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外科在颅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新颖 胡敏 +3 位作者 陶冶 罗金超 徐娟 刘三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诊疗的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手术切除方案。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制作头颅模型和导...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诊疗的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手术切除方案。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制作头颅模型和导航模板,术后观察和评价疗效。结果:22例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部分切除病变骨质,基本恢复面部对称,随访6~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外科通过术前设计、术中导航及术后预测,有助于提高颅颌面手术的准确性,缩短手术时间,恢复面部对称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颌面手术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 模板 导航 快速成型 颌骨畸形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辅助正颌外科手术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谭新颖 胡敏 +3 位作者 刘昌奎 刘华蔚 刘三霞 陶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12例颌骨发育畸形患者,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颌骨畸形的状态,... 目的: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辅助正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12例颌骨发育畸形患者,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CT扫描,Mimics重建,能够清晰显示颌骨畸形的状态,通过在Mimics软件中虚拟手术,辅助术中导航,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数字化正颌外科手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可预见性,便于医患沟通,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MIMICS软件 颌骨畸形 导航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外科在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谭新颖 胡敏 +3 位作者 刘昌奎 刘华蔚 刘三霞 陶冶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在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矫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例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6例,采用medpor假体术中修剪后直接植入;第二组6例,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获得三维头颅模型,手术中...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在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矫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例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6例,采用medpor假体术中修剪后直接植入;第二组6例,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获得三维头颅模型,手术中依据头颅模型对medpor假体进行修剪,然后植入;第三组7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镜像技术设计制作出个性化纯钛假体,手术时植入。比较手术时间,评估畸形矫治效果。结果 19例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的患者面容恢复良好,患者均满意。第三组较第二组、第二组较第一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对获得性颌面骨不对称畸形的矫治,能够缩短手术时间,确保矫治的精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外科 颌面部 畸形 矫治
下载PDF
可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再生
4
作者 谭新颖 刘斌 +3 位作者 刘彦普 李龙 徐海燕 安然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PRF和SVF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作用,并分析这种可注射复合生物材料的移植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分为四组:单纯脂肪组织移植组(2mLAG+0.2mLNS)、脂肪颗粒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mLAG+0.2mLPRF)组、脂肪... 目的:探讨PRF和SVF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作用,并分析这种可注射复合生物材料的移植效果.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分为四组:单纯脂肪组织移植组(2mLAG+0.2mLNS)、脂肪颗粒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mLAG+0.2mLPRF)组、脂肪颗粒复合基质血管成分(2mLAG+0.2mLSVF)组和脂肪颗粒复合PRF和SVF[2mLAG+0.2mL(SVF+PRF)]组.术后1、3、6月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检测、游标卡尺和B超对移植脂肪组织的体积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对四组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率及吸收率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法对不同时间点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4周后各组植入脂肪组织的吸收率分别为AG+NS[(49.4±9.5)%],AG+SVF[(27.2±4.4)%],AG+PRF[(36.4±8.5)%]和AG+SVF+PRF[(17.4±6.2)%],并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自体脂肪组织复合PRF和SVF能够促进移植脂肪组织的再生,为临床脂肪组织移植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脂肪组织工程 基质血管成分 脂肪干细胞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骨复合修复犬下颌骨缺损:成骨能力检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景彩霞 刘昌奎 +2 位作者 谭新颖 罗金超 胡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38-2143,共6页
背景: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有相似解剖外形和生物学特性,是较佳的生物支架材料。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能向成骨、成软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组织及软骨组织的形成。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 背景: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有相似解剖外形和生物学特性,是较佳的生物支架材料。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能向成骨、成软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组织及软骨组织的形成。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犬下颌骨半侧缺损的新骨成骨能力。方法:拔出24只比格犬左侧下颌牙,伤口愈合后2个月,人为造成犬下颌骨缺损,对照组用单纯冻干同种异体骨修复,实验组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加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术后4,12,24周对下颌骨体部进行骨密度扫描以及Micro-CT检查。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移植后12周开始,下颌骨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实验组和对照组骨密度均增高,但实验组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随时间推移,实验组骨结构参数成阶梯式递增或递减,对照组虽也有递增或递减,但不明显。术后24周实验组感兴趣区骨小梁分离度大于对照组(P<0.05),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加速同种异体骨的骨改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骨 下颌骨 修复重建 成骨能力 明胶海绵 骨密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髁突缺损修复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硕 李永锋 +4 位作者 谭新颖 王宏 张安东 胡敏 刘昌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运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以同种异体冻干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髁突缺损的重建方案,为临床单侧髁突缺损患者的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12月龄比格犬,自髁突颈部切除所有动物左侧髁突,制造单侧髁突缺损的动物模型,随机分... 目的:运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以同种异体冻干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髁突缺损的重建方案,为临床单侧髁突缺损患者的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12月龄比格犬,自髁突颈部切除所有动物左侧髁突,制造单侧髁突缺损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同种异体冻干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重建,对照组仅用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重建。分别于术后4、12、24周观察开口度变化,24周时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大体观察、Micro-CT扫描和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同种异体冻干骨均能与自体骨愈合,24周时2组动物张口度基本正常,髁突形态无明显改变,实验组动物同种异体骨几乎全部被自体骨替代,对照组中,新骨主要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结合部形成,实验组骨密度及成骨质量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加速成骨,术后24周髁突形态变化不大,功能恢复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BMMSCs对髁突缺损的临床修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冻干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髁突缺损 组织工程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昌奎 谭新颖 +2 位作者 罗金超 黄海涛 胡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建立同种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方法:24只1岁龄比格犬,拔出所有动物右侧下颌前磨牙和磨牙,伤口愈合后制... 目的:建立同种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方法:24只1岁龄比格犬,拔出所有动物右侧下颌前磨牙和磨牙,伤口愈合后制造左侧下颌骨3mm节段性缺损(从颏孔后1mm到下颌角前),随机分两组,实验组用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重建,对照组仅用同种异体骨修复重建。术后4、12、24、48周处死动物(每组3只),取标本并行CT检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同种异体骨均能与自体骨愈合,48周时实验组动物同种异体骨几乎全部被自体骨替代,但是新骨的大小较植入时同种异体骨支架变小。对照组中,新骨主要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结合部形成,新骨大小与原植入时同种异体骨大小变化不大。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加速成骨,该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同种异体骨支架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下颌骨节段行缺损的效果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骨 下颌骨 修复重建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从靶标的多样性看核酸适配子在分子识别中的优势与前景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新颖 张焜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61-16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初,Tuerk等[1]建立了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到噬菌体T4DNA聚合酶的RNA配体,即核酸适配子(aptamer)。核酸适配子能... 20世纪90年代初,Tuerk等[1]建立了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到噬菌体T4DNA聚合酶的RNA配体,即核酸适配子(aptamer)。核酸适配子能与生物靶分子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子 分子识别 多样性 靶标 组合化学技术 DNA聚合酶 生物靶分子 高亲和力
下载PDF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毕伟平 苘辉斌 谭新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3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首次静脉注射250μg,然后改用500m...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首次静脉注射250μg,然后改用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3000μg生长抑素经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注,泵速250μg/h,轻度患者连续5~7d,重度患者连续7~14d。NS 100ml+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除不用泮托拉唑外其余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生长抑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疗效
下载PDF
冻干处理犬同种异体下颌骨:满足重建的强度、外形及支持能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彩霞 刘昌奎 +1 位作者 谭新颖 胡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977-3982,共6页
背景:同种异体颞下颌关节具有良好的外形结构、生物学特性,成为解决髁突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排斥和成骨速度缓慢是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对犬下颌骨进行冻干处理,使其满足同种异体骨支架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需要。方... 背景:同种异体颞下颌关节具有良好的外形结构、生物学特性,成为解决髁突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排斥和成骨速度缓慢是同种异体骨移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对犬下颌骨进行冻干处理,使其满足同种异体骨支架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需要。方法:获取12只比格犬下颌骨,去除骨膜、软组织、软骨等,用裂钻将颊侧皮质骨制造出直径为1 mm的孔隙,孔隙间距为1.0-2.0 cm。清洗干净后,先放入-4℃的冷库中,12 h后逐渐降至-80℃保存,1周后将冷冻骨放入干燥机内,使骨组织内剩余水分降低到5%以下,然后进行无菌包装,辐射灭菌后,置于无菌真空器中常温保存。冻干处理后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压缩实验和弯曲实验的载荷-位移曲线均显示冻干骨的最大位移较小,曲线陡直,塑性区不明显,压力一旦超过弹性区迅速出现骨断裂。冻干骨压缩实验的最大载荷为(5 163.10±730.16)N,最大位移为(0.78±0.19)mm,刚度为(11 069.17±1 758.12)N/mm;弯曲实验的最大载荷为(486.67±134.12)N,最大位移为(0.67±0.15)mm,刚度为(1 151.67±256.46)N/mm。表明经水化处理后冷冻干燥犬下颌骨强度可以保持良好的外形及较好的支持能力,能够满足下颌骨修复重建的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同种异体骨 冻干处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钛表面锌元素注入沉积改性及对变形链球菌附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娟 胡敏 +2 位作者 谭新颖 刘华蔚 陶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钛表面锌元素注入沉积改性后,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其对变形链球菌黏附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对纯钛试件表面进行锌元素注入沉积,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其表面化学组成及各元素百分比;将变... 目的:探讨钛表面锌元素注入沉积改性后,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其对变形链球菌黏附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对纯钛试件表面进行锌元素注入沉积,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其表面化学组成及各元素百分比;将变形链球菌接种于锌元素注入沉积前、后不同注入沉积时间组的钛样品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其表面黏附数量和菌体形态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XPS全谱图显示,锌元素注入沉积改性后,样品由钛、氧、锌和碳元素组成。随着锌元素注入沉积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锌元素含量增高;变形链球菌相应减少,各实验组(Zn-Ti)与商业纯钛组(cp-Ti)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实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菌体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全方位锌离子注入沉积技术可使纯钛表面形成含有锌离子的改性层,并增加了抗变形链球菌的黏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元素 纯钛 表面改性 抗菌性 变形链球菌
下载PDF
外源性PTEN基因诱导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徐小方 王哲 谭新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亲本细胞为对照细胞。体外细胞凋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 目的:探讨转染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亲本细胞为对照细胞。体外细胞凋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电镜、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学判定。Bc l-2、P53和H-ras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试验细胞M3SP2-PTEN与对照细胞M3SP2-pBp比较,出现较多的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试验细胞和对照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13.6%和1.2%-2.3%;裸鼠移植瘤M3SP2-PTEN组和M3SP2-pBp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4%和3.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3SP2-PTEN细胞与对照细胞比较,P53蛋白表达增强,Bc l-2和H-ras蛋白表达减弱。结论: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能显著诱导高转移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凋亡,并且与P53、Bc l-2和H-ras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抑癌基因 黏液表皮样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PTEN抑癌基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徐小方 王哲 谭新颖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抑制的机制。方法:将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cDNA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导入高转移性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细胞为对照。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抑制的机制。方法:将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cDNA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导入高转移性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细胞为对照。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EGFR、CDK4、P16INK4a和P57Kip2蛋白表达。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PTEN基因转染癌细胞M3SP2-PTEN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介导的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PCNA、EGFR、CDK4以及C-myc蛋白表达减弱,而P16INK4a和P57Kip2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具有抑制唾液腺黏液表样癌皮细胞系EGF介导的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进程受阻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抑癌基因 黏液表皮样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基于常规实验室检查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念 张焜和 +3 位作者 张慧卿 谭新颖 朱萱 吕农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412-2416,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EVB)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关系,建立简便易行的死亡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CEV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出院时生存或死亡为结果变量,以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和血常规4项常规... 目的: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EVB)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关系,建立简便易行的死亡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CEV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出院时生存或死亡为结果变量,以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和血常规4项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多元回归方程为数学模型,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并评价其预测效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且与患者的死亡风险正相关的指标有DBIL、AKP、K、WBC和PLT,与患者的死亡风险负相关的指标有TP、AP、A/G、Na、Cl和Ca;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有ALT、TBIL、DBIL、GP、A/G、Cr、Na、Cl、Ca、WBC、Hb和PLT;回归方程对CEVB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95.1%,准确度为95.8%.结论: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和血常规总体上均是与CEVB患者死亡风险相关的独立因素,其中最为密切的指标是DBIL、A/G和Ca;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LOGISTIC回归分析 死亡风险预测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胱抑素C与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隋建超 荣晓锋 +3 位作者 秦浩 谭新颖 朱明莉 潘秀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5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组)血清胱抑素C(CysC)与ABO血型相关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对2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PCR扩增仪测定患者HBVDN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组)血清胱抑素C(CysC)与ABO血型相关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对2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PCR扩增仪测定患者HBVDNA载量,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ysC水平,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患者肝功能,并与2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肝性脑病组A型血比例为35.09%,高于对照组的2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B型、O型、AB型比例分别为21.05%、22.81%、17.54%,而对照组分别为28.18%、27.27%、2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组患者AB血型患者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为52.50%,高于A型、B型、O型(分别为25.00%、20.83%、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组患者中A血型患者HBVDNA载量为(1856.43±221.52)IU/ml,高于B型、O型、AB型[分别为(389.22±78.56)IU/ml、(412.58±70.25)IU/ml、(404.26±68.55)IU/rra],而A型、AB型患者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5.263±0.752)ms/L、(5.201±0.812)mg/L,高于B型及O型f分别为(0.782±0.028)mg/L、(5.201±0.812)mg/Ll。结论A型血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并发肝性脑病,AB血型患者肝硬化病情较其他血型严重,血清CysC水平升高可能是这两种血型病情较重的原因,因此临床应加强对A型、AB型人群乙型肝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性脑病 胱抑素C ABO血型
下载PDF
益胃合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荣晓锋 林琳 +1 位作者 谭新颖 隋建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益胃合剂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加服益胃合剂,... 目的探讨益胃合剂联合奥美拉唑用于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以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加服益胃合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95.65%比78.26%,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4.65%比21.74%,P〈0.05)。结论益胃合剂联合奥美拉唑可有效提高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炎 肝胃不和型 益胃合剂 奥美拉唑
下载PDF
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新颖 张海霞 +5 位作者 刘斌 刘彦普 李龙 徐小方 令狐大科 安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从6只新西兰家兔背部获取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取部分AG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得到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将自体SVF与AG复合作为实验组移植到兔右耳... 目的:建立一种可注射自体脂肪组织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从6只新西兰家兔背部获取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取部分AG经Ⅰ型胶原酶消化得到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将自体SVF与AG复合作为实验组移植到兔右耳移植区,单纯AG为对照移植到兔左耳移植区。术后当日、1、3个月通过B超和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物体积,并用透射光活体观察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形成。术后3个月取材,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1、3个月对照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64.35±8.36)%、(58.22±2.88)%;实验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77.42±5.1)%、(67.95±6.09)%(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组织学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根据兔耳血管分布特点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标准统一、易于观察与测量、容易重复的特点,为脂肪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移植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自体基质血管成分改善脂肪组织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新颖 张海霞 +5 位作者 刘斌 刘彦普 徐小方 李龙 令狐大科 徐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SVF)对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移植的作用。方法:从6只健康新西兰家兔背部肩胛区获取脂肪组织,实验组将自体SVF与自体AG复合,植入家兔耳部皮下,对照为单纯脂肪移...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SVF)对脂肪颗粒(adipose granule,AG)移植的作用。方法:从6只健康新西兰家兔背部肩胛区获取脂肪组织,实验组将自体SVF与自体AG复合,植入家兔耳部皮下,对照为单纯脂肪移植。在术后1、3、6个月,用B超和游标卡尺测量移植脂肪体积;术后6个月取材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3、6个月对照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64.35±8.36)%、(58.22±2.88)%、(50.61±9.47)%;实验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77.42±5.1)%、(67.95±6.09)%、(72.75±4.37)%。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组织学观察两组呈正常脂肪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自体SVF复合脂肪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为临床脂肪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移植 脂肪干细胞 基质血管成分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龙 赵建辉 +5 位作者 刘斌 令狐大科 刘彦普 谭新颖 吕成鹏 徐小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s做实验,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从家兔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形态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活力旺盛,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D29呈阳性表达,CD31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分离培养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组织工程脂肪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令狐大科 张海霞 +5 位作者 谭新颖 李龙 杨勇 杨涛 刘彦普 刘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在移植的组织工程脂肪组织中加入含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或不含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通过观察脂肪组织各个时间段的成活率来证明PRP的作用。方法:根据Landesberg二次制备法制备PRP。按1000U凝血酶溶于1ml质量百分比为10%... 目的:在移植的组织工程脂肪组织中加入含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或不含激活剂的富含血小板血浆,通过观察脂肪组织各个时间段的成活率来证明PRP的作用。方法:根据Landesberg二次制备法制备PRP。按1000U凝血酶溶于1ml质量百分比为10%的CaCl2配制激活剂。从兔背部取脂肪组织制备好,按实验分组分别加入不同的成分移植到兔子耳部。分别在术后1月、3月、6月测量体积变化。结果:含激活剂的PRP加入组织工程脂肪移植后3个时间段的体积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入激活剂的PRP释放生长因子增多,释放速度增加,间接促进了脂肪干细胞分裂、分化、成活,促进了移植脂肪组织的更新,使脂肪移植成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富含血小板血浆 激活剂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