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家蚕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谭安江 徐厚镕 +2 位作者 蒋诗平 张玉? 单晓斌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一定剂量同步辐射(SR)软X射线辐照催青卵及蚕蛹,利用PAGE对蚕卵及蛹子代的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谱带数目及活性的变化,茧质调查与对照相比也有差异。
关键词 同步辐射 软X射线 家蚕
下载PDF
He-Ne激光对家蚕诱变效应的研究
2
作者 谭安江 陈震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采用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家蚕蛹,在子代与对照相比较,出现熟性、茧形、斑纹等多种变异,利用PAGE,进行血液蛋白质电泳分析结果,也产生谱带数目及活性的变化,首次证明HeNe激光对家蚕具有一定的诱变效应。
关键词 HE-NE激光 家蚕 电泳 诱变效应
下载PDF
哺乳动物N-糖基化途径中关键酶唾液酸合酶和CMP-唾液酸合成酶基因在转基因家蚕中的表达
3
作者 汪泰初 李瑞雪 +1 位作者 郭秋红 谭安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3-858,共6页
对昆虫的N-糖基化途径进行修饰改变是扩展昆虫蛋白表达系统应用范围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家蚕Bombyx mori转基因技术表达昆虫所缺乏的哺乳类糖基化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构建了可以同时表达小鼠Mus musculus唾液酸合... 对昆虫的N-糖基化途径进行修饰改变是扩展昆虫蛋白表达系统应用范围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家蚕Bombyx mori转基因技术表达昆虫所缺乏的哺乳类糖基化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构建了可以同时表达小鼠Mus musculus唾液酸合酶和小鼠CMP-唾液酸合成酶两个基因的piggyBac表达载体,选用家蚕肌动蛋白A3启动子控制基因的表达,并导入3×P3启动子控制下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作为分子标记。在得到的G1代转基因家蚕中对转入的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和分析,为在家蚕这种模式昆虫中模拟哺乳类糖基化途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N-糖基化途径 家蚕 转基因 唾液酸合酶 CMP-唾液酸合成酶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piggyBac类似因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谭安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43,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piggyBac转座子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进化特点,采用简并PCR、反向PCR、RT-PCR和RACE等方法在农业害虫亚洲玉米螟中克隆到2个piggyBac类似因子,分别命名为OfPLE1和OfPLE2。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f-PLE基因编码区序列结... 为了深入了解piggyBac转座子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进化特点,采用简并PCR、反向PCR、RT-PCR和RACE等方法在农业害虫亚洲玉米螟中克隆到2个piggyBac类似因子,分别命名为OfPLE1和OfPLE2。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f-PLE基因编码区序列结构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OfPLE1全长1 866 bp,编码607个氨基酸;OfPLE2全长1 724 bp,编码434个氨基酸。两者同源性高达70%,与粉纹夜蛾piggyBac同源性分别为32%和26%,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PIGGYBAC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添食化学诱变剂对当代家蚕的生理生化效应
5
作者 徐厚镕 谭安江 《蚕桑茶叶通讯》 1999年第2期12-13,共2页
添食NaNO2和C3H4N2O2Br两种化学诱变剂,对当代家蚕的生理、生化均有一定影响,当剂量达到2%和1%时,则引起发育延缓,茧质下降、死笼茧增加,其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变化在蛹期表现出来,变化趋势同酯酶活性大小与蚕... 添食NaNO2和C3H4N2O2Br两种化学诱变剂,对当代家蚕的生理、生化均有一定影响,当剂量达到2%和1%时,则引起发育延缓,茧质下降、死笼茧增加,其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变化在蛹期表现出来,变化趋势同酯酶活性大小与蚕体体质强弱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化学诱变剂 生理效应 生化效应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pd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6
作者 程晓娟 严善春 +1 位作者 黄勇平 谭安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272-4283,共12页
【目的】克隆获得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蛋白酶激活受体类转录因子pdp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domain protein1)(Ofpdp1)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857457),明确其基因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生... 【目的】克隆获得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蛋白酶激活受体类转录因子pdp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domain protein1)(Ofpdp1)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857457),明确其基因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亚洲玉米螟的遗传控制提供潜在的靶标基因。【方法】采用RT-PCR和PCR技术,克隆Ofpdp1 cDNA序列,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研究卵期及幼虫期Ofpdp1表达特征;在原胚期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结果】克隆得到基因Ofpdp1,全长为960 bp,开放阅读框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OfPDP1 C-末端与其它昆虫PAR bZIP(basic leucine zipper)转录因子非常相似,含有3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的分类结果与生物学上物种分类相吻合。qPCR结果显示Ofpdp1的mRNA表达量在卵发育76 h左右存在显著的表达高峰。在亚洲玉米螟原胚期,注射Ofpdp1的双链RNA(dsRNA)48 h后,Ofpdp1 mRNA表达量被沉默了71%。【结论】成功地从亚洲玉米螟中克隆得到Ofpdp1,Ofpdp1进化非常保守,属于PAR bZIP亚家族;Ofpdp1可能在幼虫定型时期胚胎生理结构的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Ofpdp1 基因克隆 系统发育分析 MRNA表达 RNA干扰
下载PDF
家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Cry1Ac的抗性遗传分析
7
作者 易晓莉 马晓 +4 位作者 刘先方 侯成香 谭安江 黄勇平 李木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8-651,共4页
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遗传特性是农林业害虫防治体系中制定抗性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以鳞翅目昆虫家蚕作为模型,研究害虫对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素的抗性遗传特性。在调查100个家蚕品系对Bt毒素Cry1Ac的抵抗能力的基础上,运... 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遗传特性是农林业害虫防治体系中制定抗性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以鳞翅目昆虫家蚕作为模型,研究害虫对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素的抗性遗传特性。在调查100个家蚕品系对Bt毒素Cry1Ac的抵抗能力的基础上,运用经典的杂交和回交方法,以家蚕抗性品系ACR1(R,LC50>375 mg/L)和敏感品系Nistari(S,LC50=37.5 mg/L)为亲本建立正反交F1、自交F2及回交BC1群体,进一步分析家蚕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遗传模式。通过对供试家蚕群体2龄幼虫添食Bt毒素Cry1Ac后24 h的死亡与存活表型分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家蚕抗性品系ACR1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 抗性 遗传特性
下载PDF
昆虫转座子在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军 张宏波 +3 位作者 韩民锦 谭安江 黄勇平 张泽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转座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重复片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基因组和表型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并且对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进化具有重要的贡献。由于转座子在基因组内具有可移动性,使其在生... 转座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重复片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基因组和表型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并且对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进化具有重要的贡献。由于转座子在基因组内具有可移动性,使其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备受重视,尤其在转基因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转座子在昆虫中的分布、类型及功能,重点阐述不同昆虫转座子在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并对转基因安全性和转座子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座子 昆虫 转基因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双元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的家蚕pax3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蒲尚昆 王磊 +1 位作者 谭安江 魏国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98-160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家蚕Bombyx mori为研究模型探索pax3基因在鳞翅目昆虫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PCR扩增验证家蚕Bmpax3外显子序列;利用qRT-PCR检测Bmpax3在5龄第3天家蚕幼虫头、表皮、脂肪体、中肠、马氏管、前部丝腺、中部丝...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家蚕Bombyx mori为研究模型探索pax3基因在鳞翅目昆虫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PCR扩增验证家蚕Bmpax3外显子序列;利用qRT-PCR检测Bmpax3在5龄第3天家蚕幼虫头、表皮、脂肪体、中肠、马氏管、前部丝腺、中部丝腺、后部丝腺和生殖腺(包括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谱;利用双元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构建Bmpax3敲除突变体,分析Bmpax3突变对家蚕幼虫存活、体节分化及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Bmpax3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头、中肠和丝腺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前部丝腺表达量最高。Bmpax3突变体的卵孵化率约为90%,但约有80%的突变体在1龄幼虫期死亡,有将近10%的突变个体能幸存并发育到成虫阶段,并且存活成虫数存在性别差异,雄性显著多于雌性。在幸存的成虫中,约有将近1/2的个体腹部末端体节分节异常,表皮条纹混乱,腹节腹板部分缺失,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其他辅助器官出现发育缺陷。【结论】Bmpax3发生突变后会对家蚕的生存及形态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提示Bmpax3可能参与了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pax3 CRISPR-Cas9 存活率 体节分化
下载PDF
核受体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响应虫螨腈及辛硫磷胁迫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妍 刘志翔 +1 位作者 谭安江 盛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58-166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昆虫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核受体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响应虫螨腈和辛硫磷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斜纹夜蛾FTZ-F1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将LC 30...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昆虫蜕皮激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核受体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响应虫螨腈和辛硫磷胁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斜纹夜蛾FTZ-F1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将LC 30浓度辛硫磷和虫螨腈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斜纹夜蛾3龄幼虫,并分别收集取食药叶后1,12,24,36和48 h时存活的幼虫,使用qRT-PCR技术检测幼虫体内SlFTZ-F1的表达水平;使用RNAi技术沉默SlFTZ-F1基因,并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注射dsRNA后SlFTZ-F1的表达水平;将LC 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浸叶处理的桑叶分别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喂食后24和48 h统计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选取8个斜纹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SlGST)基因,使用qRT-PCR技术检测沉默了SlFTZ-F1基因的斜纹夜蛾幼虫这些SlGS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斜纹夜蛾SlFTZ-F1开放阅读框长1665 bp,编码55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39,理论分子量61.77 kD,SlFTZ-F1具有DNA结合域、FTZ-F1 box及配体结合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lFTZ-F1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SfFTZ-F1聚为一个亚分支。与ddH 2O处理的对照相比,LC 30浓度虫螨腈处理后1,24和36 h以及LC 30浓度辛硫磷处理后24和36 h,斜纹夜蛾3龄幼虫SlFTZ-F1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注射ds GFP的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在注射ds SlFTZ-F1后48 h SlFTZ-F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将LC 30浓度虫螨腈和辛硫磷处理的桑叶喂食沉默了SlFTZ-F1的斜纹夜蛾3龄幼虫,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分别显著升高22%和28%;沉默SlFTZ-F1的斜纹夜蛾幼虫8个SlGST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虫螨腈及辛硫磷显著诱导斜纹夜蛾幼虫SlFTZ-F1基因表达,沉默SlFTZ-F1后斜纹夜蛾幼虫对虫螨腈和辛硫磷的敏感性显著升高,解毒酶SlGST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FTZ-F1在斜纹夜蛾响应常用杀虫剂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FTZ-F1 虫螨腈 辛硫磷 杀虫剂耐受性 RNAI
下载PDF
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跃强 郑贵斌 +1 位作者 谭安江 黄勇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5-1111,共7页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工具.锌指核酸酶技术(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s)以及CRISPR/Ca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3种主流基因组编辑技术.这3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都是通过在生物基因组特定位点制造DN...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工具.锌指核酸酶技术(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s)以及CRISPR/Ca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3种主流基因组编辑技术.这3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都是通过在生物基因组特定位点制造DNA断裂损伤,从而激活机体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在此过程中引发各种变异.ZFNs是最早发展的通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可用以实施定点敲除和定点敲入变异,但ZFNs技术的发展受限于构建难度大、成本高等缺点.TALENs技术在ZFNs基础上发展而来,较ZFNs技术而言,TALENs技术具备构建灵活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不同于ZFNs与TALENs技术,CRISPR/Cas技术具有独特的DNA靶向机制,这种机制使其非常适合进行多位点编辑.目前,3种技术都在多种物种中成功测试,例如小鼠、斑马鱼、果蝇、线虫和家蚕.在后基因组时代,这些新技术工具必将在未来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归巢内切酶 ZFNs TALENs CRISPR CAS
原文传递
昆虫种群的遗传调控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保胜 许军 +2 位作者 陈树清 谭安江 黄勇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8-1104,共7页
昆虫种群的遗传调控是利用昆虫自身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采用性别控制开关,通过遗传转化使雄虫成为携带导致后代雌虫发育异常或雌性不育的遗传控制复合体(性别开关元件和靶标基因的复合体).昆虫种群遗传调控是一种基于不育技术的昆虫种... 昆虫种群的遗传调控是利用昆虫自身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采用性别控制开关,通过遗传转化使雄虫成为携带导致后代雌虫发育异常或雌性不育的遗传控制复合体(性别开关元件和靶标基因的复合体).昆虫种群遗传调控是一种基于不育技术的昆虫种群控制系统,具有种类特异、环境友好和便捷高效等特点.目前为止,已经由早期的通过辐射不育方法发展到释放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方法,并在多种昆虫中获得成功.本文综述了昆虫种群遗传调控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昆虫种群遗传调控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特异的调控元件、致死或缺陷基因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应用,并列举了几种昆虫种群遗传调控的实例,最后对于昆虫种群遗传调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种群遗传调控 昆虫不育技术 遗传转化 遗传调控技术
原文传递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昆虫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忠杰 刘晓静 +2 位作者 李木旺 谭安江 黄勇平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在生物基因组水平上对靶标序列进行定点编辑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锌指核酸酶技术(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s)、成簇且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和相关Cas蛋白的DNA核酸内切酶系统(CRISPR/Cas)等基因...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在生物基因组水平上对靶标序列进行定点编辑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锌指核酸酶技术(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核酸酶技术(TALENs)、成簇且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和相关Cas蛋白的DNA核酸内切酶系统(CRISPR/Cas)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相继问世,为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这3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定点切割基因组DNA双链,从而诱导内源性的修复机制产生定点突变。通过介绍这3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昆虫科学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基因组编辑 ZFNs TALENs CRISPR/Ca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