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对模拟潮汐淹浸时间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廖宝文 邱凤英 +2 位作者 谭凤仪 曾雯珺 徐大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4,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潮汐淹浸时间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秋茄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生长量和生物量.150d的试验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活力随淹浸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潮汐淹浸时间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秋茄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生长量和生物量.150d的试验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活力随淹浸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淹浸时间的延长先降后升,并在每天水淹16h时出现骤变分界点;水淹逆境对幼苗叶片影响最大,月均叶片数增长最大值(每天水淹2h)比月均叶片数增长最小值(每天水淹24h)增大了80%;总生物量、茎和根干质量均为每天水淹12h处理最大,当每天水淹超过16h后,秋茄幼苗总生物量骤降.结合适应度分析得出结论:秋茄幼苗最适淹水时间为每天8~12h,临界淹水时间为每天1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秋茄 潮汐淹浸 生理指标 生物量 适应度分析
下载PDF
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应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桂珠 陈桂葵 +1 位作者 谭凤仪 黄玉山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总净化效率平均为N 80 .8% ,P 90 .4% ,Cd 94.9% ,Ni 93.6 % ,Pb 98.0 % ,Zn 89.5 % ,其中土壤子系统在模拟系统总净化率中所占比例平均为N 6 6 .5 % ,P 73.3 % ,Cd 98.6 % ,Ni 98.2 % ,Pb 98.7% ,Zn 9... 白骨壤模拟湿地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总净化效率平均为N 80 .8% ,P 90 .4% ,Cd 94.9% ,Ni 93.6 % ,Pb 98.0 % ,Zn 89.5 % ,其中土壤子系统在模拟系统总净化率中所占比例平均为N 6 6 .5 % ,P 73.3 % ,Cd 98.6 % ,Ni 98.2 % ,Pb 98.7% ,Zn 95 .9% ,重金属有 95 %以上是被土壤所积累 ,说明土壤子系统是本模拟系统净化的主体。这也是植物可以避免污染物伤害的原因之一。但是栽种白骨壤的土壤子系统比不栽种白骨壤的土壤子系统的重金属净化率均较高 ,说明植物在湿地净化系统中起了重要作用。土壤中N、P因为被白骨壤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模拟湿地系统 污水 净化效应 植物
下载PDF
海南海莲红树林土壤CH_4的产生及其某些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卢昌义 叶勇 +2 位作者 林鹏 黄玉山 谭凤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关键词 海莲红树林 土壤 CH4 影响因素 海南 红树林
下载PDF
人工污水中的N在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的分配循环及其净化效果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桂珠 缪绅裕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50,共7页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红树林植物秋茄湿地系统,系统包括1年生秋茄苗、底泥和潮汐海水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的人工制备的城市污水每周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灌2次,持续1年,用以研究营养污染物N在系统中的分配循环及被净化的...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红树林植物秋茄湿地系统,系统包括1年生秋茄苗、底泥和潮汐海水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的人工制备的城市污水每周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灌2次,持续1年,用以研究营养污染物N在系统中的分配循环及被净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系统中的污水N主要留存在土壤中,留存在植物体中只有一小部分.4个处理污水浓度组植株中N元素的周转期依次为4.1年、4.9年、5.3年和4.3年,比20龄的秋茄群落N周期7年短,系统对污水N的净化效果随污水处理浓度增大而增大,有植物系统中,正常、5倍和10倍浓度污水处理组分别为23.50%、78.06%和83.88%;无植物系统中,对应组分别为21.60%、77.35%和8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湿地系统 秋茄 净化效应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三种泌盐红树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比较 被引量:33
5
作者 叶勇 卢昌义 +1 位作者 胡宏友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44-2450,共7页
在盐度 0、5、15、2 5和 35 (% )下种植泌盐红树植物老鼠 (Acanthus ilicifolius)、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繁殖体 ,以繁殖体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泌盐量、叶片组织液盐含量和蒸腾蒸发量为指标 ... 在盐度 0、5、15、2 5和 35 (% )下种植泌盐红树植物老鼠 (Acanthus ilicifolius)、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繁殖体 ,以繁殖体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泌盐量、叶片组织液盐含量和蒸腾蒸发量为指标 ,比较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盐度提高对胎生种类桐花树和白骨壤的萌根速率无显著影响 ,但高盐度明显抑制非胎生种类老鼠的萌根。白骨壤的萌苗率不受盐度影响 ,但 2 5以上的盐度导致桐花树和老鼠的萌苗率下降。在盐度范围 5~ 35内 ,白骨壤幼苗的茎高生长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少 ,但减少量比桐花树小 ,而老鼠的减少量最大。老鼠因盐度提高而导致的叶片长度的减少量最大。在盐度提高的情况下 3种植物均具有泌盐量增加的效应 ,在任一盐度下泌盐能力的顺序均为白骨壤 >桐花树 >老鼠。淡水培养时 ,3种红树植物的叶片组织液盐含量 (约 2 % )均高于环境盐度 0。在盐度范围 5~ 35内 ,白骨壤的叶片组织液盐含量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 (4 .3%~ 5 .0 % ) ,桐花树的变化范围为 2 .4 %~ 4 .5 % ,老鼠 2 .3%~ 5 .3%。淡水培养时 ,3种植物的蒸腾蒸发量类似 ,但盐性条件下白骨壤的蒸腾蒸发量显著高于桐花树和老鼠。随着盐度的增加 ,老鼠的蒸腾蒸发量下降最多。这些结果均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 老鼠筋 桐花树 白骨壤 泌盐红树植物
下载PDF
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44
6
作者 辛琨 谭凤仪 +2 位作者 黄玉山 孙娟 蓝崇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0-2026,共7页
香港米埔湿地以红树植物为主要植物群落,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典型的湿地类型,它能够提供给人类包括物质和服务在内的各项生态服务。运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重置成本法、旅游费用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评估香港米埔红树林湿... 香港米埔湿地以红树植物为主要植物群落,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典型的湿地类型,它能够提供给人类包括物质和服务在内的各项生态服务。运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重置成本法、旅游费用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评估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价值;总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物质生产、调节大气组分、净化水体、旅游、文化教育等,非使用价值主要指红树林湿地的存在价值。最终得到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2003年实现的生态功能价值为HK|S 208.79×106,探讨了现在估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估算研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生态功能价值 香港米埔
下载PDF
双酚A对微小小环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睿 刘玉 +2 位作者 谭凤仪 栾天罡 陈桂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以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为测试藻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双酚A对微小小环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在双酚A(4,6,8,10,12 mg/L)作用下,藻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随着双酚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藻细胞SOD活性... 以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为测试藻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双酚A对微小小环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在双酚A(4,6,8,10,12 mg/L)作用下,藻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随着双酚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藻细胞SOD活性随着双酚A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基本呈现为从诱导到抑制的动态过程;4~6 mg/L双酚A对藻细胞形态影响不大,8~12 mg/L双酚A可导致藻细胞不易分裂,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含物增多,细胞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小环藻 双酚A 叶绿素A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形态
下载PDF
木榄和秋茄对水渍的生长与生理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叶勇 卢昌义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54-1661,共8页
研究了不同水渍时间对两种红树植物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L.) Lam )和秋茄 (Kandelia candel (L.)Druce)的生长与生理的影响。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 ,木榄的相对生长率明显减小 :排水处理的木榄相对生长率最大而淹水时间最长 (1 2... 研究了不同水渍时间对两种红树植物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L.) Lam )和秋茄 (Kandelia candel (L.)Druce)的生长与生理的影响。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 ,木榄的相对生长率明显减小 :排水处理的木榄相对生长率最大而淹水时间最长 (1 2周 )的植物具有最低的生长率。相反 ,淹水与排水处理对秋茄的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在生物量的分配即茎根比 (S/ R值 )上 ,这两种植物亦表现出对水渍的不同反应。较长淹水时间 (8周或 1 2周 )处理组的秋茄具有较高的 S/ R值 ,但各处理间木榄 S/ R值无显著变化。由此看出 ,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 ,秋茄生物量分配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 ,而木榄却无这种变化。 1 2周淹水处理的秋茄具有比排水处理组更高的根系活力 ,而所有淹水处理组的木榄的根系活力均低于排水处理的值。这些差异表明 ,木榄比秋茄对水渍更敏感。淹水处理中秋茄基本上比木榄具有更高的硝酸盐还原酶、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这进一步说明秋茄比木榄对水渍有更强的耐受力。但在叶片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上 ,两种植物对水渍有类似的反应 :淹水处理比排水处理有更高的光合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秋茄 水渍 生长 生理反应
下载PDF
人工污水对白骨壤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桂葵 陈桂珠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5-98,共4页
探讨了3种不同浓度污水对白骨壤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与植株生物量、茎径和茎高生长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浓度和5倍浓度污水对植株无不良影响,并可促进植株生... 探讨了3种不同浓度污水对白骨壤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与植株生物量、茎径和茎高生长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浓度和5倍浓度污水对植株无不良影响,并可促进植株生长;10倍浓度污水对植株各生理生态指标有显著影响,但植株最终可维持正常生长.研究表明,白骨壤对污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污水 红树林 白骨壤 生理生态
下载PDF
模拟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秋茄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叶勇 卢昌义 +1 位作者 郑逢中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38-2244,共7页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 研究了壤质沙土 (粗质土 )和粘土 (细质土 )条件下红树植物秋茄 (K andelia candel)对水位上升和淹水时间延长的反应。模拟海平面上升 30 cm导致红树林土壤的酸化 ,且细质土的酸化比粗质土严重 ;秋茄繁殖体的萌苗速度明显加快 ;促进秋茄的早期生长 ,尤其是导致最初 2个月茎高生长的增加 ,然而 ,后 2个月秋茄的相对生长率并不因水位的升高而增加 ;地下部 /地上部生物量比减小 ,在粗质土中尤为如此 ;幼苗粗根比例明显增加 ;叶片叶绿素 a/ b比值下降。在微型盆栽试验条件下 ,无论是高水位还是低水位 ,所有的秋茄繁殖体均成功萌发且幼苗在整个试验期间均成活。在野外条件下 ,秋茄幼苗成活率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条件下均高达 90 %以上。野外条件下 ,无论是经胚轴萌发还是幼苗移栽的幼苗 ,最初 4个月的茎高生长均为低潮区高于高潮区 ,与微型试验结果相同。微型盆栽试验和野外种植试验均表明 ,海平面上升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秋茄 土壤结构 红树林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底栖大型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余日清 陈桂珠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空间分带 动物群落 灌污影响 深圳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郑天凌 鄢庆枇 +3 位作者 林良牧 王斐 谭凤仪 黄玉山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者从沿岸海域分离了38株有机磷农药的耐药菌,用分批培养法进行富集培养,得到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菌,并着重研究了其中两株菌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情况,其结果表明:在10d内,降解菌株1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59.1%,降解菌株2... 作者从沿岸海域分离了38株有机磷农药的耐药菌,用分批培养法进行富集培养,得到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菌,并着重研究了其中两株菌对甲胺磷农药的降解情况,其结果表明:在10d内,降解菌株1对甲胺磷的降解率为59.1%,降解菌株2的降解率为 53.3%;在各自的甲胺磷培养液中,降解菌株1的数量大于降解菌株2;在甲胺降解过程中,其毒性逐渐减弱,降解菌株1所引起的毒性下降幅度大于降解菌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甲胺磷 降解作用 海洋环境 有机磷农药 降解菌 生物毒性
下载PDF
代谢组学及其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宏伟 谭凤仪 +1 位作者 钟音 栾天罡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9-314,共6页
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文献和作者本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代谢组学的产生和技术平台及其在环境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代谢物 代谢组学 环境微生物 生物降解 评述
下载PDF
微小小环藻对双酚A的富集与降解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睿 刘玉 +2 位作者 谭凤仪 陈桂珠 栾天罡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1-1106,共6页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优势藻种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caspia)对BPA的生物富集与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小小环藻对BPA具有较弱的富集能力,当BPA浓度为6.00、8.00、10.00mg·L-1时,藻细胞在16d时分别达到最大富集量0.01、0.13、0.14m...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优势藻种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caspia)对BPA的生物富集与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小小环藻对BPA具有较弱的富集能力,当BPA浓度为6.00、8.00、10.00mg·L-1时,藻细胞在16d时分别达到最大富集量0.01、0.13、0.14mg·g-1和最大生物富集系数(BCF)0.15%、1.18%、0.16%.微小小环藻对BPA亦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浓度为6.00、8.00、10.00mg·L-1的BPA在16d内分别有22·39%、36.44%和10.28%被藻降解,日平均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08、0.18和0.0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小环藻 双酚A 生物富集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深圳湾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发生和扩散格局的生态响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曾雪琴 陈鹭真 +3 位作者 谭凤仪 黄建辉 徐华林 林光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6-244,共9页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是我国华南沿海主要红树林造林树种,在深圳湾引种造林15年后,在天然红树林和光滩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扩散。为了研究深圳湾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扩散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作者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于2006年9月至... 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是我国华南沿海主要红树林造林树种,在深圳湾引种造林15年后,在天然红树林和光滩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扩散。为了研究深圳湾红树植物海桑的幼苗扩散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作者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内天然扩散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和盖度及其相关生态因子(包括种间竞争、群落类型、光照、扩散距离与滩面高程)进行了6次调查。天然红树林和人工海桑林林下海桑幼苗密度在调查初期分别为24.7棵/m2和19.7棵/m2,到2007年9月林下的一年生海桑幼苗全部死亡,说明林下的弱光生境显著抑制了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和自然更新。不同林型下(包括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人工海桑林)的海桑幼苗的密度、高度、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林中空地各指标显著高于林下(P<0.05)。虽然深圳福田红树林滩面高程介于1.12-2.10m(黄海平均海平面)之间,海桑幼苗自然扩散分布的最适滩面高程是1.40-1.60m,属于深圳湾红树林的中高潮滩,但幼苗密度与滩面高程之间相关性较小。海桑具有一定的长距离扩散能力,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其扩散距离(距最近母树的距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人工海桑林林下的海桑幼苗密度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逐次增大,说明海桑幼苗的早期生长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极为显著。因此,深圳湾引种海桑的繁殖体在天然白骨壤林和秋茄林下的扩散主要受与母树距离的影响,但在海桑人工林下光照强度是影响幼苗分布的最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SONNERATIA caseolaris 幼苗扩散 光照强度 滩面高程 扩散距离
下载PDF
深圳湾近30年主要景观类型之演变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保瑜 宋悦 +5 位作者 昝启杰 谭凤仪 李喻春 岳钥 田莉 余世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2,共7页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借助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包括1979年的MSS,1989、1998、2003、2009的TM,采用景观分类、景观转移和景观指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分析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借助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包括1979年的MSS,1989、1998、2003、2009的TM,采用景观分类、景观转移和景观指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分析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动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深圳湾景观类型丰富,有较高多样性,但不同类型所占面积差异较大。人为干扰是深圳湾景观格局和景观类型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围垦填海和城市建设严重破坏了深圳湾滨海湿地,海岸线不断向浅海延伸。②从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间,研究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508.95 hm2增加到2 072.52 hm2,最大斑块面积指数从2.94%增加到17.55%;③基围景观受人为干扰最严重,其面积在城市化初期表现为增长的趋势,1989年在景观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最高峰时的7.72%,此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基围景观逐渐演变为建成区或其他景观类型,且斑块形状趋于规则,由非正方形的形状趋于偏向正方形。在城市化的后两个阶段,基围景观发生转入和转出的斑块数量都很少,主要分布在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围海工程的南山区;④城市化的前两个阶段红树林总面积持续减少,1998年后开始恢复增长,面积由52.65 hm2增加到2009年的81 hm2。景观指数分析表明,红树林景观没有趋于破碎化,反而形成了较大的景观斑块,景观连通性增加,保护区的建立对红树林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⑤滩涂景观在过去30年间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和反复性,总的来说,面积从1979年的634.5 hm2减少至2009年的377.28 hm2,景观趋于破碎化,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围 红树林 滩涂 景观转移 景观指数
下载PDF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桂珠 缪绅裕 +1 位作者 谭凤仪 黄玉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陈桂珠,缪绅裕(中山大学,广州510275)谭凤仪(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黄玉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Effectofsyntheticwastewateronec... 人工合成污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态生理学指标影响初报陈桂珠,缪绅裕(中山大学,广州510275)谭凤仪(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香港)黄玉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Effectofsyntheticwastewateroneco-physiologica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合成污水 生态生理指标
下载PDF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卢昌义 叶勇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静态箱法对海南东寨港 4个站位的 5个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甲烷通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平均甲烷通量为 0 .81m g.m- 2 .d- 1 。利用聚乙烯袋密闭法测定了 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甲烷通量 ,发现红树植物叶片具有吸收大气甲烷的效... 采用静态箱法对海南东寨港 4个站位的 5个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甲烷通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平均甲烷通量为 0 .81m g.m- 2 .d- 1 。利用聚乙烯袋密闭法测定了 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甲烷通量 ,发现红树植物叶片具有吸收大气甲烷的效应。通过海莲 (Bruguiera sexangula)红树林的研究还表明 ,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日变化与林内潮水淹浸状况有关。海莲林不同滩面土壤甲烷通量的差异与土壤含水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红树林 甲烷通量 全球气候变化 土壤
下载PDF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结构及其生态特异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月琴 蓝崇钰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70-75,共6页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解剖结构表明,伴随着胎萌现象的发生,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上发生高度特化,子叶表面发达的吸收组织与子叶吸收作用密切相关;内生性胚根,可使幼嫩的根端免遭外界环境影响;胚轴内中柱鞘细胞的存在保证了植株... 秋茄、木榄繁殖体的解剖结构表明,伴随着胎萌现象的发生,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上发生高度特化,子叶表面发达的吸收组织与子叶吸收作用密切相关;内生性胚根,可使幼嫩的根端免遭外界环境影响;胚轴内中柱鞘细胞的存在保证了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海岸环境。结果表明,秋茄、木榄胚轴结构有趋同现象,两者角质层都较厚,皮层内通气组织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都呈网状纤维素加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 繁殖体 解剖结构 秋茄 木榄 生态特异性
下载PDF
红树林系统处理牲畜废水营养盐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叶勇 谭凤仪 卢昌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在 2种盐度条件下 (淡水与盐度 30的人工海水 )通过温室盆栽系统对比研究了 2种主要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效应 .牲畜废水的加入使植物体P含量增加 1— 4倍 ,N含量增加 0 0 4— 1 30倍 .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N的处理... 在 2种盐度条件下 (淡水与盐度 30的人工海水 )通过温室盆栽系统对比研究了 2种主要红树植物木榄和秋茄对牲畜废水的处理效应 .牲畜废水的加入使植物体P含量增加 1— 4倍 ,N含量增加 0 0 4— 1 30倍 .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N的处理效率分别为 84 3%和 95 5 % ,海水条件下则为 92 7%和 98 0 % .淡水条件下秋茄和木榄系统P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9 2 %和 91 8% ,海水条件下则为 88 0 %和 97 8% .盐度对秋茄植物体N的去除无显著效应 .2种植物体对P的处理效率为 4% ,远比N的处理效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秋茄 牲畜废水处理 营养盐 红树林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