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特征
1
作者 李曦 范进 +2 位作者 黄鹞 谭昌亚 熊会芬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颅内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且首次发病的IS患者共2697例,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颅内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且首次发病的IS患者共2697例,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组,比较单纯颅内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的分布情况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无显著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1522例(56.49%);单发脑动脉病变583例(21.62%),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病变382例(14.16%)、单纯颅外动脉病变201例(7.45%);颅内外脑动脉病变共存患者592例(21.95%)。583例单纯颅内外动脉病变中,共有938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轻度295支(31.45%),中度374支(39.87%),重度狭窄或闭塞269支(28.68%);单纯颅内狭窄633支(67.48%),单纯颅外狭窄305支(32.52%)。狭窄位于前循环600支(63.97%),狭窄位于后循环337支(35.93%)。轻度狭窄组以I-ICA最为常见65支(6.93%),中、重度狭窄组均以MCA(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分别为55支(5.63%)和100支(10.66%)。结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颅外段,在颅内外动脉病变组中前循环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颅外动脉病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分布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曦 黄鹞 +3 位作者 谭昌亚 雷蕾 熊会芬 范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46-751,共6页
目的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312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划分模型组(218例)和验证组(94例)。收... 目的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312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7:3划分模型组(218例)和验证组(94例)。收集可能影响CIS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恶性脑水肿的因素。模型组再以有无恶性脑水肿分为恶性脑水肿组和非恶性脑水肿组,比较恶性脑水肿组和非恶性脑水肿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模型组纳入的218例CIS患者中共有50例(22.94%)患者术后出现恶性脑水肿。恶性脑水肿与非恶性脑水肿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脑梗死溶栓分级评分(TI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ASSO筛选出潜在的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TICI评分为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列线图模型预测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为0.830[95%CI(0.773~0.888)];验证组AUC为0.860[95%CI(0.808~0.913)]。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09~0.85时,患者的净受益率>0。结论CIS患者机械取栓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病史、发病至血流再灌注时长、术前侧支循环评分、TICI评分有关,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恶性脑水肿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恶性脑水肿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在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谭昌亚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4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在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实施传统经验预检分诊)和观察组(n=75,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在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进入本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实施传统经验预检分诊)和观察组(n=75,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分诊时间为(1.80±0.36)t/min,明显短于参照组的(2.19±1.41)t/min,分诊准确率(96.00%)高于参照组(85.33%),意外事件发生率(0%)低于参照组(8.00%)(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就诊过程中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可使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有效提高,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获得更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满意度
下载PDF
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彭杰 徐朝霞 +4 位作者 祝枝礼 曾美 周敏 谭昌亚 何敏 《西南军医》 2010年第3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至6月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头孢唑啉钠预防急诊外伤术后感染的病人编入样本1和样本2,并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从中分别选出30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至6月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头孢唑啉钠预防急诊外伤术后感染的病人编入样本1和样本2,并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从中分别选出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术后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克/250毫升生理盐水,bid,疗程6天;对照组病人应用头孢唑啉钠2克/250毫升生理盐水,bid,疗程6天。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方法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均较好;局部疼痛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外伤术后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伤 感染 克林霉素磷酸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