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于切皮前10~15 min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 ml+晶体液100 ml,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拟行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于切皮前10~15 min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 ml+晶体液100 ml,对照组术前不用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P均<0.05),术后24 h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补钙可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葡萄糖酸钙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下载PDF
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接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接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34.17%;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为27.50%;产科出血的主要诱因按照发生比例排序,分别为异位妊娠(75.61%)、宫缩乏力(14.63%)、胎盘因素(9.76%);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31.67%)明显低于正常孕产妇(76.22%),而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比例(62.50%)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2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尤其应重视产科出血,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早期重症筛查率,是降低急危重症发病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孕产妇 临床抢救
下载PDF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洪明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后产妇的情绪以及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验论证。方法:收集我院2011-10~2012-07间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病例,再选择同一时间段内6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病例,对比两者具体情况...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后产妇的情绪以及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验论证。方法:收集我院2011-10~2012-07间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病例,再选择同一时间段内6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病例,对比两者具体情况,对其临床资料以及产后情绪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阴道分娩的60例孕妇,15例(占25%)产妇产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不稳定以及长期观察发现健康指数一定程度下降,并发见各种妇科疾病,其余45例(占75%)基本保持正常。而剖宫产后二次剖宫产者60例中则有49例(占81.7%)于产后一段时间内显示出情绪不稳定及健康指数下降明显,并发各种妇科疾病,其余11例(占18.3%)基本保持正常。结论: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后的产妇情绪波动不大,经过检查示,对健康情况损害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情绪波动 健康情况
下载PDF
足月妊娠胎心监护结合激活素A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景 季中华 曾华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胎心监护结合孕妇血血清激活素A水平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进行预测,以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联合组(NST无反应型且母血血清激活素A>25 ng/mL)70例,NST组(NST无反应型)270例,激活素A组(激活素A>2... 目的:通过胎心监护结合孕妇血血清激活素A水平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进行预测,以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联合组(NST无反应型且母血血清激活素A>25 ng/mL)70例,NST组(NST无反应型)270例,激活素A组(激活素A>25 ng/mL)210例,比较三组间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联合组的胎儿窘迫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NST组及激活素A组。结论:胎心监护结合激活素A可提高胎儿窘迫诊断率,为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改善胎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胎心监护 激活素A 胎儿窘迫
下载PDF
脐血流监测S/D值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景 邵玉琴 何可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脐血流监测S/D值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本院住院分娩且产前S/D值异常2次以上的孕妇408例为异常组和随机抽出同期脐血流监测S/D值正常孕妇20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异常... 目的:探讨脐血流监测S/D值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本院住院分娩且产前S/D值异常2次以上的孕妇408例为异常组和随机抽出同期脐血流监测S/D值正常孕妇20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异常组中有妊娠合并症和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5);在异常组中,早期(28周<孕周<37周)发现S/D值异常及时治疗的孕妇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明显低于未经治疗的孕妇(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反复异常提示胎儿在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流监测S/D值 妊娠合并症 围产儿预后
下载PDF
血清激活素A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景 邵玉琴 +1 位作者 黄小艺 李文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99-200,215,共3页
目的:探讨分娩时母血、脐血的激活素A(ACTA)水平预测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对335例正常产妇分娩前30min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乳酸(LA)、ACTA水平,分娩时测定脐动脉血气pH值以及母、脐血ACTA和LA值,结合羊水性状和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情况... 目的:探讨分娩时母血、脐血的激活素A(ACTA)水平预测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对335例正常产妇分娩前30min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乳酸(LA)、ACTA水平,分娩时测定脐动脉血气pH值以及母、脐血ACTA和LA值,结合羊水性状和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母血、脐血ACTA水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834,r=-0.657,P<0.01),优于LA水平(r=-0.393,r=0.718,P<0.01);母血、脐血中ACTA水平和脐血LA水平,酸血症组和窒息组较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而母血中LA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母血ACTA水平仅在羊水清亮组与Ⅲ度浑浊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羊水不同性状组间的ACTA和LA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母血、脐血ACTA水平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LA,可作为预测胎儿窘迫的一个新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A 乳酸 胎儿窘迫
下载PDF
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景 杨敏 +1 位作者 林瑞贞 周艾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及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本研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及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特有疾病是本研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症,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产科出血的主要诱因依次为异位妊娠、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明显低于正常孕产妇,而存在高危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P均<0.01。结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尤其应重视产科出血,提高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早期重症筛查率,是降低急危重症发病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孕产妇 临床抢救 预防
下载PDF
临产妇第一产程行为反应异常的相关因素影响研究
8
作者 谭景 李伟 +1 位作者 叶丽 何可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495-496,共2页
目的 探讨临产妇第一产程行为反应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第一产程过程中出现行为和反应异常者列为研究组,33 例;其余正常反应者列为对照组,53 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手法,总结和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变化,主要包括产妇对宫缩疼痛、担心难... 目的 探讨临产妇第一产程行为反应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第一产程过程中出现行为和反应异常者列为研究组,33 例;其余正常反应者列为对照组,53 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手法,总结和分析产妇心理状态变化,主要包括产妇对宫缩疼痛、担心难产和担心手术3 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研究组产妇难产占51.52%,对照组产妇难产占11.32%(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期宫缩疼痛感为4-5级者占100%,明显强于对照组75.47%(P<0.05);研究组产妇担心难产者主要分布于2~5 级,对照组分布于0~3 级,研究组产妇心理负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担心会手术开刀分级为4-5 级者占有量4.24%,而对照组处于4-5 级者为0,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第一产程的行为反应异常将直接导致产妇难产风险的加大,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产妇在分娩疼痛、心理负压等方面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妇 第一产程 行为反应异常
下载PDF
胎心基线短变异参数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景 沙翔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短变异(STV)参数的临床界值及意义,评价其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18例产妇进行产前或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分娩前3563个CTG图形的STV值,并对其中256例取脐带血测定其脐动脉血... 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短变异(STV)参数的临床界值及意义,评价其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18例产妇进行产前或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分娩前3563个CTG图形的STV值,并对其中256例取脐带血测定其脐动脉血气pH值,结合分娩时羊水性状和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pH<7.20组其STV值为(2.93±1.45)ms,明显低于pH>7.20组[(3.80±1.21)ms;(4.52±1.30)ms],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2)新生儿重度窒息组STV值为(2.02±0.63)ms,低于轻度窒息组(2.73±1.14)ms和正常组(4.12s±1.35)ms,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3)STV值>3.5ms无窒息发生;STV值<2.0ms时可能为终末期胎心图表现,预示胎儿即将死亡。结论:STV值是一个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指标,与新生儿1minApgar评分、脐带血气pH值有显著相关性;STV<3.5ms对胎儿宫内窒息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宫缩监护 短变异 宫内窒息
下载PDF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母儿结局分析
10
作者 谭景 邵玉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1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产科检查的132例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病史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无沙眼衣原体感染力孕妇144例作对照...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妊娠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产科检查的132例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病史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无沙眼衣原体感染力孕妇144例作对照比较。结果: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孕期合并症发生率及产时并发症分别为35.6%、45.5%。对照组分别为1.39%和9.03%,两组相比观察自然流产、死胎、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增多。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明显高。在异常组中,发现感染及时治疗的82例孕妇发生孕期、产时及围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因各种原因未经治疗的孕妇(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明显增加了孕期、产期及围产儿的并发症,是现代产科面临着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母儿所发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沙眼衣原体 母儿并发症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贤 张恒 +2 位作者 王勇 余立波 谭景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DP患者按照病情分为妊高组(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PE组(轻度子痫前期,28例)与重度PE组(重度子痫前期,26例),并选取正常妊娠...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DP患者按照病情分为妊高组(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PE组(轻度子痫前期,28例)与重度PE组(重度子痫前期,26例),并选取正常妊娠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峰值(PSV)、舒张末期流速峰值(EDV)、和S/D值,并检测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1)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ET-1、NO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DP患者的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HDP加重ET-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2)RI、PI、EDV和S/D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重度PE组的RI、PI和S/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度与重度PE组的ED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HDP患者肾叶间动脉RI、PI、S/D与血清ET-1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NO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ET-1、NO之间相关,并且其测量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反映出HDP患者血流变化以及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妊娠高血压 肾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非典型T波“帐篷样”改变对慢性肾病高钾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婷 冯应君 谭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非典型T波"帐篷样"改变对慢性肾病高钾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搜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病患者的体表静息心电图,将T波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振幅小于0.8 mV(非典... 目的:观察非典型T波"帐篷样"改变对慢性肾病高钾血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搜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病患者的体表静息心电图,将T波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振幅小于0.8 mV(非典型"帐篷样"T波改变)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无此体表心电图改变的慢性肾病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钾浓度、高钾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钾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心电图出现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振幅<0.8 mV的非典型"帐篷样"T波改变,对CKD高钾血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T波 “帐篷样”改变 慢性肾病 高钾血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华娟 谭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实施舒...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使患者获得了生理、心理方面满足感和安全感,以最佳状态接受药物治疗,为顺利治愈疾病并保护母婴健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静脉栓塞舒适护理
下载PDF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与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景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满足当前社会对电能的需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用电需求,人们对变电站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满足当前社会对电能的需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用电需求,人们对变电站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人们加强了对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检修,与此同时,还对原有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注重检修的同时提高了试验水平,进而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杜绝了因一次设备出现问题而影响变电站运行现象的发生。文章对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与试验方法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做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和试验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一次设备 检修 试验方法 探讨
下载PDF
浅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26期191-191,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广告设计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出现拓宽了高等教育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比较受欢迎的一个专业,发展前景看好。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专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告设计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出现拓宽了高等教育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比较受欢迎的一个专业,发展前景看好。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怎样培养具有综合性设计策划、实施能力的人才,就成了摆在广告设计职业教育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广告设计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浅谈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教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景 《艺术家》 2019年第8期136-137,共2页
学校教育与产业活动不可分离,高校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型人才,产业活动的新要求又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完善。本文通过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探究,论述艺术设计教育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型人才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艺术设计 个性化教学
下载PDF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肖贤 林瑞贞 +1 位作者 谭景 朱文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例孕晚期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脐带绕颈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脐带绕颈82例,产后分娩证实78例,符合率95.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3例孕晚期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脐带绕颈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检出脐带绕颈82例,产后分娩证实78例,符合率95.5%。结论二维与彩色多普勒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脐带绕颈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绕颈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设计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8
作者 谢明 卿丽 +3 位作者 谭建光 谭景 毛群贤 郭芝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病理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开设开放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针对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预期实验、设计性实验讲座、选题及实验实施等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完成实验项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85.8%~98.1%学生认为开放性和设计性... 目的探讨在病理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开设开放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针对2010级医学检验专业,预期实验、设计性实验讲座、选题及实验实施等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完成实验项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85.8%~98.1%学生认为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使其收获颇多,学生的科研素质、运用能力、创新性意识都有显著提高。结论设计性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加强实验训练和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 科研能力 病理诊断技术实验
下载PDF
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瑞贞 谭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存医院所有剖官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术前白细胞总数、...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所存医院所有剖官产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体重指数、术前白细胞总数、阴道检查或人工破膜等阴道操作史、高频电刀应用、手术时间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4年间进行剖宫产1820例,发生切口感染80例,发生率4.40%。与切口感染有关的因素为:体重指数高、白细胞总数高、存在阴道操作史、应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长。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不同类型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期心电图特征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培机 王婷 +1 位作者 聂文娟 谭景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期心电图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房颤发作终止后是否出现≥2 s的RR间歇,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长间歇组(出现≥2 s的RR间歇)和非长间歇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阵发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期心电图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房颤发作终止后是否出现≥2 s的RR间歇,将所有纳入对象分为长间歇组(出现≥2 s的RR间歇)和非长间歇组(未出现≥2 s的RR间歇)。收集两组患者窦性心律时各项心电图指标(静息心率、平均心率、PR间期、QRS形态、QT间期、P波振幅、P波时限、ST段形态、T波形态)及心脏形态指标(左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间歇组患者静息心率、平均心率低于非长间歇组患者,PR间期和QT间期长于非长间歇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QRS形态、P波振幅、P波时限、ST段形态、T波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形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当出现房颤发作终止期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变缓,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特征,患者有较大风险发生长间歇,应尽早予以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窦性心律 心电图 RR间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