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发性白内障972例病因分析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叶辉 张广斌 +3 位作者 邵毅 陈伟 毛祖红 肖启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地区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972例(1322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白内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972例(132...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地区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防盲治盲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972例(1322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白内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972例(1322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中,各类病因在所有手术眼中所占的比例以葡萄膜炎最高占28.90%(382眼),其次为青光眼20.65%(273眼),其余常见病因依次为感染性角膜病14.75%(195眼),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术后13.62%(180眼),高度近视9.38%(124眼)等。经手术治疗后,除7眼术后出现并发症视力较差,31眼检查不合作外,其余1284眼(97.02%)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率为97.13%。其中矫正视力≥0.2者873眼(66.04%),≥0.6者287眼(21.71%)。结论葡萄膜炎、青光眼和感染性角膜病是我国南方地区并发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病因。术前根据并发性白内障不同的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术中运用不同的手术技巧,术后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性白内障 病因 手术
下载PDF
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叶辉 廖武 +3 位作者 曾广川 何欢 谢仁艺 叶阳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30例58眼行直肌后徙缝线调整联合羊膜移植术, B组30例54眼行单纯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斜视矫正术后随访均≥6 mo。 结果:斜视患者27例48眼术后眼位需调整,眼位需调整率为42.9%。术后1mo,眼位可调整18例29眼,其中A组16例26眼,眼位可调整率为44.8%,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2.56±0.64 mm;B 组2例3眼,眼位可调整率为5.6%,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0.52±0.28mm,两组比较眼位可调整率及可调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77,P〈0.01;t=16.502,P〈0.01)。除3例患儿术后不配合眼位调整外,其余均在术后1 mo内行不同程度的眼位调整,眼位调整后, A组27例53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91.4%, B 组16例28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51.9%,两组比较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7,P〈0.01)。 结论: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过程中应用新鲜羊膜效果确切,可明显延长眼位调整时间及增加眼位调整量,提高了儿童斜视手术的可控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儿童 共同性斜视 缝线调整术
下载PDF
曲安奈德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叶辉 蔡锦红 +3 位作者 陈燕 邵毅 吴东海 肖启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巩膜外环扎术+玻璃体切割+TA注射联合硅油填充术的54例56眼儿童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中...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巩膜外环扎术+玻璃体切割+TA注射联合硅油填充术的54例56眼儿童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中是否玻璃体腔注射TA分为2组:A组29例29眼;B组25例27眼。术后随访(24.3±12.2)个月,按照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和视网膜复位情况评估手术效果,并根据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评价TA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54例56眼患者出院时眼内炎症均得到控制,脱离的视网膜均解剖复位。除3眼视力检查不合作外,术后视力提高42眼,其中A组26眼(26/29,占89.66%),B组16眼(16/27,占59.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0,P=0.009)。37眼术后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3眼(23/29,占79.31%);B组14眼(14/27,占51.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P=0.030)。14眼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视网膜脱离,其中A组4例4眼,发生率为13.79%,B组9例10眼,发生率为37.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结论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手术过程中应用TA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有效预防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儿童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眼内异物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叶辉 曾广川 +3 位作者 廖武 叶阳君 贾晓静 黄亚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眼内异物伤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80例(83眼)儿童眼内异物伤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曲安奈德分为两组:A组40例(42眼)行眼内异... 目的:观察和评价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眼内异物伤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80例(83眼)儿童眼内异物伤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曲安奈德分为两组:A组40例(42眼)行眼内异物取出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注射、眼内光凝、硅油填充术;B组40例(41眼)行眼内异物取出联合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均≥3个月。结果:80例眼内异物伤患儿均一次手术摘除异物,出院时视网膜均恢复。除2例(3眼)患者视力检查不合作外,术后视力提高53例(56眼),其中A组31例(33眼),占78.57%,B组22例(23眼),占5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74,P=0.029)。41例(42眼)术后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5例(26眼),占61.90%,B组16例(16眼),占3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5,P=0.037)。13例(13眼)患者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其中A组2例(2眼),发生率为4.76%,B组11例(11眼),发生率为2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48,P=0.006)。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辅助应用曲安奈德可明显改善儿童眼内异物伤患者的视力预后,并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等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眼内异物 玻璃体切割术 儿童
下载PDF
羊膜在儿童水平型斜视显微矫正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谭叶辉 廖武 +4 位作者 曾广川 谢仁艺 邵毅 叶阳君 贾晓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羊膜在儿童水平型斜视显微矫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56例(102眼)儿童水平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羊膜随机分为A组(28例52眼)和... 目的:探讨羊膜在儿童水平型斜视显微矫正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56例(102眼)儿童水平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羊膜随机分为A组(28例52眼)和B组(28例50眼),术中两组患者均实施水平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均≥6月,比较两组术后眼位情况。结果:26例(46.42%)儿童水平斜视患者术后眼位需调整,术后1周,眼位可调整24例(38眼),其中A组13例(20眼,38.46%),B组11例(18眼,36.00%),两组可调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0.066,P>0.05);术后3周,眼位可调整17例(26眼),其中A组11例(18眼,34.62%),B组6例(8眼,16.00%),两组可调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4.651,P<0.05));术后5周,眼位可调整11例(16眼),其中A组9例(14眼,26.92%),B组2例(2眼,4.00%),两组可调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10.127,P<0.01)。眼位调整后,A组26例患者眼位正位,正位率为92.86%,B组15例眼位正位,正位率为53.57%,两组斜视术后正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11.018,P<0.01)。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和排斥,羊膜均未见脱出或移位。结论:部分儿童水平型斜视全麻显微矫正术后需行眼位调整,手术过程中应用羊膜效果确切,可明显延长眼位调整时间,提高了儿童斜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儿童 水平斜视 眼位调整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2 位作者 肖琛辉 谭叶辉 刘方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34例(39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组11例(13眼)与2组23例(26眼)。1组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34例(39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组11例(13眼)与2组23例(26眼)。1组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2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房角度数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组患者均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2组患者亦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两组手术前后组内视力、眼压、房角度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压、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后视力为(0.55310±0.25513),明显优于2组的(0.33740±0.248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房角除9点方向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浅前房得到改善,房角增宽、高眼压及前房炎症反应等得到控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对房角的改善更为有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房角分离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OCT观察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2 位作者 肖琛辉 谭叶辉 刘方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9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 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 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前房、裂隙灯、房角镜、OCT等检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情况及二者检查情况。结果 23例(2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眼压为(15.53±4.61)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术前的(37.30±3.29)mm Hg(P<0.01)。术前及术后4个对应方位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OCT房角检查与房角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可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房角镜、OCT房角检查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房角镜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人工晶体眼青光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2 位作者 肖琛辉 谭叶辉 刘方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人工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人工晶体眼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眼压不能控制的患者,均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随访时间为术后1~36个月,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术后视力及末次随访眼压、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8例患者引流阀植入术完全成功率为87.5%(7/8),部分成功率为12.5%(1/8),总成功率为100.0%(8/8)。术后视力改善3眼(37.5%),不变5眼(62.5%)。患者术后眼压为(11.25±2.92)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术前的(47.50±9.2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1例并发症为浅前房,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人工晶体眼青光眼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或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眼压不能控制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人工晶体 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的治疗
9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2 位作者 谭叶辉 杨军 黄冬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对7例7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眼压、前节OCT等情况分别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或不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结合视功能情况植...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对7例7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眼压、前节OCT等情况分别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或不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结合视功能情况植入或不植入人工晶体(IOL),部分患者行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患者眼压均得以控制,视力提高4眼,不变3眼。结论对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白内障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眼压、前节OCT等情况作相应处理,术后患者眼压仍可控制,部分患者视力可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青光眼引流阀
下载PDF
不同人工晶体植入方式的前节OCT观察
10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2 位作者 李瑜明 谭叶辉 杨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2期18-20,共3页
目的采用前节OCT观察不同方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情况。方法对采用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虹膜夹持人工晶体植入及人工晶体悬吊术四种不同方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分别行前节OCT检查,观察前房角宽度。结果 A组(n=20... 目的采用前节OCT观察不同方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情况。方法对采用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虹膜夹持人工晶体植入及人工晶体悬吊术四种不同方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分别行前节OCT检查,观察前房角宽度。结果 A组(n=20)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鼻侧前房角宽度为33.53°±3.79°,颞侧前房角宽度为34.01°±3.65°,B组(n=12)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鼻侧前房角宽度为32.63°±3.39°,颞侧前房角宽度为32.19°±3.01°,C组(n=14)虹膜夹持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鼻侧前房角宽度为32.19°±3.99°,颞侧前房角宽度为32.85°±3.70°,D组(n=10)人工晶体悬吊术术后鼻侧前房角宽度为32.73°±3.08°,颞侧前房角宽度为33.15°±2.99°,四者相比,鼻侧方差0.405,P值0.750,颞侧方差0.429,P值0.733,鼻侧、颞侧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四种不同方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节OCT观察的前房角宽度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前房角 OCT
下载PDF
无缝线粘贴法在小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琛辉 曾广川 +2 位作者 廖武 李瑜明 谭叶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3期637-638,共2页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角膜病变患者。均因角膜皮样瘤、眼外伤等引发,病灶范围在3mm×3mm以下。均行小植片板层的角膜移植手术。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的植床和植片之间应用生物粘合剂进行粘合;...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角膜病变患者。均因角膜皮样瘤、眼外伤等引发,病灶范围在3mm×3mm以下。均行小植片板层的角膜移植手术。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的植床和植片之间应用生物粘合剂进行粘合;对照组患者的植床和植片间则采用10-0缝线进行缝合固定。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角膜愈合时间,植片水肿程度、创面及其疤痕的愈合情况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3.3±5.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2.7±7.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在角膜愈合方面用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痊愈及好转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小植片板层的角膜移植手术中使用纤维蛋白的粘合剂进行粘贴,可以有效缩短手术、角膜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水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粘贴 小植片 板层角膜移植术 应用 体会
下载PDF
眼球按摩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式小梁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振琴 卢彩霞 +1 位作者 谭叶辉 黄冬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93-194,204,共3页
目的:探讨眼球按摩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式小梁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复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眼球按摩... 目的:探讨眼球按摩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式小梁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复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眼球按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由眼科专科护士负责进行眼球按摩,对照组患者自行按摩眼球,两组患者均至少随访半年后,对比分析其眼压控制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眼压均正常;出院后1w、2w,1m、3m、6m,实验组的眼压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同时术后随访半年后,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07,x^2=7.226)。结论: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应用眼科专科眼球按摩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眼压,提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眼球按摩 眼压
下载PDF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叶阳君 曾广川 +5 位作者 廖武 李瑜明 贾晓静 李萍萍 谭叶辉 黄亚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54-656,660,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10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全视网膜光凝术...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10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①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央视网膜厚度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治疗前后在上象限、下象限、颞侧象限、鼻侧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使其中央视网膜厚度变薄,还可有效保护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避免其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光凝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力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盘新生血管的临床特征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叶辉 吴国基 +1 位作者 邵毅 肖启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盘新生血管(DNV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内科确诊为糖尿病,服科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526例105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盘新生血管(DNV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内科确诊为糖尿病,服科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526例105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散瞳后双目间接检眼镜和FFA检查,对其中间接检眼镜及FFA检查发现视盘有新生血管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不同DR分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与DNVD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 1052只眼中,DNVD167只眼,占15.87%.BCVA〈0.1者91只眼,占54.49%,0.1≤BCVA〈0.4者58只眼,占34.73%,BCVA≥0.4者18只眼,占19.78%.眼底检查见视网膜新生血管位于视盘表面或距离视盘1个视盘直径范围以内 FFA检查显示视盘早期新生血管显影,荧光充盈迅速,中、晚期新生血管处大量荧光渗漏,形成局部强荧光.167只眼均为增生期DR(PDR),其中Ⅳ期43只眼,占25.75% Ⅴ期52只眼,占31.14% Ⅵ期72只眼,占43.11%.糖尿病病程〈3年者5只眼,占2.99% 3年≤病程〈5年者12只眼,占7.19% 5年≤病程〈10年者21只眼,占12.57% 10年≤病程〈15年者56只眼,占33.53% 病程≥15年者73只眼,占43.71% 空腹血糖(FBG)〈7.0 mmol/L者15只眼,占8.98% 7.0≤FBG〈9.0 mmol/L者26只眼,占15.57% 9.0≤FBG〈12.0 mmol/L者50只眼,占29.94%.FBG≥12.0 mmol/L者76只服,占45.51%.餐后2 h血糖(2 h PBG)〈10.0 mmol/L者28只眼,占16.77% 10.0≤2 h PBG〈12.0mmol/L者35只眼,占20.96% 12.0≤2 h PBO〈16.0 mmol/L者42只眼.占25.15% 2 h PBG≥16.0mmol/L者62只眼,占50.30%,经Person相关分析,DNVD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FBG和餐后2 h PBG均成正相关(r=0.991、0.984、0.960,P=0.001、0.016、0.040).重度非增生期(NPDR)曾行PRP治疗的257只眼,发生DNVD15只眼,占行RPR治疗眼的5.84% 未行PRP治疗的795只眼,发生DNVD152只眼,占未行RPR治疗眼的19.12%,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59,P〈0.01).结论 DNVD不少见,其发生与DR分期、糖尿病病程、FBG和餐后血糖控制水平均密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病因学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叶辉 吴国基 +3 位作者 蔡锦红 邵毅 方旭林 肖启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预后,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114例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33例33只眼的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眼内... 目的探讨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割(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预后,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114例儿童眼内炎患者行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33例33只眼的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眼内炎玻切术式不同分为4组,Ⅰ组(巩膜外环扎+玻切+曲安奈德注射+眼内光凝+硅油填充)19只眼,Ⅱ组(巩膜外环扎+玻切+眼内光凝+硅油填充)23只眼,Ⅲ组(巩膜外环扎+玻切+硅油填充)37只眼,Ⅳ组(玻切+巩膜外环扎)35只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随访≥6月。结果儿童眼内炎玻切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总发生率为28.95%。各组发生率依次为:10.53%,26.09%,29.73%,40.00%。经x^2分割法检验,Ⅰ组与Ⅳ组,Ⅱ组与Ⅳ组,Ⅲ组与Ⅳ组,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只眼放弃治疗外,所有病例炎症得到控制、视网膜复位。结论儿童眼内炎因其自身特点,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环扎、曲安奈德注射、眼内光凝、硅油填充术可有效预防眼内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眼内炎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叶辉 廖武 《国际眼科纵览》 201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复发性翼状胬肉是翼状胬肉原发病灶切除后再次生长,是翼状胬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现代药物治疗学,激光、射线等物理治疗的进展及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式及用品的改良,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 复发性翼状胬肉是翼状胬肉原发病灶切除后再次生长,是翼状胬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现代药物治疗学,激光、射线等物理治疗的进展及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式及用品的改良,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和物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再复发率依然较高,减少术后再复发是眼科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抗代谢药物 结膜移植术 羊膜移植术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原文传递
C_3F_8填充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叶辉 何建忠 +3 位作者 邵毅 谭钢 刘靖 方旭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C3F8)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2例(56眼)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C3F8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寻找复发原因,并根据复发原因,进行再次手术,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C...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C3F8)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2例(56眼)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C3F8填充眼复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寻找复发原因,并根据复发原因,进行再次手术,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C3F8填充眼的视网膜下方脱离占57.14%,复发原因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特别是前段PVR的发展牵引致新孔形成或原孔开放占62.50%(35/56),气体顶压不良裂孔重新开放占21.43%(12/56),单纯原裂孔未封闭或封闭不好占8.93%(5/56),其他原因占7.14%(4/56)。再次手术出院时视网膜均解剖复位,随访过程中出现复位术后视网膜再脱离5例(6眼),最终成功率为89.29%(50/56)。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8例(30眼),矫正视力不变11例(12眼),矫正视力下降13例(14眼)。结论C3F8填充眼视网膜再脱离多以下方为主,再脱离与术后PVR发展再牵引、术中未充分松解对视网膜的牵引等密切相关。要术前正确评定玻璃体状态及可能的发展方向,根据视网膜裂孔及PVR情况,彻底清除PVR增生膜,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适当的封孔方法和眼内填充物,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F8填充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原文传递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羊膜移植治疗假性胬肉
18
作者 谭叶辉 肖启国 +3 位作者 何湘珍 李红 邵毅 何欢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假性胬肉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将145例(162眼)假性胬肉随机分成2组:A组75例(82眼)行假性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70例(80眼)行假性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术后均随... 目的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假性胬肉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将145例(162眼)假性胬肉随机分成2组:A组75例(82眼)行假性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70例(80眼)行假性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术后均随访6月以上。结果145例(162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4.30±12.15)月。A组75例(82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3.84±12.47)月,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6.10%;B组70例(80眼),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4.75±11.62)月,有14眼复发,复发率为17.50%。两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085,P<0.05)。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组平均为(4.25±1.02)d;单纯羊膜移植组平均为(6.42±1.36)d,两组比较,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1.417,P<0.05)。全部病例均无感染、排斥、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假性胬肉复发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移植
原文传递
马方综合征患者角膜形态及厚度的特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秋平 张广斌 +6 位作者 邵毅 易敬林 刘祖国 谭叶辉 陈伟 毛祖红 王乐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角膜的形态与厚度变化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自动屈光计和OrbscanⅡZ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临床确诊的24例(48只眼)MFS患者与24例(48只眼)性别、年... 目的 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角膜的形态与厚度变化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自动屈光计和OrbscanⅡZ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临床确诊的24例(48只眼)MFS患者与24例(48只眼)性别、年龄与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晶状体异位判断,眼轴测量,角膜形态检查[角膜前、后表面高度,中央角膜曲率,角膜中央3 mm区散光度数(Mean A),模拟角膜散光度数(Sim A),角膜中央3 mm区屈率(Mean K)和模拟角膜屈率(Sim K),角膜中央3 mm区不规则性(3.0ZI)及角膜中央5 mm区不规则性(5.0ZI),角膜厚度指数(CTI)]和角膜厚度检查(角膜最薄点厚度及9个区域平均厚度).采用Crosstabs,单向方差分析,student-t检验及判别分析等方法对角膜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FS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38±7)和(37±8)岁,男女比例8/16和9/15,以及眼轴长度(23.12±1.06)和(24.26±2.96)mm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x2=0.091,P=0.763;性别t=0.324,眼轴t=1.976,均P>0.05).在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图形态上,MFS组患者相比对照组在椭圆形(25.0%与16.7%)、不规则蝴蝶结形(41.7%与37.5%)和不规则形地形(12.5%与8.3%)图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扁平角膜比例明显升高(66.7%与12.5%).MF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角膜最薄点厚度(489.8±42.9)μm与(544.8±25.7)μm、Mean K(40.60±1.30)D与(42.80±1.40)D、Sim K(40.50±1.30)D与(42.80±1.20)D、Sim A(1.08±0.86)D与(0.91±0.46)D、CTI 1.57±0.24与1.21±0.14、3.0ZI(1.76±0.96)D与(1.54±0.82)D及5.0ZI(1.91±1.26)D与(0.92±0.68)D等角膜地形图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薄点厚度t=6.996,Mean K t=2.554,Sim K t=3.326,Sim A t=2.324,CTI t=3.116,3.0ZIt=2.686,5.0ZI t=3.768,均P<0.05);角膜Mean A在MFS组(1.11±0.89)D与对照组(0.99±0.49)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an A t=1.898,P=0.0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颞下方除外,9个区域中的其他8个区域的平均角膜厚度明显下降.结论 MFS患者角膜的屈光力下降、厚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马凡综合征 角膜 人体测量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