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免疫相关基因对特征的开发和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天纬 谭启杏 韦长元(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6-821,共6页
目的:鉴定与乳腺癌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免疫相关基因对标志(IRGPs)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的临床信息,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IRGPs,根据风险值将这两个队列中的患... 目的:鉴定与乳腺癌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免疫相关基因对标志(IRGPs)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的临床信息,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IRGPs,根据风险值将这两个队列中的患者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亚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研究免疫基因对特征和其他独立预后特征。结果:由47个免疫基因对构建的IRGPs可以显著预测TCGA和GEO队列中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RGPs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乳腺癌的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的风险分层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 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患者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高方方 陈彬洁 +3 位作者 谭启杏 黄真 卢伟锋 韦长元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及non⁃pCR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新辅助化疗后non⁃pCR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范围:6~81个月),中位DFS及OS均未到达。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为19.4%(97/500)。pCR和non⁃pCR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91.9%和81.2%(P=0.003),5年OS率分别为96.1%和81.6%(P=0.007)。新辅助化疗后共有71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pCR患者复发转移4例,non⁃pCR患者复发转移67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HR=0.393,95%CI:0.220~0.701)是non⁃pCR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而组织学分级3级(HR=3.568,95%CI:2.050~6.210)、高Ki⁃67指数(HR=2.742,95%CI:1.528~4.921)、术后Ki⁃67指数的升高(HR=5.349,95%CI:2.470~11.586)及高pN分期(HR=6.716,95%CI:2.922~15.436)是non⁃pCR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CR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DFS和OS;年龄≤35岁、组织学分级3级、Ki⁃67指数>30%、术后Ki⁃67指数升高及pN高分期是non⁃pCR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未完全缓解 预后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miR-4804-3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邓熙 李晓辉 +6 位作者 谭启杏 肖毅 叶楚瑶 毛子涵 黄幸 林玉萍 曾麒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267-1273,共7页
目的:探讨miR-4804-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同时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miR-4804-3p在40例乳腺癌组织和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4804... 目的:探讨miR-4804-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同时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miR-4804-3p在40例乳腺癌组织和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4804-3p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miR-4804-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miR-4804-3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其水平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补体C3水平有关(P<0.05),与热休克蛋白90α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B淋巴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miR-4804-3p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P<0.05),过表达miR-4804-3p可抑制三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结论:miR-4804-3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有望参与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iR-4804-3p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望作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Sestrin2通过抑制砷化物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永亮 谭启杏 +6 位作者 王红丽 徐秀段 邹书仙 顾晔 胡美茹 邢陈 宋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前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情况;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分析敲低Sestrin2前后细胞在砷化物刺激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后Sestrin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敲低HepG2细胞中Sestrin2表达水平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说明Sestrin2的诱导表达是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保护性事件;在敲低Sestrin2表达水平后,砷化物诱导的ROS产生效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加剧;抗氧化剂NAC能够显著逆转Sestrin2对细胞凋亡的保护性效应。结论: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可通过抑制ROS产生而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trin2 砷化物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活性氧
下载PDF
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的术式、手术时机及获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启杏 黄真 莫钦国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能使一部分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得到生存获益。乳腺癌的原发病灶切除手术包括对乳房病灶的处理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乳房病灶的处理主要包括保乳、乳房全切两类手术,而腋窝的处理方式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清扫术。初... 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能使一部分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得到生存获益。乳腺癌的原发病灶切除手术包括对乳房病灶的处理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乳房病灶的处理主要包括保乳、乳房全切两类手术,而腋窝的处理方式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清扫术。初诊Ⅳ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手术的术式应尽量达到手术切缘阴性,尽可能最大范围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要考虑手术带来的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等。目前尚无头对头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灶手术切除的时机,更多专家倾向于在系统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再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术前系统治疗的时间为4~8个月或至疾病的最大缓解。初诊Ⅳ期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获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及病情、手术切缘情况、肿瘤转移部位及数量、肿瘤分子分型等,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手术的适合人群为年轻、病情轻、合并症少、激素受体阳性,仅骨转移且能确保切缘阳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手术 原发病灶切除手术 手术术式 手术效果 乳腺癌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练斌 韦长元 +5 位作者 杨伟萍 覃庆洪 黄真 于滢华 谭启杏 莫钦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73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出科成绩及评价资料,其中,对照组42名规培生采用传...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73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出科成绩及评价资料,其中,对照组42名规培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31名规培生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总分为(84.03±4.92)分,对照组为(79.45±5.7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乳腺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回顾性分析 教学评价 满意度调查
下载PDF
乏氧环境下HO-1诱导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启杏 许译方 +4 位作者 陈静华 覃庆洪 练斌 黄真 莫钦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HO-1 乳腺癌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启杏 韦长元 宋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6期857-861,共5页
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抗氧化防御酶,在多种刺激条件下发挥抗氧化、抗炎及抑制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发现,HO-1在多种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参与肿瘤血管生成... 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抗氧化防御酶,在多种刺激条件下发挥抗氧化、抗炎及抑制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发现,HO-1在多种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增殖、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HO-1在化疗、放疗等应激条件下表达上调,可增强肿瘤的耐药性,使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降低。我们简要综述HO-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抗凋亡 肿瘤
下载PDF
干扰FBI-1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 覃庆洪 +3 位作者 谭启杏 练斌 杨伟萍 韦长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267,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actor that binds to the inducer of short transcrip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FB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分化、血管发生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 背景与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actor that binds to the inducer of short transcript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FBI-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分化、血管发生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探讨FBI-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研究靶向干扰FBI-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FBI-1的表达水平;采用sh RNA干扰技术抑制MCF-7细胞中FBI-1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增殖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FBI-1表达前后MCF-7细胞中FBI-1及NF-κBp65的表达。结果:FBI-1m RNA及蛋白在人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采用sh RNA干扰技术抑制MCF-7细胞的FBI-1表达后,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同时,抑制FBI-1表达后,NF-κBp6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FBI-1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FBI-1的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 乳腺癌 细胞增殖 NF-ΚB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震 谭启杏 +3 位作者 练斌 韦长元 覃庆洪 黄真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107例,行AC-T方案化疗;化疗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107例,行AC-T方案化疗;化疗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评定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情况,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化疗住院天数、化疗不良事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纳入研究,营养不足发生率为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4%。35%和63%的患者出现Ⅲ~Ⅳ级消化道和血液毒性反应,13%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营养风险组Ⅲ~Ⅳ级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足组与有营养风险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无营养不足组及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足组与有营养风险组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营养不足组及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足和有营养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术后化疗风险,导致更多不良反应发生,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营养状况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沉默FBI-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茂剑 王丽 +4 位作者 杨伟萍 覃庆洪 谭启杏 练斌 韦长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59-3162,共4页
目的研究沉默FBI-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FBI-1基因的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FBI-1基因的沉默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qRT-... 目的研究沉默FBI-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FBI-1基因的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FBI-1基因的沉默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和p21表达。结果经sh RNA干扰后FBI-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FBI-1基因沉默后,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沉默FBI-1基因表达可诱导细胞G1/G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I-1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P53 P21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乳腺BI-RADS 4a类病灶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立丽 梁子轩 +4 位作者 曾琪 董德福 谭启杏 韦长元 杨伟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病灶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EUS检查的乳腺病患者364例,共373个病灶,包括83个良性病灶和290个恶性病灶,通过比较良、恶性病灶CEUS定量参数,找出在良、...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病灶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EUS检查的乳腺病患者364例,共373个病灶,包括83个良性病灶和290个恶性病灶,通过比较良、恶性病灶CEUS定量参数,找出在良、恶性病灶间存在显著差异的CEUS定量参数,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取得差异定量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将最佳截断值作为再分类的指标。另外,收集BI-RADS 4a类共79个乳腺病灶,以最佳截断值为再分类指标对病灶进行再分类,当病灶的定量参数均低于最佳截断值时,将其降为3类,有一个及以上定量参数高于对应最佳截断值时,保持原分类。比较BI-RADS 4a类病灶调整分类前、后活检率及恶性检出率变化差异。结果:良、恶性病灶在峰值强度、曲线斜率、曲线下总面积、流入面积、流出面积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5、0.35、110.5、5.65、108.9,根据五者最佳截断值对所有79个BI-RADS 4a类病灶进行再分类,降为BI-RADS 3类的病灶共41个,维持BI-RADS 4a类病灶共38个,调整分类后活检率降为48.10%,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前、后恶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斜率、曲线下总面积及流入面积、流出面积可作为BIRADS 4a类病灶的再分类指标,可减少不必要的病灶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病灶 定量参数
下载PDF
SCO_2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汝诗 许译方 +2 位作者 谭启杏 莫钦国 覃庆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4,63,共6页
目的:研究下调细胞色素C氧化合成酶2(SCO_2)在乳腺癌MCF-7细胞的表达,对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CO_2基因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设实验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应... 目的:研究下调细胞色素C氧化合成酶2(SCO_2)在乳腺癌MCF-7细胞的表达,对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CO_2基因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设实验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CO_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感染9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SCO_2基因在MCF-7细胞中呈低表达;抑制SCO_2基因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率下降;同时,MCF-7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中SCO_2基因呈低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沉默SCO_2基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上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2 沉默 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乳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启杏 莫钦国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5期147-148,共2页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乳房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6例(实验组),选取同期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乳房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6例(实验组),选取同期行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乳房全切术一致,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美容效果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 乳房切除 疗效
下载PDF
沉默FBI-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茂剑 王丽 +4 位作者 杨伟萍 覃庆洪 谭启杏 练斌 韦长元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7-503,共7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短发夹状RNA (short hairpin RNA, shRNA)介导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 (FBI-1)基因沉默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BI-1、Bcl-2、Bax、cleaved-Ca... 本研究旨在观察短发夹状RNA (short hairpin RNA, shRNA)介导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 (FBI-1)基因沉默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BI-1、Bcl-2、Bax、cleaved-Caspase3和Survivin的mRNA和/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hRNA干扰技术沉默MDA-MB-231细胞中FBI-1基因的表达;用CCK-8法以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的FB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经shRNA靶向沉默FBI-1基因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伴随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和Caspase 3活化,MDA-MB-231细胞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受抑制。以上结果提示,靶向沉默FBI-1基因表达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I-1 短发夹状RNA 三阴性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义富翔 于滢华 +6 位作者 韦长元 杨伟萍 覃庆洪 谭启杏 莫钦国 黄真 练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均...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病灶植入粒子3~32粒,平均13粒。43例患者的54个病灶中,完全缓解39个,部分缓解13个,疾病稳定2个,总有效率为96.3%。17例有局部疼痛的患者疼痛均缓解,疼痛缓解率为100%。术后随访14~60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全组患者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2%、53.7%和1.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67.4%和37.2%。全组患者均未出现与植入放射性粒子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仅有5例患者出现皮肤反应。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局部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局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种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辣椒碱通过下调SIRT1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岸云 陈茂剑 +6 位作者 覃庆洪 肖潺潺 蒋玮 梁至洁 谭启杏 杨伟萍 韦长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99,共6页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设立辣椒碱(25,50,75μmol·L^(-1))组以及空白组,采用穿透小室(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设立辣椒碱(25,50,75μmol·L^(-1))组以及空白组,采用穿透小室(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的编码基因POLD1(POLD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中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迁移率和侵袭率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效应(P <0. 01);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24 h能显著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中SIRT1,POLD1 mRNA表达水平(P <0. 01);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μmol·L^(-1))干预24 h能显著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中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P <0. 01)。结论:辣椒碱能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OLD1 mRNA和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乳腺癌 迁移和侵袭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的编码基因POLD1(POLD1)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
原文传递
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茂剑 蒋玮 +6 位作者 毛岸云 覃庆洪 谭启杏 肖潺潺 梁至洁 杨伟萍 韦长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88,共7页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的方法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约100 mm3,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的方法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约100 mm3,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每组5只。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裸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辣椒碱,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溶剂,3 d/次,连续给药8次。每次给药前先检测裸鼠体质重和肿瘤体积,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各组裸鼠,计算肿瘤体积,称肿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治疗后各组肿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 <0. 01),肿瘤质量显著减小(P <0. 01),抑瘤率显著增大(P <0. 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肿瘤组织HMGB1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和TLR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乳腺癌 裸鼠移植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Toll样受体4(TLR4)
原文传递
FBI-1在乳腺癌新辅化疗前后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岸云 陈茂剑 +5 位作者 蒋玮 王丽 覃庆洪 谭启杏 杨伟萍 韦长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6期3751-375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BI-1)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化疗前后的表达情况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5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病例(中位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短转录诱导物连接因子1(FBI-1)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化疗前后的表达情况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5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病例(中位年龄44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FBI-1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FBI-1的表达率,并分析其与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临床病理疗效的关系。结果(1)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FBI-1的高表达率为70%(35/50),FBI-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状态无关(P>0.05);(2)无论从临床疗效评估(86.7%与51.4%,P=0.019)或是病理疗效评估(80.O%与28.6%,P=0.001),新辅助化疗前FBI-1低表达组化疗疗效均显著优于高表达组;(3)新辅助化疗显著降低FBI-1的高表达率(70.0%与38.0%,P=0.004),22例患者(62.9%)FBI-1由高表达转为低表达;(4)临床疗效显著组FBI-1表达下降较临床疗效非显著组明显(77.4%与26.3%,P=0.001),病理缓解显著组FBI-1表达下降较病理缓解非显著组明显(72.7%与39.3%,P=0.024),FBI-1表达是否下降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r=0.440,P<0.01)、病理疗效(r=0.491,P<0.05)有相关性。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FBI-1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组织中FBI-1的表达水平;FBI-1的高表达可能预示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并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FBI-1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苷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覃庆洪 黄敏 +2 位作者 谭启杏 练斌 韦长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设定空白组及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组,5-氟尿嘧啶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白藜芦...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设定空白组及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组,5-氟尿嘧啶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验证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5-氟尿嘧啶(1.0μg·L^-1)和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P125编码基因(POLD1),p53基因(p5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P125,p53,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在体外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均能明显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白藜芦醇苷(0.4,1.2 mg·L^-1)能够显著抑制POLD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P12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白藜芦醇苷(1.2 mg·L^-1)对POLD1,P125,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苷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提高p53表达水平,抑制POLD1表达,促进p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乳腺癌细胞 增殖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编码基因(POLD1) 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 p53基因(p53)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p2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