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谭永久 叶鹏盛 +3 位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韦树谷 何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研究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选育棉花抗枯、黄萎病的多抗性新品种。方法试验采用致病力强的菌种,培养备制成棉枯萎病棉籽粉载菌体和棉黄萎病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致病温度因素、病圃接菌选择及多抗病性育种... 目的研究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选育棉花抗枯、黄萎病的多抗性新品种。方法试验采用致病力强的菌种,培养备制成棉枯萎病棉籽粉载菌体和棉黄萎病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致病温度因素、病圃接菌选择及多抗病性育种选择技术指标。结果播前土壤接棉枯萎病菌棉籽粉载菌体,棉苗2片真叶时,伤根接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盖膜保温诱导发病,淘汰感病群体及感病个体。大田病圃是在重病地接种发病棉杆,移栽时再用棉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沾根,发病高峰淘汰棉枯、黄萎病感病群体及感病个体,结合丰产、优质性状的遗传选择,培育出抗病棉花品种。结论该项技术是在研究棉花苗期诱导抗性和大田病圃筛选相结合构建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抗病性 育种技术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新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永久 李琼芳 +2 位作者 蔡应繁 何洪华 刘碧玉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采用不同棉黄萎病菌系及枯萎病菌系,对新种质川737、川2802进行病圃抗性鉴定及不同区域的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川737、川2802对我国棉黄萎病三大生理型11个不同菌系的抗性均好,又抗落叶型棉黄萎病,并高抗棉与枯... 采用不同棉黄萎病菌系及枯萎病菌系,对新种质川737、川2802进行病圃抗性鉴定及不同区域的抗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川737、川2802对我国棉黄萎病三大生理型11个不同菌系的抗性均好,又抗落叶型棉黄萎病,并高抗棉与枯萎病,是我国抗棉黄萎病多菌系,且高抗枯萎病的新抗源种质,在棉花抗病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质 抗病性 黄萎病 枯萎病
下载PDF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7
3
作者 谭永久 李琼芳 蔡应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14-118,共5页
通过四十多年的防治研究,证明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培育出具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57—681和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建立了一套早期鉴定抗性的育种程序,选... 通过四十多年的防治研究,证明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培育出具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57—681和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建立了一套早期鉴定抗性的育种程序,选育出一批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控制了棉枯萎病的蔓延,结束了四川棉枯萎病大面积为害的历史,防病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又选育出一批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虫品种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棉花多抗病性育种的抗性诱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永久 叶鹏盛 +2 位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韦树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4-268,共5页
采用强致病力菌株,制备成棉子菌粉载菌体和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和致病温度,诱导棉花苗期抗枯、黄萎病性的育种新技术.通过4种接种剂量梯度试验表明,棉花苗期诱导抗性的最佳接菌量是90 g·m-2棉子菌粉载菌体,播种... 采用强致病力菌株,制备成棉子菌粉载菌体和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和致病温度,诱导棉花苗期抗枯、黄萎病性的育种新技术.通过4种接种剂量梯度试验表明,棉花苗期诱导抗性的最佳接菌量是90 g·m-2棉子菌粉载菌体,播种前土壤接菌,棉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最佳接菌浓度是2×107孢子·ml-1,2片真叶时伤根接菌10 ml,薄膜拱盖提温,20~25℃是诱导发病的最适温度,接菌15~20 d后,淘汰棉枯萎病发病8%以上和棉黄萎病12%以上的品种群体材料,并淘汰抗病群体材料中的感病个体,构建既抗棉枯萎病、又抗棉黄萎病性的多抗病性育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病育种 诱导抗性
下载PDF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遗传及利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谭永久 蔡应繁 +1 位作者 邓李果 付经瑞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3,共4页
棉花抗病遗传机理研究与深入探讨是提高棉花抗病育种成效的基础。国内外学者目前对黄萎病抗性遗传单项研究较多,所得结论由于种种原因(如材料、菌系、方法等)尚存不少分歧,而对所用抗源材料进行综合研究者则甚少。为此,我们对几个国内... 棉花抗病遗传机理研究与深入探讨是提高棉花抗病育种成效的基础。国内外学者目前对黄萎病抗性遗传单项研究较多,所得结论由于种种原因(如材料、菌系、方法等)尚存不少分歧,而对所用抗源材料进行综合研究者则甚少。为此,我们对几个国内外陆地棉抗黄、枯萎病品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抗性 遗传 棉花
下载PDF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永久 蔡应繁 何洪华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0期29-29,共1页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谭永久蔡应繁何洪华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641400川棉24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抗棉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作母本,岱字棉15作父本杂交,病圃综合定向选育出的抗棉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 川棉243新品种介绍谭永久蔡应繁何洪华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641400川棉243是四川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抗棉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作母本,岱字棉15作父本杂交,病圃综合定向选育出的抗棉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棉铃虫的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川棉243 新品种 特性 栽培
下载PDF
棉枯萎病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存活及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永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66-71,共6页
从棉枯萎病菌在土壤,水中及病株残体内的存活和致病力研究结果,看出病菌在干旱土壤内可存活5年,干棉茎内存活达6年之久;在较高温条件下,淹没水中的棉病茎,27天后未分离出病菌;病菌的致病力是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以3个生理型的5个... 从棉枯萎病菌在土壤,水中及病株残体内的存活和致病力研究结果,看出病菌在干旱土壤内可存活5年,干棉茎内存活达6年之久;在较高温条件下,淹没水中的棉病茎,27天后未分离出病菌;病菌的致病力是随着保存年限的增加而降低,以3个生理型的5个菌系比较,其降低的程度菌系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棉枯萎病菌确属生存力强的一种病原真菌,病田旱地轮作4年以上发病才有所减轻,但不能消灭病原,带病枝、茎淹没于清粪水中,病菌易于死亡,选择强菌系寄主中当年分离的病菌是建立人工病圃进行品种选育的最好菌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菌 存活 致病力
下载PDF
四川棉花枯萎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成效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永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0,共3页
四川枯萎病菌是致病力强的生理型1号,但在保存2年的干棉秆及连续种植抗病品种病土中的病菌,致病力有所降低。采取病圃连续筛选,定向培育,育成抗枯萎病抗源品系“52—128”和“57—681”。经过杂交转育,已育出一批抗病... 四川枯萎病菌是致病力强的生理型1号,但在保存2年的干棉秆及连续种植抗病品种病土中的病菌,致病力有所降低。采取病圃连续筛选,定向培育,育成抗枯萎病抗源品系“52—128”和“57—681”。经过杂交转育,已育出一批抗病良种用于生产,基本控制了病害的危害,防病增产效果显著。抗性的遗传机理呈不完全显性,受双亲控制趋向母性,亲本对5个菌系无分化互作反应遗传效应。品种抗性与种子外源凝集素呈负相关,在生长过程中,苗期1~6片真叶期抗病种凝集素活性比感病种强,且花粉中凝集素含量比感病种高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发生 危害 防治
下载PDF
抗枯萎病品种川414的选育
9
作者 谭永久 付经瑞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16,18,共2页
棉花枯萎病是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的病害。四川省早在1942年发生,据1982年普查统计,全省植棉县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病田面积约120万亩左右,年损失皮棉400多万公斤。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经济有效措施。早在50年代初开始,我... 棉花枯萎病是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的病害。四川省早在1942年发生,据1982年普查统计,全省植棉县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病田面积约120万亩左右,年损失皮棉400多万公斤。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经济有效措施。早在50年代初开始,我省先后育出了防治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 育种 枯萎病
下载PDF
哈茨木霉(Trichoerma harzianum)T23生防菌筛选及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琼芳 曾华兰 +2 位作者 叶鹏盛 何炼 谭永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研究表明,引起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种群是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根腐病,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土样采集,采取病原菌诱饵法及稀释平扳法分离菌株,经筛选、纯化得到... 研究表明,引起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种群是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根腐病,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土样采集,采取病原菌诱饵法及稀释平扳法分离菌株,经筛选、纯化得到抑菌拮抗效果达80%以上的哈茨木霉生防菌T23;不同剂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7.5kg/hm^2效果最佳,田间防治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效果达70%以上,显著优于50%多菌灵粉剂,比对照增产14.2%~24.5%.大面积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防病增产效果与田间小区试验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中药材 根腐病防治
下载PDF
抗真菌基因导入棉花创造高抗黄萎病材料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蔡应繁 叶鹏盛 +6 位作者 江怀仲 何洪华 谭永久 裴炎 郭余龙 李名扬 侯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9,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 - 3,3 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 ,在研究建立不同棉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 ,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 ,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 ,已...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真菌的β - 3,3 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酶基因导入棉花 ,在研究建立不同棉花品种的体细胞培养和微茎尖培养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基础上 ,采用基因枪法、叶盘法等途径进行遗传转化 ,并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目的基因 ,已获多批经卡那霉素筛选的植株 ,经PCR检验 ,已得到阳性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基因 遗传转化 棉花 抗黄萎病
下载PDF
棉花抗枯、黄萎病性早期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琼芳 谭永久 +1 位作者 叶鹏盛 文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9-54,共6页
棉花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鉴定表明,在苗床接种棉枯萎病菌粉90g/m2,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覆膜保温,待棉苗1~2片真叶时,采用沾根或伤根灌窝接菌,每苗接黄萎病菌液10ml(2×107个孢子/ml),保持床温... 棉花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鉴定表明,在苗床接种棉枯萎病菌粉90g/m2,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覆膜保温,待棉苗1~2片真叶时,采用沾根或伤根灌窝接菌,每苗接黄萎病菌液10ml(2×107个孢子/ml),保持床温平均22~25℃,鉴定历期17~20天,积温423.5~438.4℃,发病达高峰,鉴定结果田间病床早期鉴定与大田病圃的抗性一致,苗期黄萎病鉴定与花铃期病情指数达极显著相关(r=0.7254~0.9295),是棉花抗病育种早期抗性筛选和鉴定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黄萎病 鉴定 枯萎病
下载PDF
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鹏盛 曾华兰 +3 位作者 李琼芳 谭永久 何洪华 廖维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研究了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使用8000mg/kg卡那霉素溶液处理子叶,或者在蕾期使用6000mg/kg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株顶部第2片展开叶,7~9d后非转基因棉株的叶片点液处出现黄色斑块,而转基因抗虫棉... 研究了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使用8000mg/kg卡那霉素溶液处理子叶,或者在蕾期使用6000mg/kg卡那霉素溶液处理棉株顶部第2片展开叶,7~9d后非转基因棉株的叶片点液处出现黄色斑块,而转基因抗虫棉的叶片仍为正常绿色,从而简便有效地鉴别出转基因抗虫棉。经网室接虫测试和室内饲养生物学测试方法验证,该方法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棉铃虫 抗性鉴定 卡那霉素
下载PDF
短季棉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成份和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蔡应繁 谭永久 何洪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对不同生态型短季棉早熟性的主成份分析和4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短季棉早熟性主成份Ⅰ,Ⅱ的累积贡献率达91.66%。短季棉早熟性与生态因子的典型相关极显著,二者主要由生育期和出苗至吐絮期的有效积温起作用。短季棉产... 对不同生态型短季棉早熟性的主成份分析和4组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短季棉早熟性主成份Ⅰ,Ⅱ的累积贡献率达91.66%。短季棉早熟性与生态因子的典型相关极显著,二者主要由生育期和出苗至吐絮期的有效积温起作用。短季棉产量性状与早熟性状、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均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但早熟性和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不显著。短季棉育种要协调和同步提高早熟性、丰产性与纤维品质,应重点选择第1,2次收获皮棉产量及其比率和生产率指数,同时防止麦克隆值过大及株高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熟性 主成份分析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鹏盛 曾华兰 +2 位作者 谭永久 韦树谷 何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通过研究抗、感黄萎病不同世代杂种群体遗传,分析了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不存在直接矛盾,抗黄萎病育种关键在于克服抗黄萎病性与单株成铃数之间的遗... 通过研究抗、感黄萎病不同世代杂种群体遗传,分析了棉花抗黄萎病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与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同步改良不存在直接矛盾,抗黄萎病育种关键在于克服抗黄萎病性与单株成铃数之间的遗传负相关。筛选抗黄萎病性应从较低世代开始在病圃中严格进行,同时兼顾优良纤维品质的选择,在较高世代注重产量及单株成铃数等性状的选择,以最终达到抗病、丰产、优质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黄萎病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陆地棉抗黄萎病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应繁 谭永久 +3 位作者 江怀仲 何洪华 叶鹏盛 吴蔼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对陆地棉不同种质 (品种 )的各世代群体 (P1,P2 ,F1,F2 ,BC2 ,BC1)的抗性遗传研究表明 ,以中等致病力黄萎病菌系川V8接种 ,中棉所 12及Mo - 3的黄萎病抗性表现为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而川 2 80 2的抗性则受 2对显性基因控制 :以强毒力落... 对陆地棉不同种质 (品种 )的各世代群体 (P1,P2 ,F1,F2 ,BC2 ,BC1)的抗性遗传研究表明 ,以中等致病力黄萎病菌系川V8接种 ,中棉所 12及Mo - 3的黄萎病抗性表现为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而川 2 80 2的抗性则受 2对显性基因控制 :以强毒力落叶型菌系苏Vl3接种 ,川 2 80 2的抗性同样能有效遗传 ,且呈显性 ,其抗性表现明显异于中棉所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抗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52-128的抗性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鹏盛 谭永久 +2 位作者 李琼芳 韦树谷 李琼英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棉花生产 抗源种质 抗枯萎病 抗性 棉枯萎病 抗病育种 抗病品种 防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川棉65的选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鹏盛 谭永久 +1 位作者 蔡应繁 何洪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川棉65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抗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川杂棉26号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鹏盛 韦树谷 +2 位作者 曾华兰 李琼英 谭永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棉 品种审定委员会 棉花杂交种 抗病性 湖南省 核不育系 不育基因 高产稳产
下载PDF
棉花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鹏盛 曾华兰 +1 位作者 李琼芳 谭永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5-337,共3页
通过建立准确、可操作的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 ,有效地鉴定评价了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抗枯萎病性。在育种实践中 ,利用该技术可定向改良提高棉花品种的抗病性 ,并选育出我国第一套棉花抗黄萎病多菌系、高抗枯萎病的抗源种质川 737,川... 通过建立准确、可操作的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 ,有效地鉴定评价了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抗枯萎病性。在育种实践中 ,利用该技术可定向改良提高棉花品种的抗病性 ,并选育出我国第一套棉花抗黄萎病多菌系、高抗枯萎病的抗源种质川 737,川 2 80 2 ,以及系列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品种川棉 2 4 3,川棉 2 39和川棉 6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抗病性 鉴定筛选技术 育种 应用 棉黄萎病 棉枯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