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颤行为定量检测仪的研制与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广志 谭富传 +2 位作者 丁海曙 康福安 孙志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震颤行为是巴金森氏病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目前在临床中对震颤行为的定量描述方法和定量分级标准尚未形成。作者介绍了利用光电位置检测技术构成的计算机化的震颤行为定量检测仪的原理和初步临床应用情况。
关键词 震颤 巴金林氏病 光电位置检测 定量检测仪 研制
下载PDF
上海电视塔模型实时位移测量
2
作者 过静君 王广志 +1 位作者 商瑞斌 谭富传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3年第3期97-102,共6页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研制的红外光点位移测试系统的原理及将该系统用于上海电视塔模型位移测试的情况和精度分析。
关键词 红外激光 电视塔模型 位移测试
下载PDF
可编程红外光点运动检测分析系统
3
作者 姚淑珍 谭富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1995年第5期40-43,共4页
本系统为一种高性能的运动检测分析系统。本文在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后,重点阐述了其可编程性及参数设置的方法。通过人机对话,可方便地进行采样率、标志点个数及工作方式的选择。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关键词 运动分析 PSD 红外光点检测
下载PDF
可编程红外光点运动检测分析系统
4
作者 谭富传 姚淑珍 《电脑与信息技术》 1994年第2期15-17,共3页
本系统为一种高性能的运动检测分析系统,本文在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后,重点阐述了其可编程性及参数设置的方法,通过人机对话,可方便地进行采样率、标志点个数及工作方式的选择,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关键词 运动分析 检测分析系统
下载PDF
人体震颤定量检测仪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志强 王广志 +7 位作者 陈滨 黄晔 何乐 谭富传 丁辉 王金明 丁海曙 康福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521-522,F0003,共3页
目的检验以光电转换原理研制的人体震颤定量检测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正常青年人、老年人、帕金森氏病(PD)、甲亢、小脑共济失调等55例检测对象的两手4种姿势及动作进行位移、频谱、速度、加速度4项指标测试。结果各种疾病的病理性... 目的检验以光电转换原理研制的人体震颤定量检测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正常青年人、老年人、帕金森氏病(PD)、甲亢、小脑共济失调等55例检测对象的两手4种姿势及动作进行位移、频谱、速度、加速度4项指标测试。结果各种疾病的病理性震颤与生理性震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是对PD定性的波形及定量的数据有显著的特异性。结论人体震颤检测仪可为早期诊断PD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震颤 检测仪
下载PDF
书讯
6
作者 孙志强 王广志 +7 位作者 陈滨 黄晔 何乐 谭富传 丁辉 王金明 丁海曙 康福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520-520,共1页
下载PDF
CT-6B托卡马克的电子迴旋波加热实验
7
作者 罗耀全 王龙 +8 位作者 杨思泽 陈雁萍 戚霞枝 李赞良 王文书 李文莱 赵华 唐继辉 谭富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99-407,共9页
分别使用频率为34.34GHz和20.1GHz的迴旋管系统从外侧和顶端注入微波,对CT-6B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热,均观察到明显的加热效果。分析表明两者有不同的加热机制。前者主要属于O模的共振加热;后者为X模的非共振-高密度加热,其机制可能来源... 分别使用频率为34.34GHz和20.1GHz的迴旋管系统从外侧和顶端注入微波,对CT-6B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热,均观察到明显的加热效果。分析表明两者有不同的加热机制。前者主要属于O模的共振加热;后者为X模的非共振-高密度加热,其机制可能来源于高密度截止层附近的非线性现象。在两种实验中,都观测到称为二次加热的非线性加热现象。它们可能分别来自不同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电子 回旋波 加热 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