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塔林 王红梅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一种死亡模式,凋亡过程受基因严格调控。细胞凋亡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本文对细胞凋亡、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因
下载PDF
新疆南疆肉毒中毒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06-1206,共1页
关键词 肉毒中毒 黄豆 发酵 肉毒抗毒素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MRI与EEG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MRI EEG
下载PDF
Meige综合征10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农垦医学》 200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文献复习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 特发性眼睑痉挛 临床资料 异常综合征 内科门诊 易误诊
下载PDF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农垦医学》 2005年第5期398-400,共3页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继发性脱髓鞘疾病,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应用,临床报道逐渐增加.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继发性脱髓鞘疾病,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应用,临床报道逐渐增加.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文献复习 继发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报道 MRI技术 影像学特征 病理诊断 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急性脱髓鞘性脊髓病2例报告
6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脱髓鞘性脊髓病
下载PDF
11例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中原医刊》 2007年第4期43-43,共1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1例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有呼吸道、肠道感染史;1~7d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和高热;脑脊液压力增高;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有效;死亡...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1例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有呼吸道、肠道感染史;1~7d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和高热;脑脊液压力增高;抗感染及综合治疗有效;死亡1例。结论 对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应采取综合治疗,在全身感染控制后,还要加强观察,巩固疗效,重视老年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感染中毒性脑病 分析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杜怀文 谭塔林 袁维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头颅CT、MRI和MRV检查。结果头颅CT 1例静脉窦迂曲,密度增高,15例未见特征性表现;MRI仅8例示静脉窦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6例均显...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头颅CT、MRI和MRV检查。结果头颅CT 1例静脉窦迂曲,密度增高,15例未见特征性表现;MRI仅8例示静脉窦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6例均显示病变静脉窦狭窄或者闭塞。结论 MRI常规序列断层成像结合MRV成像可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大概时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适合临床作为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重要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怀文 谭塔林 《农垦医学》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以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帕罗西汀加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以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以帕罗西汀加常规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抑郁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症 帕罗西汀 尼莫地平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56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10
作者 洪芳 王雪莉 谭塔林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7期550-551,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醇中毒者脑电图查结果表现及意义。方法:选取56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检查。结果: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多有脑电图异常。结论:慢性乙醇中毒对脑功能损害严重,脑电图检查对慢性乙醇中毒有意义。
关键词 乙醇慢性中毒 脑电图 临床表现
下载PDF
21例眼肌麻痹性复视临床与病因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小玲 谭塔林 林喜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复视者的诊断、鉴别诊断问题 ,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 2 1例神经科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规病因检查无异常者 ,依据临床特点、代谢及内分泌检测 ,2 1例复视的病因诊断... 目的 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复视者的诊断、鉴别诊断问题 ,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 分析 2 1例神经科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规病因检查无异常者 ,依据临床特点、代谢及内分泌检测 ,2 1例复视的病因诊断为 :眼肌型Graves病 7例 ,隐匿性糖尿病 8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 2例 ,高尿酸血症 2例 ,风湿病及原因不明各 1例。结论 对单一的眼外肌麻痹性复视或非典型综合征的单神经病变复视的诊断 ,排除了常规神经病和占位病变后 ,病因学诊断 :除注意常规的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糠尿病外 ,应考虑某些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如 :隐匿性糖尿病、Graves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视 病因学 微血管病 诊断 眼肌麻痹性
下载PDF
阿拉尔市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燕 谭塔林 瞿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8-168,共1页
目的 了解阿拉尔市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精神病患者的三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368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及残联统一印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68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中男性占54.89%,25岁-40岁占48.64%... 目的 了解阿拉尔市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精神病患者的三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368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及残联统一印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68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中男性占54.89%,25岁-40岁占48.64%,小学文化程度占40.48%,精神分裂症占94.02%,无业者占67.93%,未服药者占45.11%,社会适应差者占58.70%.结论 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以精神分裂症、无业、未服药及社会适应差者居多;建立健全精神病患者的三级防治干预体系,对减少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肇事肇祸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眼运动神经麻痹15例报告
13
作者 谭塔林 《农垦医学》 2000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眼运动神经麻痹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谭塔林 《农垦医学》 2000年第5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药物治疗 降纤酶 疗效
下载PDF
维族与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燕 谭塔林 +2 位作者 姚永红 陈英 梁天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3-244,270,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疆阿克苏地区维族与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30例维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维族组,30例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汉族组.自拟一般资料统计表统计... 目的 探讨新疆阿克苏地区维族与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将30例维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维族组,30例汉族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汉族组.自拟一般资料统计表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并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维族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活质量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汉族组(P<0.01).结论 维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汉族,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医疗服务、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影响维族妇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女性 维族 汉族 康复期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以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的老年期痴呆26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忠秀 谭塔林 吴梅青 《农垦医学》 2003年第6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障碍 患者 痴呆症 主要症状 人群 文献分析 主要问题 老龄化 人口
下载PDF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损伤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塔林 王红梅 +3 位作者 张建龙 马琪 孙湛 马小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全身性反应,某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即远隔器官的次级损伤。研究表明,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仅导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心、肺、肾等脏器的损伤,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全身性反应,某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其他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即远隔器官的次级损伤。研究表明,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仅导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心、肺、肾等脏器的损伤,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再灌注阶段。脑组织是最易受影响的器官之一,肝I/R可引起脑组织损伤。本实验旨在观察肝I/R损伤时c-fos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脑组织中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并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ATP)酶、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肝I/R损伤时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能量代谢 C-FOS
原文传递
肉毒中毒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塔林 丁有勤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肉毒中毒 新疆南疆地区 临床资料分析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晓苏 谭塔林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最严重的医院感染之一,预后差,其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人群、发病机理、病原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脑膜炎 脑室炎
原文传递
新疆阿克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强 王和功 +7 位作者 郑江艳 曾强 谭塔林 陈新福 李新华 秦志勇 胡云华 王业忠 《兵团医学》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现况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该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0-2014年对阿克苏地区7家医疗机构住院且经头颅CT证实的1573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 目的:探讨阿克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现况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该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0-2014年对阿克苏地区7家医疗机构住院且经头颅CT证实的1573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阿克苏地区157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其中男性为844例(53.7%),女性为729例(46.3%);汉族838例,其中男性484例(57.8%),女性354例(42.2%);维族735例,其中男性360例(49.0%),女性375例(50.0%);夏季发病最高,其次是秋季发病;HICH预后因素分析在年龄、族别(汉族、维族)、HICH知识知晓、家族性脑出血病史、血肿量、发病至专科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族别、高血压并发脑出血知识知晓率、出血量、发病至就诊时间是HICH的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在阿克苏地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特点加强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应急绿色通道建设、临床治疗时的指标观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降低HICH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阿克苏地区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