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A肠系膜下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婉嫦 张应和 +1 位作者 靳仓正 林小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肠系膜下动脉(IM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直肠或左半结肠癌和血管性病变行MSCTA检查的患者75例,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及IMA狭窄或闭塞后的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肠系膜下动脉(IM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直肠或左半结肠癌和血管性病变行MSCTA检查的患者75例,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及IMA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情况。结果35例直肠癌患者中,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直肠上动脉35、直肠下动脉29例、骶正中动脉6例、乙状结肠动脉4例;7例乙状结肠癌由乙状结肠动脉供血;3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癌中,1例乙状结肠动脉供血,2例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供血;2例降结肠癌由左结肠动脉供血;5例脾曲癌由左结肠动脉升支和中结肠动脉左支供血。23例IMA狭窄或闭塞患者均有Riolan动脉弓侧支循环形成。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IMA参与肿瘤供血及准确评价其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下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A盆腔肿瘤供血动脉成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婉嫦 谢振英 谭树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盆腔肿瘤供血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7例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的盆腔肿瘤患者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以手术结果为准,分析通过显示供血动脉判断肿瘤定位诊断的...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盆腔肿瘤供血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7例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的盆腔肿瘤患者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以手术结果为准,分析通过显示供血动脉判断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卵巢肿瘤40例48侧,最大径3.5cm-17.5cm,平均6.8cm,患侧由卵巢动脉(OA)、子宫动脉卵巢支(OB)共同供血18侧,患侧由OA供血12侧,患侧由OB供血7侧,OA供血发生率为62.5%(30/48),OB发生率为52.1%(25/48),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5.4%(41/48)。外生性子宫肌瘤13例18个肿块,肿瘤最大径6.1cm-17cm,平均8.9cm,均显示双侧子宫动脉子宫支(UB)供血,5侧OA参与供血,发生率27.8%(5/18),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13/13)。5例乙状结肠癌均为乙状结肠动脉供血,直肠癌19例,6例直肠上动脉供血,11例直肠上、下动脉供血,2例直肠上、下动脉及骶正中动脉供血,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24/24)。结论 MSCTA能清楚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为盆腔肿瘤的定位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子宫肌瘤 结肠 直肠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D DCE MRA诊断下腔静脉畸形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婉嫦 张应和 +3 位作者 靳仓正 李春芳 陆巧葱 徐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下腔静脉(IVC)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3D DCE MRA检查患者1040例,均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血管成像,先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重...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在下腔静脉(IVC)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3D DCE MRA检查患者1040例,均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血管成像,先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疑IVC畸形者再行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1040例患者中共发现IVC畸形6例,发生率为0.58%。双IVC畸形4例,左位IVC2例。结论3D DCE MRA能清楚显示IVC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畸形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3D DCE MRA诊断肾静脉主干变异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婉嫦 张应和 +1 位作者 陆巧葱 徐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A(3D DCE MRA)对肾静脉(RV)主干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腹部检查患者220例,均采用容积再现(VR)进行RV重建。结果220例共检出RV变异21例,检出率...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A(3D DCE MRA)对肾静脉(RV)主干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行腹部检查患者220例,均采用容积再现(VR)进行RV重建。结果220例共检出RV变异21例,检出率9.6%。右肾RV变异6例;左侧肾RV变异15例,其中主动脉周围型RV变异11例,完全性主动脉后位型RV变异4例。结论3DDCEMRA能清楚显示和诊断肾静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静脉 变异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婉嫦 王金花 +3 位作者 张奕昭 蔡洪明 杨曦 李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对照研究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自动提取的微钙化多种特征与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不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所有特征对于DCIS不同分级的意义,为开发辅助临床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目的对照研究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自动提取的微钙化多种特征与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不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所有特征对于DCIS不同分级的意义,为开发辅助临床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DCIS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提供参考。方法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最终病理学证实的203例DCIS患者影像资料,按高、中、低级别病理结果分组,CAD检测微钙化并自动提取反映微钙化形态学、统计学、纹理、分布特征的14个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所有微钙化特征中,线样分支状钙化数、细颗粒状微钙化率、总数目、簇状分布率、种群密度在低、中、高级别3组间比较和低、高级别2组间比较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高的病理级别容易出现较高的线样分支状钙化数、总数目、簇状分布率、种群密度,较低的病理级别出现细颗粒状微钙化的概率较高。2除线样分支状钙化数外,其余所有特征参数在中级别组和低级别或高级别组间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微钙化的四种分布类型仅在高级别组出现统计学差异,其中簇状分布的出现概率相对较高。结论通过CAD辅助检测DCIS微钙化获得的多种特征参数,与不同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分级相关性不同,有利于深入研究计算机辅助诊断DCIS,为早期诊断DCIS和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钙化微粒 导管 诊断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小肝癌的MRI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婉嫦 张应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肝癌(SHCC)MRI尤其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加深对其认识。方法MR检查扫描包括化学位移成像,FRFSET2WI,3DFSPGRTIWI,3DM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8例SHCC共23个结节,多发5例,单发13例,最大径1.3—3.0cm,平均2.4c...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肝癌(SHCC)MRI尤其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加深对其认识。方法MR检查扫描包括化学位移成像,FRFSET2WI,3DFSPGRTIWI,3DM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8例SHCC共23个结节,多发5例,单发13例,最大径1.3—3.0cm,平均2.4cm。T2WI高或稍高信号22个,低信号1个,正相位高信号、反向位信号减低3个,正相位和反向位均呈高信号4个,正相位和反向位均呈低信号14个,脂肪抑制3DT1WI呈等信号3个,低信号10个,高信号10个,7个结节见假包膜征。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至延迟期无明显强化1个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22个病灶,其中门脉期强化有所减退19个,等信号3个,延迟期呈低或稍低信号2O个,等信号2个。延迟期见包膜样强化13个。结论 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绝大多数SHCC都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MSCTA在诊断肾静脉变异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应和 梁景章 +4 位作者 谭婉嫦 李春芳 靳仓正 陆巧葱 徐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肾静脉(RV)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行腹部MSCTA检查患者,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进行RV重建。结果352例共检出RV变异36例,检出率10.2%。双侧RV变异2例;右肾RV变异11例;...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肾静脉(RV)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行腹部MSCTA检查患者,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进行RV重建。结果352例共检出RV变异36例,检出率10.2%。双侧RV变异2例;右肾RV变异11例;左侧肾RV变异23例,包括主动脉周围型RV变异12例(3.4%),完全性主动脉后位型RV变异6例(1.7%);其他5例(1.4%)。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肾静脉变异,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静脉 变异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A诊断左性腺静脉变异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应和 梁景章 +4 位作者 谭婉嫦 靳仓正 李春芳 陆巧葱 徐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左性腺静脉(LGV)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顺序选择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患者300例,在工作站上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对LGV进行重建。结果300例中LGV总共显示271例...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左性腺静脉(LGV)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顺序选择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患者300例,在工作站上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对LGV进行重建。结果300例中LGV总共显示271例,显影率为90.33%(271/300),在LGV显影的271例患者中共发现变异29例,发生率10.70%(29/271)。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LGV变异全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静脉 变异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肠系膜混浊征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符熙 靳仓正 +2 位作者 赵宋礼 李春芳 谭婉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讨MDCT肠系膜混浊征(MM)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的MDCT表现。结果 18例恶性肿瘤中,11例(11/18,61.11%)可见MM;42例炎性病变中,36例(36/42,85.71%)可见MM。炎性病变较恶性肿瘤更易出现M... 目的探讨MDCT肠系膜混浊征(MM)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的MDCT表现。结果 18例恶性肿瘤中,11例(11/18,61.11%)可见MM;42例炎性病变中,36例(36/42,85.71%)可见MM。炎性病变较恶性肿瘤更易出现MM、脂肪缆绳征、逗号征及梳子征。恶性肿瘤较炎性病变更易出现系膜血管受累、系膜结节、腹腔积液及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MM能提示回盲部病变的性质,结合其他CT异常征象及临床病史有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肿瘤 炎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奕昭 王金花 +3 位作者 谭婉嫦 蔡洪明 杨曦 李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 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伴有微钙化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微浸润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微钙化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54例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51例,DCIS(有/无微浸润)203例,使用CAD系统进行微钙化特征的提取和分类,比较14个特征参数在两组病变的差异,分析CAD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特征参数中线样分枝状钙化数、细颗粒状微钙化率、段样分布、种群密度在两组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及微浸润组的特征参数值较高;四个特征参数对判别两组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34、0.729和0.714,低于CAD系统综合检测法的判别效能(AUC=0.873),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7.3%、75.8%和85.1%。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微浸润的微钙化特征具有相对特异性,基于多特征分析的CAD系统对该类病变可达到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乳腺癌早期病变的诊断和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计算机辅助检测 微钙化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下载PDF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金花 谭婉嫦 +2 位作者 刘立志 李立 伍尧泮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多特征检测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钼靶摄影检查发现钙化并经病理证实的57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321例列入乳腺癌组,良性病变253例列入良性病变组,应用C...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钼靶X线片中微钙化的多特征检测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钼靶摄影检查发现钙化并经病理证实的574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321例列入乳腺癌组,良性病变253例列入良性病变组,应用CADS获取微钙化点的特征参数:种群密度、沙粒样钙化率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采用ROC曲线分别分析其独立和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乳腺癌组微钙化上述特征参数值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值均<0.01)。种群密度、沙粒样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在乳腺癌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86、0.850,敏感度分别为78.6%、83.8%、86.9%,特异度分别为38.2%、50.8%、67.9%,其中线样分枝状钙化率的敏感度、特异度最高(P<0.01)。采用CADS联合检测3项特征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72.1%,均高于单项检测(P值均<0.01)。结论:检测微钙化的种群密度、沙粒样及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线样分枝状钙化率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效率高于其他两项参数。CADS联合检测3项参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钙化 诊断 X线
下载PDF
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金花 谭婉嫦 +2 位作者 刘立志 李立 靳仓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体尾部3例,胰尾2例。瘤体多呈囊实性团块,最大直径约4-16cm,平均直径7cm,中心均位于胰腺外,边界多清楚;较小(<5cm)者为实性结构为主,直径增大,囊实性比例增大。CT平扫为不均匀低密度,1例显示钙化。MR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上稍低、T2WI上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T1WI上低、T2WI上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见瘤内实性结构早期未见明显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或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结构各期均无强化。8例中3例肝转移,2例显示胰胆管侵犯并扩张,脾静脉内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各1例。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腺泡细胞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右膈下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应和 谭婉嫦 +1 位作者 林小惠 陆巧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人和肝细胞癌(HCC)患者右侧膈下动脉(RIPA)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选择MSCTA清楚显示RIPA者304例(正常人242例,HCC患者62例),采用容积再现(VR)方法进行血管重建,观察RIPA的起源、分布及参与HCC供血情况... 目的分析正常人和肝细胞癌(HCC)患者右侧膈下动脉(RIPA)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选择MSCTA清楚显示RIPA者304例(正常人242例,HCC患者62例),采用容积再现(VR)方法进行血管重建,观察RIPA的起源、分布及参与HCC供血情况。结果304例中,159例(52.3%)RIPA开口于腹主动脉,57例(18.8%)开口于右侧肾动脉,88例(29.0%)开口于腹腔动脉干,41例(13.5%)双侧膈动脉共干,6例(2.0%)与胃左动脉共干,3例(1.0%)双侧膈动脉、胃左动脉共干。RIPA参与HCC供血达17.7%(11/62)。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RIPA起源,准确评价其参与HCC供血情况,指导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血管造影术 肝肿瘤
下载PDF
卵巢纤维瘤的MR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华景 李春芳 +3 位作者 靳仓正 谭婉嫦 罗志坤 张奕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的MR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的MR表现,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结果 11例均单侧发病,左侧7例,右侧4例,其中6例合并少量盆腔积液。肿瘤大小约为... 目的探讨卵巢纤维瘤的MR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的MR表现,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结果 11例均单侧发病,左侧7例,右侧4例,其中6例合并少量盆腔积液。肿瘤大小约为2.2cm×2.0cm×1.7cm^13.5cm×10.5cm×9.5cm,呈边界清晰的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根据MRI的信号特点分为2型:实性肿块型7例,MR平扫表现为T1WI、T2WI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变性型4例,平扫表现为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变性部分无强化。结论卵巢纤维瘤的MR表现多样化,MR平扫卵巢纤维瘤整体或部分呈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无强化是其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纤维瘤 磁共振 成像
下载PDF
外生性肝细胞肝癌的MSCTA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应和 潘小舟 +4 位作者 费西平 覃智颖 徐新超 靳仓正 谭婉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外生性肝细胞肝癌(EHC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EHC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容积再现重组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外生性肝细胞肝癌(EHC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EHC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容积再现重组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在肿瘤定位及周围器官侵犯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23例25个EHCC最大径6.5~17.5cm,平均10.8cm。肿瘤与肝脏以蒂带连接2处,基底连接23处,起源于肝右叶及尾状叶者(12个)由肝右动脉分支供血,左叶者(11个)主要由肝左动脉供血,MSCTA定位诊断符合率100%(25/25)。肿瘤侵犯周围器官4例5处,MSCTA仅显示3处侧支供血动脉。结论:MSCTA通过显示EHCC供血动脉,能准确进行定位诊断,对判断周围器官的侵犯亦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符熙 靳仓正 +2 位作者 姚吕祥 李春芳 谭婉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3-386,3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病变所致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NMM)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80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非创伤、代谢类疾病患者,CT均表现为NMM,其中门脉高压症(PH)25例,非结核性腹膜炎20例,结核性...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病变所致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NMM)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80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非创伤、代谢类疾病患者,CT均表现为NMM,其中门脉高压症(PH)25例,非结核性腹膜炎20例,结核性腹膜炎(TBP)15例,癌性腹膜炎(CP)20例。观察不同性质病变所致NMM的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PH易出现单纯NMM,肠系膜呈缆绳样增厚,可有少量小结节影(Ⅰ级NMM),急性胰腺炎易伴有肾前筋膜增厚;TBP易导致高密度(>20Hu)肠系膜混浊征;CP易表现为NMM合并腹膜后间隙混浊,结节样增厚的网膜相互融合,形成网膜饼征(Ⅲ级NMM)、壁腹膜肿块和腹腔肿块。21例出现Ⅰ级NMM的PH患者中,18例(85.71%)以肠系膜根部混浊明显。2例PH出现肠壁增厚均发生于升结肠。CP出现壁腹膜肿块的11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7例(63.64%),腹膜前壁2例(18.18%),周围壁腹膜2例(18.18%);CP出现腹腔肿块的9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5例(55.56%),前下腹部2例(22.22%),多发于腹腔内2例(22.22%)。结论 NMM可见不同病因所致肠系膜改变,结合CT其他征象和临床病史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MSCTA容积再现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巧葱 张应和 谭婉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再现(VR)重建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方法对40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行MSCTA门静脉成像,工作站上采用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40例中胃底-食道静脉曲张35例,脐静脉再通7例,脾-肾静...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再现(VR)重建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方法对40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行MSCTA门静脉成像,工作站上采用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40例中胃底-食道静脉曲张35例,脐静脉再通7例,脾-肾静脉交通11例,发生率分别为87.5%,17.5%,27.5%。其中,多发侧支循环: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合并脐静脉再通、附脐静脉曲张1例,合并脾-肾静脉交通10例。脐静脉再通合并脾-肾静脉交通及胸廓静脉分流各1例。结论MSCTAVR重建能清晰完整显示门静脉高压(PH)侧支循环的详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侧支血管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吕祥 靳仓正 谭婉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6.77%,与确诊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正相关性,r=0.9993,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对患者无创伤,并具有快速及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诊断腹主动脉瘤及术前评价影像学检查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MRI表现及可能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冯结映 黄飚 +3 位作者 谭婉嫦 王金花 张奕昭 胡海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MRI表现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3例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通过MRI评价其病灶形态、信号特点;同时选取6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进行中文版简易...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MRI表现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3例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通过MRI评价其病灶形态、信号特点;同时选取6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按性别分层,研究高血压与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的关系。结果:所有病灶集中于双侧壳核、豆状核,且呈双侧对称性、筛孔状分布;病灶在T_2WI上呈高信号,T_1WI及FLAIR T_2WI上呈低信号,无明确壁或胶质增生表现,扩散未见明确受限表现。病例组的MMSE总评分[(26.00±1.95)分]较对照组[(28.44±1.15)分]低,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15,P<0.001)。分层χ2检验结果提示两性高血压与筛孔状态均存在相关性(χ_M^2=19.19,P_M<0.001;χ_F^2=13.60,P_F=0.001)。结论:双侧基底节筛孔状态是一种病理改变,与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高血压可能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基底 筛孔状态 磁共振成像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肺类癌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婉嫦 冯结映 +1 位作者 赖文佳 靳仓正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1年第4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8例病理确诊为肺类癌患者的CT征象。结果:8例肺类癌均为单发病灶。4例中央型肺类癌中,4例表现为支气管腔内结节灶、结节长轴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呈"平行征&q...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8例病理确诊为肺类癌患者的CT征象。结果:8例肺类癌均为单发病灶。4例中央型肺类癌中,4例表现为支气管腔内结节灶、结节长轴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呈"平行征"改变,4例密度均匀,2例见分叶征,4例伴阻塞性炎症,3例伴阻塞性不张,2例伴阻塞以远黏液栓,2例伴少量胸腔积液。4例周围型肺类癌中,2例密度不均匀,2例见浅分叶征,1例见短毛刺征,3例见胸膜增厚,1例见斑点状钙化,未见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炎症、阻塞性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征象。所有病例均未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未见远处转移。进行增强扫描的5例病灶均表现为中度-明显程度强化。结论:肺类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掌握其特征性改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