(Bil-F)和乳糜微粒(CM)对溴甲酚绿(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清蛋白(ALB)的影响。方法统计临床生化标本SI波动范围。配制含不同水平干扰物的干扰标本和对照标本。分别采用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计算干扰标本与对照标本血清ALB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以1/2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允许总误差(3%)作为临床可接受标准。结果SI波动范围:溶血指数、黄疸指数、脂浊指数的P2.5和P97.5分别为0和24、0和2、1和27。不同水平Hb、Bil-C、CM对两种方法检测血清ALB均无干扰,所有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Bil-F对BCG法检测血清ALB正常值、低值标本均产生正干扰。低值标本的检测中,当黄疸指数≥6(Bil-F≥72.04μmol/L)时,偏倚超出允许范围,正常值标本的检测中,则黄疸指数≥17(Bil-F≥324.18μmol/L)时,偏倚超出允许偏倚范围,而且随着Bil-F水平升高,干扰逐步增加。Bil-F对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正常值、低值标本产生正干扰,两个水平标本,均在黄疸指数≥19(Bil-F≥360.2μmol/L)时,检测偏倚超出允许范围。临床常见水平的Bil-F对结果的影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SI可以对干扰程度进行量化,便于临床实验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干扰物的影响或据此建立标本退检界值。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具有相似的抗干扰能力,临床常见的溶血、黄疸、脂浊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指数 干扰 血清清蛋白 溴甲酚绿法 免疫比浊法
下载PDF
利用CNP-G_3法测定淀粉酶的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凌波 谭俊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 对亚利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的以 2 -氯 -4 -硝基苯 -α -麦芽三糖 (CNP -G3 )为底物测定淀粉酶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 ,并与以对硝基苯麦芽七糖 (G7-pNP)为底物的亚乙基封闭法 (EPS)相比较 ,选出一种相对较适用于常规淀粉酶测定的CNP ... 目的 对亚利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的以 2 -氯 -4 -硝基苯 -α -麦芽三糖 (CNP -G3 )为底物测定淀粉酶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 ,并与以对硝基苯麦芽七糖 (G7-pNP)为底物的亚乙基封闭法 (EPS)相比较 ,选出一种相对较适用于常规淀粉酶测定的CNP -G3 法。方法 利用日立 715 0型全自动生化仪 ,对CNP -G3 法进行稳定性试验、线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及方法对比试验 ,并调查其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亚利试剂线性可达 2 5 0 0U/L ;血红蛋白、葡萄糖、抗坏血酸、胆红素等干扰物质对该试剂几乎无干扰 ;批内变异系数为 0 66%~ 1 46%。亚利试剂 (Y)与EPS法(X)相比 :r =0 9968,Y∧ =1 0 3 86X -2 9619(n =117) ,其试剂至少可稳定 6个月。结论 试验表明 ,亚利试剂重复性好 ,线性范围宽 ,抗干扰因素强 ,与EPS法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2-氯-4-硝基苯-α-麦芽三糖 急性胰腺炎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乌梅等8种中药颗粒剂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蔼文 谭俊青 +1 位作者 叶青 彭雅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22期3387-3390,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等8种中药颗粒剂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机制。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乌梅、五味子、薄荷、赤芍、黄连、艾叶、连翘、黄芩颗粒剂悬液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效果(M... 目的探讨乌梅等8种中药颗粒剂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机制。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乌梅、五味子、薄荷、赤芍、黄连、艾叶、连翘、黄芩颗粒剂悬液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效果(MIC)测定其抑菌前后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改变,检测其对细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乌梅、五味子、薄荷、赤芍、黄连、艾叶、连翘、黄芩颗粒剂悬液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MIC依次为:3.2、3.2、51.2、51.2、51.2、51.2、51.2、204.8 mg/ml,MBC依次为:6.4、6.4、102.4、102.4、102.4、102.4、102.4、409.6mg/ml。除赤芍外,其余中药颗粒剂ALP抑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乌梅和五味子作用后更明显。结论8种中药颗粒剂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可能是破坏细胞壁、改变细菌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抑菌机制 通透性
下载PDF
CXCL5基因多态性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启波 麦东媚 +2 位作者 谭俊青 李晓君 蔡栋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579-1582,1588,共5页
目的探究CXC类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基因多态性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该院被明确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共121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另外,将同期于该... 目的探究CXC类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基因多态性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该院被明确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共121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另外,将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21例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研究者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药敏试验及炎症指标的检测。分析CXCL5基因rs352046、rs425535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生、炎症指标、严重程度、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5基因rs352046、rs42553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与患者白细胞计数无关(P>0.05),而均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有关(P<0.05)。rs425535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与患者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P<0.05)。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和对这类药物不敏感的患者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多态性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有关,对CXCL5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有助于识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高危患者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药物 敏感性 CXC类趋化因子配体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