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谭正竹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928-929,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GDM)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30例接受激素治疗的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诱导性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GDM)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30例接受激素治疗的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诱导性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性别、病理类型、病史治疗情况等差异,采用Logistr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诱导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发生诱导性糖尿病,发生率36.67%;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激素起始量、日激素最大剂量、激素治疗时间、体质指数、地塞米松使用是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诱导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re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日激素最大剂量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过分析与观察,发现体质指数、日激素最大剂量是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类天疱疮
激素治疗
诱导性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谭正竹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214-215,共2页
目的 :分析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为对此病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脱敏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吸入性...
目的 :分析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为对此病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脱敏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 :本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主要为异位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屋尘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0%(屋尘是本组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5%(进行树枝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9%,科学黑草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6%、进行艾蒿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0%),进行尘螨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1%,进行霉菌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4%。观察组患者进行上述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潜在因素。屋尘是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过敏原检测在防治过敏性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
特异性IGE
分析与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正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132-132,共1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银屑病患者15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各75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疗程均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银屑病患者15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各75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痊愈42例(56.0%),显效16例(21.3%),好转14例(18.7%),无效3例(4.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痊愈25例(33.3%),显效36例(48.0%),好转5例(6.7%),无效10例(13.3%),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复方氟米松软膏
银屑病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谭正竹
机构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928-929,共2页
文摘
【摘要】目的探讨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GDM)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30例接受激素治疗的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诱导性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性别、病理类型、病史治疗情况等差异,采用Logistr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诱导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发生诱导性糖尿病,发生率36.67%;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激素起始量、日激素最大剂量、激素治疗时间、体质指数、地塞米松使用是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诱导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re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日激素最大剂量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过分析与观察,发现体质指数、日激素最大剂量是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天疱疮
类天疱疮
激素治疗
诱导性糖尿病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谭正竹
机构
来宾市人民医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8期214-215,共2页
文摘
目的 :分析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为对此病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脱敏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 :本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主要为异位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屋尘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0%(屋尘是本组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5%(进行树枝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9%,科学黑草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6%、进行艾蒿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0%),进行尘螨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1%,进行霉菌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4%。观察组患者进行上述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潜在因素。屋尘是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过敏原检测在防治过敏性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检测
特异性IGE
分析与研究
分类号
R781.6+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谭正竹
机构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132-132,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银屑病患者15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各75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2次/日,外用),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痊愈42例(56.0%),显效16例(21.3%),好转14例(18.7%),无效3例(4.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痊愈25例(33.3%),显效36例(48.0%),好转5例(6.7%),无效10例(13.3%),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复方氟米松软膏
银屑病
疗效
Keywords
Glycyrrhizin capsule
Compound flumetasone ointment
Psoriasis
Effect
分类号
R758.2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激素治疗中诱导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谭正竹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谭正竹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分析
谭正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